『壹』 疫苗注射部點陣圖片說明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緣皮內接種。
麻疹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風疹疫苗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膚皮下接種。
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接種部位: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肌內接種 。
『貳』 打架打哪個部位又安全又有用
打手腳關節,肩骨,軟肋,腋下都能讓人當時疼痛難忍,短時間內失去反抗力
別打頭部,容易打死人,腹部也別打,內臟傷了會比較嚴重
『叄』 請問一下,胰島素應該打在什麼位置,如腹部、大腿等等,我要具體的位置, 最好有圖解。。
雙上臂外側(包括三角肌處),腹部兩側,臀部及大腿外側都可以注射,但是腹部的吸收最好。而且腹部本身也有很多點可以注射,完全可以輪換開呀,腹部的注射位點可以向你看病的醫院的醫生處問詢,我看很多醫院都有做好的腹部注射位點圖,只需拿著那個卡片中心點對准肚臍,然後卡片周圍的孔就是可以注射的部位。希望能幫到你
『肆』 玻尿酸添淚溝主要打哪個部點陣圖
注射玻尿酸填充淚溝
術前准備:在淚溝處標記出注射位置,拍照,消毒
局部麻醉:在標記位置皮內注射 2% 利多卡因加腎上腺素 0.03 ~ 0.05ml ,配合輕微指部按壓再進行局部麻醉。
玻尿酸填充:麻醉後進行真皮內後退式注射,緩慢有序的注入小滴透明質酸,如同一串水珠退出注射針頭,採用均勻強度指壓,使注射劑均勻散開在其餘麻醉點進行相同操作直至鼻頰溝和眼眶下區完全治療。
術後護理:注射後即刻進行輕微的冷敷, 48 小時內避免活動和高溫。
玻尿酸填充淚溝的優勢:
安全 玻尿酸在人體內廣泛存在,可與人體高度融合。
簡單、快速有效 不用開刀,只需真皮內注射,避免了手術風險。
有效 採用局部注射法,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
無痛 採用注射法,創口極小,僅有局部微脹微痛,無大痛苦,求美者容易接受。
補水 注射過程輕松方便,同時玻尿酸還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保濕成分,可以保濕補水。
『伍』 胰島素注射部位的圖解
胰島素注射部位多選擇皮下脂肪較多、皮膚松軟的部位,如腹部(避開臍和膀胱)、手臂前外側、大腿前外側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為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層可吸收胰島素的皮下脂肪組織,而且沒有較多的神經分布,注射時不舒適的感覺相對較少。
1、腹部是胰島素注射優先選擇的部位,腹部的胰島素吸收率達到100%,吸收速度較快且皮下組織較肥厚,能減少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 注意不要在距臍部 5 cm的范圍內注射胰島素。
2、手臂的皮下層較薄,注射時必須捏起皮膚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協助注射。手臂皮下組織的胰島素吸收率為85%,吸收速度較快。
3、大腿較適合進行自我注射,皮下層很薄,要捏起皮膚注射,皮下組織的胰島素吸收率為70%,吸收速度慢。但要注意大腿內側有較多的血管和神經分布,不適宜注射。
4、臀部皮下層最厚,注射時可不捏起皮膚。由於臀部的胰島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較少使用,可注射中長效胰島素。
『陸』 打人什麼部位最疼,要有實戰經驗的。
下面的前一段是在網上面摘下來的,說的比較全,我在後面還說了一些實用的!
�0�2
人體要害與薄弱部位:
1 兩眼:受輕擊則視力模糊,影響辨別能力;受重擊能致盲。
2 鼻樑:被擊易骨折或錯位。
3 腮部:受擊易骨折或造成下顎關節脫臼。
4 太陽穴:受輕擊則頭暈目眩,影響反應能力;受重擊不治。
5 耳門:受輕擊則頭暈眼花,影響辨別能力;受重擊能致聾。
6 喉:受擊能影響呼吸,導致動作無力;喉結打斷無治。
7 頭內動脈:受擊能發射性的引起心跳減慢、血管舒張、血壓降低,輕者頭暈無力,重者能致休克。
8 後腦:受輕擊則動作、呼吸失調;受重擊易休克。
9 心窩:受擊能影響血液循環,導致昏迷。
10 兩腋:受擊易造成肋骨骨折和內臟受傷。
11 兩肋:受擊易造成肋骨骨折和內臟受傷。
12 胃:吸氣時受擊,易堵截呼吸,造成休克。
13 腰眼:受輕擊酸痛;受重擊能致內出血。
14 下陰:受輕擊即疼痛,受重擊能致休克。
15 尾骨:受輕擊則疼痛;受重機能傷及中樞神經,導致癱瘓。
16 髖骨:受重擊能使下肢運動受阻。
17 膝關節:受擊能使內側副韌帶(由外向內擊)或者外側副韌帶(由內向外擊)受創,使下肢運動受阻。
18 脛骨:收輕擊劇痛;受重擊能致骨折。
19 足踝:受擊能使下肢運動受限。
�0�2
�0�2
不過這些只是人體的「要害」與「薄弱」部位,但真正的格鬥的過程中,能否擊打的這些部位,哪些部位在格鬥中能夠比較容易的擊打到並產生效果,這才是真正要討論的內容!
�0�2
以下是常用的攻擊部位,但不限於此,還得結合你期望達到的格鬥目標來考慮擊打哪些部位,如果只是想擊倒,那麼擊打膝關節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如果是想致命的攻擊,那就選頭和軀幹部吧。
�0�2
�0�2
頭部是首要的擊打部位,太陽穴、眼睛、耳門、後腦,甚至包括頸項,都是比較容易被擊打到,而且容易產生擊倒、擊暈,甚至致死效果的部位。主要的攻擊方法有拳、指、掌、肘,還包括高位的腿法。
�0�2
胸部、胃部,可以用直拳、勾拳、橫肘、頂膝、中位的腿法進行攻擊,效果非常好,往往一擊OK!
�0�2
肋部的攻擊主要是膝法和中位的腿法,也是能夠使對手喪失戰鬥力的部位。
�0�2
襠部就不用說了吧,小的時候家裡傳的掌法中有一個撩法,好像叫撩陰掌,比較好用,其實用的是震中帶拍,拍中帶震的手法,比較狠,不過我沒有用來打人,只是用來打過靶子,靶子里放的乒乓球都拍裂了,用的比較像太極中的抖彈勁兒,呵呵,不多說了,跑題了!比較常用的前踢就可以用來擊襠,不過沒有緊急情況,非打不可,不要擊襠,影響基本國策哈!!
�0�2
膝關節是我最喜歡打的地方,打不死人,但完全可以打殘了,不能擊暈、擊死,但一下就可以擊倒(泰國的那個冬陰功里就是在強調這個,一個小小小小的道理也可以拍一部電影,這個世界太瘋狂啦!!)。所以用低位的側踹向正在沖過來的對手攻擊膝關節,是非常有效的擊倒方法,尤其群戰中這個方法非常有用,用低位的邊腿也可以,但要注意訓練自己小腿的硬度,而且對手如果練習過抖膝格擋,一下子你的腿可能要被擊斷,所以要慎用。!
�0�2
『柒』 古時候「杖刑」是打哪個部位打在身上有多疼
古時各個朝代的刑罰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殘忍程度卻是相差無幾的。各種殘酷刑罰讓人聞風喪膽,一旦受罰輕則皮開肉綻,重則奄奄一息甚至當初斃命。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五刑”之一的杖刑。
說起杖刑大家都不陌生,不就是打板子嘛。在很多古裝劇中,杖刑是最為常見的刑法之一。例如《水滸傳》中,宋江就曾在公堂之上被杖打,痛苦的表情在臉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這也是影視劇中演出來的,那麼真實的杖刑到底有多殘忍呢?到底是打身體的哪一個部位呢?還有打在身上到底有多痛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杖刑”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統治者想要維護朝政的穩定,並且在民間作為“懲惡揚善”的手段。但是在實行起來,卻又變了味道。
例如在明清時期,不僅是犯人犯了罪要受到“杖刑”的處罰,就連各地官員橫征暴斂也是靠“杖刑”作為手段,逼迫百姓不得不從。
在清代陳舜系所著的《亂離見聞錄》中就可見到這樣的現象:康熙年間,東南一帶多地縣官為了催民繳糧,便採取了強硬手段“杖刑”,死傷高達數百人。
可見,這杖刑有時候不只打壞人,就連平民甚至好人都不放過,實在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啊。
『捌』 各類打針(臂膀,腹部,臀部等)的位置在哪裡最好有圖解,要詳細通俗地說說!謝謝大家!
胳膊上:上臂三角肌下緣
你這詳細通俗是不成立的……醫學就是復雜的……建議打針去醫院……自己扎到坐骨神經是要癱的……
『玖』 誰有打針的圖片,看著要真實
打針就是將葯劑通過針注射進入人體。在治療中,有些葯劑並不像口服類那樣得到葯效,所以會通過直接注射到人體才能發揮葯效。目前提倡不濫用注射治療方式,做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注'』。
圖片如下
如做葯物過敏試驗,15-20分鍾後觀察結果,並准備2ml注射器及鹽酸腎上腺素一支。皮內注射不可用碘酊消毒,如患者對乙醇過敏,可換用生理鹽水消毒。
(9)可以打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打針的注意事項
1、環境清潔。
2、護士洗手,戴口罩。
3、無菌注射器保持無菌的位置。
4、皮膚消毒方法,螺旋式從中心向外塗搽,直徑>5cm,乙醇脫碘范圍要大於碘酒消毒的面積。
『拾』 打屁股針怎麼定位啊
從髂脊最高點上作一垂直平分線,在外上方四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
注射時可以用左手拇食指將局部皮膚撐開,更容易將針頭刺入肌肉裡面。在屁股上打針也被叫做打「小針」或「屁股針」,而這種肌肉注射是通過將葯物注射到肌肉內,利用肌肉內較多的毛細血管更快的吸收葯物。
這樣就避免了口服葯物對肝臟造成的傷害,所以一般選擇肌肉較厚的部位。為了安全,往往會選擇臀大肌,因為臀大肌肌肉厚實,外上區的血管神經較少,不易傷及大血管和神經。
(10)可以打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打屁股針介紹如下:
可以扎三角肌(上臂與肩膀交接處外側,那塊水滴狀的肌肉),但小朋友的三角肌還不夠大,所以一般在小孩子屁股上扎針,如果紮上臂的話,也會選擇較細的針頭。
肌內注射是將葯物注射於肌肉組織中,一次劑量為1-5ml。注射油溶液、混懸液及乳濁液都可肌內注射。水或油的混懸液是水難溶性或注射後要求葯效延長的葯物。乳劑型注射液是水不溶性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