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豬支原體肺炎的發病機理
3.1肺炎支原體感染
感染初期,支原體聚集並粘連在支氣管、細支氣管以及氣管上皮細胞上;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表面寄生。在深處的細小微支氣管和肺泡處,幾乎找不到支原體。肺炎支原體首先附著在纖毛上皮細胞上,然後逐漸引起感染細胞發生病變、死亡,導致部分纖毛功能受損或脫落;由於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纖毛變短變少,纖毛正常的擺動功能顯著的下降,以致無法排除肺泡分泌液、空氣源性的微細粉塵和各種致病原,為繼發性感染大開方便之門。
3.2感染肺部組織病理變化
豬感染肺炎支原體後,通常會有大量中性粒細胞聚集在腔體、氣管周圍以及肺泡中;隨著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淋巴細胞的數量也在增加,它們分布在血管周圍、支氣管周邊以及微支氣管周邊的組織上,並侵佔氣管的粘膜固有層。大約經過二十天後,在氣管附近會出現套袖現象,白細胞聚集;同時也出現支氣管附近淋巴組織增生,從而使肺泡之間的間隙增厚;這種增生的淋巴小結常常會壓迫支氣管,引起支氣管擴張困難,每次呼吸時,有效的氣體交換就減少,從而迫使豬增加呼吸頻率,病情嚴重的豬就會出現喘氣現象。即使當肺部病變緩解後,仍能看到失去功能的肺泡和大量增生的淋巴小結。對不是非常嚴重,但非常典型的肺部病變的組織學研究表明:喘氣病的主要病變是肺部出現實變性病變,主要集中在肺尖葉和心葉,且病灶與非病變區有明顯的界限,顏色通常為紫紅到黃褐色。感染後10~12周,若無繼發感染,肺部病變組織會逐漸自我康復,但仍會留下永久性的組織傷痕,也可看到明顯的肺泡萎縮。繼發其他細菌感染時,常引起肺和胸膜的纖維素性、化膿性病變,甚至出現明顯的環死灶。
3.3免疫抑制和繼發感染
肺炎支原體感染後會出現免疫抑制現象,有資料表明:豬只感染肺炎支原體後,會導致支氣管淋巴結和血液淋巴細胞發生有絲分裂反應;有學者把這種現象看作是支原體的致病機制之一。另外還證實從被支原體感染的豬身上取出的淋巴細胞對非相關抗原產生抗體的能力顯著下降;再者豬的細胞免疫能力下降,比如巨噬細胞的活動受到抑制,而T抑制細胞的活動增強。事實上,一旦發生豬肺炎支原體感染,則繼發感染幾乎不能避免;繼發性感染會和豬肺炎支原體的免疫抑制反應共同作用,從而引起嚴重的臨床症狀,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3.4豬肺炎支原體毒性致病因素
對肺炎支原體的致病機理及引起的症狀病變已有較多的研究報道;但對其分泌的毒素尚未做深入的研究。目前已證實附著粘連是豬肺炎支原體侵入呼吸道的必要條件和致病關鍵。支原體會首先附著在纖毛的上端,然後往深部侵入;使細胞發生病變和死亡,並導致纖毛萎縮,通過擺動清除異物的功能受損;接著支原體還會進一步破壞粘膜層,導致其他病原菌易於侵入而引起繼發感染。目前還不了解豬肺炎支原體表面粘連結構的實質,體外模型試驗表明支原體表面會散發出絲狀體,這些絲狀體(本質上可能是蛋白質)具有粘連附著功能。多種跡象表明豬肺炎支原體的吸附過程是一個多面性的感染和復雜的感染過程。
B. 豬支原體肺炎的症狀和治療
本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是,病理變化部位主要位於胸腔內,肺臟是病變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腫和肺氣腫為主;亞急性和慢性病例見肺部「蝦肉」樣實變。發病豬的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利用率低,育肥飼養期延長。
防治措施
1、葯物控制
脈沖性使用抗生素可減緩疾病的臨床症狀和避免繼發感染的發生。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環素類、泰樂菌素、林肯黴素、氯甲碸黴素、泰妙靈、螺旋黴素、奎諾酮類(恩諾沙星、諾氟沙星等),但總的來說,使用抗生素不會阻止感染發生,且一旦停止用葯,疾病很快就會復發。
另外在生產實踐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也會出現瓶頸現象,由於是防禦性措施,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濃度較低,這易導致病原體產生耐葯性,以後再用類似葯物效果就不好。
發生喘氣病後,再想徹底殺滅病原體,是十分困難的,對呼吸道感染而言尤為如此,因為抗生素很難滲入到肺部粘膜表面而發揮作用;同時抗生素治療也無法修復已造成的病變損傷。如果停止治療,病原又會逸出、種種症狀又會重新出現。
除此之外,使用抗生素療法可能帶來的弊病還包括肉質會發生改變(由於持續用葯會有葯物殘留),而且人工費和成本費也隨之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豬肺炎支原體對青黴素,阿莫西林,羥氨苄青黴素,頭孢菌素Ⅱ,磺胺二甲氧嘧啶,紅黴素,竹桃黴素和多粘菌素都有抗菌性。
2、綜合防治措施
因此應針對該病應考慮使用綜合防治措施:許多國家曾大力推進根除豬肺炎支原體的計劃,丹麥、英國和美國都有未感染豬肺炎支原體的SPF豬群;但由於豬肺炎支原體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很難彼此隔離阻斷;所以豬肺炎支原體通常是這類SPF豬群最先感染的病原。
對於未感染豬肺炎支原體的豬群來說,感染豬肺炎支原體的可能性很大,如距離感染豬群較近、豬群過大、當地生物飼養密度過大、離生豬販運的主幹道太近,這些都極易導致支原體傳播與感染。
採取根除MPS措施時,會發現要啟動並維護無支原體感染狀態的花費很大,而且可操作性不強(因為還必須對進入豬場的豬進行限制,控制它們攜帶的病原)。由於豬肺炎支原體是靠空氣傳播的,這也給保護未感染豬群帶來難度。
在豬密度過高的地區,問題猶為棘手,未感染豬群很可能會出現持續反復的感染。以上幾種措施,無論是加強飼養環境管理、使用抗生素、還是採取根除措施,都不是防治喘氣病的理想方案,它們都無法給豬整個生長周期的提供全程保護,使豬免受豬肺炎支原體的感染。
有條件的豬場應盡可能實施多點隔離式生產(SEW)技術,也可考慮利用康復母豬基本不帶菌,不排菌的原理,使用各種抗生素治療使病豬康復,然後將康復母豬單個隔離飼養、人工授精,使用葯物培育健康群。
使用葯物和疫苗培育健康群
懷孕母豬分娩前14~20天以支原凈、利高黴素或林可黴素、克林黴素、氟甲碸黴素等投葯7天。仔豬1日齡口服0.5ml慶大黴素,5~7日齡、21日齡2次免疫喘氣病滅活苗。
仔豬15日齡、25日齡注射恩諾沙星一次,有腹瀉或PRDC嚴重的豬場斷奶前後定期用葯,可選用支原凈、利高黴素、泰樂菌素、土黴素、氟甲碸霉復方。
保育豬、育肥豬、懷孕母豬脈沖用葯,可選用1000mg/kg土黴素,110mg/kg克林黴素。另外根據豬群背景要求加強對HC、AR、PR、鏈球菌、弓形體的免疫與控制。
總之,在搞好全進全出,加強管理與衛生消毒工作,提高生物安全標準的基礎上,加對懷孕母豬尤其是初產母豬隱性感染和潛伏性感染的葯物控制,加強仔豬特別是初產母豬的仔豬的早期免疫,及時檢疫,立即隔離發病豬,根據豬群具體情總採取定期用葯,預防用葯策略等措施是控制場內MPS危害的關鍵。
發病特點
本病我國地方豬種明顯較引入品種易感,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原體是經氣霧或與病豬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觸傳播的,其經母豬傳給仔豬使本病在豬群中持久存在,其嚴重程度常因管理水平、季節、通風條件、豬的密度以及其它環境因素改變而有很大差異。
最早可能發生於2~3周齡(地方品種有9日齡的)的仔豬,但一般傳播緩慢,在6~10周齡感染較普遍,許多豬直到3~6月齡 時才出現明顯症狀。
易感豬與帶菌豬接觸後,發病的潛伏期大的為十天或更長時間,並且所有自然發生的病例均為混合感染,包括支原體、細菌、病毒及寄生蟲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豬氣喘病、網路-豬支原體性肺炎
C. 沒生過豬仔母豬和生過豬仔的能分辨出來來
能。
下崽豬與沒下過崽豬的區別,下個崽的豬是母豬,沒有下個崽的豬是養來吃肉的,下崽的豬是母豬,專門養來下崽豬的,下崽豬與沒有下崽的豬區別一般都看豬的乳房和豬肚,如果豬乳房大和豬肚大(掉起)就是下個崽的豬,身體不健康的人最好不吃母豬肉,吃了會翻病。如果是豬乳頭小,肚子小的就是沒有下過崽豬。
支原體科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豬的一種接觸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是,病理變化部位主要位於胸腔內。肺臟是病變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腫和肺氣腫為主;亞急性和慢性病例見肺部「蝦肉」樣實變。發病豬的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利用率低,育肥飼養期延長。病理此病亦稱為豬支原體肺炎及豬地方流行性肺炎。所有養豬國家均有此病流行,本病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乳豬的感染大都由接觸患有本病之母豬所致。被感染的乳豬在斷乳時再轉播其他豬只。密集飼養可促進其傳播。本病的潛伏期較長,因此有更多的豬群在不被發覺之下受感染,致使本病常存於豬群中。本病的感染率高,死亡率低,但能造成生長障礙及降低換肉率。換句話說,將延長豬只上市的飼養期。
D. 怎樣防治豬支原體病
豬支原體病又名豬地方性肺炎,主要臨床特徵是咳嗽和氣喘。
(1)症狀 急性嚴重者,病豬呼吸困難,張口伸舌,口鼻流沫,發出喘鳴聲,似拉風箱樣,數米之外就可聽見。體溫一般正常,如有繼發感染,體溫升高及食慾減少。慢性病豬常於清晨、晚間、運動後及進食後發生咳嗽,由輕到重,嚴重時呈連續的痙攣性咳嗽。咳嗽時站立不動,背拱起,頸伸直,頭下垂,直到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出咽下為止。
(2)防治 防治本病,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①努力做到自繁自養,以減少疫病從外面傳入,必須從外地購入種豬時,應作1~2次X光透視檢查,並隔離觀察,確認健康時,並入健康豬群。②豬舍要冬暖夏涼,注意通風和防止擁擠,豬舍要定期消毒。③加強飼養管理,合理配合飼料,增強豬的抵抗力。④治療時,可用硫酸卡那黴素注射液,每天每千克體重用葯2萬~4萬單位,肌肉注射,3~5天為一個療程。也可用土黴素鹼油劑注射液,土黴素鹼25克,花生油100毫升,充分搖勻,即可應用。一般小豬1~2毫升,中豬3~5毫升,大豬5~8毫升,頸部兩側深部肌肉分點輪流注射,間隔3天注射一次,連用5次為一療程。重病豬可進行2~3個療程,一般收到較好的效果。
E. 豬肺炎支原體存在於病豬的什麼器官
病豬和隱性感染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菌存在於病豬的呼吸器官內,隨咳嗽、氣喘和噴嚏排出,形成飛沫浮游於空氣中被健康豬吸人,經呼吸道傳染。
本病的自然病例僅見於豬,不同年齡、性別、品種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其他家畜和動物未見發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寒冷季節發生較多,新發病豬群常為暴發,取急性經過;老疫區多為慢性經過。在自然感染情況下,繼發感染是引起病勢加劇和病豬死亡的
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的繼發性病原體有巴氏桿菌、肺炎球菌、沙門氏桿菌、嗜血桿菌、各種化膿性細菌等。
本病只能使豬患病,其他種家畜、動物和人都不感染。不同年齡、性別、品種和用途的豬都能感染發病。哺乳仔豬和斷乳仔豬,易感性高,患病後症狀明顯,死亡率高。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次之,肥豬發病較少。我國地方土種豬較雜種豬和純種豬發病多。
病原體存在於病豬呼吸器官內,存在於病豬肺的細支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細胞表面和纖毛,隨病豬咳嗽、氣喘和噴嚏的飛沫排出體外。病豬與健康豬同圈、同運動場或同地放牧直接接觸時,經呼吸道感染發病。因此,在通風不良和比較擁擠或密集飼養的豬舍中,容易互相傳染,成為集約化飼養的常見呼吸道病。給健康豬皮下、肌肉、靜脈注射,或用胃管投入病原體均不能使豬發病。但經噴霧、滴鼻和氣管內注入等方法,可以引起感染發病。
病豬和隱性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特別是隱|生帶菌病豬是最大的禍根,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很多豬場由於購買種豬或互相買賣,將隱性病豬引入後,造成本病的流行。隱l生病豬無明顯臨診症狀,外表與健康豬無異,不易識別。更主要的是一些人,思想麻痹,對有咳嗽病豬根本不當成病,其危害更大。病母豬常使吃奶小豬受到傳染,母子傳遞可長期存在;在產仔季節,幾窩小豬互相串群,或斷奶後混群育肥相互傳染,使本病在豬群中綿延不斷。加之病豬在很長的時間內,甚至在病狀消失後半年或1年以上,體內仍帶有本病,還可排出病原體。因此,一個豬場一旦傳人本病後,如不狠下決心,採取嚴格的綜合防治措施,很難凈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一般在氣候多變、陰濕、寒冷的冬春季節發病嚴重,症狀明顯。這是影響本病發生和加劇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以慢性經過為主,在新發病的養豬場或農戶的豬群,常呈急性暴發,病勢強烈,發病和死亡較多,隨後漸漸緩和,在老疫區呈隱性經過,發病豬數少,大多是仔豬發病,如此綿延不斷地傳染下去。由於傳染源仍然存在,一旦調入新的健康豬只和大量新生仔豬出生時,病勢再度轉劇,以後又漸緩和,如此規律地流行不止,危害甚大。
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不良,是影響本病發生和加重病情的另一主要因素,如飼料質量差或不足,缺乏維生素或突然更換飼料,圈舍陰暗潮濕、寒冷,擁擠和通風不良,長途運輸,寄生蟲病等,都可促進病情加重,且為繼發細菌(巴氏桿菌、肺炎球菌、豬鼻支原體等)感染創造條件,促使病情復雜化,甚至引起死亡。
豬支原體肺炎 - 臨床症狀
患病豬
患病豬圖冊
潛伏期一般為11~16天左右,最長可達1個月以上。
本病主要臨床特徵為咳嗽和氣喘,根據病的經過可分為急性、慢性和隱性三種類型。
急性型:常見於新發本病的豬群,尤以懷孕母豬、仔豬多見。病豬體溫正常(伴有繼發感染時可升至40℃以上),精神不振,很少走動。呼吸增數,張口喘氣,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勢。一般咳嗽次數少而低沉。
慢性型:常見於老疫區的架子豬、育肥豬和後備母豬。早、晚吃食後或運動時發生咳嗽,嚴重的連續痙攣性咳嗽。咳嗽時,站立不動,背拱起,頸伸直,頭下垂,直至咳出分泌物咽下為止。隨著病程的發展,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表現呼吸次數增加和腹式呼吸。體溫一般仍屬正常,體態消瘦,發育遲緩。
隱性型:偶見咳嗽和氣喘,生長發育幾乎正常,但X線檢查或剖檢時,可見肺炎病灶。
本病的潛伏期依受感染時氣候、飼養管理和豬只個體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平均在4~10天,有的更長,可達1個月以上。
本病大多呈慢性經過,主要的臨診症狀為咳嗽和氣喘,體溫、食慾和精神都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發展,其主要症狀表現明顯和嚴重,因此,作者認為不宜將本病在臨診上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和隱性病型,這些病型常可隨各種條件因素的影響而互相轉變,加重或減輕,很難截然劃分。
病的早期,病豬特別是小豬,主要症狀就是咳嗽,在吃食、劇烈跑動、早晨出圈、夜間和天氣驟變時,發生最多,大多為單聲乾咳。病豬體溫、精神、食慾都無明顯變化,此時常常被人們忽視。
病的中期,出現喘氣症狀,腹部隨呼吸動作而有節奏的扇動,呈明顯的腹式呼吸,特別是在站立不動或靜卧時明顯,呼吸次數每分鍾為40~70次,甚至達到100次左右,小豬為多。一般情況下,病豬的精神、食慾和體溫也無多大變化。
病的後期,呼吸急促,呼吸次數增多。重病豬呈犬坐姿勢,張口呼吸或將嘴支於地面而喘息,表情十分痛苦,咳嗽次數少而沉弱,似有分泌物堵塞,難以咳出。聽診肺部有乾性或濕性啰音,呼吸音似拉風箱樣。這時病豬精神委頓,食慾廢絕,體溫可能超過40.5℃,被毛粗亂,結膜發紺,怕冷,行走無力,最後可因衰竭窒息而死亡。
有其他繼發病時,病豬體溫升高、不食、腹瀉,全身情況惡化,並有繼發病的相應症狀。
在初發病豬群,常病情急劇,1~2周左右死亡,但大多數是慢性經過,病程延續很長,2~3個月或半年,甚至1~2年以上。所以,在一個豬場中,病母豬、公豬和肥豬,除了不明顯的咳嗽和氣喘症狀外,呼吸、體溫、食慾和精神等全身狀況都無明顯的變化。公豬照常配種,母豬仍然正常發情、受孕和產仔,肥豬仍可肥育增重,只不過生長速度略受影響,我們曾見到病狀已消失的肥豬,在屠宰時肺部仍有典型氣喘病病變。當飼養管理不良、氣候突變或飼料驟然更換時,病豬可出現咳嗽加重、呼吸增數、氣喘明顯、食慾減少或廢絕、體溫增高、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狀,如能及時改進飼養管理,或應用抗生素、磺胺類葯物及其他對症治療,可使病豬臨診症狀暫時消退,似已恢復健康。仔豬則有所不同,一般是發病急、病情加重、死亡率高,特別是斷奶前後,15kg以內的小豬。病期較長的小豬,被毛粗亂,消瘦而衰弱,生長發育緩慢或停滯,常成為「侏儒豬」(俗稱小老頭豬)。在改善飼養管理條件下,病仔豬體重如能超過20kg以上,常可逐漸健康成長而育肥。
F. 豬原體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會不會傳染
支原體是一類缺乏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間,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桿形、絲狀、分枝狀等多種形態。它不同於細胞,也不同於病毒。支原體用普通染色法不易著色,用姬姆薩染色很淺,革蘭染色為陰性。支原體可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或細胞培養中生長,營養要求比細菌高。支原體的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造成的危害相當大,涉及人、動物、植物及昆蟲等多個領域,給人類健康和科研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從人體分離的16種支原體中,5種對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體(M.pneumoniae)、解脲支原體(Ureaplasma urealyticum)、人型支原體(M.homins)、生殖支原體(M.genitalium)及發酵支原體(M.fermentans)。 從動物體內分離並鑒定出了幾十種支原體,僅少部分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能造成嚴重危害的有四種,即: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雞毒支原體、豬肺炎支原體和絲狀支原體山羊亞種。支原體廣泛分布於植物與昆蟲中,引起植物和昆蟲病害的支原體有植原體和螺原體兩大類。 支原體感染 致病支原體中,肺炎支原體起肺炎,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和生殖器支原體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體肺炎又稱原發性非典型肺炎,支原體肺炎全年均可發病,以冬季多見,可有小流行。支原體腦炎是學齡前兒童及青年人常見的一種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潛伏期較長,可達2~3周。支原體肺炎雖然病程較長,肺部病變較重,炎症吸收較慢,但絕大多數預後都是良好的,合並症亦少。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是近年新明確的一種性接觸傳播疾病。成人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新生兒則由母親生殖道分娩時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位在宮頸。新生兒主要引起結膜炎和肺炎。 細胞培養支原體感染 細胞培養(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污染是個世界性問題。國內外研究表明,95%以上是以下四種支原體:口腔支原體(M.orale)、精氨酸支原體(M.arginini)、豬鼻支原體(M.hyorhinis)和萊氏無膽甾原體(A.laidlawii),為牛源性。以上是最常見的污染細胞培養的支原體菌群,但能夠污染細胞的支原體種類是很多的,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污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污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 支原體污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一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污染、污染支原體的細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實驗器材帶來的污染和用來制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污染。 組織細胞培養工作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預防支原體的污染:控制環境污染;嚴格實驗操作;細胞培養基和器材要保證無菌;在細胞培養基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支原體污染細胞後,特別是重要的細胞株,有必要清除支原體,常用方法有抗生素處理、抗血清處理、抗生素加抗血清和補體聯合處理。支原體最突出的結構特徵是沒有細胞壁,一般來講,對作用於細胞壁生物合成的抗生素,如 -內醯胺類、萬古黴素等完全不敏感;對多粘菌素(polymycin)、利福平、磺胺葯物普遍耐葯。對支原體最有抑制活性及常用於支原體感染治療的抗生素是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及一些氟喹諾酮;其他類抗生素如氨基糖苷類、氯黴素對支原體有較小抑製作用,所以常不用來作為支原體感染的化學治療劑。InvivoGen公司研究開發的新一代支原體抗生素M-Plasmocin能有效地殺滅支原體,不影響細胞本身的代謝,並且用M-Plasmocin處理過的培養細胞,不會重新感染支原體。 支原體是一類比細菌小比病毒大的原核生物,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包括一些動物與人類。到目前已從人體內分離出幾種支原體,與生殖道有關,能引起生殖道疾病患的主要是解脲支原體陽性率為28%,兩種支原體同時陽性者為22%。成年女性宮頸或陰道中解脲支原體檢出率為40%-80%,人型支原體為21%-53%。 人體感染支原體後,它的潛伏期一般為1-3周,部分病人可無症狀,約50%的病人表現為尿道有刺癢感受伴有或輕或重及排尿不暢的感覺。女性患者症狀更輕,無明顯尿痛或有輕微尿痛,僅可出現少量的分泌物,有時宮頸也有炎症或糜爛,男性表現為晨起尿道口痂膜或污染內褲,有時病人有症狀有無分泌物,也可無症狀有分泌物。感染支原體後的確可以引起不育。首先,它可以在寄居的部位引起炎症,如男性的附睾炎或前列腺炎,女性的宮頸炎、宮頸糜爛、前庭大腺炎、陰道炎、輸卵管炎、盆腔炎、宮外孕等。慢性炎症的後果有可能導致輸精管首和輸卵管道的阻塞。還可通過局部的炎性細胞對精子造成間接損傷,通過分解尿素產生鹼性環境,直接損傷輸卵管上皮細胞,其次,支原體可以在精子的體部,影響其活動力,導致不育。此外,在感染了支原體的不育夫婦的血液和男方的精液中,抗精子抗體的陽性率明顯高
G. 豬支原體肺炎怎麼預防用什麼疫苗好啊
豬支原體肺炎用活疫苗預防比較好,目前市面的有168株、Z株和RM48豬。這三種綜合考慮下來江蘇省農科院研製的168株比較好,免疫效果好且免疫力穩固,而且是肺內注射,有效快速的直達靶器官。Z株是胸腔注射,是離肺最近的注射方式,不如肺內注射來的直接有效;RM48株是噴鼻法,噴鼻只能到達上呼吸道,無法到達下呼吸道,而豬支原體肺炎病變部位是肺尖葉,無法到達肺部的疫苗、、效果可想而知。
很多人會覺得使用滅活苗預防支原體肺炎就可以了,實際上滅活苗產生的是血清抗體,也有國外研究表明,滅活苗的血清抗體跟保護沒有關系。國外的滅活苗還比較貴,保護率低,免疫時間短。所以,要支持國產啊、、、
H. 豬支原體肺炎的介紹
豬支原體性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發的一種慢性肺炎,又稱豬地方流行性肺炎,其病原最早由Mare、Switzer(1965)和Goodwin等(1965)從患肺炎豬的肺組織中分離出,並試驗復制出本病,報導後該病原被命名為M.hyopneumoni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