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機械零件有哪幾種
常用機械零件有以下:
斜面類簡單機械:斜面、螺旋、劈。
杠桿類簡單機械:杠桿、滑輪、輪軸、齒輪。
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混合輥等。
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和桿等。
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旋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起源:
自從出現機械,就有了相應的機械零件。但作為一門學科,機械零件是從機械構造學和力學分離出來的。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新的設計理論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機械零件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有限元法、斷裂力學、彈性流體動壓潤滑、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實體建模(Pro、Ug、Solidworks等)、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學等理論,已逐漸用於機械零件的研究和設計。
更好地實現多種學科的綜合,實現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結構,更多地採用動態設計和精確設計,更有效地利用電子計算機,進一步發展設計理論和方法,是這一學科發展的重要趨向。
『貳』 工業動畫就是工業視效嗎,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呢
你好,工業動畫在一定的角度上可以就是說是工業視效,工業動畫是指將能源,化工,機械,電氣等這些行業中的一些利用平常的手法不能展現的部分用三維技術展現出來,工業視效不僅僅是展現動態的,它還包括了靜態的。例如一些靜態的效果展示圖。
現在用於工業三維的主要軟體是有Autodesk的子公司出品的3dmax最新款軟體以及其他輔助性的軟體AE、PS等
如果你沒有學習過三維技術,我個人覺得你是沒有辦法做出好的三維作品的,做出好的三維作品除了有熟練的技術外,還要有一定的三維空間思維,如果你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我覺得你還是去找專業的人員去做比較保險,在國內,前幾年專業從事工業三維的公司還是很少的,最具影響力的還是上海太陽火動畫,,不過現在也湧入了一些新的小型公司,有的還是一些工作室,但是在服務流程,技術手段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畢竟太陽火專注於這個行業已有三四年時間,可以說是這個行業的領軍者,3dcas這是他們的網站,你可以去看看。
『叄』 機械的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製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機械是現代社會進行生產和服務的五大要素(人、資金、能源、材料和機械)之一,並參與能量和材料的生產。
機械工程的發展簡史:
石器時代人類製造和使用的各種石斧、石錘和木質、皮質的簡單工具是後來出現的機械的先驅。幾千年前,人類已創制了用於穀物脫殼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於提水的桔槔和轆轤,裝有輪子的車,航行於江河的船及槳、櫓、舵等。所用的動力由人力發展到畜力、風力和水力。所用材料由天然的石、木、土、皮革等發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製造陶瓷器皿的陶車,已是具有動力、傳動和工作3個部分的完整機械。鼓風器對人類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強大的鼓風器使冶金爐獲得足夠高的爐溫,得從礦石中煉取金屬。西周時期,中國就已有了冶鑄用的鼓風器。15~16世紀以前,機械工程發展緩慢。17世紀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在英、法等國迅速發展,許多人致力於改進各產業所需要的工作機械和研製新的動力機械——蒸汽機。18世紀後期,蒸汽機的應用從采礦業推廣到紡織、麵粉和冶金等行業。製作機械的主要材料逐漸從木材改為金屬。機械製造工業開始形成,並逐漸成為重要產業。機械工程從分散性的、主要依賴匠師個人才智和手藝的技藝發展成為有理論指導的、系統的和獨立的工程技術。機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機械大生產的主要技術因素。
動力機械的發展 17世紀後期,隨著機械的改進,煤和金屬礦石需求量的增加,只依靠人力和畜力已不能適應生產提高的要求,於是在18世紀初出現了T.紐科門的大氣式蒸汽機,用以驅動礦井排水泵。1765年,J.瓦特發明了有分開凝汽器的蒸汽機,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瓦特又創制出提供回轉動力的蒸汽機,擴大了蒸汽機的應用范圍。蒸汽機的發明和發展,促進礦業和工業生產、鐵路和搬運機械動力化。幾乎成為19世紀唯一的動力源。但蒸汽機及其鍋爐、凝汽器和冷卻水系統等體積龐大、笨重,應用不便。發電站初期應用蒸汽機為原動機;20世紀初,出現了高效率、高轉速、大功率的汽輪機,也出現了適應各種水力資源的大、小功率的水輪機。19世紀後期發明的內燃機經過逐年改進,成為輕而小、效率高、易於操縱並可隨時啟動的原動機。內燃機最初用於驅動沒有電力供應的陸上工作機械,以後又用於汽車、移動機械(如拖拉機、挖掘機械等)和輪船,20世紀中期開始用於鐵路機車。內燃機和以後發明的燃氣輪機和噴氣發動機,還是飛機、航天器等成功發展的基礎技術因素之一。
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
工業革命以前,機械大都是由木工手工製成的木結構,金屬(主要是鋼和鐵)僅用以製造儀器、鍾表、鎖、泵和木結構機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屬加工主要靠機匠的精工細作以達到需要的精度。隨著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以及隨之出現的礦山、冶金、輪船和機車等大型機械的發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屬零件越來越多,所用金屬材料由銅、鐵發展到以鋼為主。機械加工(包括鑄造、鍛壓、焊接、熱處理等技術及其設備以及切削加工技術和機床、刀具、量具等)迅速發展,從而保證了發展生產所需要的各種機械裝備供應。同時,隨著生產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大量生產方法(零件互換性生產、專業分工和協作、流水加工線和流水裝配線等)的形成。
機械工程基礎理論的發展:
18世紀以前,機械匠師全憑個人經驗、直覺和手藝進行機械製作,與科學幾乎無關。直到18~19世紀才逐漸形成圍繞機械工程的基礎理論。動力機械最先與科學相結合,如蒸汽機的發明人T.薩弗里和瓦特應用物理學家D.帕潘和J.布萊克的理論,物理學家S.卡諾、W.J.M.蘭金和開爾文在蒸汽機實踐的基礎上建立起一門新的學科——熱力學等。19世紀初,研究機械中機構結構和運動等的機構學第一次列為高等工程學院(巴黎的工藝學院)的課程。從19世紀後半期起已開始設計計算考慮材料的疲勞。隨後斷裂力學、實驗應力分析、有限元法、數理統計、電子計算機等相繼被用在設計計算中。
機械工程的服務領域:
機械工程的服務領域很廣,凡使用機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產的部門,無不需要機械工程的服務。現代機械工程有5大服務領域:
1、研製和提供能量轉換機械,包括將熱能、化學能、原子能、電能、流體壓力能和天然機械能轉換為適合於應用的機械能的各種動力機械,以及將機械能轉換為所需要的其他能量的能量變換機械;
2、研製和提供用以生產各種產品的機械,包括農、林、牧、漁業機械和礦山機械以及各種重工業機械和輕工業機械等;
3、研製和提供從事各種服務的機械,如物料搬運機械,交通運輸機械,醫療機械,辦公機械,通風、採暖和空調設備以及除塵、凈化、消聲等環境保護設備等;
4、研製和提供家庭和個人生活用的機械,如洗衣機、電冰箱、鍾表、照相機、運動器械和娛樂器械等;
5、研製和提供各種機械武器。
機械工程的學科內容
機械工程的學科內容按工作性質可分為:
1、建立和發展可實際和直接應用於機械工程的工程理論基礎。如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工程材料學、材料力學、燃燒學、傳熱學、熱力學、摩擦學、機構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金屬工藝學和非金屬工藝學等;
2、研究、設計和發展新機械產品,改進現有機械產品和生產新一代機械產品,以適應當前和未來的需要;
3、機械產品的生產,如生產設施的規劃和實現、生產計劃的制訂和生產調度、編制和貫徹製造工藝、設計和製造工藝裝備、確定勞動定額和材料定額以及加工、裝配、包裝和檢驗等;
4、機械製造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如確定生產方式、產品銷售以及生產運行管理等;
5、機械產品的應用,如選擇、訂購、驗收、安裝、調整、操作、維修和改造各產業所使用的機械產品和成套機械設備;
6、研究機械產品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過度耗費問題及處理措施。
機械工程的學科分支:
機械按功能可分為動力機械、粉碎機械、交通運輸機械和物料搬運機械等;
按服務的產業可分為農業機械、化工機械、礦山機械和紡織機械等;
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力機械、透平機械、仿生機械和流體機械等。
相同的工作原理,相同的功能或服務於同一產業的機械有相同的問題和特點,因此機械工程就有幾種不同的分支學科體系。另外,全部機械在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運用過程中,要經過若干工作性質不同的階段.
這些分支學科系統互相交叉、互相重疊,使機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個分支學科。例如按功能分的動力機械,與按工作原理分的熱力機械、流體機械、透平機械、往復機械、蒸汽動力裝置、核動力裝置,內燃機、燃氣輪機,以及按行業分的中心電站設備、工業動力裝置、鐵路機車、船舶輪機工程、汽車工程等有復雜的交叉和重疊關系。船用汽輪機是動力機械,也是熱力機械、流體機械和透平機械,屬於船舶動力裝置、蒸汽動力裝置,也可能屬於核動力裝置。而驅動時鍾用的發條和重錘裝置也是動力機械,但不是熱力機械、流體機械、透平機械或往復機械。其他分支之間也有類似的重疊、交叉關系。但實用價值不大。
展望:
機械工業是為國民經濟提供裝備的基礎工業,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變化。
機械工程以增加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的經濟性為目標來研製和發展新的機械產品。在未來的時代,新產品的研製將以降低資源消耗,發展潔凈的再生能源,治理、減輕以至消除環境污染作為超經濟的目標任務。
機械可以完成人用雙手和雙目,以及雙足、雙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現代機械工程創造出越來越精巧和越來越復雜的機械和機械裝置,使過去的許多幻想成為現實。
人類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潛大洋深層,遠窺百億光年,近察細胞和分子。新興的電子計算機硬、軟體科學使人類開始有了加強,並部分代替人腦的科技手段,這就是人工智慧。這一新的發展已經顯示出巨大的影響,而在未來年代它還將不斷地創造出人們無法想像的奇跡。
人類智慧的增長並不減少雙手的作用,相反地卻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復雜的工作,從而更促進手的功能。手的實踐反過來又促進人腦的智慧。在人類的整個進化過程中,以及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腦與手是互相促進和平行進化的。
人工智慧與機械工程之間的關系近似於腦與手之間的關系,其區別僅在於人工智慧的硬體還需要利用機械製造出來。過去,各種機械離不開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應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進化很慢的人腦和神經系統的限制,人工智慧將會消除了這個限制。計算機科學與機械工程之間的互相促進,平行前進,將使機械工程在更高的層次上開始新的一輪大發展。
19世紀時,機械工程的知識總量還很有限,在歐洲的大學院校中它一般還與土木工程綜合為一個學科,被稱為民用工程,19世紀下半葉才逐漸成為一個獨立學科。進入20世紀,隨著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總量的增長,機械工程開始分解,陸續出現了專業化的分支學科。這種分解的趨勢在20世紀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後期間達到了最高峰。
由於機械工程的知識總量已擴大到遠非個人所能全部掌握,不能統觀和統籌稍大規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並且縮小技術交流的范圍,阻礙新技術的出現和技術整體的進步,對外界條件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差。封閉性專業的專家們掌握的知識過狹,考慮問題過專,在協同工作時配合協調困難,也不利於繼續自學提高。因此自20世紀中、後期開始,又出現了綜合的趨勢。人們更多地注意了基礎理論,拓寬專業領域,合並分化過細的專業。
綜合-專業分化-再綜合的反復循環,是知識發展的合理的和必經的過程。不同專業的專家們各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足夠的綜合知識來認識、理解其他學科的問題和工程整體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協同工作的有力集體。
綜合與專業是多層次的。在機械工程內部有綜合與專業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術中也同樣有綜合和專業問題。在人類的全部知識中,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也有處於更高一層、更宏觀的綜合與專業問題。
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統稱,是在機電產品中引入微電子元器件和技術之後形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又稱機械微電子技術,是機械工程、微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融合成的一種系統技術。機電一體化產品是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設計、生產的一種帶有軟、硬體系統的多功能的單機或成套裝置,通常由機械本體、微電子裝置、感測器和執行機構等組成。機電一體化技術涉及的學科有機械工程(如機構學、機械加工和精密技術等)、電工與電子技術(如電磁學、計算機技術和電子電路等)、共性技術(如系統技術、控制技術和感測器技術等)。機電一體化產品主要有商品生產用(如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和工廠等)、商品流通用(如數控包裝機械及系統、微機控制交通運輸機具和數控工程機械設備等)、商品貯存銷售用(如自動倉庫、自動稱量和銷售及現金處理系統等)、社會服務性(如自動化辦公機械和醫療及環保等自動化設施等)和家庭、科研、農林牧漁、航空航天及國防等用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機電一體化使機械工業的技術結構、產品結構、功能和構成、生產方式和管理體系等發生巨大變化。
日本企業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概念,當時他們取名為「Mechatronics」,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
機電一體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機械技術: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2、系統技術: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3、自動控制技術: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4、感測檢測技術: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5、伺服傳動技術: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機電一體化系統組成:
1、機械本體:機械本體包括機架、機械連接、機械傳動等,它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起著支撐系統中其他功能單元、傳遞運動和動力的作用。與純粹的機械產品相比,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強,這就要求機械本體在機械結構、材料、加工工藝性以及幾何尺寸等方面能夠與之相適應,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節能、小型、輕量、美觀的特點。
2、檢測感測部分:檢測感測部分包括各種感測器及其信號檢測電路,其作用就是檢測機電一體化系統工作過程中本身和外界環境有關參量的變化,並將信息傳遞給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根據檢查到的信息向執行器發出相應的控制。
3、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又稱和節奏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整個系統有目的地進行。
4、執行器:執行器的作用是根據電子控制單元的指令驅動機械部件的運動。執行器是運動部件,通常採用電力驅動、氣壓驅動和液壓驅動等幾種方式。
5、動力源:動力源是機電一體化產品能量供應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供能量和動力使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電能、氣能和液壓能,以電能為主。
機械工程與人類生存環境:
工程技術的發展在提高人類物質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起破壞作用。20世紀中期以來,最突出的問題是資源,尤其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未來,機械新產品的研製將以降低資源耗費,發展純凈的再生能源,治理、減輕以至消除環境污染作為重要任務。
機械工程專業化和綜合化:
19世紀下半葉,機械工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分解趨勢在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達到最高峰。由於機械工程的知識總量已擴大到遠非一個人所能全部掌握,不能統觀和統籌稍大規模工程的全貌和全局,並且縮小技術交流的范圍,阻礙新技術的出現和技術整體的進步,對外界條件變化(如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的出現、材料與半成品的供應及價格變化等)的適應能力很差。因此,從20世紀中、後期開始,機械工程又出現了綜合的趨勢。人們更多地關注基礎理論,拓寬專業領域,合並分化過細的專業。
『肆』 工業產品動畫演示製作 機械組裝動畫
用PROE或SOildworks都可以
『伍』 機械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有什麼區別
一、專業不同
1、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俗稱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一種。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和機械設計製造方法,計算機軟硬體應用能力,能承擔各類機電產品和系統的設計、製造、試驗和開發工作。
2、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專業(Mechanical Engineering)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製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二、培養目標不同
1、機械電子工程
國內外許多大學的機械電子專業課程主要是由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以及控制工程中的部分課程整合而成。這對本專業所培養的學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故機械電子工程所要求的人才及人才知識結構、技術素養等明顯不同於傳統的機械工程人員。國外一些企業也開始認為,機電人才對它們的吸引力更大。
2、機械工程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製造、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及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機械、機電產品的設計、製造及系統的技術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設備控制的基本能力。
三、就業方向不同
1、機械電子工程
畢業生可到各類機械設計與製造企業、電子及電器企業及其它生產部門、公司、科研與教學部門從事機電品的設計、製造、管理、教育教學、開發、銷售及技術服務等工作。
2、機械工程
國家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高級技術公司應用CAD及分析軟體從事各種機電產品及機電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究、設計、製造,如:進行工業機器人、微機電系統、智能裝置等高級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開發、試驗與研究工作。
『陸』 工業動畫是怎麼一回事。。具體講講
概述
工業動畫可以更詳細、完整、互動的展示企業的產品, 工業動畫使目標受眾更自覺、主動的接受企業的產品。多媒體產品動畫演示可以做到,工業動畫引領用戶直觀方便了解產品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簡介
工業動畫是動畫領域的一個分支,是採用計算機圖形(CG)技術及多媒體軟體,把產品的結構、特點、功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通過三維動畫形式立體呈現出來,使人們直觀、詳實、全方位動態了解產品功能及特色。工業動畫已廣泛運用於企業的產品研發、測試、宣傳、展示等,成為公司網站、行業展會、業務員手頭的最佳展示工具(宣傳片、多媒體互動光碟、網上虛擬演示等)。
優勢
與傳統的拍攝方法相比,工業動畫具有更靈活的表現形式、更強大的說服力和更生動的效果。尤其是產品的外觀、結構、功能、生產流程等,通過三維動畫多角度全方位的演示,突破了以前無法拍攝產品內部結構、單靠文字圖片或圖紙說明的瓶頸,從而給客戶帶來新奇、好感與信賴。特別是一些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原子、分子、電磁、化學反應等,都可以用產品動畫直觀的加以演示。因此,產品動畫已迅速成為企業宣傳產品、拓展市場的重要工具。
主要用途
1) 展會展覽A、設備體積巨大的企業,例如大型建築機械,高壓電氣設備等,這些都將耗盡大量人力、物力參加一次展會。很多設備即使放置到展會現場也無法展示清楚其運作流程等。所以產品三維動畫演示再加上一些拍攝的案例等就靈活的多,不但節省費用,還可以參加更多外地,甚至國外的展會。 B、讓您在競爭激烈的行業顯露頭角。例如低壓電氣設備,每個采購方在相關展台前1-2分鍾的停留時間,怎麼讓他在這么短時間了解清楚自己的產品,靠產品畫冊,遠不如牆上的大屏幕上的三維動畫分解演示。 C、用工業動畫來提升企業形象。一些成長速度很快的新興企業,有著現代企業優秀的體制和管理,一部精緻的產品動畫非常好的配合了他們現代企業營銷手段的概念。就像當年最先採用彩色畫冊的企業,給人的印象都是大膽,創新,有活力的企業。 2)輔助營銷多數工業企業的市場工作還停留在ppt的階段,只有少數進步到多媒體的時代,三維動畫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廣泛的被使用了。
3) 網路銷售某些工業領域信息化營銷非常有效,網站是重要的營銷、展示的平台。三維動畫演示就成了最有效的展示產品的手段。
4) 內部培訓有的企業發展很快,但卻制約於人才的培養速度,在全國建辦事處很多,卻派不出專業銷售人員,技術人員。解決的辦法當然是把營銷標准化,那麼對人員素質要求就降低了;對培訓標准化,人才養成的速度就加快了。產品三維動畫就是最好的工具,最好的老師。
5) 售後維護售後服務對每個企業都是至關重要的,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是難題,現在隨著三維動畫技術,多媒體虛擬現實手段的進步,客戶的操縱及自我維護部分可以大為改善,企業可以集中資源在售後的主要要部分。
6) 成果申報許多工業產品都是創新的成果,提交專利,及國家的獎項都需要直觀明了的資料,三維動畫製作可以讓其特點及原理被更好理解。
7) 工程投標投標一些工程項目,設備配套等都需要完整充分解釋產品特性,優勢,採用三維動畫製作產品的原理、結構等能在最短時間內讓客戶明白產品的優勢。
8) 動畫展示 機械設備工作原理內部展示,粒子煙霧特效製作。這些視頻技術大多來自國外,經過翻譯以後使用可以增加技術等級,更真實是展現產品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如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等。
不勞而獲的,魯美有工業設計bbs你可以看看,我不是工業設計專業的http://zhan.renren.com/design007?from=explore 如果有興趣可以瀏覽
『柒』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主要學什麼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幹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氣動與液壓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CAD/CAM、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設計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幹學科:
力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的知識技能:
一、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二、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三、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四、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內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五、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捌』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與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有什麼區別
一、概念不同
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是研究各種工業機械裝備及機電產品從設計、製造、運行控制到生產過程的企業管理的綜合技術學科。
2、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製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二、課程設置不同
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製造工藝學、機械繫統設計、機電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數控技術及應用。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普通化學及實驗、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路基礎。
機械原理、機械零件、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工程材料、金屬工藝學、測試與感測技術、製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工程綜合實驗、微機原理與結構技術、CAD/CAM、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2、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製造技術基礎。
現代企業管理;測控技術;機械工程實驗(II);機械控制工程理論基礎;精密加工技術;流體傳動與控制;生產實習;裝備與製造技術基礎;數控技術;機械工程計算方法;材料成形技術基礎;現代加工。
三、就業方向不同
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產品的生產,如生產設施的規劃和實現、生產計劃的制訂和生產調度、編制和貫徹製造工藝、設計和製造工藝裝備、確定勞動定額和材料定額以及加工、裝配、包裝和檢驗等。機械製造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如確定生產方式、產品銷售以及生產運行管理等。
2、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製造工作; 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玖』 工業模擬動畫製作都需要什麼軟體
1、第一款動畫製作常用軟體:After Effects
軟體介紹:AE全稱After Effects,是由世界著名的圖形設計、出版和成像軟體設計公司Adobe Systems Inc.開發的專業非線性特效合成軟體。是個靈活的基於層的2D和3D後期合成軟體,包含了上百種特效及預置動畫效果。
適用於:影像合成、動畫、視覺效果、非線性編輯、設計動畫樣稿、多媒體和網頁動畫方面。
2、第二款動畫製作常用軟體:3D Studio Max
首先3DS
MAX有非常好的性能價格比,它所提供的強大的功能遠遠超過了它自身低廉的價格,一般的製作公司就可以承受的起,這樣就可以使作品的製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它對硬體系統的要求相對來說也很低;
一般普通的配置已經就可以滿足學習的需要了,我想這也是每個軟體使用者所關心的問題。這款軟體常簡稱為3ds
Max或3Damx,是Discreet公司開發的(後被Autodesk公司合並)基於PC系統的三維動畫渲染和製作軟體。
3、第三款動畫製作常用軟體:Autodesk Maya
Autodesk
Maya是美國Alias|Wavefront公司出品的世界頂級的三維動畫軟體,應用對象是專業的影視廣告,角色動畫,電影特技等。
Maya功能完善,工作靈活,易學易用,製作效率極高,渲染真實感極強,是電影級別的高端製作軟體。
其售價高昂,聲名顯赫,是製作者夢寐以求的製作工具,掌握了Maya,會極大的提高製作效率和品質,調節出模擬的角色動畫,渲染出電影一般的真實效果,向世界頂級動畫師邁進。
Maya集成了Alias/Wavefront最先進的動畫及數字效果技術。她不僅包括一般三維和視覺效果製作的功能,而且還與最先進的建模、數字化布料模擬、毛發渲染、運動匹配技術相結合。
Maya可在Windows
NI與SGI IRIX操作系統上運行。在目前市場上用來進行數字和三維製作的工具中,Maya是首選解決方案。
4、第四款機械動畫製作軟體:vray渲染器
軟體介紹:VRay是由chaosgroup和asgvis公司出品,中由曼恆公司負責推廣的款質量渲染軟體,VRay是目前業界 受歡迎的渲染引擎。
適用於:為不同領域的3D建模軟體提供了質量的圖片和動畫渲染,方便使用者渲染各種圖片。
5、第五款動畫製作常用軟體:Adobe Premiere
Adobe
Premiere是一款常用的視頻編輯軟體,由Adobe公司推出。現在常用的版本有CS4、CS5、CS6、CC 2014、CC 2015、CC
2017、CC 2018以及CC 2019版本。
Adobe
Premiere是一款編輯畫面質量比較好的軟體,有較好的兼容性,且可以與Adobe公司推出的其他軟體相互協作。目前這款軟體廣泛應用於廣告製作和電視節目製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