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水禪心是一種什麼樣意境
是一種空靈悠遠,超凡脫俗的意境。
如流水潺潺,竹林扶疏,泉石相映,偶爾幾聲清越短促的琵琶,像花朵碎密如錦,飄浮在綠枝之間,天籟一般的絕妙之音漫卷漫舒,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彷彿天地萬物全都溶在了這一份亦真亦幻的意境之中。
這里是在大自然中感悟禪意。佛語講「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土一如來」禪就在山水間,在自然中。
(1)空靈有意境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雲水:這兩種物體無形無態,總是飄流不定柔情萬種的世間自由之物。因而寺院叢林以「雲水僧」得來雅稱雲游四方居無定所的道人。
禪心:謂清靜寂定的心境,泛指清空安寧的心境。
雲水禪心是指把自己禪遠的心思寄託在漂流不定的雲水之間。揚眉在《西溪探梅》一詩中,把這種意境昭然地宣示出來。
古盪清幽竹林高,水網密布波光韶;
西溪探梅問漁老,疏林淡抹酒旗招;
蘆埂葦盪飛白鷺,草堂人家過小橋;
烏蓬斜靠楊柳岸,雲水禪心天地遙。
㈡ 空靈是什麼意思
雖然詞典上有明確的解釋「靈活而不可捉摸」,但這並沒有真正把它的內涵說清楚,因而多數人不知道怎麼應用。其實,「空靈」是「靜」與「動」的統一,「空」為高深莫測,「靈」為變化多端。幻化無窮,不可捉摸。
有一短文,轉來一讀:
《空靈》
鄧皓
譬如一片草原。在你看來,居然便是在大地這張紙上塗抹的一幅畫,任你的想空曠而遼遠;譬如一方天空。沒有燦爛的雲霞去裝點,甚至懷抱中也沒有幾只鳥在嬉戲,像淘洗過一般,就那麼固守一片純凈;譬如一灣海域。沒有風亦沒有浪。只是用湛藍的眼睛裝下一片天,讓原來的蔚藍變成一種飽和。於是,這種處子般的平靜足可以讓你想到天荒地老也不致破滅……不妨說,這種景觀便是一種空靈。這樣,我們知道了空靈便是一種寧靜一種和諧一種無窮。而且空靈於我們不是虛幻,它美麗得無處不在。
空靈於人,是心靈上一種短暫的休息和調適。
譬如友誼。我們原來是很深地愛著和關懷一個人,我們甚至可以不很深地介入,把朋友封存在心裡,保持一種距離。平淡的時候縱使淺淺地想起,於自己是開掘了一種財富,於朋友便是一種更深的銘記。無疑地,這應該是一種遙遠的時空聆聽最近心跳的方式。
譬如榮譽。其實,我們已經獲得過的那些成功,以及因為那些成功帶給我們命運改變的種種,我們可以平淡些地看。如果一個人創造過後便問心無愧地去接受回報,那他充其量只能算是活得不虧的人。活著不是一種交換,我們如果不太奢望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著自己命運的改變,我們會很輕松地呼吸,很隨意地去工作。因為我們已習慣了公平地去看自己的得失。想想看,一個早已為自己的心靈准備了一片很大的可以包容不公的天地的人,他還抱怨什麼?或者說一個內心留著那麼多的空靈可以駐扎憂傷的人,還會懼怕什麼?譬如不幸。對於一個不幸的人,他尤其需要的是曠達。如果說面對一無所有尚能坦然自若,不幸對這個人來說便是沒有任何損傷了。空靈有時便是一種曠達。不幸的人實在可以讓自己的心靈世界空靈一些,像那些道僧,一無所有卻心納天下。
有這種心境的人活著自是比那種整日為命運噓嘆的懦夫要強多了。
譬如整個的人生。倘使你心的領空固守一份空靈,你便會像看待一幅自然景觀一般去看待,投入人生的心情就像一隻鳥投入天空的心情。因為心是空靈的,於是嚮往一份博大,嚮往一份無窮,那飛翔的翅膀就會舒展得分外果敢且有力。
空靈於人,終究是人體味生命或與生命抗衡時感情上的一種理智選擇,是一種心態上的崇尚美好和保留美好呵!
㈢ 求動漫圖,天藍的天空,大朵白雲,有空靈感。放圖,類似那樣的
㈣ 你們有沒有那種美到爆,給人很寂靜空靈的壁紙。不管是動漫還是什麼圖都可以拿來。
㈤ 來大量好看的比較空靈玄的動漫圖片。誰有啊
㈥ 竹里館這首詩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100字
《竹里館》描繪了一幅優雅、寧靜的畫面,在一處幽深的竹林中坐著彈琴、高歌,只有明月靜靜的照耀著,這樣一幅畫面大家都可以想像它的美好,詩人並沒有特意的去描寫景色,只是簡單數字就將竹林中幽靜的環境描繪出來。
全詩原文如下:
竹里館
作者: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翻譯:我獨自一個人坐在這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高聲長嘯。沒有人知道我在這竹林深處,只有明月靜靜的照耀著我。
賞析:這首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安詳、寧靜,詩的前兩句寫詩人獨自坐在竹林中彈琴,這個畫面,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像的到,多麼的安詳、舒適啊,詩中「幽篁」、「彈琴」、「深林」、「明月」都給人一種非常幽靜的感覺,就是這樣一幅恬靜的畫面最能打動人。
㈦ 體現王維「寧靜、澄澈、空靈」意境的詩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山新雨後」,字面上看來,他營造了一種「空」的境界,而在這種境界中,似乎沒有涉及到作者任何的一個眼光和影子。他只是在說一個客觀的表象,空靜的山林中剛剛下過了雨,一切靜謐無邊。前兩句寫到了空寂的山林中下過雨之後,天色漸晚、秋意漸濃,有種慢慢浸潤上來的空靈靜美,又有一點蒼茫淡遠,還有一種輕輕的、虛空的、等待的心境。接下來就來到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兩句對偶極為工整,卻又瞭然無痕。我們能感覺到王維營造的非常澄澈淡然,而又唯美靈透的意境,明月在松間照映,清泉在石上流淌,有一種近乎到透明的色調,整體的畫面感呈現在我們眼前。同時它又有一種聲音的感覺,雖然最開始寫到的是「空」,但是在這里卻有光的流動,有水流的聲響。這種輕輕的光影的挪移和水流慢慢的流淌,帶給我們細致的精微的悅動,而反襯出山林整體的空曠和靜美。
當時的一些高僧和王維日夜交往,經常一起焚香談禪。「松生石上,水流松下」,就在這樣的一種唯美的環境之下,既是一種現實的生活,也是一種理想的描摹。而且佛教中常用「純凈的流淌不息的清泉和溪水」來比喻智慧的根源,所以月下青松、石上清泉,這種禪宗的智慧和心志的高潔交融到一起,更帶有了深邃的內涵和韻味。看起來隨意揮灑,但是寫景如畫,甚至不著痕跡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首詩的前四句,是一種非常安靜的、空曠的,甚至了無一人的山林。但是在這種無邊的空曠、無邊的寂寞之中,卻突然有了靈動的聲響。那竹林喧嘩嘩作響,原來是洗衣服的女孩子嬉笑著歸來,蓮葉突然迎風擺動,漁舟由上而下輕快穿行。這恰恰是寫作手法的高明之處,越是有一點點些微的動靜,越能顯出整體的空靜無邊。
這首詩的最後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字面意思是說,即使天氣逐漸步入了秋天,隨便你春天的野花、芬芳即便凋謝了,那也沒有什麼關系。君子您還是可以留在山中,享受這一份歸隱山林悠然自得的意趣啊。
望採納。
㈧ 什麼是空靈的圖片
靈活而無法捉摸,給人以一種清新的感覺。
這樣的圖片可以被稱作空靈的圖片。
空靈是種意境,
美學家宗白華認為,空靈,是指意境包含的那個「靈的空間」。
這個空間,是畫家靈想之所獨辟的有靈氣往來其間的有機的審美心理場。這是中國人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的詩化,表現在意境里,便是一種空靈之美。
空靈作為「靈的空間」來理解,它是立體的、無邊的,也就是莊子所描寫的那種「無極之境」。這個空間也有它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所以能在意境中以壯闊幽深的空間呈現出一種高超瑩潔的宇宙意識和生命情調的作品,方為空靈,方為至美。
從隋代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北宋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到清代畫家石濤的《山水清音》,每一件經典佳構都體現著創造者心與自然的交流與碰撞。作品的藝術張力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畫家所展示的是博大的胸襟,瑩潔的靈魂,無盡的遐想,留給欣賞者的是一個清新空靈的世界。
㈨ 求意境空靈唯美的的高清女性動漫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