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更換時間是多長時間
24小時更換一次。
氧氣濕化瓶主要用於醫用中心供氧系統,供醫療單位急救給氧和缺氧病人作氧氣吸入用。氧氣吸入器流量精確,使用方便、安全、是醫院急診室、病房、病人給氧治療的必備器械。
吸氧時濕化瓶可以讓醫務人員很直觀的觀察患者吸氧時的動態以及流量的調節;濕潤氣道,防止氣體對粘膜的刺激;濕潤肺泡,增加肺泡活性,有利於氣體交換。
使用氧氣濕化瓶吸氧注意事項
1、吸氧時周圍人員禁止吸煙。
2、遠離火源至少2米。
3、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避免吸氧管路打折。
4、吸氧過程中保持濕化瓶處於直立狀態,吸氧時,調節好流量後再將吸氧管插入患者鼻腔內;停止吸氧時,將吸氧管從患者鼻腔內移除後再關閉流量閥。
㈡ 吸氧中毒表現
典型症狀
肺型氧中毒可出現胸痛、咳嗽。腦型氧中毒可表現面部肌肉抽搐、惡心、嘔吐、眩暈、心悸、驚厥、昏迷等。眼型氧中毒可致盲。
常見症狀
1.肺型氧中毒
類似支氣管肺炎。最初類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氣管刺激症狀,如胸骨後不適,刺激或燒灼感,伴輕度乾咳,緩慢加重;隨後出現胸骨後疼痛,且疼痛逐漸沿支氣管樹向整個胸部蔓延,吸氣時為甚;疼痛逐漸加劇,出現不可控制的咳嗽;休息時也伴呼吸困難。早期結束暴露,胸疼和咳嗽可在數小時內減輕。
2.驚厥型(腦型)氧中毒
(1)潛伏期:潛伏期長短與吸入氣中的氧分壓呈負相關。氧分壓增高,潛伏期縮短。
(2)前驅期:①面部肌肉抽搐:最常見,主要為面肌及口唇顫動;②自主神經症狀:出汗、流涎、惡心、嘔吐、眩暈、心悸和面色蒼白等;③感覺異常:可有視野縮小、幻視、幻聽、幻嗅、口腔異味和肢端發麻等;④情緒異常:煩躁、憂慮或欣快等;⑤其他:前驅末期可有極度疲勞和呼吸困難,少數可發生虛脫。
(3)驚厥期:前驅期後很快出現:①癲癇大發作樣全身強直或陣發性痙攣:每次持續2分鍾左右;②發作前可發出短促尖叫,神志喪失,有時伴尿便失禁。
(4)昏迷期:如驚厥後仍處於高氧環境,即進入昏迷期。驚厥過後即使及時脫離高壓氧環境,也有一段時間意識模糊或精神和行為障礙,一般1~2小時後即可恢復,少數可熟睡數小時。不留明顯後遺症。
3.眼型氧中毒
長時間吸入70~80kPaO2可十分緩慢發病,主要為視網膜萎縮。不成熟的組織對高分壓氧特別敏感,早產嬰兒在恆溫箱內吸高分壓氧時間過長,視網膜可表現廣泛血管阻塞、成纖維組織浸潤、晶體後纖維增生,並因而致盲。在90~100kPaO2,72小時可出現視網膜剝離、萎縮,視覺細胞破壞;隨時間延長,有害效應累積。
㈢ 要是人吸入過多的氧氣會怎麼樣
氧中毒和吸氧時間密切相關,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氧中毒。進入體內的氧會產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極為活躍,在體內到處流竄,攻擊和殺死各種細胞,導致細胞和器官的代謝和功能障礙,並能促使基因突變誘發癌症。
當然,有氧化就有抗氧化,這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本領。健康人在自然狀態下,體內氧化和抗氧化運動處於動態平衡。
(3)氧療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預防吸入過多氧氣的方法:
1、氧敏感試驗,讓受試者在280kPa下吸純氧30分鍾,如出現驚厥前驅症狀,則氧敏感試驗陽性,不能選做潛水員或潛艇艦員。
2、嚴格控制吸氧的壓強-時程。
3、間歇吸氧即將吸氧分階段進行,在兩次吸氧之間吸空氣5~10分鍾。事實證明,較短的間歇時間能夠預防較長吸氧時間內可能引致的氧中毒,從而可以延長吸氧的總時程,達到最大限度利用氧的目的。
4、控制發病因素。
5、保證供氧裝置處於良好狀態,嚴格操作規程。
6、了解潛水員或患者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和精神狀態。
7、吸氧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活動。
8、吸氧期間,醫務人員應密切關注,以便發現情況及時處理。
㈣ 氧氣吸入的不良反應
氧氣吸入會中毒。
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保爾·伯特首先發現,如果讓動物呼吸純氧會引起中毒,人類也同樣。人如果在大於0.05MPa(半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對所有的細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時間過長,就可能發生「氧中毒」。
肺部毛細管屏障被破壞,導致肺水腫、肺淤血和出血,嚴重影響呼吸功能,進而使各臟器缺氧而發生損害。在0.1MPa(1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時,就會發生肺炎,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當氧濃度高於60%,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可能出現氧療不良反應。
(1) 氧中毒:肺實質改變。表現為胸骨下不適、疼痛、灼熱
感,繼而出現呼吸增快、惡心、嘔吐、煩燥、斷續乾咳。預防應避免長時間、高濃度氧療及經常做血氣分析,動態觀察氧療的治療效果。
(2) 肺不張:表現為煩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壓上升,繼而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昏迷。預防應鼓勵病人做深呼吸,多咳嗽和經常改變卧位、姿勢,防止分泌物阻塞。
(3) 呼吸道分泌物乾燥:應加強濕化和霧化吸入。
(4) 晶狀體後纖維組織增生:僅見於新生兒,以早產兒多見。由於視網膜血管收縮、視網膜纖維化,最後出現不可逆轉的失明。因此應控制氧濃度和吸氧時間。
(4)氧療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氧氣操作的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並且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活性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㈤ 家庭氧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因為氧氣不足而需要長期補充氧氣
部分患者由於心、肺疾病等某種原因,不能從空氣中攝入足量氧氣,
需要通過提高吸入氣體中的氧氣含量,來彌補其不足的氧氣。有些患有慢
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雖然病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不需要住院,但由
於從空氣中吸入的氧氣並不能滿足人體所需,導致活動後呼吸困難,活動
能力下降,生活質量較低下。此類患者需要繼續進行長期氧療,而為了節省費用,同時避免院內感染,他們可以在家庭中進行氧療,即家庭氧療。預防因氧氣攝入不足引起並發症如果血液中氧氣不足的狀態持續存在,會影響到人體內臟器官的功能,有引起高血壓、心力衰竭、中風、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並發症的危險。因此家庭氧療對於患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也是保護身體其他內臟器官的必要舉措。長期家庭氧療能夠防止和逆轉因缺氧所致的組織損傷和器官功能障礙,同時盡量保持患者的活動能力。
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在接受長期家庭氧療後,患者能夠:
① 減輕氣喘的症狀
② 延長壽命
③ 提高運動能力
④ 顯著減少住院頻次
⑤ 減輕記憶力和注意力降低的情況
⑥ 提高生活質量
通過接受家庭氧療,患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的生活能夠慢慢回歸軌道。與家人一起生活、外出旅行、繼續工作等等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將再次變為可能。長期家庭氧療目前被認為是極重度肺功能損害或
慢性呼吸衰竭的慢阻肺 (COPD) 患者的治療手段之一,每日吸氧時間最好在 15 小時以上,則效果更佳,是慢阻肺 (COPD) 患者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
康尚制氧機
㈥ 家用制氧機的氧氣濃度多少比較好 氧氣濃度怎麼測定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同時人們對健康需求的逐漸增強,吸氧將逐步成為家庭和社區康復中一種重要手段。此時一種新型的醫療設備:家用制氧機正在不斷的崛起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消費者的市場。然而不少患者和用氧者對吸氧知識還不夠了解,氧療也不規范,所以什麼人需要吸氧、該如何進行吸氧等問題,是每位患者和用氧者必須了解的知識。
家用制氧機的氧氣濃度-家用制氧機工作原理
利用分子篩物理吸附和解吸技術。制氧機內裝填分子篩,在加壓時可將空氣中氮氣吸附,剩餘的未被吸收的氧氣被收集起來,經過凈化處理後即成為高純度的氧氣。分子篩在減壓時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回環境空氣中,在下一次加壓時又可以吸附氮氣並製取氧氣,整個過程為周期性地動態循環過程,分子篩並不消耗。
家用制氧機的氧氣濃度-多少氧氣濃度為好
從保健角度,30%是最好的,達到90%以上的濃度不是給正常人准備的,正常人在90%以上濃度呆幾個小時,會出現氧中毒情況,如心跳過速等等,空氣氧氣濃度低於21%,會出現胸悶等情況,低於17%會直接導致大腦缺氧,要知道大腦是整個人體耗氧最多的器官(20%左右均供養給大腦)原來研究氧氣的危險特性時曾做過詳細調查和研究,現在只是憑記憶了。制氧機一般只是30%的保健氧氣,一般採用富氧膜技術.目前未通過醫療器械生產許可,只能作為保健器械,它的原理是利用氧氮分子在富氧膜內的溶透速度不同.從而實現從空氣中把氧氣富集把分氮氣排斥.從而獲得所需的富氧.它無需添加劑也不用加水.插上電源就能吸氧.
家用制氧機的氧氣濃度-測試方法
1、打開制氧機電源開關,流量位於3升位置,機器正常運行5分鍾以上。
2、取透明玻璃杯,倒入1cm高度的水,把吸氧管鼻吸頭放於玻璃杯中,用紙片蓋住杯口.
3、3分鍾後,移走紙片,輕輕取出玻璃杯中鼻吸頭,這時玻璃杯中充滿氧氣。
4、點燃一根火柴或牙簽,吹滅明火。
5、輕輕把帶有火星的火柴慢慢放入玻璃杯中。
6、火柴重新燃燒,證明是氧氣。
7、通常情況下,氧氣濃度越高,燃燒的火焰越明亮。
通過以上步驟操作,基本上能判斷氧氣濃度情況,如果發現火柴不能重新燃燒或火苗微弱,說明氧氣濃度低,應聯系生產廠家,進行維修。
以上就是有關家用制氧機的氧氣濃度是多少比較合適和怎麼測定氧氣濃度的簡單介紹,希望通過上文的介紹對廣大的氧療消費者有一定的幫助。我們都是知道氧療作用,它不僅能夠緩解神經疲勞、放鬆身心、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改善大腦供氧狀況,調節腦神經系統功能,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減少污染和惡劣環境下對身體的危害;由此可見氧療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我們也必須了解正確的氧氣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