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霍元甲的迷宗拳是否失傳了
沒有失傳,目前還有。
迷宗拳又稱燕青拳、迷蹤拳、猊宗拳、迷宗藝。一種漢族傳統拳術。有關此拳起源的傳說頗多。或稱創自宋代燕青。故名「燕青拳」;或說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邊前行,一邊以樹枝掃去足跡。後世取此意遂以「迷宗」名其拳;或說燕青之拳學自耍猴人「半夜仙」。其拳是取猊宗猴靈敏善躍的特點編成,故名猊宗拳;或說此拳是取各家招法編成,難明其宗,故名迷宗拳。這些傳說多無史料憑據。拳械套路有三十六路,有「迷蹤三十六,藝成天下行」的說法。
迷蹤拳第八世傳人:
王樹田,現任滄州市武術協會委員、青縣迷蹤拳研究會秘書長。1956年生於青縣陶官營村,8歲隨父王長榮習武,寒暑易節,從不間斷,12歲就出場表演。1992年應聘到青縣實驗小學任武術總教練。在校組建400人武術方隊,演練迷蹤拳,多次為市縣各級表演,氣勢宏偉,極為壯觀。其間撰寫的《錯招的妙用》一文1994年6月15日在國家級刊物《體育之聲》上發表。
㈡ 霍家迷蹤拳拳譜
霍家迷蹤拳是各家武術套路的綜合,由於霍元甲對各家武術種類的了解才能融會灌通這套重實戰的拳法。
霍元甲(1869年~1910年),字俊卿,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後霍元甲將祖傳「秘蹤拳」發展為「迷蹤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
秘蹤拳的特點是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獨具風格:眼神集中一點,兼顧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氣力。腿法要求勁足力滿,干凈利落。各種拳套大多由各種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躍等50多個動作組成。其技法,上肢有甩、拍、滾、擄等擊法,下肢有跳、截、掛、纏等腿法,配合靠、閃、定、縮等身法,組成技擊性很強的攻防技術。其步法強調插襠套步,閃展騰挪,竄蹦跳躍。
霍氏練手拳又稱迷蹤藝。此拳沒有花門,重於攻防技術。套路結構上既吸取各家之長,又突出其本身的特點,內容豐富多彩,手型有拳,掌,勾,爪,步型有弓,馬,虛,仆,偷。其手法融鷹爪,螳螂,八卦,太極,長拳,潭腿,短拳,形意,佛家各門於一爐。
迷蹤藝注重手腳並用,嚴密圓活,在勁力上頗有講究,剛勁"剛而不僵"柔勁"則柔而不軟"有局部運動,亦有全身合力,屬北派拳術。它具有實用價值和鍛煉價值;既可增強體質,又可提高自衛能力。
霍家迷蹤藝全套共七十二式。
答案補充 迷蹤拳[拳譜]
上式盤古分天地 左面挎袖打兩拳
回顧摟手右拳打 援手上步打左拳
提腿落定擔山式 分星抱月定身形
挎耳止步左拳打 貫耳拗身變魁星
單鞭伏地突捶起 躍身捆掛顯威靈
前 後撐雙捶撞 晃手獨立效魁星
三環套月上右步 左拳急發人難防
躍身捆掛洪門 車手撩陰再突襠
纏手上步急進肘 伏地塌掌步先回
乘式急用摟挎手 飛腿頓腳連兩捶
晃手立定摞韁式 進步兩拳緊相隨
貫耳回身三環月 跨虎式定顯神威
魁星抱半單足立 走馬活挾似迅雷 答案補充 迷蹤拳[拳譜]
http://www.fschinwoo.com/cn/index.swf
可參考此書冊之精武藏經閣——霍氏練手拳拳譜(64頁)
㈢ 霍元甲的迷蹤拳簡介 李小龍的截拳道簡介
我知道截拳道,這個太難理解,以李小龍自己的話說,這不算是個派別(如跆拳道,散打,泰拳等各有各的特點)兒截拳道這個名字只是叫起來方便,李說這是一種思想哲理簡單來說就是以最簡潔的方式去攻擊不居於形式。聽起來有點玄乎,但句句在理,美國ufc混合格鬥里的人都是龍哥的偶像,因為他曾在那個不屬於中國人的年代在好萊塢已至世界武術界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許多國人不知怎麼想的,偏要黑他,腦子有病。
㈣ 霍氏迷蹤拳的代表人物是誰
迷蹤拳是一個古老的拳種,她為達摩祖師所創,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習練者高手輩出,宋朝周侗精於此藝,所傳弟子甚眾,抗金名將岳飛,《水滸》108將中的林沖、盧俊義、武松等均為周侗之徒。
清末民初的國術大師霍元甲所學即為霍氏迷蹤拳,並以此拳法先後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張先師:迷蹤拳一世祖師。山東兗州人,精通迷蹤拳,孫通為其親傳弟子。
第二世傳人:孫通,武德出眾,在其授徒區域地區尊恩師「張先師」為一世祖師。
第三世傳人:「呂銅錘、霍旭武、陳萬善、余 氏、智元和尚」均為孫通之徒。
第四世傳人: 霍恩弟 ,祖籍河北省東光。自幼隨父霍旭武習練迷蹤拳。在迷蹤拳的演練中有創新編有「霍式練拳七十二式」。
第五世傳人:霍元甲,自幼隨父霍恩第習練迷蹤拳。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
第六世傳人:王玉山 徐福樓 黃德貴 陳鳳岐 陳鳳魁 黃清波 霍東閣等。
第七世傳人:楊金榜 王長榮 (兩位前輩為師兄弟)。
第八世傳人:王樹田 。
㈤ 電影精武英雄里,大師兄教李連傑的是霍氏迷蹤拳的哪一小類 還有圖這種是什麼拳
不要迷信什麼拳,什麼拳練好了都是好功夫。
㈥ 迷蹤拳有幾種是不是霍元甲有自創求拳譜
迷蹤有幾種誰也說不清,霍元甲的迷蹤拳是其家族傳下來霍氏迷蹤!不同的迷蹤藝拳譜也不同而且光有拳譜對於一個外行人來說是看不懂的!
㈦ 求李連傑霍元甲中迷蹤拳視頻
自己猜
㈧ 霍元甲被害死以後,他的迷蹤拳失傳了沒
第一,迷蹤拳不是霍元甲創的,所以不能說是他的,第二,所謂的迷蹤拳又稱為燕青拳,密宗拳等,只是流傳地域不同,有所差別罷了,就像太極中有陳氏,楊氏等一樣的。另外提示你一下,不要被電影電視誤導,真實的霍元甲的武功很高,比黃飛鴻之流強的沒影,他身高一米八多,體重近二百斤,在天津碼頭扛大包練出來的,單手能提三百斤。而且相對來說他真正精通的並不是家傳的燕青拳,因為他父親想讓他學文,不準他練武,他的武功是長大後練成的。
㈨ 誰有霍元甲迷蹤拳的圖解視頻也行!!
到優酷里搜一下好了,呵呵
麻煩採納,謝謝!
㈩ 霍家的迷蹤拳和霍元甲自創的迷蹤拳有什麼不同
霍公不是自創的,是在原迷蹤的基礎上又加以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