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骶骨1隱裂
得做手術把骨頭接上再要幾日變革以隨心所欲了
② 骶骨在哪裡
骶骨位於骨盆腔的後面,在2塊髖骨之間,是骨盆帶的基部。
骶骨是一大形的三角形骨,由5塊薦椎合並而成的,分骶骨底、側部、骶骨尖、盆面和背側面,呈倒三角形,構成盆腔的後上壁,其下端為骶骨尖,與尾骨相關節,上端寬闊的底與第5腰椎聯合形成腰骶角。
骶骨盆面凹陷,背側面後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長而窄,女性短而寬,以適應女性分娩的需要。
(2)骶骨裂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骶骨盆面在正中線的兩側有兩排骶前孔,每側各為4個,由骶管出來的骶神經前支由此穿出。骶骨的後面粗糙不平,正中隆起為骶中嵴,由第1~4骶椎的棘突連成。
在骶正中嵴的兩側,各有一條斷續的骶中間嵴,由各骶椎的關節突連成,在每側骶中間嵴的外側各有4個骶後孔,骶神經的後支由此經過。
在每側骶後孔的外側,各有一條斷續的骶外側嵴,由各骶椎的橫突構成。如骶骨下部與第1尾椎相癒合,則有5對骶後孔;骶骨底如與第5腰椎癒合,亦可形成5對骶後孔,如為4個骶椎,則只有3對骶後孔。
③ 骶骨隱裂
有關系。是骶骨原因。
④ 骶骨裂是怎麼回事,怎樣治療呢
按摩治骶骨裂
讀者陳先生30多歲,十年前因腰痛拍片,查出骶骨裂。醫生講是先天性,無法治,可是經常疼痛,於1月27日求助「頤壽」版,有何好方法醫治?
骶骨裂是一種腰骶部骨骼發育異常,或先天性畸形,由於胚胎期脊椎管的閉合不全引起。第一、二骶椎在發育過程中,兩側椎弓的初發化骨不全,椎板未融合,但無脊髓膨出者,醫學上稱為隱性骶裂,又稱隱性脊柱裂。發育異常的本身並不引起症狀,但由於其解剖結構上存在的弱點,此時未融合的部位為軟骨組織,其堅韌性較差,容易繼發損傷或勞損,因而發生臨床症狀。發病初期可表現為站久、過累時腰部發僵、隱痛,以後疼痛逐見明顯,一般性的活動即可引起,但卧床休息後即減輕、消失。局部可有明顯壓痛點。推拿療法能緩解症狀,醫療練功則有防治作用。取俯卧位,用揉、滾法在腰臀部反復推拿3~5分鍾,使其舒筋活血。再用拇指指尖推法,在痛點及畸形相應的部位反復推拿2~3分鍾,手法由淺及深。對痛點或有硬結的疙瘩處用拇指撥絡法。日一次,連續10次為一療程,根據病情進行1~3個療程。對有嚴重神經根壓迫或形成假關節、發生嚴重的創傷性炎症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http://www.jwb.com.cn/gb/content/2006-03/01/content_344684.htm
⑤ 骨科醫生進來,關於骶骨裂
什麼啊……
你把你見過的所有骨科醫生都拉去做X光片,恐怕都能拉出來幾個有這個病的
沒事,跟先天性近視眼一樣,無害
但是要是很嚴重的話,那樣的孩子生下來活不了多長時間的……
⑥ 骶骨在哪個部位百度圖片
脊索瘤都位於哪些部位
脊索瘤常發於顱底、脊柱和骶骨。圖示為顱底、骶骨和椎體的大致位置,以及相關的重要的神經系統。相關部位脊索瘤會累及顱神經和脊髓神經,相關這些神經的功能已經在有介紹,感興趣的可以化療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的正確認識、治療及管理,在此就不贅述了。
脊索瘤可以沿脊柱發生在從頭頂到尾骨的任何部位,骶骨、顱底和脊柱似乎最常見的原發部位。大約50%的脊索瘤位於脊柱的底部骶骨的骨骼。30%在顱底,通常在被稱為骨斜坡的顱底部位。顱底脊索瘤有時被稱為腦腫瘤,因為它們生長在顱骨內;然而,脊索瘤實際上不是從腦細胞發育而來。其餘20%脊索瘤位於頸部、胸部或下背部的脊柱部位。這些部位是頸椎、胸椎和腰椎,它們也被稱為活動脊柱。
極少數情況下,脊索瘤能沿脊柱的多個部位開始,成為多原發腫瘤。極為罕見的脊索瘤案例發生在遠離脊柱的骨頭,已有發生在肋骨,腿和腳的骨頭的案例報道。
如果脊索瘤轉移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它們最常擴散的部位是肺、肝、骨或淋巴結。轉移通常只有在原發腫瘤進展時發生,在初次診斷時很少報道。
脊索瘤都有哪些病理類型?
基於脊索瘤在顯微鏡下看起來的樣子,脊索瘤有四個亞型,也有分為三種的說法:傳統脊索瘤,軟骨脊索瘤,和去分化脊索瘤。
傳統(古典)脊索瘤:是最常見的脊索瘤形式。它是由一個獨特的類似於脊索細胞的細胞類型組成,可能有軟骨樣外觀。
低分化脊索瘤:是近年發現的一種亞型。它可能比傳統脊索瘤更具侵略性,增長更快,其特點是稱為INI-1的基因缺失。這種脊索瘤在兒童和青年患者中更為常見,在顱底腫瘤中更為常見。
去分化脊索瘤:更具侵襲性,通常比其他類型的脊索瘤增長更快,比常規脊索瘤更容易轉移。它也有INI-1基因缺失。這種類型的脊索瘤是罕見的,只發生在約5%的病人中,兒童患者中更常見。
軟骨樣脊索瘤:這是一種在過去當難以區分常規脊索瘤和軟骨肉瘤時常用的術語。這已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Brachyury幾乎在所有的傳統脊索瘤中表達,使它們更容易和不表達BRACHYURY的軟骨樣腫瘤(例如軟骨肉瘤)區別開來。沒有證據表明有軟骨樣外觀的脊索瘤,行為方式不同於那些沒有這種外觀的傳統類型。
⑦ 腰骶部是在哪個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7)骶骨裂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預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證正確的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後背坐直,並保持頸部的挺直。
第二,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的鍛煉,這是身體健康必需的。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第三,避免空調冷風直吹頸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頭的高矮軟硬要適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