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選擇不找對象不結婚了是為什麼
您好!越來越多的男人選擇不結婚主要有四點:
首先,一部分人是因為自私自利。他們覺得一個人活得很好,無憂無慮,不需要為下一代以及對方考慮。「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第二個原因是恐婚。有一個小夥子,他的哥哥難娶媳婦,沒有辦法找了一個傻女人。婚後女人什麼都不知道,家庭陷入不幸。生了個孩子頭腦也不靈光。這件事對小夥子觸動很大!他經常埋怨母親:「找不到就算了!幹嘛給我哥哥找一個傻瓜,不是害了哥哥嗎?」小夥子害怕不幸降臨到個人頭上,堅持不結婚。現在一個人在北京打拚!
第三個原因是要求高。俗話說"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我的表兄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他看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他的想法眾所周知,他礙於臉面,不肯屈就。因此,現在仍然單身!
第四個原因是由於自身以及家庭的問題,沒有辦法結婚!很多青年家裡窮、個人能力不行、家裡名聲不好等等諸多因素,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們。
2. 中國人2020年平均初婚年齡28.67歲,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普遍晚婚
現在年輕人普遍晚婚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教育水平的提升;二是結婚成本的上漲;三是就業和職場競爭加大;四是婚姻觀念變化等。
從相關信息統計來看,上世紀80年代初期,平均初婚年齡呈現下降趨勢,1980年為23.59歲,1986年降低到22.83歲。後開始上漲,到1992年又漲到23歲以上,1996年突破24歲,2011年突破25歲,2014年突破26歲,2017年達到27歲,2020年超過28.67歲(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9.38歲,女性為27.95歲)。
我身邊還有好幾個優質男、優質剩女,從我觀察來看,除了上述的四個大方面原因,還有下面的這幾個原因。
顏控——J
同事J是一個未婚大齡男青年,86年的。他跟我提起過幾段他的戀愛史,有護士、教師、公務員、醫生等,因為身邊親朋好友的介紹,所以各行各業的他說都有被介紹,甚至二婚的、帶娃的也有介紹了,但是到目前還是單身。
因為他說過,這些相親對象要麼是長得不夠漂亮自己不喜歡,要麼是太漂亮自己怕hold不住,當然也有對方看不起自己的。他對長相要求比較高,甚至糾結於女方的顏值,所以久久不能定下來。按照這種情況,當一個人難以滿足自己的顏值要求的時候,自己的婚姻情況也會久久定不下來,等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的時候,那必定都是大叔級人物了。
興趣愛好——H
同事H是90後的代表,是去年國慶結婚的,剛好31歲。但是我認識他已經5年多了,他條件不錯,體制內的,身高顏值俱佳。那時候他經常玩吃雞,我是菜鳥,他經常帶著我。我們組隊的時候經常有討論這個話題,他總是說要找一個玩游戲的女朋友。理由是他自己也喜歡玩游戲,如果女朋友不玩游戲的話,他在玩的時候就很可能會和女朋友(以後的老婆)發生矛盾、爭執。所以,他很明確自己的對象要求。
當然,H不是很迷沉迷游戲無法自拔的那種,游戲只不過是消遣時間的樂趣需求。經過多次磨合和介紹之後,也是女同事介紹了一起玩吃雞的親戚的同學,談了2年多的戀愛也玩了2年多的游戲,去年終成正果。
職業內容
好朋友的老婆是護士,身邊也有好幾個要好的同事待嫁中,年齡大概是91、92年的,現在也有30歲了。聚會的時候有問到我有沒有身邊未婚的同事朋友,幫忙介紹一下,要求是體制內的工作。因為對方是體制內的護士身份,想也找穩定的對象,方便以後的家庭生活。
但是說實話,男生考體制同等條件下還是女生厲害,有時候筆試通過了,面試階段女生普遍聲音甜美,長得也不錯的話,男生也弱於女生。所以,近年來體制內的男生確實不算多。如果女生糾結於體制內的男生,那麼還是比較耗時的,從畢業開始算起,等到彼此情投意合的體制內男生出現,估計年齡也不低了。
除了上面的幾個原因,我還聽說有人非某個城市、某個地方的人不娶(不嫁),這個地域要求也是一個原因。所以,我覺得如果在大學沒有找到穩定的對象,到了社會之後,受到上面這些方面的現實因素的印象,那麼就肯定會普遍出現結婚晚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