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中國汽車文化:到底缺失在了,哪個環節
「汽車文化」一個看似高深卻又藏在灰色地帶的詞語,雖然很難讓普通人與之接觸,卻總能挑起我們的興趣。在看過《速度與激情》電影後,我們想體驗JDM形態下的刺激漂移,人人都有做土屋圭市的願望;在看過《的士速遞》後,我們想讓自己的家用車經過改裝後可以扮豬吃老虎;在看過美國大片後,我亦寄希望於一台高性能皮卡飛奔在狂野西部……其實不論是日本的漂移文化、歐洲的改裝文化、美國的皮卡文化還是英國的老車文化,其實都可以納入「汽車文化」這一范疇,因為它們足夠吸引人,也擁有被普遍認可的歷史。
ps://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6958a3979625bc315d607cd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當然,老車文化光靠民間熱情是很難達到一定發展的。所以,如果沒有政策作為基礎,是很難將這座「空中樓閣」打穩基座的。所以,相比於民間的老車維護,我更希望老車能夠「平權」。這里的平權,指的是擁有權和路權。
針對擁有權,大可出台一些措施,將無主的經典「僵屍車」,在本廠商或者資質合格的廠商處進行回收翻新,再進行拍賣。此時,老車的擁有權和新車一樣,並且在手續等問題上讓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顧慮。
其次是路權問題,由於很多老車排放指標無法達標,所以無法遷移羅。比如我在外地收了一台國二排放的老車,但在我們的整改下實際達到了國四甚至國五排放標准,但依舊無法異地落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在此時,我們更希望相關的檢測機構能「看實際而非看綠本」。或許能出台這樣一個政策:在整改排放達到更高標准後,是不是將大綠本上的排放信息作出相應的升級?
編後語:
從改裝車文化到老車文化,我們目前看到的是極大困難。但是我依然希望各位積極的玩家能積極地面對困難,並且在全社會的協助下發展我國的汽車文化。當然,縱使汽車文化發展現狀堪憂,也請一定不要放棄。因為總有一天,我們會將之實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酒後飆車的人是什麼心理
酒後飆車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思考,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了,只想著自己舒服和發泄心中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