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尾神經損傷有什麼表現
馬尾神經綜合征的嚴重程度,通常與神經的壓迫程度有關。馬尾神經受壓的程度越大,其症狀就越嚴重。
如果馬尾神經灶塌因壓迫導致永久性損傷,將會致使患者下半身癱瘓。所以,越早解除馬尾神經的受壓狀態,越有利於康復。
也就是說,在馬尾神經受壓的初期及時進行科學護理和治療非常重要。
根據一些研究報告,若有嚴重的馬尾神經壓迫,在24至48小時內進行手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
尤其是當您出現下列症狀:
劇烈腰痛;
雙腿或單腿突然失去感覺、虛弱或疼痛;
膀胱和腸道功能障礙,大小便失禁;
下肢反射減弱;
否則,可能會導致馬尾神經永久性損傷,致使殘疾。
術後的康復護理是讓你重返正常工作、生活的重要一環。所以,馬尾神經受壓者進行手術後,需重視術後康復,例如何時開始運動康復,如何進行運動康復等。注意,術後康復建議在治療師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
2. 寫有腰椎節數和其所對應的神經名稱的人體腰部神經分布圖是什麼樣的
脊髓神經,由脊髓發出的成對神經。人體共有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每一對脊神經由前根和後根在椎間孔處合成。前根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軸突及側角的交感神經元或副交感神經元的軸突組成。纖維隨脊神經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體,支配控制肌肉收縮和腺體的分泌。後根上有脊神經節,是傳入神經元細胞體聚集而成,後根由感覺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處,能感受各種刺激。
脊神經是混合神經,典型的脊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軀體運動、軀體感覺、內臟運動、內臟感覺纖維。脊神經出椎間孔後即刻分為前支、後支,每支內均含傳入、傳出纖維。後支一般細小,分布於脊柱附近較小區域內的皮膚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頸部以下其餘各部位的皮膚和肌肉。
其中除第2~11對胸神經前支沿肋間分布外,其餘神經的前支都先交織成叢,再由此叢發出分支分布於所支配的區域。這些脊神經分別形成頸叢、臂叢、腰叢和尾叢,而且均左右成對。
(2)腰骶椎神經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神經:
共5對,發自脊髓的腰節。腰神經各自穿出椎間孔後,即分為後支和前支。
腰神經的後支,在橫突間內側肌的內側向後行,即分成內側支和外側支。各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皆分布於多裂肌。下3對腰神經,還發出細支到骶部的皮膚。上3對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斜行向外,發支支配附近的豎脊肌;其皮支穿背闊肌腱膜,在豎脊肌的外側緣,跨過髂嵴後部,至臀部皮下,稱臀上皮神經。
第1腰神經的外側支較小,分布於臀中肌表面的上部;第2腰神經外側支,分布於臀中肌表面下部和臀大肌淺層;第4腰神經外側支細小,終於骶棘肌下部;第5腰神經外側支,分布於骶棘肌,並同第1骶神經相交通。
腰神經的前支,由上而下逐漸粗大。第1~4腰神經的前支,大部分組成腰神經叢(有50%的第12胸神經的前支分支加入腰叢)。第4腰神經的小部分和第5腰神經合成腰骶干,參加骶神經叢的組成。
3. 腰骶在什麼位置
腰骶部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活動度極小的骨盆交界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骶椎生理後凸交界處,杠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