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湧泉穴在哪個位置
湧泉穴怎麼找?按摩湧泉穴能夠治療遺尿症,那麼湧泉穴怎麼找?湧泉穴的精確方點陣圖,下邊一起來瞧瞧吧。
湧泉穴怎麼找
在足底端,蜷足時足前側凹處,約當腳底2、3趾趾縫紋首端與足跟聯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相交點上。
出處
《靈樞芒果本輸》:「腎出自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並木。」
穴名分析
湧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山泉水也。該穴名喻指身體脾經的經水由除此之外涌而出表皮。本穴為脾經經絡的第一穴,它中國聯通脾經的身體表皮經絡,脾經身體經絡中的超高壓的水濕由除此之外涌而出表皮,故稱。
選穴方式
平卧,5趾跖屈,於足心前側正中間凹處選穴,約當腳底(腳趾以外)的前、中1/3的相交點,當第2、3跖趾關節稍候處。
簡單取法
1、腳底前1/3處,腳趾跖屈時呈凹處是本穴。
2、平卧或俯卧位,5個腳趾曲屈,屈足掌,當腳底手心前邊(約腳底中心線前1/3處)正中間之凹處就是本穴。
穴道解剖學
有指短屈筋腱,指長屈筋腱,第二蚓狀肌,深層次為骨間肌;有來源於脛前主動脈的腳底弓;布有腳底里側神經支。
功能
滋腎益陰,平肝潛陽。
主冶
昏厥,小兒驚風,癲癇,中暑,類中風,中風昏迷,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狀,善忘,善怒,咽腫,喉痹,鼻衄,面黃,嘔吐,惡心想吐,胸痹心痛,癃閉,水腫,陰跳痛引篡中,小腹疼,少肚子里滿,陰痿,婦女無子嗣,肩背痛,腰痛,股內後廉痛,膝至足冷,膝痛,腳氣腫,霍亂轉筋,5趾痛不可以履地,足心熱,奔豚等。
穴道搭配
配百會穴,人群中,主冶昏厥,癲癇,休克;配四神聰、神門,主冶頭昏,失眠,癔症。
操作步驟
刺艾灸療法:直刺0.3-0.5寸;艾柱灸1-3壯,或柔和灸5-10分鍾。
穴位養生
俗話說得好:「若要老年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醫學運用觀查,假如每天堅持不懈推搓湧泉穴,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身體素質提高,預防疾病工作能力提高。據調查,推搓湧泉穴治療法能夠預防老年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昏、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不通暢等五十多種病症。
1、用熱食鹽水侵泡雙側湧泉穴。開水以自身能融入為度,加少量食用鹽,每天臨睡覺前侵泡15~30分鍾。
2、用艾炙或隔葯品灸湧泉穴,每天一次,至湧泉穴有風感上個人行為度。
3、用按摩方法推搓、敲打湧泉穴。
4、躺在床上取座位,兩腳當然往上分離,或取盤腿坐位。隨後用雙大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位湧泉穴處,作前後左右反復的推搓;或用兩手掌當然節奏輕快的敲打湧泉穴,最好是以足底端有風感為適合。
5、取當然姿勢、仰卧或俯卧位,用自身兩腳作互相更替的對搓姿勢,可也用腳底蹬搓卧室床或別的器材,此方式一樣可以可以按摩湧泉穴。
B. 蠡溝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
蠡溝穴的作用與好處有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睾丸卒痛,遺精,足脛酸痛等。蠡溝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
蠡溝穴位位置圖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高點)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內踝尖上5寸的脛骨內側面上作一水平線,當脛骨內側面的後中1/3交點處取穴。
按摩蠡溝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疝氣,小便不利,性功能亢進,遺精,遺尿,陰癢,陰挺,尿閉,睾丸腫痛;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
其他疾病:下肢痿痹,脛部酸痛、足脛酸痛,梅核氣,精神疾病,脊髓炎,心動過速,腰背部及膝關節急慢性損傷。
穴位配伍
1、蠡溝穴配陰陵泉、三陰交,有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脛部痠痛。
2、蠡溝配太沖、氣海,有疏肝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氣及睾丸腫痛。
按摩方法
患者取最舒適的體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兩手拇指腹按壓在兩側的蠡溝穴上,按而揉之,局部產生酸、脹、痛感,再屈伸踝關節,加強指壓的感覺,然後用揉法放鬆。每次艾灸或按揉5-10分鍾。急性期每日2~3次。慢性期每日或隔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