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延時攝影需要什麼設備怎麼拍攝
主要器材:相機、三腳架。
輔助器材:定時快門線、延時軌道、鏡頭濾鏡、赤道儀等。
拍攝時間間隔從幾秒鍾到數分鍾不等,各種類型的延時攝影的時間間隔參考:
1、大風天快速移動的雲層:1-2秒。
2、慢速的雲:5-10秒。
3、太陽在地面上移動的影子:10-20秒。
4、太陽在晴朗天空的軌跡:20-30秒。
5、星星在天空中運行的狀態:10-60秒。
6、日落時對太陽的特寫:1-2秒。
7、城市的人群:1-2秒。
8、植物生長的狀態:5-40分鍾。
用機器拍攝延時攝影的過程類似於製作定格動畫(StopMotion),把單個靜止的圖片串聯起來,得到一個動態的視頻。長時間定時定格延時拍攝。亦稱低速攝影或定時定格攝影、「縮時」攝影。定時、間斷記錄並以明顯變化的影像再現景物緩慢變化過程的手段。
譬如花蕾的開放約需3天3夜,即72小時。每半小時拍它的一個畫幅,以順序記錄開花動作的微變,共計拍攝144個畫幅,再通過放映機按正常頻率放映(每秒24幅),在6秒鍾之內,重現3天3夜的開花過程。
(1)刮風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延時攝影的注意事項:
1、穩定壓倒一切。一定要將攝像機牢牢固定在堅固的三腳架上,避免刮風等原因造成攝像機的晃動導致拍攝失敗。
2、避免不必要的雜物進入畫面。如在馬路上拍攝,為避免行人進入畫面,一定將攝像機架在遠離人行道的地方。
3、准備充足的備用電池、儲存卡,延時拍攝一般要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所需素材的時長准備充足的附件,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最好接通交流電進行拍攝。
4、注意對機器的保護。因為耗費的時間比較長,為了保護攝像機的安全,避免自然、人為等因素的破壞,延時拍攝時一定注意看管好攝像機,同時避免暴曬和低溫。
B. 嘩啦啦,下雨了小班教案
教案改寫示例如下:
1. 活動目標:
1.1 觀察雨天的不同聲音和姿態,感受雨天的情景。
1.2 嘗試用點和線來表示不同的雨。
1.3 喜歡繪畫活動,學習使用油畫棒的握筆方式。
2. 活動准備:
2.1 大雨以及小雨聲大雨、小雨、刮風時斜雨動態圖ppt;
2.2 油畫棒若干、紙張若干;
2.3 歌曲《大雨,小雨》。
3. 重點,難點:
3.1 感受大小雨的不同特點;
3.2 學慣用點、線來較好的表示大雨、小雨。
4. 活動過程:
4.1 聽聲音辨別大小雨。
4.2 看不同雨的外形,認識雨的不同形態並嘗試用手指畫雨。
4.3 學習嘗試雨的不同畫法——師幼共同嘗試畫雨。
4.4 欣賞作品添畫雨天背景讓幼兒講述保護水資源的方法,設計節約用水的標記。
4.5 音樂結束——在情景下音樂再次用手指畫雨。
5. 活動目標:
5.1 觀察、了解下雨前後周圍環境的變化。
5.2 初步了解不同季節下雨的特點及雨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6. 活動重點:
6.1 了解下雨前後周圍環境的變化。
6.2 掌握雨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7. 活動准備:
7.1 幼兒收集有關雨的資料。
8. 活動過程:
8.1 觀察討論。
8.2 探索活動。
8.3 遷移話題討論。
9. 教材簡解:
9.1 每當天氣下雨的時候,小班幼兒會對雨天回家十分擔心,會跑來問老師下雨了怎麼辦?甚至有的幼兒會哭。
9.2 我設計了小班語言活動《嘩啦啦,下雨了》正符合幼兒的心態,故事情境有趣,想像合理豐富,非常適合小班幼兒掌握。
10. 目標預設:
10.1 通過看看、說說,知道下雨的聲音「嘩啦啦」,幫助小動物找到避雨的好辦法。
10.2 通過故事情景的表演,引導幼兒養成不怕困難,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11. 教學准備:
11.1 課件:嘩啦啦的下雨聲,小白兔和蘑菇,小青蛙和荷葉,小麻雀和樹葉等。
11.2 幼兒有過下雨天撐傘的經驗。
11.3 小白兔和蘑菇,小青蛙和荷葉,小麻雀和樹葉等教具。
12. 設計理念:
12.1 結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具有強烈好奇心,能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與表達的慾望。
13. 設計思路:
13.1 小班孩子的思維尚處於具體形象階段,於是我設計了生動形象、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幼兒在邊看圖邊講述的過程中感受下雨天的雨聲,感受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
14. 教學過程:
14.1 導入活動,播放雨聲,引導幼兒說出下雨的聲音和感受。
14.2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14.3 故事延伸,引導幼兒來幫助更多的小動物。
15. 環境創設:
15.1 收集有關雨天和雨後景色的照片貼在活動室牆面上,供幼兒觀看並交流相關的生活經驗。
15.2 環境中設置「雨具區」,請幼兒從家裡帶各種雨具,如雨傘、雨衣、雨鞋等,分類擺放,方便下雨時帶幼兒開展雨中的活動。
16. 生活活動:
16.1 小雨天里,帶幼兒去拍攝一些有關雨天的照片(雷雨天要避免外出),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16.2 逢雨天就帶幼兒觀察雨。引導幼兒閉上眼睛聽一聽雨落在地上、窗戶上、滑梯上聲音,說說是大雨還是小雨。
17. 家園共育:
17.1 請家長在家幫助幼兒學習如何穿雨衣、雨鞋,學習使用雨傘。
17.2 欣賞幼兒帶回家的繪畫作品,耐心傾聽幼兒講述對雨的認識和感受。
18. 教學活動:
18.1 「大雨小雨」:幼兒學習控制樂器音量,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表現大雨和小雨,能隨音樂有節奏地演奏鈴鼓和碰鈴。
18.2 「雨天里的多多」:幼兒學會使用雨傘,並進行雨傘游戲,感受雨天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19. 區域活動:
19.1 美工區:「美麗的雨傘」:幼兒用繪畫、剪貼的方式裝飾雨傘。
19.2 益智區:「小蝸牛找朋友」:能根據物體的同一特徵分類,手口一致地點數。
20. 活動目標:
20.1 引導幼兒欣賞描寫歡樂雨景的兒歌,體驗下雨時小動物們的歡樂情緒。
20.2 引導幼兒認知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慣。培養幼兒豐富的情感和想像力。
21. 活動准備:
21.1 課件、雨傘、頭飾、蘑菇傘、花瓣傘、荷葉傘、小紅傘。
22. 活動過程:
22.1 出示雨傘,引入活動。
22.2 觀看課件,初步欣賞第一段詩歌。
22.3 再次觀看課件,欣賞第一段詩歌,初步學習分角色表演。
22.4 觀看課件欣賞第二段詩歌並學習表演。
22.5 看課件完整跟誦詩歌。
22.6 模仿詩歌里的小動物,到戶外游戲。
23. 教材簡解:
23.1 《嘩啦啦,下雨了》是小班下冊健康領域主題活動中的一個體育游戲。
24. 設計理念:
24.1 《綱要》提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5. 設計思路:
25.1 下雨,是幼兒經常見到的事情。幼兒因為喜歡雨,或是愛玩水的原因很喜歡下雨天。幼兒對"下雨"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既會感到親近、熟悉,又會感到新奇。
26. 活動目標:
26.1 幼兒能聽到指令,做相應動作。
26.2 學習生活小常識,知道下雨了要打雨傘。
26.3 知道在活動中注意自身安全,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27. 重點:
27.1 幼兒能聽到指令,做相應動作。
28. 難點:
28.1 自主探索過水塘的方法。
29. 活動准備:
29.1 知識准備:幼兒有初步的規則意識。
29.2 物質准備:兔媽媽頭飾一個、兔寶寶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蘑菇若干個、小筐一隻;轟隆隆的雷聲的錄音;卡紙數張(與幼兒人數相等)、藍色瓦楞紙若干(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的);鈴鼓一個、彩虹傘、太陽公公圖片;《小白兔白又白》《學而樂體操》的音樂;背景音樂《豐收之歌》。
30. 活動過程:
30.1 開始部分:熱身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做身體運動。
30.2 基本部分:引導"兔寶寶"在采蘑菇的時候,知道下雨了,要打著"雨傘"跑回家。
30.3 教師搖晃鈴鼓(播放雷聲),發出"下雨了"的信號,幼兒跑到場地四周取雨傘,頂在頭上蹦蹦跳跳的跑回家。
30.4 出示太陽公公創設情境。
30.5 幼兒探索過水塘的方法,並個別示範(繞過、跨過等)。
30.6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哪種方法過有水塘的路最好?
30.7 教師小結:水塘有的大,有的小,最好的方法就是繞過大的水塘,跨過小的水塘,這樣才能很快走過有水塘的路。
30.8 教師和幼兒一起過水塘路,然後曬雨傘。
30.9 再次游戲:下雨了(進一步拓展)。
30.10 播放錄音:轟隆隆的雷聲教師:寶寶們,又要下雨了。再下雨的時候,我們不用小傘了,我們用這個大的"彩虹傘"來遮雨。
C. 有關看雲,風,物象識天氣的諺語
雲下山,地不幹。
雲絞雲,雨淋淋。
黑雲接駕,不陰就下。
雲低要雨,雲高轉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紅雲變黑雲,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雲,地上曬死人。
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雲里走,雨在半夜後。
天上跑台雲,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雲,雷雨必來臨。
雲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
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 衣。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烏雲攔東,不下雨也有風。亂雲天頂絞,風雨來不小。
朝有破紫雲,午後雷雨臨。
二,有關風向和天氣的諺語
東風急,備斗笠。
風靜悶熱,雷雨強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開。
雨後生東風,未來雨更凶。
雨前有風雨不久,雨後無風雨不停。
不刮東風不雨,不刮西風不晴。
三、有光,電、聲現象與天氣的諺語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氣。
星星明,來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閃雨小,橫閃雨大。
炸雷雨小,悶雷雨大。
雷轟天頂,雖雨不猛。
雷轟天邊,大雨連天。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南閃火開門,北閃有雨臨。
四、有關生物反應與天氣的諺語
泥鰍跳,雨來到。
泥鰍靜,天氣晴。
青蛙叫,大雨到。
雞進籠晚兆陰雨。
燕子低飛要落雨。
螞蟻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歸窠遲,來日好天氣。
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
蜻蜓飛得低,出門帶 笠。
黑蜻蜓亂,天氣要旱。
撲地煙,雨連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將雨。
柱石腳下潮有雨。
草灰結成餅,天有風雨臨。
水裡泛青苔,天有風雨來。
炸雷雨小,悶雷雨大。
雷轟天頂,雖雨不猛。
雷轟天邊,大雨連天。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南閃火開門,北閃有雨臨。
四、有關生物反應與天氣的諺語
泥鰍跳,雨來到。
泥鰍靜,天氣晴。
青蛙叫,大雨到。
雞進籠晚兆陰雨。
燕子低飛要落雨。
螞蟻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歸窠遲,來日好天氣。
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
蜻蜓飛得低,出門帶 笠。
黑蜻蜓亂,天氣要旱。
撲地煙,雨連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將雨。
柱石腳下潮有雨。
草灰結成餅,天有風雨臨。
水裡泛青苔,天有風雨來。
雲下山,地不幹。
雲絞雲,雨淋淋。
黑雲接駕,不陰就下。
雲低要雨,雲高轉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紅雲變黑雲,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雲,地上曬死人。
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雲里走,雨在半夜後。
天上跑台雲,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雲,雷雨必來臨。
雲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
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 衣。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烏雲攔東,不下雨也有風。亂雲天頂絞,風雨來不小。
朝有破紫雲,午後雷雨臨。
二,有關風向和天氣的諺語
東風急,備斗笠。
風靜悶熱,雷雨強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開。
雨後生東風,未來雨更凶。
雨前有風雨不久,雨後無風雨不停。
不刮東風不雨,不刮西風不晴。
三、有光,電、聲現象與天氣的諺語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氣。
星星明,來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閃雨小,橫閃雨大
1、時季有早晚,逐年無相看。----每年各季出現的時間不盡相同,有變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紛紛,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風返,九月九降風,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凍。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凍腳手。
5、二八亂穿衣,三九襤糝穿;三月穿三樣,四月穿蚊帳。---指春季天氣多變。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濺,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變三變。
9、春稻十八難。
10、三月三月,一日剝皮,三日蓋被。
11、三月半,寒得勿會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龍船水,五月十三關刀水。
15、未吃五月節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無風台,有雨無路來。
17、六月十九三盤新。
18、六月無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會焙粿。
20、六七月西風過午變作虎。
21、西北雨落勿會過田岸。
22、西北雨,連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緊溜溜,七月立秋秋後油。
24、七月厚台風。
25、無驚七月半鬼,只驚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風返一半。
27、八月初關雨門。
28、八月颭,無人知。
29、八月十五,關門閂戶。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陣秋雨一陣冷。
32、三日風,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陽春。
34、冬無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風現報。
36、(十二月)頂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驚蟄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烏。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穀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滿,潭窟都滿。
41、夏至未過勿會熱,冬至未過勿會寒。
42、立秋處暑,熱死老鼠。
43、過了處暑,夜冷白天熱。
44、白露台,無人知。
45、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無內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