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天象棋289關怎麼過 三國演義義釋曹操動態圖
《三國演義》人物和事件關系框架圖
玉璽得主的演變:孫堅滅火得玉璽—→孫策用玉璽向袁術借兵—→袁術欲稱帝—→徐熮殺袁術侄袁胤,奪得玉璽,赴許都獻於曹操—→玉璽歸曹操。
赤兔馬得主的演變:李肅說呂布降董卓—→呂布得赤兔馬—→呂布死,曹操得赤兔馬—→收買關羽送赤兔馬—→關羽敗走麥城—→赤兔馬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馬忠獻赤兔馬與孫權—→孫權即賜馬忠騎坐—→獻赤兔馬與孫權—→赤兔馬絕食而死。
曹魏帝位的演變:曹丕稱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奐
劉蜀帝位的演變:劉備—→劉禪
孫吳帝位的演變:曹丕死,孫權稱帝—→孫亮—→孫休—→孫皓
一、三國鼎立前出現的次要人物
1、董卓:董卓進京、遷都長安、大鬧鳳儀亭、董卓被殺、董卓死無葬地
2、呂布:李肅說呂布、呂布殺義父丁原、呂布濮陽破曹操—、呂布乘夜襲取徐州、呂布轅門射戟、下邳呂布被擒、呂布怕死大罵劉備、曹操白門樓縊死呂布。
3、陳宮:捉放曹
4、劉表:劉表路截孫堅、蔡夫人隔屏聽密語、蔡瑁設宴襄陽
5、王允:連環計
6、袁紹: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磐河袁紹攻公孫瓚、官渡之戰:袁紹吐血而亡
7、陶謙:陶謙一讓徐州、陶謙二讓徐州、陶謙三讓徐州
8、袁術:袁術起兵攻劉備、玉璽歸曹操、袁術兵敗身死
二、三國鼎立中出現的主要人物
曹魏人物關系
(一)曹家
1、曹操:許劭評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獻刀謀刺董卓、錯殺呂伯奢全家、報父仇討徐州、曹操戰宛城、折典韋死曹昂、獨哭典韋、征討袁術、借人頭定軍心,殺糧官王垕討伐張綉時割發代首、許田打圍、青梅煮酒論英雄、玉璽歸曹操、禰衡裸衣罵曹、曹操收買關羽、官渡之戰、跣足迎許攸、夜襲烏巢、燒通敵信買人心:憐才赦陳琳、一哭郭嘉、殺孔融全家、誤殺蔡瑁和張允、橫槊賦詩、曹操慘敗被追殺、三笑一哭、曹操第二次哭郭嘉:「割須棄袍」 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裸衣斗馬超、曹操為魏王殺謀士崔琰、曹操計殺百官:借雞肋口號殺楊修、曹操厚葬關公、曹操殺華佗:曹操病死
2、曹嵩;曹操父,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父曹嵩被殺
3、曹昂:曹操長子、在宛城之戰中,把坐騎讓於曹操,被亂箭射死。
4、曹丕:、曹丕乘亂納甄氏、賈詡用計長子曹丕奪嗣位、曹丕繼魏王位逼弟、兄逼弟曹植賦詩、七步詩、曹丕逼獻帝退位、曹丕託孤、病死:
5、曹植:曹操三子、兄逼弟曹植賦詩、七步詩
6、曹彰:曹操次子、曹操稱其為「黃須兒
7、曹睿:曹丕之子、曹睿病危託孤
(二)謀臣
1、荀彧:操曰:「此吾之子房也!」、獻二虎競食之計、獻驅虎吞狼之計、曹操空食盒逼死荀彧(曹操要封魏公)
2、荀攸:荀攸嚇病死(議欲尊曹操為魏王)
3、程昱:用計迫降關羽、推舉關羽斬殺顏良、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再敗袁紹、獻計計賺徐庶、程昱提醒曹操防敵火攻、識破黃蓋詐降。
4、郭嘉:郭嘉病死、郭嘉遺計平定遼東。
5、許攸:許攸棄袁投曹、許攸問軍糧、獻夜襲烏巢之計,獻計決漳河水攻佔冀州、居功被許褚殺
6、賈詡:賈詡獻反間計抹書間韓遂:賈詡用計長子曹丕奪嗣位
7、楊修:「絕妙好辭」的故事、楊修數犯曹操之忌、借雞肋口號殺楊修
(三)猛將
1.夏侯惇:夏侯惇撥矢啖睛
2.夏侯淵: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斬夏侯淵
3.曹洪:曹洪失潼關
4、曹仁:
5、張遼:原先為丁原部下,後歸附董卓,投靠了呂布。最終歸附曹操。義降張遼、張遼說降關羽、張遼威震逍遙津
6、張郃:原為袁紹手下大將、猛張飛智取瓦口隘、射殺張郃
7、許褚:奪船避箭於渭水、裸衣斗馬超
8、典韋:典韋冒箭前行救曹操、戰張綉典韋救曹操死
9、於禁:於禁見畫羞愧氣死
10、龐德:抬櫬(棺材)決死戰:關羽左臂中龐德暗箭:
劉蜀人物關系
1、劉備:桃園結義、劉關張兄弟情深、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論英雄、借擊袁術脫曹、會古城主臣聚義、投荊州劉表、得的盧馬、躍馬過檀溪、遇水鏡(司馬徽、攜民渡江、劉備摔阿斗、甘露寺相親、自立為漢中王、雪弟恨先主興兵攻吳、攻猇亭、白帝城託孤、
2、張飛:五虎大將中第二位。怒鞭督郵、三英戰呂布、醉打呂布丈人曹豹失徐州、第一次用計擒劉岱、長坂橋生計、怒喝長坂橋、義釋嚴顏、馬超大戰葭萌關、猛張飛智取瓦口隘:張飛鞭打部將被殺
3、關羽: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溫酒斬華雄、關羽賺城斬車胄、屯土山約三事、白馬坡關羽斬顏良、關羽斬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卧牛山收周倉、斬蔡陽關張釋疑、立軍令狀設伏華容道、義釋曹操、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單刀赴會、取樊城、大敗曹仁、關羽左臂中龐德暗、水淹七軍、關羽右臂中曹仁毒箭、刮骨療毒、關羽大敗、退守麥城、敗走麥城、孫權斬關羽、赤兔馬絕食而死。
4、趙雲:五虎大將第三位。趙雲救公孫瓚、卧牛山劉備得趙雲、趙子龍單騎救主、趙雲用計取桂陽、打開第一個錦囊妙計(到南徐)、打開第二個錦囊妙計(住到年終)、打開第三個錦囊妙計(臨到危急無路之時)、趙雲截江奪阿斗、據漢水趙雲寡勝眾、單槍匹馬救黃忠、子龍一身都是膽、趙雲病重而死
5、劉禪:甘夫人生劉禪、劉禪為帝、劉禪投降(安樂公)、樂不思蜀。
6、徐庶:自薦遇英主、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走馬薦諸葛、徐母自縊、徐庶問脫身之術
7、諸葛亮: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再薦諸葛亮、劉關張一顧茅廬、劉關張二顧茅廬(、劉關張三顧茅廬、隆中對天下三分、孔明出山、劉琦三求計、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群儒、智激孫權、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孔明醫周瑜病、七星壇諸葛祭風(借東風)、諸葛亮設計回夏口、布陣設伏追殺曹操、智算華容道、設計取南郡、一氣周瑜、三條錦囊妙計、二氣周瑜、三氣周瑜、柴桑口卧龍吊喪、定計收馬超、智取漢中、巧布八陣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齣祁山北伐曹魏、上《出師表》(前)、一出祁山:智取三城、天水關、姜伯約歸降孔明、罵死王朗、乘雪破羌兵、、失街亭(失)、(空)空城計、一出祁山結束、斬馬謖(斬)、二出祁山:上表(後《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攻陳倉城無計可破、因缺糧退回漢中、計殺王雙、二出祁山結束。三出祁山:智取陳倉、張苞身死、孔明聞知卧床不起回漢中、三出祁山結束。四齣祁山:寫信氣死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司馬懿)、中反間計、後主聽信宦官建議召回孔明、用「增灶法」 退回漢中、四齣祁山結束。五齣祁山:出隴上諸葛妝神、李嚴因軍糧不濟,恐諸葛亮問罪,竟捏造吳軍圖川的消息,向祁山大寨告急。孔明驚疑讓祁山大寨人馬退回西川、射殺張郃、五齣祁山結束。六齣祁山:關興病亡、司馬懿佔北原渭橋:孔明中計損兵折將、木牛流馬、上方谷燒司馬懿父子三個不成:巾幗女衣辱司馬懿、五丈原諸葛禳星、秋風五丈原身死。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六齣祁山結束。孔明遺計斬魏延。
8、龐統:巧授連環計、救徐庶之計、龐統棄吳投劉、耒陽縣鳳雛理事、龐士元議取西蜀、落鳳坡死
9、馬超:馬孟起興兵雪恨、馬超大戰葭萌關、孔明定計收馬超:馬超頓首謝曰:「今遇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
10、張松:反難楊修、嘲笑曹操短處、張松獻圖
11、黃忠:攻雒城黃魏爭功、老黃忠計奪天盪山、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斬夏侯淵,攻克定軍山。黃忠中箭身亡
12、馬謖:馬謖來建議心戰為上、服孟獲人心(孔明嘆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建議行反間計,司馬懿削職回鄉、馬謖拒諫失街亭(失)、斬馬謖(斬)
13、姜維:姜伯約歸降孔明、姜維獻詐降書、姜維兵敗牛頭山(一伐中原)、鐵籠山:姜維背水破大敵、取長城伯約鏖兵、姜維斗陣破鄧艾、姜維棄糧勝魏兵、詔班師後主信讒、托屯田姜維避禍、假投降巧計成虛話(鍾會)
孫吳人物關系
1 、孫堅:滅火、得玉璽、匿玉璽指天為誓、孫堅跨江擊劉表、被劉軍亂箭射死(吳夫人、吳夫人之妹)
2、孫策:(吳夫人生長子):孫策用玉璽袁術借兵三千回江東、孫策得「小霸王」的由來、孫策之死:
3、孫權:(吳夫人生次子):碧眼兒孫權坐領江東:孫權引兵伐黃祖、孫權決計破曹操、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孫權追殺玄德與妹、生子當如孫仲謀、遺書退老瞞、孫權縱馬跳過小師橋:張昭向孫權獻計嫁禍曹操(東吳移禍之計)。孫權稱臣歸降再次嫁禍曹操:孫權降魏受九錫、孫權稱帝
4、魯肅:魯肅力排眾議、魯肅一討荊州(劉琦尚在)、魯肅二討荊州(圖得西川後即奉還、寫文書、押字)、魯肅三討荊州(讓玄德大哭)
5、周瑜:起殺孔明之心、周瑜第一次謀殺孔明(聚鐵山斷操糧道)、借設宴之機謀殺劉備、群英會蔣干中計除蔡瑁、張允二人、第二次謀殺孔明(草船借箭)、定計用火攻、周瑜吐血卧病、七星壇諸葛祭風、周瑜第三次謀殺孔明、一氣周瑜、美人計、軟困計、二氣周瑜、「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三氣周瑜、周瑜病逝
6、黃蓋:獻苦肉計、闞澤去獻詐降書、趁東風黃蓋詐降燒曹軍
7、諸葛瑾:諸葛瑾討荊州、諸葛瑾計提求親被罵、麥城諸葛瑾勸降關公不成、諸葛瑾說和不成
8、甘寧:來降、殺黃祖、甘寧百騎劫魏營:甘寧救凌統
9、凌統:凌統父凌操被黃祖部將甘寧射死、報父仇要殺甘寧
10、周泰:周泰三番沖殺救孫權
11、呂蒙:呂蒙白衣渡江奪荊州
12、陸遜:陸遜驕兵之計、陸遜營燒七百里
13、徐盛: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14、周魴:周魴斷發賺曹休(詐降計)
15、丁奉:丁奉雪中奮短兵
16、孫皓:吳主孫皓學劉禪降晉。吳亡、三國歸晉。
晉司馬氏的人物
1、司馬懿:指出是東吳移禍之計、用計五路攻蜀:、克日擒孟達:佔北原渭橋、丟金盔逃命:忍辱受衣、死諸葛嚇走生仲達」、詐病賺曹爽、染病死:
2、司馬師:長子、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兵印綬付司馬昭。
3、司馬昭:次子、鐵籠山:馬昭立常道鄉公曹奐為帝,
4、司馬炎: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篡魏稱帝:魏亡、國號為大晉
5、鄧艾:鄧士載智敗姜伯約、入西川二士爭功
6、鍾會:入西川二士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