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民間鼓舞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郝建搞笑動態圖片 2025-07-01 16:06:13
男人做好飯的圖片 2025-07-01 15:48:10

民間鼓舞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7-01 08:20:12

① 解讀民間藝術 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傳統鼓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的蘭州及周邊地區,以下是對蘭州太平鼓的詳細解讀

一、起源 蘭州太平鼓起源於明朝大將徐達西征時期。相傳徐達為攻克蘭州,從百姓挑水的水桶中受到啟發,創造了三尺長鼓,讓士兵喬裝混入城中,最終攻克城關。百姓因此歡欣鼓舞,將此鼓命名為「太平鼓」。

二、發展 太平鼓的形成是蘭州地區部分藝術元素的集中組合,它蘊含著一定的人文、歷史和地域特色。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彩陶鼓被認為是太平鼓的雛形,其外形與今天的太平鼓極為相似。

三、風格特色 外觀:蘭州太平鼓呈圓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徑長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雙面蒙牛皮,繪有二龍戲珠等圖案。 打法:鼓手可將鼓挎在肩上擊打,同時也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其打法豐富多樣,包括上、下、躍、翻、騎、閃、展、騰、挪等,充分體現著鼓手與鼓的相互交融。 聲音:擂鼓時,鼓發音低沉而渾厚,具有獨特的韻味。

四、傳承意義 發掘和保護蘭州太平鼓舞,對繼承和豐富中國鼓舞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它有助於增進中國古代舞蹈、音樂的學術研究。 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蘭州太平鼓的生存面臨著危機,需要採取措施加強對其的挖掘、保護、整理和提高。

② 得勝鼓是哪裡的民間藝術

得勝鼓是流行於江西宜春萬載縣、安徽休寧縣五城和榆村、屯溪黎陽一帶以及湖南桑植縣的民間藝術。

ps://iknow-pic.cdn.bcebos.com/c83d70cf3bc79f3dbecfb8b7a8a1cd11728b290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在江西宜春萬載縣,得勝鼓極具代表性。2008年6月,萬載得勝鼓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當地有上坊得勝鼓表演隊,隊長高斌帶領隊員一年演出十餘場,還曾赴福建、江蘇、貴州等多地進行展演。

此外,仗鼓舞又稱得勝鼓,流行於安徽休寧縣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在湖南桑植縣,「仗鼓舞(桑植仗鼓舞)」於201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歷史淵源與唐代大將張巡、許遠抗擊安祿山叛軍得勝後擊鼓歡慶有關。表演時擊鼓者打扮成武士,場面威武雄壯。這些地方的得勝鼓都承載著當地的文化特色,增添了節日氛圍,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