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失眠艾灸哪裡最好艾灸哪裡可以治失眠
在生活中失眠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症,這會對生活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對健康的危害也較大,不過可以通過艾灸來進行治療和緩解,那麼失眠艾灸哪裡最好?艾灸哪裡可以治失眠?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如何艾灸治療失眠吧。
1、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離手掌第一橫紋上2寸的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
艾灸此穴位有疏導水濕,寧心安神,理氣鎮痛的功效,對治療抑鬱導致的失眠,焦慮,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2、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艾灸刺血有寬胸理氣,通絡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經及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頭痛,惡心,神經官能症。
3、神門穴
神門穴位置: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處。
艾灸此穴位可以補益心氣,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煩,驚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4、湧泉穴
湧泉穴位置: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湧泉穴是神經上的保健葯穴,在防病,治病,人體養生,保健等各個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別有助於治療神經衰弱和腰膝酸軟的治療。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療失眠症。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位於人體下肢(小腿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強身健體,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人體免疫機能,幫助睡眠。
6、氣海穴
氣海穴位置: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處。
氣海穴有溫陽,強健全身的作用,艾灸該穴位可以溫養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有助於改善失眠現象,先天稟賦虛弱,後天勞損太過,大病處於,產後體虛等症均可以起到調理作用。
7、失眠調理方法
一、溫水泡腳助睡眠
原理:溫水泡腳,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腳部血管擴張後,血液下行,能夠減少腦部充血,從而達到消除疲勞的作用,這樣就容易入眠。
我們在臨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泡腳的時候水溫不需要太高,只要你覺得舒適就行,雙腳要完全浸泡在水裡,泡個5分鍾就可以,泡完的時候要用干凈的布把腳擦乾,然後就可以上床睡覺了。
如果泡腳的時候再進行自我按摩助眠效果會更好,按摩的穴位是湧泉穴,湧泉穴很好找,它在第二、三個趾縫下面,位於腳底前部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泡腳的時候用手摩擦、按揉湧泉穴就可以了。
二、按揉湧泉穴
原理: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用手摩擦這個穴位,可以讓腦部血液下行,這樣就能起到冷靜頭腦的作用,幫助睡眠。
上面教大家泡腳的方法中,有提到湧泉穴,這里介紹按揉湧泉穴的方法其實是大同小異,只不過沒有泡腳直接按揉。
方法:用右手握住右腳腳踝,然後用左手摩擦右腳的湧泉穴300下,摩擦完後換左腳摩擦。
三、生地煮鴨蛋
材料:鴨蛋1個,生地20克,冰糖適量
做法:生地、鴨蛋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取出鴨蛋,剝殼,重新放入鍋中,文火煮20分鍾,加冰糖融化即可。
食用方法:喝湯吃蛋。
功效:疏肝清熱,熬夜或失眠上火者適用。
四、百合蓮子瘦肉粥
材料:豬瘦肉250克,百合、蓮子各20克,鹽適量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燉到豬肉爛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安神、清心潤肺,心煩氣躁、失眠者、熬夜者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