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真正的濟公和尚是什麼樣,究竟有沒有法力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在八十年代,一部叫《濟公》電視劇,講述了濟公懲惡揚善,懸壺濟世的故事,毫不誇張地說,游本昌老師把濟公這個角色真演活了,一個邋裡邋遢的瘋癲和尚,一聲“嘛嘛里嘛里吽,嘛里吽。”見證奇跡的時候就到了,讓人們感受一次,什麼叫佛法無邊。從某種角度上說來,游本昌才是那個年代的老百姓心目中的喜劇之王。
ps://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e29c8d4638381f30e824fcc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其實,濟公這樣做,也是佛門中人修行的一種,看一下濟公寫的一首詩,就明白他的心境了:
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這和電影《少林寺》中,眾僧吃狗肉時所說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一個道理,講究的是修心不修口,後來佛門把這一條,變成了對居士的要求,又外加了一句“戒淫不戒色”,意思是說可以喝酒吃肉,只要心在修行就可以,可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不能亂搞男女關系。
再後來,很多修行的和尚,都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有的和尚還坐擁三妻四妾,這就應了濟公的另一句話:世人莫學我,學我必成魔。因為濟公的修心,已經達到了一種無我的境界,即便是這樣,他還一直嚴守著色戒。有一次他醉酒後和朋友夜宿妓院,朋友為他安排了一個小姐,小姐為他寬衣解帶時,濟公立刻清醒,並連說罪過逃出房間,後來他還寫了一首詩,說禪心淫慾不相連,表明自己修佛的決心。
有關濟公的傳說,在南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流傳,雖然沒有傳說中的那樣神奇,但濟公確實是一位學識淵博、而且醫術高超的得道高僧,他經常遊走於市井之間,懲惡揚善、扶危濟世,當然,他濟世救人,憑借的是醫術和學問,並不是電視劇中的法術。
濟公在佛學和文學的造詣都很深,佛教的禪宗將他列為第五十祖,楊岐派將他列為第六祖,他編撰了《鐫峰語錄》著作十卷,還寫了很多詩詞,他的詩詞都收錄在《凈慈寺志》和《台山梵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