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腮腺炎按摩哪個穴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求保密發貨搞笑圖片 2024-04-26 13:52:23
儀表盤圖片大全 2024-04-26 13:51:48

腮腺炎按摩哪個穴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02 02:32:57

1. 腮腺炎是什麼,怎麼治

為什麼一說腮腺炎就說病毒性腮腺炎(流腮)呢,病毒性腮腺炎一般一次患病終身免疫,但不排除特殊情況。如果為流腮可行抗病毒治療,並局部輔助治療,一般7-10天就好了。流腮一般為未成年患者較多,無流腮發病史,並有密切接觸史,應懷疑為流腮。臨床可行血清或尿澱粉酶檢查以鑒別流腮或化膿性腮腺炎。成年人一般為化膿性...腮腺炎較多,如為化膿性腮腺炎,需抗炎並對症治療。如有堵塞需行導管沖洗,並進食酸性等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必要時需切開引流。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建議及時就醫,根據你的病情大夫會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如果方法不對就可能小問題成大問題。(有好多患者不注意,急性化膿性腮腺炎轉為復發行腮腺炎就麻煩了)。說的有點亂,希望能幫助到你。你也可以自己查一下腮腺炎的網路,上面說的更具體。

2. 按摩穴位的作用及各穴位說明

按胃的反射區感覺胃痛說明你胃有點毛病。
足底匯集了人體的六條經脈,六十六個穴位
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採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療全身疾病的方法。本法以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足與經脈、臟腑、氣血的密切關系,刺激足部的穴位,激發人體經氣,以調整臟腑和各部組織、器官的聯系,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由於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減少了患者脫、穿衣服等環節,較為省時、省事,且安全,操作簡便。不僅對慢性胃腸炎、神志病等有效,對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暈等病證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1.足穴的定位與主治:為了定準穴位,以提高療效,必須掌握好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折量法.
①足跟後緣至中趾根部為 10寸。
②足內、外踝高點至足底為圖63 足底部骨度分寸折量圖3寸。
③足掌面第1跖趾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至第5跖趾關節外側赤白肉際為5寸,足背部亦相同。
④足跟部最寬處距離為3寸。
(2)自然標志定位法。該法即是根據人體足部的自然標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趾橫紋、趾尖端、跖趾關節、跖骨小頭、趾縫端、內踝高點、外踝高點、舟骨粗隆等。
(3)足部穴位定位與主治
2.選穴原則
(1)依據疾病症狀選穴。臨床可以根據各種疾病的主要症狀作為選穴的依據。選取對主證有治療作用的穴位,例如頭痛可選頭痛點,失眠選用安眠點等。主治作用相似的穴位可以配合應用,如坐骨神經痛可同時按摩坐骨1、2穴進行治療,也可將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對症選用的穴位配合選用,如失眠伴有頭痛者,可選用安眠點配合頭痛點治療。
(2)依據疾病部位選穴。依據疾病的發病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按摩,如胃痛可取胃點,尿閉取膀胱點、腎點。
3.常用處方
頭痛:取頭面、腎、頭痛點、眩暈點、臀。
失眠:取安眠、心、胃、脾、癲癇點。
眩暈:取腎、肝、眩暈點。
中風昏迷:取趾端,
面癱:取面、頭面。
三叉神經痛:取面、頭面。
扁桃體炎:取心,扁桃1、2,眩暈點。
目疾:取肝、頭面。
耳疾:取腎、肝。
鼻炎:取頭面。
牙痛:取牙痛1、2。
腮腺炎:取扁桃1、2,眩暈點。
癲狂、癔病:取安眠、腎、癲癇點。
癲癇:取癲癇點、肝、腎、安眠。
尿閉:取脾、腎、膀胱、子宮。
遺尿:取膀胱、腎、遺尿。
痛經:取子宮,痛經1、2。
落枕:取落枕。
胃痛:取胃、胃腸點、肝。
嘔吐:取胃、大腸、胃腸點。
腹痛:取小腸、大腸、胃腸點、臀。
痢疾:取小腸、大腸、胃腸點。
消化不良:取胃、脾、胃腸點。
腹瀉:取大腸、小腸、脾。
脅痛:取肝。
肋部神經痛:取胸、肝。
腰痛:取腎、坐骨l、2,腰痛點、腰腿點
急性腰扭傷:取腰痛點、腰腿點。
坐骨神經痛:取坐骨1、2,腰腿點、腰痛點、臀。
心悸:取心、心痛.點;腎。
哮喘:取肺、胸、心痛點。
胸痛:取胸、肺。
末梢神經炎:取趾端。
腫瘤疼痛:取癌根1、2。
4.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1)對症選穴後,患者仰卧,採用指尖點按,或食、中指拿、捏、揉動等手法,連續操作,每穴35分鍾。
(2)操作前可囑患者洗腳,患者如有足癬等疾患,操作者可戴乳膠手套操作,力量需柔和,不可撕裂拉傷患者足趾等薄弱部位。
足底按摩常用簡單的方法
單食指扣拳法
食指關節彎曲其餘四指握拳
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頂住彎曲的食指
雙指鉗法
食指、中指彎曲成鉗狀
鉗住腳趾間穴位壓在穴位上
雙指拳法
用手握拳中指食指彎曲關節凸出
以凸出的關節著力以手腕施力
拇指握推法
拇指與四指分開
用拇指指腹為著力點以手腕手掌施力
扣指法
拇指與四指分開呈圓弧狀
四指為固定點拇指指尖施力
反射區
1、腎上腺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2、3跖骨體之間,距跖骨頭近心端一拇指寬處。
2、腎臟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2、3跖骨體之間,近跖骨底處。
3、尿管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自腎臟反射區斜向內方,至舟狀骨內下方,呈弧形帶狀區。
4、胱反射區:位於雙足內踝前方,舟狀骨下方,拇展肌內緣旁。
5、額竇反射區:位於雙足十個腳趾趾端。右邊額竇反射 ace=Verdana1、腎上腺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 2、3跖骨體之間,距跖骨頭近心端一拇指寬處。
6、垂體反射區:位於雙足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7、小腦及腦干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骨處。右半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左腳,左半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右腳。
8、三叉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近第二趾的一側。右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左腳,左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右腳。
10、頭部(大腦)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腹全部。右半大腦反射區在左腳,左半大腦反射區在右腳。
11、頸項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腹根部橫紋處。右側頸項反射區在左腳,左側頸項反射區在右腳。
14、甲狀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拇趾與第二趾蹼處沿第一跖骨頭向內呈「L」形帶狀。
15、眼睛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2趾第3趾額竇反射區至中節趾骨根部。右側眼睛反射區在左腳,左側眼睛反射區在右腳。
16、耳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4、5趾額竇反射區至中節趾骨根部。右側耳反射區在左腳,左側耳反射區在右腳。
17、斜方肌反射區 :位於雙腳腳底眼睛、耳反射區的近心端,自甲狀腺反
射區至肩反射區之間,約一拇指寬的橫帶狀。
18、肺及支氣管反射區:位於雙腳斜方肌反射區下方一拇指寬處。支氣管敏感帶自肺反射區的中部向第3腳趾延伸。
19、心反射區:位於左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在肺臟反射區後方(向腳跟反向)。
20、脾反射區:位於左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心臟反射區下一拇指處。
21、胃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跖骨底遠心端。
22、胰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胃反射區與十二指腸反射區之間。
23、十二指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跖骨與楔骨關節前方(向腳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區的後方(向腳跟方向)。
24、小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中部凹入區域。第1、2、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緣所形成的凹入區域,被大腸反射區所包圍。
25、橫結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至3楔骨、骰骨交界處,橫越腳底中部的帶狀區。
26、降結腸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第5跖骨沿骰骨外緣至跟骨前緣,與腳外側平行的豎條狀區。
27、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跟骨前緣呈一橫帶。
28、肛門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跟骨前緣 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的末端,拇展肌外側緣。
29、肝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
30、膽囊反射區:位於位於右腳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肝臟反射區的內下方
31盲腸(及闌尾)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跟骨前緣,第4、5趾間的垂直線上。
32、回盲瓣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盲腸(及闌尾)反射區的遠心端。
33、升結腸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從跟骨前緣,沿骰骨外側至第5跖骨底,在小腸反射區外側與腳外側平行的帶狀區
34、腹腔神經叢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至4跖骨體處,分布在腎臟反射區附近的橢圓形區域。
35、生殖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腳後跟跟骨中央。
(二)足內側反射區
9、鼻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遠節趾骨內側,自拇趾趾腹邊緣延伸到拇趾趾甲根部呈L形。左鼻反射區在右腳,右鼻反射區在左腳。
12、頸椎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關趾根橫紋內側盡頭。
13、甲狀旁腺反射區:位於雙腳第1跖趾關節內側。
36、胸椎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第1跖骨頭下方到第1楔骨前。
37、腰椎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第1楔骨至舟骨、上接胸椎反射區下連低骶骨反射區。
38、骶骨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起於舟狀骨後方經距骨下方到跟骨前緣。
39、尾骨內側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內側,沿跟骨結節後內側呈L形區域。
40、前列腺或子宮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內側,內踝後下方的近似三角形區域。
41、尿道及陰道反射區:位於雙腳內側,自膀胱反射區斜向後上方延伸經距骨至於內踝後下方。
42、內側髖關節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下緣呈弧形區域。
43、直腸及肛門反射區:位於雙腳脛骨內側,踝後溝內,從內踝後方向上延伸四橫指的帶狀區域。
44、腹股溝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上方凹陷處。
45、內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腿內踝關節後上方起,沿脛骨後緣上行至脛骨內側髁下。
(三) 足外側反射區
35、生殖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後下方跟腱前方的似三角形區域。與內踝下前列腺、子宮反射區位置相對稱。
42、外側髖關節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下緣呈弧形區域,與內踝下的內側髖關節反射區相對稱。
45、外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腿外踝前緣沿腓骨前側上至腓骨小頭處。
46、尾骨外側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外側,沿跟骨結節後外側呈L形區域。
47、下腹部反射區:位於雙腳腓骨外後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橫指的帶狀區域,與腳內側的直腸及肛門反射區相對應。
48、膝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跟骨前緣,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園形凹陷處。
49、肘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第5跖骨粗隆前後凹陷處。
50、肩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第5跖趾關節後方凹陷處。
(四) 足背反射區
51、肩胛骨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4、5跖骨間延伸到骰骨處稍向兩側分開的帶狀區域。
52、上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趾關節橫紋下的帶狀區域。
53、下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趾關節橫紋上的帶狀區域。
54、扁桃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近節趾骨,拇長伸肌的左右兩側。
55、喉與氣管及食管反射區:喉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跖趾關節的內側;氣管及食管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跖骨體內側。
56、胸部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2跖骨底間,延伸至第1、2趾蹼處。
57、內耳迷路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4、5趾蹼至第4、5跖趾關節間。
58、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2、3、4趾蹼至第2、3、4跖骨底的似園形區域。
59、橫膈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2、3、4跖骨底部,與楔骨、骰骨之間,橫跨腳背的帶狀區域。
60、肋骨反射區:內側肋骨位於腳背第1、2楔骨與舟骨之間;外側肋骨位於骰骨、舟骨與距骨之間。
61、上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與腓骨、距骨間形成的凹陷部位。
62、下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與脛骨前肌肌腱形成的凹陷部位。

3. 牙關穴有什麼作用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之牙關穴(頰車穴)



  • 濟南小兒推拿楊曉大夫: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之牙關穴(頰車穴)

    牙關(頰車)

    位置:耳垂下1寸,下頜骨陷中。

    操作:醫者以拇指按或中指揉(圖6-6),名按牙關或揉牙關。

    次數:按10~20次,揉約30次。

    作用:開竅,疏風,止痛。

    主治: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牙痛。

    臨床應用:按牙關主要用於牙關緊閉;若口眼歪斜則多用揉牙關。

    【引文】

    《按摩經》:「牙關緊,頰車瀉。」

    《釐正按摩要術》:「按牙關。牙關在兩牙腮盡耳處,用大中二指對過著力合按之,治牙關 閉者即開。」

4. 人體頭部23個穴位(高清圖解),附取穴竅門!講解得太細致了

頭皮按摩,一個被廣為認可的對頭發很好的生活習慣。每天抽出十分鍾,給頭皮做一次大保健 ,或者去按摩館讓工作人員幫忙按一按,每次按摩結束都會讓你感到舒適又暢爽。要堅持下去,效果肯定驚人,當然,找准穴位也是一大要點,若是胡亂地按一按,沒有對准穴位,那是起不到太大作用。

1 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健腦醒神,安神定志,明目開竅。適用於前頭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壓等病症。

感覺:按壓有酸脹感。


2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開5分,鼻唇溝內。

主治: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適用於感冒、鼻炎、鼻塞、嗅覺不靈、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脹感。鼻子不聞香臭,經按壓有「通氣」感。


3 水溝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點處。

主治:常用於小兒驚風、中暑、中風、面神經麻痹、急性腰扭傷的治療與急救。


4 睛明穴

位置:目內眥旁上方0.1寸處。

主治:常用於目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5 攢竹穴

位置:在眉頭,當眶上切跡處。

主治:常用於頭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流淚、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1 百會穴

位置:頭頂正中,兩耳尖直上與頭正中線交叉點處。

主治:升陽固脫,振奮陽氣,清熱開竅,健腦通絡。適用於健忘失眠、精神不振、頭昏腦脹、目眩耳鳴、中氣下陷、內臟垂脫、頭痛、高血壓、中風、久泄等病症,為人體陽氣聚會之氣。

感覺:局部按壓有微脹感。


2 風池穴

位置:頸項後枕骨下,與乳突下緣相平,項肌外側凹陷處。

主治:袪風解表,清頭明目,通腦活絡。適用於頸項強痛,頭痛眩暈、失眠健忘、高血壓、風濕病等病症。對發熱惡寒、熱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鼻衄、耳聾氣閉、耳鳴、牙痛、中風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療效也非常顯著。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微痛感。


3 完骨穴

位置:在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中,與風府穴平。

主治:常用於頭痛、頸項強痛、口眼歪斜、牙痛、面頰腫痛等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1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移1寸凹陷處。

主治:醒腦明目,袪風鎮痛,清堵除煩。適用於頭痛頭暈、偏頭痛、神經衰弱、感冒、視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重按較痛,有時向四周發散。


2 下關穴

位置:顴弓下緣,下顎切跡之間的凹陷處,閉口取穴。

主治:下顎關節炎、面頰肌膚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鳴耳聾等病症。


3 頰車穴

位置: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處,咬牙時,咬肌隆起處。

主治:適用於下牙痛、牙關緊閉、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4 翳風穴

位置:在耳後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後下緣的凹陷處。

主治:常用於耳聾、耳鳴、牙痛、顳頜關節病、面神經麻痹等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5 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方,當下頜髁狀突後緣凹陷中。

主治:耳部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1.若找到人體穴點陣圖解中所提及的穴道,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若出現壓痛/硬結/感覺敏感/色素沉澱/溫度變化等反應,即可判斷有穴道在。細節請參閱「尋找穴道的訣竅」。

2.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頻頻出現「兩指寬」、「三指寬」等字眼,這是計算穴道位置時的基準,有「同身尺寸」之說。例如,「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並列,第二關節(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部分所量的寬度。

3.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而有極大的不同。以此法確定人體穴點陣圖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時,請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另註:拇指同身寸:即患者拇指指關節的橫紋作為1寸。)

5. 誰能知道人體穴脈古人是怎樣發現的該如何認識自身各處穴位任 督 二穴是指...

穴位究竟是什麼 1882年,布里克斯發現人體表面存在溫點和冷點而被譽為軀體感覺生理學的先驅。其實,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特殊的感覺點�1�7�1�7腧穴了。公元前五至一世紀寫下的著名醫典《黃帝內經》就已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並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晉代皇甫謐編纂了我國現存針灸專科的開山名作《針灸甲乙經》,對人體340個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論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釐定穴位,訂正訛謬,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位》,並且首創研鑄專供針灸教學與考試用的兩座針灸銅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確,令人嘆服。可見,很早以前,我國古代醫學家就知道依據腧穴治病,並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腧穴學的完整理論體系。
《類經·人之四海》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它真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長期以來,人們對此推測紛紛,莫衷一是。
許多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質。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電通過人體皮膚,發現皮膚上存在某些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位置吻合。此後不久,法國著名針灸學家尼伯亞特在助手的協助下,應用測定皮膚電阻方法證實了這一現象,並確定穴位電阻只有它周圍皮膚電阻的一半。在屍體上進行的測量也獲得同樣的結果。50年代後期,我國學者有關穴位電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電阻高電位的特性。然而,據推測,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僅占體表的萬分之四,而全身體表電阻的部位卻很多,遠遠不限於穴位的地方。況且,如進食、睡眠、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氣溫等外界環境改變以及精寸心理狀態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皮膚電阻值。難怪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感嘆:以此(皮膚電阻測定法)測定經穴頗有困難。法國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時間,應用此法測定穴位,所得結果卻與中國穴位大相徑庭,不得不揪然中止這項研究。
也有人將古老的腧穴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比擬分析,力圖用新理論、新概念闡釋它們。譬如,電流刺激肌膚,被刺激的肌肉會產生收縮。用最弱電流刺激而產生最大肌肉收縮的體表部位叫運動點。美國學者金林對照運動點位置與傳統穴位位置後提出,兩者的分布近乎一致。日本的兵頭正義與美國的弗羅斯特等人,則把穴位同觸發點進行比較。觸發點被認為是機體肌肉組織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層組織敏感、結節及伴有放射痛的特點。雖然其產生機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認為,它是由於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痙攣,內分泌失調或肌緊張造成的。針刺穴位時,由於組織間相互磨擦和金屬針與組織電介質之間相互作用,會引起局部組織中肌肉纖維和神經纖維損傷。此外,兩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們認為穴位的某些特性與觸發點極為相似。有人甚至認為,它們不過是同物異名罷了。還有研究報道,穴位和差電點、皮膚活動點等都有密切關系。這些多途徑的研究,從側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對於探明穴位的奧秘,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又有人著力於研究穴位的形態結構,希望一舉揭開穴位之謎。上海第一醫學院的專家解剖觀察屍體上324個穴位,發現99,6%的穴位與神經有關。他們進一步發現,經穴與相關臟器的神經分布往往屬同一脊髓節段,表裡兩經的穴位也多隸屬脊髓同一節段。日本學者森秀太郎證明,在全身穴位中,約有100個穴位組織深層穿行著神經束。穴位還與肌梭、神經腱梭、觸覺小體、環層小體等感覺神經節細胞周圍突末端的感受器有關。從發生學觀點看,表皮與神經組織有著共同的起源。神經中樞存在各皮膚區域與內臟器官的投射點。因此,穴位與胚胎形態學之間可能有生物形成的相關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穴位與非穴位組織均有神經纖維分布,它們在組織學上並無明顯差異。至於穴位與非穴位區域下神經組織有什麼不同,現在還不清楚。還有人報道,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日本西條一止應用紅外線熱像圖攝影法觀察到胸腹穴位區域皮膚溫度比周圍皮膚要高出0.5至1℃,他認為這是穴位下存在血管的緣故。有關解剖資料證實,許多穴位區域確實布有皮下靜脈,或有深部血管貫穿。
腧穴研究者們相信,人體穴位是既與神經系統密切相關,又與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組織有關的復雜綜合結構及其機能。 其各自的作用是: 標準定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取穴正坐位或側伏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顳筋膜和顳肌。分布有顴神經的分支顴面神經,面神經的顳支和顴支,下頜神經的顳神經和顳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施以按摩效果會非常顯著。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記載,太陽穴一經點中「輕則昏厥,重則殞命」。現代醫學證明,打擊太陽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腦震盪使人意識喪失。
太陽穴的位置是顱頂骨、顴骨、蝶骨及顳骨的交匯之處,稱為「翼點」或「翼縫」。此處是顱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質脆弱的部位。顱骨為一層堅硬的骨板,對腦起著保護作用。顱骨骨板各處薄厚不一,平均厚度為5毫米,最厚處為1厘米。而太陽穴處的骨板厚度僅為1——2毫米,是顱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擊或擠壓,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後可直接影響腦的功能。
功用清肝明目,通絡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2、目赤腫痛,視神經萎縮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標準定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取穴正坐位或側伏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顳筋膜和顳肌。分布有顴神經的分支顴面神經,面神經的顳支和顴支,下頜神經的顳神經和顳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施以按摩效果會非常顯著。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記載,太陽穴一經點中「輕則昏厥,重則殞命」。現代醫學證明,打擊太陽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腦震盪使人意識喪失。
太陽穴的位置是顱頂骨、顴骨、蝶骨及顳骨的交匯之處,稱為「翼點」或「翼縫」。此處是顱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質脆弱的部位。顱骨為一層堅硬的骨板,對腦起著保護作用。顱骨骨板各處薄厚不一,平均厚度為5毫米,最厚處為1厘米。而太陽穴處的骨板厚度僅為1——2毫米,是顱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擊或擠壓,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後可直接影響腦的功能。
功用清肝明目,通絡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2、目赤腫痛,視神經萎縮等。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標準定位】在口腔內,舌下系帶中點處。
【取穴】正坐位,張口,舌轉卷向後方,在舌下系帶中點處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組織和舌肌。分布有下頜神經的舌神經,舌下神經和面神經鼓索的神經纖維及舌動脈的分支,舌深動脈和舌靜脈的屬支舌深靜脈。
【功用】祛邪開竅,生津止渴。
【主治病症】1、舌緩不收,重舌腫脹,喉閉。
2、嘔吐,呃逆,腹瀉,消渴。
【刺灸法】用細三棱針點刺出血。[標準定位]在耳郭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處。
[取穴]正坐位或側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處。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耳郭軟骨。分布有顳淺坳、靜脈的耳前支,耳後動靜脈的耳後支,耳顳神經耳前支、枕小神經耳後支和面神經耳支等。
[功用]清熱祛風,解痙止痛。
[主治]⑴麥粒腫 ⑵眼瞼部肉芽腫 ⑶眼燙傷 ⑷急性結膜炎 ⑸蜂窩組織炎 ⑹急性腰扭傷 ⑺頑固性失眠 ⑻口唇皰疹 ⑼腮腺炎
[刺灸法]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耳尖穴的功能
1、耳尖穴的功能具有安神鎮靜、清熱解毒、瀉火、清腦明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涼血止癢,抗過敏、消炎、抗感染等。
耳尖穴的刺激方法
(一)刺血療法:耳尖穴常用於刺血治療疾病,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消除黃褐斑、痤瘡及其疤印的目的。因其方法簡便、損傷小出血少、療效好,適應症廣泛而容易被美容師所使用。
1、操作方法:①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規消毒耳廓皮膚;②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耳廓頂端,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消毒的三棱針、對准耳尖快速准確的刺入約2毫米深;③以雙手拇、食指在耳廓上由下向上輕擠針眼四周。視顧客體質情況放血3-5滴,以消毒干棉球吸去血液,仍出血者以消毒干棉球按壓止血片刻,不必包紮,片刻後自愈;④採用兩耳交替施治,視顧客面部皮膚問題輕重隔日或3-5天放血一次。
2、注意事項:①針刺放血操作要熟練,針刺不宜太深,以免過多損傷和引起疼痛;②放血量適當,不宜太多和過少,通常放血3-5滴,斑片明顯或屬膿皰型痤瘡者可放血5-10滴;③各種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等不宜用此法;④注意無菌操作,以免皮膚感染。
機制探討
我國民間很早就使用耳尖穴治療疾病,應用耳尖放血治療皮膚問題是根據耳尖穴的功能特點,也符合我國古代「刺絡」療法的原理。
1、經絡的傳導作用:耳與人體經絡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早在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就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的記載。說明耳與全身的溝通與聯系是息息相關的,而且經絡之間又是相互聯系溝通,因此全身臟腑器官以及各組織間都與耳廓相應部位有其相關性,生物全息論學說更說明了這個問題,針刺放血有祛邪作用,針刺耳尖穴可激發經氣,達到扶正祛邪、疏通氣血、調和陰陽的作用,取得通其經脈,調其氣血,從而發揮經氣的防衛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美白皮膚的效果。
2、神經的反饋作用:從現代醫學神經解剖來看,耳廓的神經分布極為豐富。除來自軀體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外,還有來自顱神經的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混合支,以及分布於耳部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經纖維。而這些神經的分支又相互重疊或吻合,有的交織成網或形成神經叢。耳尖穴位於耳輪頂部,該處有耳顳神經、迷走神經及舌咽神經的分支分布。針刺耳尖後,其局部相交的神經和血管受到刺激,激發神經的調節作用,使其反饋到相關病灶部位,調節內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進炎症的吸收,從而使機體得到康復,色斑淡化,痤瘡及其疤痕消除。
用燈火灸耳尖穴夕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結膜炎、下領下腺炎、感冒發熱不退等熱性疾病共763例,輒取佳效。 操作方法 取燈芯草一段,蘸芝麻油少許,點燃後對准雙側或單側的耳尖穴灸之,聽見『「啪」地響聲即可。不響者效不佳,以響為度每日l次。 治療結果 流行讓腮腺炎:痊癒(火灸1一2次後,1一3天同體溫降至正常,耳垂周圍腫脹痛明顯消退夕伴隨症狀消夫)641冽。有效(火灸後體溫下降,但仍高於止常,耳垂周圍腫脹疼痛減輕)9例。無效(火灸後體溫不降,耳垂周圍腫脹疼痛不消失)2例。

6. 耳朵後面頭骨上的穴位都是什麼

朋友你好:翳風穴位置:在耳後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後下緣的凹陷處。 主治:常用於耳聾、耳鳴、牙痛、顳頜關節病、面神經麻痹等疾病的治療與保健。 【標準定位】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通俗定位】位於耳垂後方的穴位。耳垂後側突起骨骼,稱為乳狀突起,本穴位於其骨前方小凹陷之中。將耳垂往後方壓下,正好可接觸到此凹陷處。將耳後的凹陷處,用指尖揉壓會有刺痛感,因此,可說是比較容易找出的穴位。 耳朵後面最主要的穴位就是翳風穴,翳風穴的最大作用就是祛除面部不應該有的皺紋,你按摩可以,點按更好,經常提拉耳垂效果也不錯,下面給你仔細介紹: 翳風-除皺翳風是三焦經和膽經的交會穴,其深部接近面神經,有清熱散邪,聰耳明目之作用,故是治療面神經的重要穴位。 位置:位於耳垂後方的凹陷中,當下頜角與乳突之間凹陷中用手按壓時有明顯的酸、脹、麻的感覺。 主治:三叉神經痛、牙痛、口眼歪斜、耳聾、耳鳴、腮腺炎等 按摩身體各個部位的益處 手指梳頭一分鍾:用雙手手指由前額至後腦勺,依次梳理,增強頭部的血液迴圈,增加腦部血流量,可防腦部血管疾病,且使發黑又有光澤。梳發,是保持美發不可缺少的日常修整之一。梳發可以去掉頭及頭發上的浮皮和臟物,並給頭皮以適度的刺激。 轉動眼睛一分鍾:眼球可順時針和逆時針運轉,能鍛煉眼肌,提神醒目。 拇指揉鼻一分鍾:輕叩牙齒和捲舌,可使牙根和牙齦活血並健齒。捲舌可使舌活動自如且增加其靈敏度。 伸屈四肢一分鍾:透過伸屈運動,使血液迅速迴流到全身,供給心腦系統足夠的氧和血,可防急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增強四肢大小關節的靈活性。 輕摩肚臍一分鍾:用雙手掌心交替輕摩肚臍,因肚臍上下是神厥、關元、氣海、丹田、中脘等各穴位所在位置,尤其是神厥能預防和治療中風。輕摩也有提神補氣之功效。 收腹提肛一分鍾:反復收縮,使肛門上提,可增強肛門括約肌收縮力,促使血液迴圈,預防痔瘡的發生。現代醫學認為,提肛是通過使肛門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一張一弛的運動,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迴圈……「常提肛」治痔瘡 蹬摩腳心一分鍾:仰卧以雙足根交替蹬摩腳心,使腳心感到溫熱。蹬摩腳心後可促使全身血液迴圈,有活經絡、健脾胃、安心神等功效。「搓腳心」是指按摩足底中心部位的源泉穴。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中醫學認為,該穴有「治善忘、安神、醒腦、通關開竅和固真氣」等功效。 左右翻身一分鍾:在床上輕輕翻身,活動脊柱大關節和腰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