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餐牛排是牛的哪個部位
西餐牛排可以用牛裡脊,牛肋,牛外脊以及脊骨肉。
每種牛排都是不一樣的。
TENDERLOIN(菲力)是牛裡脊。
RIB-EYE(肉眼牛排)是牛肋 。
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是牛外脊。
BONE(T骨牛排)液棗沒是岩虛牛背上的脊骨肉。
(1)牛排的牛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1. 牛排加點黑胡椒、紅酒腌制30分鍾。
2. 土司去邊切小塊。
3. 去掉的土司邊切丁,烤脆後加入濃湯非常美味。
4. 炒蒜火不要太大,過火蒜會苦。
5. 黃油融化後加入蒜泥炒香加法香。
6. 水開放點橄欖油、鹽。
7. 黃油炒香洋蔥加鬧納入麵粉少許,水100ml,蘑菇50g,香菇4朵,香葉小火慢煨,取出香葉,加入乳酪放入攪拌機攪拌,再倒回鍋里,加入奶油100ml,牛奶300ml,煮開加入鹽調味即可。
8. 煙熏三文魚超市有賣已經加工好可直接食用。
9. 斑節蝦要去蝦線,以免吃起來有沙子,直接加芝士烤也很美味。
10. 煙熏三文魚不用切,捲起來擺成花型。
Ⅱ 牛排有什麼部位
牛排部位的介紹和口感示例:
1肋眼牛排
部位:靠近胸部的肋肌部中間,排骨肉。
口感:鮮嫩多汁,有嚼勁,油花豐富。
建議熟度:5-7成熟。
2菲力牛排
部位:牛腰內肉,一頭上千磅的牛隻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身上最貴的一塊肉。
口感:牛肉最嫩的部位,油脂含量極低。
建議熟度:3成熟。
3沙朗牛排(西冷牛排)
部位:牛後腰脊柱兩側的後腰脊肉。
口感:肉質嫩度適中,油花較少分布均勻,略有嚼勁。
建議熟度:7成熟。
4T骨牛排
部位:牛的上腰部,由脊肉、脊骨和裡脊肉等構成。
口感:T型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
建議熟度:5-8成熟。
5牛小排
部位: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
口感:帶骨帶筋,肉質肥腴鮮美,多汁且耐嚼。
建議熟度:全熟。
牛的什麼部位適合做牛排
牛的裡脊、腰內肉、前腰脊肉、後腰脊肉等部位適合做牛排。
牛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牛排的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牛排口感風味也有一定的差異,連烹飪手法也是有差別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具體選擇牛排的種類。
Ⅲ 做牛排選哪個部位的牛肉最佳
牛哪個部位的適合做牛排,口感最佳?
牛這種生物其實在我們國內吃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一般的家庭,因為它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一般人根本就消費不起,所以一般人都吃一些豬肉,吃一些雞肉鴨肉等等。但是大家偶爾也會買一些牛肉來做牛排,大家在買牛排的時候可能就會面臨一些困難,因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用什麼樣的牛排。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
Ⅳ 牛排是牛的哪個部位 ,,
牛肋、牛裡脊、牛外脊這些部位的肉以及牛身上的脊骨肉都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用於製作牛排的肉。
牛穗橡排根據肉的沒大部位的不同,也被分為了很多種類。其中牛裡脊製成的牛排就是我們常說的菲力牛排,而由牛肋上的肉製成的牛排這是我們常說的肉眼牛排。
除此之外,我們平時吃的牛排還有熟度之分,比如全熟牛排、五分熟牛排、一分熟牛排、全生牛枯族豎排等等,其中全生牛排的做法常用於製作牛肉沙拉、韃靼牛肉。
牛排等級:
日本食用肉等級規格協會進行嚴格的等級規格管理,市場根據「A-5」「B-1」等規格定價交易。
首先,用英文字母把成肉率分為三個等級——A、B、C,A級成肉率最高,C級最低。後面的數字部分是根據「脂肪混雜」、「肉的色澤」、「肉質緊致和紋理」、「脂肪的色澤和品質」4個項目分出的5個等級。
「脂肪混雜」表示牛肉霜降的程度;「肉的色澤」以「新鮮的三文魚色」為最好,然後目測判斷牛肉的光澤;「肉質緊致和紋理」則是考察肉的紋理細致和柔軟程度;「脂肪的色澤和品質」顏色以白色或奶油色為標准,還要考慮光澤和品質。上述標准各分5個等級,數字越大級別越高。肉質的等級是由4個項目中得分最低的等級來決定的。
其中,「脂肪混雜」是最被重視的一個項目,5級之內又細分為12檔,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級別——「A-5-11」——在成肉率、肉質等級之後再加上脂肪混雜的程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牛排
Ⅳ 牛排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排可以用牛裡脊、牛肋、牛外脊以及脊骨肉。
牛排根據肉的部位的不同,也被分為了很多種類。其中牛裡脊製成的牛排就是我們常說的菲力牛排,而由牛肋上的肉製成的牛寬飢褲排這是我們常說的肉眼牛排。除此之外,我們平時吃的牛排還有熟度之分,比如全熟牛排、五分熟牛排、一分熟牛排、全肢鉛生牛排等等,其中全生牛排的做法常用於製作牛肉沙拉、韃靼牛肉。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慎簡以煎和燒烤為主。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牛排的分類和等級
牛排的分類有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T骨牛排。澳洲牛排等級分為9級,從M1到M9,M9級為最高級別;日本牛排分A1至A5的分類法(最高級為A5)。
澳洲牛排以肉色深淺和脂肪分布來劃分成M1至M12級(主要為M4至M12級),越高級的和牛,脂肪和肉的比率越高,而且分布更平均,M12的肉與脂肪比例高達50%,只有少於5%的和牛可達到此級數;市面多數的澳洲和牛都屬M8至10級(相等於日本的A3級),脂肪比率約達30-35%。
Ⅵ 牛排用的是牛身上的哪塊肉
牛排有以下碰圓搏四個部位的牛肉:
一、TENDERLOIN(嫩牛柳,牛裡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由於肉質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二、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食用時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三、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於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四、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
Ⅶ 牛排肉是牛身上哪個部位的肉
根據製作牛排的種類不同,一般取:牛的腰內肉、牛背脊的嫩肉、牛第6-12根肋骨間部位肉、牛腰部後面帶骨頭的肉、牛胸腔的第6、7根肋骨間的肉。
Ⅷ 牛排好多人喜愛吃,那麼最嫩的牛排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的腰內側也就是它脊椎下面兩側,這兩個部位有一些肌肉特別適合用來做牛排,這些雞肉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裡脊肉,它製成牛排以後就是菲力牛排,還是最柔軟最嫩的一種牛排,可以說入口即化,但每頭牛上出產的這種牛排數量極少,所以導致它在市場上出售時價格比較高。
肉眼牛排
肉眼牛排也叫眼肉牛排或者肋眼牛排,這種牛排的切面有一圈白色的脂肪更有漂亮的油花,門里看上去就像眼睛一樣,所以被人們稱為肉眼牛排,它是選取牛的肋脊部肌肉製成的,大約是第6道第12根肋骨之間的肌肉,這種牛肉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分布比較均勻,而且肥肉相間製成牛排以後肉質鮮嫩,汁水比較多,它的香水相當濃郁,口感也比較豐富,適合煎製成五分熟或者七分熟,適合大多數人食用。
Ⅸ 牛排是牛的哪個部位
取自牛身腰部肉。
市面上的牛排一般常用的都是牛腰部的肉,因為腰部的肉是最嫩的,而且腰部的運動量很少,肉質就會像奶油一樣鮮嫩而且油脂含量非常低,是能夠高雅品位的牛排。用腰部做出來的牛排也是最貴重的,這樣的一般稱之為菲力牛排。
1、牛頸肉:肉質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做牛肉丸不錯。
牛頸肉,又稱「脖頭」、「脖子」,位於牛頭後部。牛頸肉由於運動得多,所以肉粗且硬,顏色血紅,帶些筋,其硬度僅次於牛的小腿肉,為牛身上肉質第二硬的,爽滑而有嚼勁。
適用於「紅酒燉牛頸肉」這類需要小火熬煮引出鮮味的燉煮料理或湯品。
2、牛上腦:該部位肉質細嫩,肥瘦相間;可用來涮、煎、烤。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又名前腿裡脊,位於牛前腿部位最上端,肉質紋理較細,尤以內側偏下部位的「羽下肉」為佳。上腦油脂分布適中,但有點硬,肉也有一定厚度,所以能吃出牛肉特有的風味,可做涮牛肉或切成小方塊拿來燉。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3、牛肩肉:牛的前部肉,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
牛肩肉,位於牛的前肩胛部,前腿的上部,由岡上、岡下肌、前臂筋膜張肌,臂三頭肌外側頭肌構成,牛肩肉的間隙脂肪含量較多,肉質鮮嫩。適合燉、煮、鹵。
4、牛眼肉:眼肉就是牛肋脊肉與稱作外脊肉的西冷,由於橫切面寬且油脂豐富,稍作切割即可用作牛排料理。牛身上共有13對肋骨,從頭部開始數第1~6對肋骨附近部位稱為上腦,第7~10對稱作肋骨。
5、牛前胸肉
牛前腿上端部位的總稱,與牛頸肉同樣屬於牛身上活動頻繁部位,肉質較硬,富含膠原蛋白,適用於能完美表現出其鮮美味道和口感的燉煮料理或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