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寫月亮的詩句,哪個最讓你怦然心動
1、《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在月夜的河上,你見到孤零零的一盞漁燈,如同螢火一般。微風吹來,河面泛起陣陣漣漪,燈火映在河中,閃閃爍爍,彷彿散落著無數的星辰。
你在這美景中沉醉,你的船彷彿就在星河中流動。此刻你腦海中的人,是誰呢?
2、《雜詩》——唐·佚名
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雖說家鄉美如畫,可是我身在長安,又與我有什麼關系呢?我不過只是暫且逗留在長安度過春天。
記憶中,此時故鄉的月夜最美,在皎潔的月光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庭院前的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夜晚屬於誰,誰和誰在其間共度年華呢?
3、《雨中花》——宋·晏殊
剪翠妝紅欲就。折得清香滿袖。一對鴛鴦眠未足,葉下長相守。
莫傍細條尋嫩藕。怕綠刺、罥衣傷手。可惜許、月明風露好,恰在人歸後。
春日裡里,嫩芽漸綠,花朵盛開,嬌艷欲滴。採花的人穿梭其間滿袖都是花香,歸來時雖已夜深,可那樹下一對的鴛鴦卻還未眠,相守著互訴衷腸。
春風十里,月色溫柔,良辰美景就是眼前,但只有自己一個人看,怎能不覺得凄清落寞呢?月夜唯美,最希望的還是有人能陪自己看月亮。
4、《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在思鄉人的眼裡,故鄉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寫封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層層遞進。
5、《牧童》——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牧童回來後,不脫蓑衣,隨意尋一塊涼爽處,枕著明月入睡,何其愜意與快活?以地為床,以天為帳,以月亮為枕,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逍遙自在,這種生活,這種生活可謂人間至樂了吧!
『貳』 春夜喜雨賞析
1、賞析
詩一開頭,杜甫就贊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為什麼是「好雨」?因為在春季農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潤。農諺雲:「春雨貴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寶貴。由於成都地處「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氣候溫和,雨量充足。
一到春天雖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卻又有明媚的陽光。在正需要雨水之時,雨就降下來了,它是「知時節」的,所以「當春乃發生」。這種為萬物生長所必須的「及時雨」,真是難得的好雨!
這兩句詩,是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繪的。把無情作有情,把無知當有知,杜甫作詩常常如此。這里把春雨當作有知覺的,故它能根據需要,應時而降。詩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應,極為傳神,詩人喜雨的心情躍然紙上。
接著,第三、四兩句既描寫了春雨的動態,又傳出了它的潤物之神。因為好雨下在夜裡,故詩人著重是從「聽覺」上去描繪雨景的。雨細而不能驟,隨夜色而逐漸隱沒。它悄悄而來,默默無聲,不為人們所覺察,故稱為「潛入夜」。
這樣不聲不響地下的雨,當然是滋潤萬物的細雨。「細無聲」,正好恰當地表現了它的可貴精神。這里的「潛」字和「細」字都用得准確、貼切,前者透露出風很微,後者說明了雨極小。
第五、六兩句是進一步從「視覺」上描繪夜雨景色。「野徑」指田野間的小路,是指地上;「雲」是指天空。由於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濃雲密布,群星潛藏,月色無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團漆黑,正說明雨意正濃。
而一片墨黑的世界裡,唯有江邊船上放射出一線光芒,並且顯得格外明亮。這是一幅極其生動的雨中夜景圖。詩人在這里所用的「俱」字和「獨」字,都是為了突出這種景象。而在這種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詩人自己驚喜的感情。
最後兩句是寫雨後曉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霽,整個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頭來。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至此,詩人對喜雨的感情達到了高潮。
這首詩描寫細膩、動人。詩的情節從概括的敘述到形象的描繪,由耳聞到目睹,自當晚到次晨,結構謹嚴。用詞講究。頗為難寫的夜雨景色,卻寫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從字里行間。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悅的春天氣息。
這首詩題雖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詩不露喜字,卻又始終充滿喜意。顯然,詩人這種感情的產生絕不是出於一時的沖動,而有其現實基礎。
據史書記載,在他寫作此詩的前一年,京畿一帶就有嚴重災荒,「米斗至七千錢,人相食」(《資治通鑒·唐紀》)。因此,杜甫一聽到雨聲,就感到無限喜悅,這喜悅恰好反映了詩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2、原文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注釋
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發生:萌發生長。
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里指春雨在夜裡悄悄地隨風而至。
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曉:天剛亮的時候。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
紅濕處:指有帶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重:讀作zhòng,沉重。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4、譯文
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細雨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著。
要是早晨起來看看,錦官城裡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看看帶有雨水的紅花之地,就會看到在錦官城裡的花因沾上雨水而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2)最美的雨中花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於來到成都定居。
經過長期顛沛流離和飽經憂患的杜甫,生活總算暫時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對成都自然景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細致的琢磨,並在此基礎上創作了不少吟詠它們的詩篇。
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叄』 描寫雨中花堅強的詩句
1. 關於雨中花落的詩句
關於雨中花落的詩句 1.雨中花的詩詞鑒賞
《雨中花·嶺南作》朱敦儒宋詞賞析
●雨中花·嶺南作
朱敦儒
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
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
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
胡塵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強學應劉。
空漫說、螭蟠龍卧,誰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
此生老矣,除非棚好春夢,重到東周。
朱敦儒詞作鑒賞
此詞為作者詞風由豪爽轉向悲涼的重要標志,堪稱稼軒詞的先驅。詞中通過今昔對比,抒寫了詞人於靖康之變後面對山河破碎的瘡痍面目而生發的去國離鄉的悲痛。
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歲月中的勝景清游。「故國」指洛陽。「上苑」即上林苑,東漢時置,洛陽城西。「長揪」,指官道旁所植之揪樹。曹植《名都篇》所詠之「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揪間」,為此處所本。詞人用射獵西苑,走馬東郊,來概括往日與狂朋怪侶俊游的盛況,既是用典,又是紀實,筆力遒勁,具足聲容。接下來,以一個去聲的「對」字領「蔥蔥」兩句,展示出一幅生機活潑、熱氣騰騰的廣闊背景。
這是故意設計的頓挫之筆,不肯教「射麋」、「走馬」的俊邁之氣一下發露太過。後又用「好景」兩句挺接發端之意,然而卻只點到為止,不作過多的渲染。經過一番蓄勢,然後以一個「向」字領出了「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三句妙語來。這一氣呵出的三句,真把這位駿馬貂裘的青年公子的狂游盛況寫到了極致。
詞之下片,詞意陡轉,大起大落,與前片形成鮮明的反差。過片三句,寫金兵南下之時,詞人被迫避難南荒,不得不過著寄指世人籬下的生活。「曳裾」,提著衣襟,形容謙卑之態。曳裾侯門,指寄食權貴的賓客。應劉,即漢末依附曹氏的應瑒、應璩兄弟與劉楨。流離道路已極不堪,寄食豪門,仰人鼻息,痛苦又更甚一層。一個「強」字包含了其間種種酸辛,是一個倔強者無可奈何的喟嘆。淪亡的痛苦,把當年的意氣公子從風月留連的醉夢中驚醒。他和同時代的許多愛國詩人一樣,也要為民族的振興吶喊搏鬥。然而那個君孱臣佞的小朝廷里,他的滿腔熱情,根本不被置理。「空漫說、螭蟠龍卧,誰取封侯」就是這種內心痛苦的披露,意謂:莫說有卧龍的才具,也無法建樹封侯的功業。這是報國有心,請纓無路的英雄的悲嘆,語氣沉重,充滿失望的痛苦。
接下來「塞雁」、「蠻江」二句,可以抒寫了郁結於胸的故國之苦思。塞雁比人更幸福,它可以不受人間兵戈的阻隔,年年春天結陣北去:「蠻江」也是自由的,它可以日夜不止地依舊自西向東流入大海。
唯有自己這個天涯的羈客,卻不能重返故園了。這幾句融情入景無情景物,並惹哀愁,寫得真切感人。歇拍三句,更進一層,把悲哀推到了極點。先說此身已老,北歸無望,接著運筆虛際,翻騰出一個心魂入夢重返家山的結局,然而以夢境的歡愉來襯托實境的悲惋,益覺加倍的悲哀了。洛陽,為東周的王城,此以之指代故鄉,並與篇首相綰合,結構謹嚴,語極沉痛,幾入化境。
2.雨中的花的詩句
「頑雲痴雨霸春寒,今日桃花始盛開。
若問雨中花幾許,落去繁華方知心。」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其它:
《雨中花令·自是雲溫雨潤》宋·楊無咎
原來是雲溫雨潤。誚不解、佯嗔偷悶。傾坐精神,堪人情性,眉際生春暈。
《雨中花慢·宿靄凝陰》宋·趙長卿
宿靄凝陰,天氣未晴,峭寒勒住群葩。倚欄無語,羞辜負年華。柳媚梢頭。
《雨中花令·聞說海棠開盡了》宋·程垓
聞說海棠開盡了。怎生得、夜來一笑。顰綠枝頭,落紅點里,問有愁多少。
《雨中花/夜行船》宋·無名氏
夢破江南春信,漸入江梅,暗香初發。乞與橫斜疏鏈逗鉛影,為憐清絕。梁苑相。
3.夕陽西下的詩句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女冠子·元夕(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更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巫山旅別(崔塗)
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
無限別魂招不得,夕陽西下水東流。
一落索(陳允平)
欲寄相思情苦。倩流紅去。滿懷寫不盡離愁,都化作、無情雨。渺渺暮雲春樹。澹煙橫素。夕陽西下杜鵑啼,怨截斷、春歸處。
寶鼎現(范周)
夕陽西下,暮靄紅隘,香風羅綺。乘麗景、華燈爭放,濃焰燒空連錦砌。睹皓月、浸嚴城如畫,花影寒籠絳蕊。漸掩映、芙蓉萬頃,迤邐齊開秋水。太守無限行歌意。擁麾幢、光動珠翠。傾萬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輪駢鼓吹。控寶馬、耀貔貅千騎。銀燭交光數里。似亂簇、寒星萬點,擁入蓬壺影里。宴閣多才,環艷粉、瑤簪珠履。恐看看、丹詔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緩引笙歌妓。任畫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樓十二。
洞仙歌(黃載)
吳宮故墅,是天開圖畫。縹緲層雲出飛榭。隱隱樓空翠巘,水繞蕪城,平疇迥,點染霜林凋謝。越來溪上雁,聲切闌干,似覓胥門怨吳霸。屬鏤沈,香溪斷,夢散雲空,千年外、等是漁樵閑話。但極目荒台郁蒼煙,衰草里、又還夕陽西下。
訴衷情令(康與之)
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游。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頭。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驀山溪(盧炳)
淡妝西子,怎比西湖好。南北兩長堤,有罨畫、樓台多少。翠光千頃,一片凈琉璃,泛蘭舟,搖畫槳,盡日金尊倒。名園精舍,總被遊人到。年少與佳人,共攜手、嬉遊歌笑。夕陽西下,沈醉盡歸來,鞭寶馬,鬧竿隨,簇著花藤轎。
木蘭花慢 長安懷古(李齊賢)
騷人多感慨,況故國、遇秋風。望千里金城,一區天府,氣勢清雄。繁華事,無處問,但山川景物古今同。鶴去蒼雲太白,雁嘶紅樹新豐。夕陽西下水流東。興廢夢魂中。笑弱吐強吞,縱成橫破,鳥沒長空。爭如似犀首飲,向蝸牛角上任窮通。看取麟台圖畫,□余馬鬣蒿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