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皮諾曹的完整故事是什麼樣的
皮諾曹的完整故事:
《匹諾曹的故事》又叫做《木偶奇遇記》,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老木匠叫蓋比都,他家裡非常窮灶信,幾乎每天都吃不飽飯。
有一天,他用一塊木頭做了一個木偶,這個木偶一做出來就會說話,而且還塌辯神叫他爸爸,這個老木匠非常高興,於是就給小木偶取了個名字叫匹諾曹。
老木匠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衣賣掉,用這些錢給匹諾曹買來書、筆、本和書包,然後讓匹諾曹去上學。
在上學的路上,匹諾曹遇到了瘸腿狐狸和瞎眼貓,他們先讓匹諾曹把書、筆、本和書包都賣掉,然後為了騙錢想把匹諾曹弔死,後來一位仙女救了匹諾曹。
匹諾曹一直想成為一個好孩子,可是他非常頑皮,又非常好奇,還禁不住誘惑,所以經常上當受騙,而且還經常說謊,但是後來經過很多磨難以後,匹諾曹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1)老諾跳舞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木偶奇遇記》,是義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發表於1880年。當仁慈木匠皮帕諾睡覺的時候,夢見一位藍色的天使賦予他最心愛的木偶皮諾曹生命,於是小木偶開始了他的冒險。
如果他要成為真正的男孩,他必須通過勇氣、忠心以及誠實的考驗。在歷險中,他因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還因此變成了驢子。
最後,他掉進一隻大鯨魚的腹團虧中,意外與皮帕諾相逢經過這次歷險,皮諾曹終於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勤勞、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該作品於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編為動畫電影,後分別於1983年和2002年翻拍真人版。
『貳』 皮諾曹是什麼設計的集體舞
匹諾曹是老匠人皮帕諾設計的。
匹諾曹的來歷:
匹諾曹是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中的主人公。《木偶奇遇記》雹攔的作者是義大利著名作家卡洛·科洛迪。科洛迪一生中,寫過很多短篇小說、隨筆、評論,然而最著名的就是寫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悉啟故事。代表作品《小手杖游義大利》《小手杖地理》《快樂的故事》等童書,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偶奇遇記》。
《木偶奇遇記》講述了一位貧窮、善良的木匠傑佩托用一塊神奇的木頭雕刻了一個有生命的木偶男孩,取名匹諾曹。在歷險中,匹諾曹因源陸胡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還因此變成了驢子,結果差點兒搭上性命。最終匹諾曹終於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勤勞、善良,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
『叄』 《觸龍說趙太後》原文翻譯賞析
《觸龍說趙太後》是《戰國策》中的名篇。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並已佔領趙國三座城市。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一定要趙威後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後溺愛長安君,執意不肯,致使國家危機日深。
本文寫的就是在強敵壓境,趙太後又嚴歷拒諫的危急形勢下,觸龍因勢利導,以柔克剛,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說服趙太後,讓她的愛子出質於齊,換取救兵,解除國家危難的故事,歌頌了觸龍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品質和善於做思想工作的才能。
【作品原文】
觸龍說趙太後
趙太後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後不肯,大臣強諫。太後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後。太後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後。"太後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也。"太後曰:"老婦不能。"太後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後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太後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後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後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曰:"此其近者禍及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太後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與齊,齊兵乃出。
子義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詞語注釋】
1.太後:帝王的母親,這里指趙孝成王的母親趙威後。
2.新用事:剛剛掌權。用事:指當權,掌管國事。
3.急:加緊。
4.求救於齊:向齊國求救。於:向,介詞。
5.必:一定。以……為:把……作為。
6.長安君:趙威後的小兒子,封於趙國的長安,封號為長安君。
7.質:人質。古代兩國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對方作為保證,叫"質"或"質子"。
8.強(qiǎng):竭力,極力。
9.諫:古代臣對君、下爛仔飢對上的直言規勸。
10.明:明白地。
11.左右:指趙威後身邊的侍臣。
12.復言:再說。
13.令:讓,使。
14.唾:吐唾沫,動詞。唾其面:朝他臉上吐唾沫。
15.左師:春秋戰國時,宋、趙等國官制有左師、右師,為掌實權的執政官。
16.言:說,是"言於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言於左右"是"對太後的侍臣說"。
17.見:謁見,拜見。
18.盛氣:怒氣沖沖。
19.揖:應為"胥"。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觸龍見趙太後章》和《史記·趙世家》均作"胥"。胥:通"須",等待。
20.入:進入殿內。
21.徐趨:用快走的姿勢,慢步向戚困前走。徐:慢慢地。趨:小步快走。古禮規定,臣見君飢返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則便是失禮。觸龍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趨"的姿勢,只好"徐趨"。
22.自謝:主動請罪。謝:道歉。
23.病足:腳有毛病。病:有病,動詞。
24.曾:竟,副詞。
25.疾:快。
26.不得:不能。
27.見:指拜見太後。
28.竊:私下,私意,表謙敬的副詞。
29.自恕:原諒自己。恕:寬恕,原諒。
30.玉體:貴體,敬詞。古人重玉,所以用玉來比喻太後的身體。後來,玉體一詞,常被用來形容美女的體態。
31.郄(xì):同"隙",空隙,引申為毛病。所郄:是具有名詞性的"所"字結構,作"有"的賓語。有所郄:有什麼毛病。
32.望見:這是一種表敬的說法,意思是不敢走得太近,只能在遠處望望。
33.恃(shì):依靠,憑借。
34.輦(niǎn):古代用兩人拉的車子,秦漢以後特指皇帝坐的車子。
35.日:每日,時間名詞作狀語。
36.得無:副詞性固定結構,與語氣詞"乎"相呼應,表示帶有揣測性語氣的問話,可譯為為"該不會……吧"。
37.衰:減少。
38.今者:近來。者:助詞,附於時間詞後,使時間詞由單音詞變成復音詞,並起提頓作用。
39.殊:很,特別,副詞。
40.強(qiǎng)步:勉強散散步。步:散步,步行,動詞。
41.日:每天(步行)。
42.少:稍微,略微,副詞。
43.益:增加,動詞。
44.耆(shì):同"嗜",喜愛。耆食:喜愛吃的食物。
45.和:和諧,這里是舒適的意思。
46.色:臉色,指趙太後的怒色。
47.少解:稍微不和緩了些。
48.公:對人的尊稱。
49.賤息:卑賤的兒子。這是對別人謙稱自己的兒子,與現在說的"犬子""賤子"意同。息:兒子。
50.舒祺:觸龍幼子的名字。
51.少(shào):年幼。
52.不肖(xiào):原意是不像先輩(那樣賢明),後來泛指兒子不成材、不成器。肖:像,似。
53.憐:憐愛。文言里的"愛"和"憐"在親愛的意義上是同義詞。
54.令:讓(他)。"令"後省略兼語"之",指舒祺。
55.得:能夠。
56.黑衣:指衛士,王宮衛士穿黑衣,所以用"黑農"借代衛士。以:來,連詞。
57.沒(mò):冒昧。沒死:冒著死罪。
58.以:連詞,來。
59.聞:使上級知道,使動用法。這里可譯為"請求"。
60.敬:表示客氣的副詞。
61.諾:表示答應的意思。敬諾:意為"答應",是應答之詞。幾何:多少。
62.願:希望。
63.及:趁。
64.填溝壑(he):指死後無人埋葬,屍體丟在山溝里。這是對自己死亡的謙虛說法。壑:山溝。托之:把他託付給(您)。
65.丈夫:古代對成年男子的通稱。
66.甚:厲害,形容詞。
67.於:比,介詞。
68.異甚:特別厲害。
69.以為:認為。
70.媼(ǎo):對老年婦女的尊稱,同今之"老太太"。
71.燕後:趙太後的女兒,嫁給燕王為後。
72.賢於:勝過。
73.君:您,對人的尊稱。
74.過:錯。
75.之甚:那樣厲害。
76.子:這里泛指子女。
77.為:替,介詞。
78.計:打算,考慮。
79.深遠:長遠,作動詞"計"的補語。
80.持:握持。
81.踵(zhǒng):腳後跟。燕後上了車,趙太後在車下還要握著她的腳後跟,捨不得她離去。
82.為之:為她。泣:小聲哭。
83.念悲:惦念並傷心。
84.遠:遠去,形容詞用如動詞。
85.非弗:不是不,都是副詞。
86.必:一定,副詞。
87.祝之:為她祈禱。祝:向神祈禱。
88.使:讓(她)。
89.反:同"返"。古代諸侯的女兒嫁到別國,只有在被廢或亡國的情況下,才能返回本國。所以趙太後為燕後祈禱:一定別讓她回來。
90.計久長:打算得長遠。
91.有子孫:(希望燕後)有子孫。
92.世:代,古代父子相繼為一代。今三世:從現在算起上推三代。現在第一代是趙孝成王,上推第二代是他的父親趙惠文王,上推第三代是他的祖父趙武靈王。"三世以前"當指他的曾祖父趙肅侯(前349-前326)。
93.趙之為趙:趙氏家族建立趙國(的時候)。前"趙"指趙氏家族。後"趙"指趙國。之:助詞,變主謂句為片語,作狀語。為:成為,建立,動詞。趙國國君原是晉文公大臣趙衰的後代。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韓、趙、魏三家分晉,趙烈侯山晉國一個大夫變為諸侯,正式建立趙國。
94.侯者:被封為侯的人。侯:封侯,活用為動詞。
95.繼:活用為名詞,繼承人。
96.在者:在侯位的人。
97.微獨:不僅,不但。微:不,否定副詞。獨:僅,副詞。
98.此:這,指代上面說的三世以前封侯的、他們的子孫沒有繼承侯位的這件事。
99.身:指"侯者"自身。遠者及其子孫,"及"前竹略"禍"字。
100.人主:國君,諸侯。
101.則:就,連詞。善:好。
102.位:地位。
103.尊:尊貴,高貴。
104.而:可是,轉折連詞。
105.奉:同"俸",俸祿,相當現的工資待遇。
106.勞:功勞。
107.尊:使……尊貴,形容詞使動用法。
108.封:古代帝王或諸侯把土地分給子孫或臣下作為他的食邑或領地。
109.膏腴(yú):比喻土地肥沃。膏:汕脂。腴:腹下的肥肉。"以膏腴之地"是介詞結構,在這里是補語。譯成現代漢語時,要移到"封之"之前作狀語,按"以膏腴之地封之"翻譯。
110.及今:趁現在(您在世)。
111.令:是"令(之)"的省略,讓(他)。
112.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國君或王後的死,表明他們的死不同尋常,猶如山陵崩塌,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這里指趙太後去世。
113.何以:疑問代詞。以:介詞。何以:憑什麼,介詞賓語前置。
114.自托:寄託自己。
115.以:認為,動詞。
116.為:替,介詞。
117.計短:考慮得太短淺。
118.不若:不如。
119.諾:應答之詞,表示同意,可譯"對"。
120.恣:任憑。
121.使之:支使他,派遣他。前"之",助詞,不譯;後"之",代詞,代長安君。
122.約車:套車。約:捆縛,套。
123.乘(shèng):量詞,古代一車上馬叫"乘"。質於齊。質:作人質,名詞活用為動詞。
124.子義:趙國賢人。
125.猶:還。尊:用作名詞。指尊高的地位。
【翻譯】
趙太後剛剛執政,秦國就加緊進攻趙國。趙太後向齊國求救。齊國說:"一定要用長安君來做人質,援兵才能派出。"趙太後不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後明白地告訴身邊的近臣說:"有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的人,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
左師觸龍希望去見太後。太後氣勢洶洶地等著他。觸龍緩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後面前向太後道歉說:"我的腳有毛病,連快跑都不能,很久沒來看您了。私下裡我自己寬恕自己。又總擔心太後的貴體有什麼不舒適,所以想來看望您。"太後說:"我全靠坐車走動。"觸龍問:"您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太後說:"吃點稀粥罷了。"觸龍說:"我現在特別不想吃東西,自己卻勉強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點食慾,身上也比較舒適了。"太後說:"我做不到。"太後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師說:"我的兒子舒祺,年齡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愛他,希望能讓他替補上黑衣衛士的空額,來保衛王宮。我冒著死罪稟告太後。"太後說:"可以。年齡多大了?"觸龍說:"十五歲了。雖然還小,希望趁我還沒入土就託付給您。"太後說:"你們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觸龍說:"比婦女還厲害。"太後笑著說:"婦女更厲害。"觸龍回答說:"我私下認為,您疼愛燕後就超過了疼愛長安君。"太後說:"您錯了!不像疼愛長安君那樣厲害。"左師公說:"父母疼愛子女,就得為他們考慮長遠些。您送燕後出嫁的時候,拉著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這是惦念並傷心她嫁到遠方,也夠可憐的了。她出嫁以後,您也並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時,一定為她祝告說:'千萬不要被趕回來啊。'難道這不是為她作長遠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孫,一代一代地做國君嗎?"太後說:"是這樣。"
左師公說:"從這一輩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趙國建立的時候,趙國君主的子孫被封侯的,他們的子孫還有能繼承爵位的嗎?"趙太後說:"沒有。"觸龍說:"不光是趙國,其他諸侯國君的被封侯的子孫的後繼人有還在的嗎?"趙太後說:"我沒聽說過。"左師公說:"他們當中禍患來得早的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禍患來得晚的就降臨到子孫頭上。難道國君的子孫就一定不好嗎?這是因為他們地位高而沒有功勛,俸祿豐厚而沒有勞績,佔有的珍寶太多了啊!現在您把長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很多珍寶,而不趁現在這個時機讓他為國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後,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站住腳呢?我覺得您為長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認為您疼愛他比不上疼愛燕後。"太後說:"好吧,任憑您指派他吧。"
於是就替長安君准備了一百輛車子,送他到齊國去做人質,齊國的救兵才出動。 子義聽到了這件事,說:"國君的兒子啊,國君的親骨肉啊,尚且不能依賴沒有功勛的高位,沒有勞績的俸祿,並守住金玉之類的重器,何況做臣子的呢! "
【創作背景】
文章選自《戰國策·趙策四》。公元前265年,趙惠文王死,其子趙孝成王繼位,年幼,由趙太後攝政。趙太後就是趙威後,趙惠文王的妻子,趙孝成王的母親。當時,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並已佔領趙國三座城市。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一定要趙威後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後溺愛長安君,執意不肯,致使國家危機日深。觸龍在這種嚴重的形勢下說服了趙威後,讓她的愛子出質齊國,解除了趙國的危機。
【賞析】
《觸龍說趙太後》一文開篇就描繪了一個氣氛極為緊張的局面:趙君新亡,秦兵犯趙趙求齊助,齊要長安君作人質愛子心切的趙太後不肯讓兒子去冒這個風險,嚴詞拒絕了大臣們的強諫,並聲稱"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在這樣劍拔弩張的情況下,觸龍的諫說顯然要困難許多。他深知要能說服趙太後,就必須讓她明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然而,若從正面去講道理,則將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自取其辱。因此,必須順著太後溺愛長安君的心理因勢利導,巧說妙諫。
在爭取到面見太後機會後,觸龍先用緩沖法關切地詢問太後的起居飲食,並絮絮叨叨地與她談論養生之道,使本來"盛氣而揖之"、戒備心極強的"太後之色少解"。這樣,就從感情上消除了太後的逆反心理和敵對情緒,為進諫的成功拆除了第一道屏障。接著,觸龍用引誘法懇切地為自己的幼子舒棋請托,以期讓太後產生共鳴,從而引出她的心事。果然很快就勾起了太後的愛子之情。在她看來,觸龍簡直可以算得上是同病相憐的"知己"了。她不僅"笑曰"了,而且饒有趣味地與觸龍爭論誰更疼愛幼子的問題,開始毫不掩飾地向觸龍袒露心跡了。這就為下一步談論如何愛子的話題奠定了基礎。
觸龍抓住契機,用旁敲側擊的激將法說太後疼愛燕後勝過長安君。這一招果然奏效,立即引發了太後的反駁"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觸龍千迴百折,終於得到了他最想要太後說的一句話。此時,他才可以正八經地談論他的愛子觀了。他於是從容回顧往事曰"媼之送燕後,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極力誇贊太後愛燕後而為之"計久長"的明智之舉,以反襯出她愛長安君的"計短"。由於觸龍不是像其他大臣那樣指責太後不該溺愛幼子,而是批評她還愛的不夠,應像疼愛燕後那樣疼愛長安君,才算愛得深遠,所以太後聽著十分順耳,在不知不覺中已完全接受了觸龍彀中。一聲爽朗的"然",就說明她已經完全接受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至此,觸龍的諫說已初見成效。他又不失時機地進一步剖析歷代諸侯子孫未能繼世為侯的教訓,其原因就在於"位尊"、"奉厚"、"挾重器多",卻"無功"、"無勞"。並以此作類比,一針見血地指出"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且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真是既痛快淋漓而又字字力重千鈞,揭穿了太後。始終順著太後愛子的心理,從為長安君的根本利益著想出發,層層深人地啟發引導,情離於理,理表與情,終於使太後深受感動,心悅誠服,慷慨應"諾"。
觸龍的諫說自始至終未有一語提及"令長安君為質",而太後情不自禁地說出"恣君之所使之",同樣沒有直接說穿派長安君入質於齊的話,與觸龍的精彩說辭彼此配合,相映成趣。雙方心照不宣,達成默契,絲毫不顯尷尬。文末用"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作結,使首尾圓合,結構謹嚴,同時也增強了故事的喜劇色彩,彰顯了觸龍諫說的卓著成效。
【藝術特點】
1.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
歷史上的趙威後,據《戰國策·齊四·齊使使者問趙威後》,並不是一個目光短淺,固執任性的老太太;而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統治者。她曾說過:"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這種重民輕君的話,不是一般人說得出來的。正因她有政治才能,才得以"新用事"。但她作為母親,也和常人一樣,溺愛小兒子。不過,在觸龍的勸諫下,憑著她的政治經驗,很快地認識到,只有把"愛子"與"愛國"統一起來,才是真正的愛子。於是她完個接受了觸龍的意見。文章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她由拒諫到納諫的轉變過程。文章一開始就寫她:"明謂左右,有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擺出一副強橫的面孔。但隨著觸龍勸諫的深人,她的情緒慢慢改變了。在表情上,由"盛氣"而"色少解",而"笑";在語言上,先是冷冰冰的(如"恃輦而行"),再是說客氣話(如"敬諾"),再是說心裡話(如"婦人異甚"),再是被動應答(如"然""無有"),最後說出"諾,恣君之所使之",完全接受勸諫。趙太後的情緒是隨著觸龍的勸諫一步步地改變的。
觸龍的形象也刻畫得很生動。他與一般大臣只強調國家利益,不關心長安君利益,一味強諫不同;他既關心國家利益,又關心長安君利利益,並把兩者統一起來。他是真心實意地為趙太後和長安君著想。趙太後不只是被他所說的道理折服,也被他的真誠所感動。他善於做思想工作:先從寒喧請安入手,消除緊張氣氛;再提出共同關心的"愛子"問題;再提出"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原則;再用歷史事實說明愛長安君就應該"及今令有功於國",把"愛子"與"愛國"統一起來。層層開導,步步深入,有理有情,終於說服了趙太後。
這兩個人物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主要是由於作者能通過語言和行動,將人物放在具體的矛盾沖突中去表現,所以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2.結構嚴謹,前後照應。
清人林西仲在《古文析義》中,評論文章的結構,有一段很好的解釋:"余細繹前後問答,譬善弈者,初觀其閑閑置子,似覺無用;待成局之後較之,方知自首至尾,悉無虛著。其日'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又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皆述己之老態,以起下文'填溝壑'之語。其曰'太後玉體有郄',又曰'日食飲得無衰',皆指太後之老態,以起下義'山陵崩'之語,本未暇一言敘及寒暄也。其稱舒祺之不肖也,見其紈嬌痴,少不更也,故下文有'位尊無功,奉厚無勞'之說焉。其請補黑衣以衛王宮也,見其目前割愛,使離左右,欲令其有有以自托,為之計長久也,故下文有長安君自托於趙之說焉。其曰'願及未填溝壑'也,見已之既衰,不能別有所待,今日黑衣之請,實千載一時至計也,故下文方有'及今令有功'之說焉。"
【名家點評】
宋朝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六引鮑氏評:觸詟(即觸龍)諒毅,皆以從容納說而取成功,與夫強諫干廷,怒罵於上,發上沖冠,自恃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
清朝金聖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四:此篇瑣筆碎墨,於中最為小樣;然某特神會其自首至尾,寸寸節節,俱是妙避"長安君"三字。如"太後盛氣而揖之","太後色稍解",太後曰:"諾,恣君之所使之。"其間苦甘淺深,一一俱有至理.其文乃都在筆墨之外,政未易於瑣碎處盡之也。
清朝過珙《古文評注全集》卷三:左師之諫,得力在先敘兩人老景,所謂同病相憐,太後不和之色安得不解。其初來時,若不為長安君而來;及言長安君,又若止為長安君計深遠,閑閑說入,令威後自然感悟。
清朝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四:通篇瑣碎之筆,臨了忽作曼聲,讀之無限感慨。左師悟太後,句句閑語,步步閑情,又妙在從婦人情性體貼出來。便借燕後反村長安君,危詞警動,便爾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誠則生巧,至今讀之,猶覺天花滿目,又何怪當日太後之欣然聽受也。
清朝余誠《古文釋義新編》卷四:字字機警,筆筆針鋒,自送手揮,旁敲遠擊,絕不使直筆,絕不犯正面,而未言之隱,自能令人首肯,真是異樣出色。
清朝姚鼐《古文辭類纂》卷二十六:左師言固善矣,亦會值趙太後明智,易以理諭耳。
清朝高嵣《國策鈔》卷上引韓幕廬評:觸詟之言,可為人臣進諫之法,巽之妙也。子義之言,可為人臣宣勞之勸,蹇之義也。 引俞桐川評:老臣老婦,款曲細煩,令人無可加怒。說到兒女之事,只作閑論,並不著急,聽者自然意解。其語言文字,當日所有舉動之傳神,口吻之中節,則作者摹寫精細處。有一毫火氣,說不成此事;有一毫火氣,構不出此文。說婦人有說術,強諫非術也。通篇全反強諫二字。 引倪家咸評:前半純是閑話,無一語閑話。譬如國手下棋,閑閑布置,入後皆成要著;到收局處,只爭一劫,已踞勝勢。如此行文,真乃出神入化。
清朝浦起龍《古文眉詮》卷十五引退谷評:摹神微密之文,必細分節次,愈見關目步驟之工。意越冷,越投機;語越寬,越醒聽;由其冷意無非苦心,寬語悉是苦口也。從婦人情性體貼出來。
清朝唐德宜《古文翼》卷二:從一愛字迎機而入,語語說向太後心坎里來。故並不露出必要長安君出質,而太後早巳死心塌地。進言之妙,莫過於此。
【文章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本文通過觸龍說趙太後的史實,闡明了本文的主題思想:肯定了"不能無功受祿"的正確性,強調了不僅要國君王侯作為經驗總結,也要求人臣效法。從藝術技巧來說,本文在描寫人物上是成功的,主要通過揭示矛盾來展示人物性格。文章一開始,就揭示了三種矛盾,初步刻畫了太後的目光短淺,不識大局,專橫獨斷的性格,而觸龍進諫的經過,正是解決矛盾的過程。他利用太後自以為是的弱點,順著太後的心理,已敘家常的方式張開思想交鋒,從側面到反面,層層比較,步步深入的說下去,處處的體貼太後,而處處的不離進諫的主題,讓她一步步地接受自己的觀點。觸龍的忠心、機智、沉著、善於謀劃的老臣形象變展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觸龍說趙太後》出自《戰國策》,作者不詳。《戰國策》是一部戰國時代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初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原書由各諸侯國史官或策士輯錄,編次混亂,名稱繁多。後經西漢末年學士劉向編校,除去重復的地方,將其編訂為33篇,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分為西周、東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國策。記載了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至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236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動態,其中以記載謀臣策士的言論和活動為主要內容,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復雜的斗爭,保存了戰國時代的大量富有價值的史料。同時,《戰國策》語言精練,文筆委婉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富有濃厚的文學意味,是我國古代有文學價值的散文著作。《戰國策》不是"一家之言"的撰述,思想上並不一致,但主要貫穿了縱橫家的思想。全書以記載戰國時期的謀臣策士的活動為主。書中所記述的策士言行,有不少具有進步性。有的為人排難解紛,消除戰禍;有的敢言直諫,憂國憂民;也有的反抗強暴,蔑視權貴。如魯仲連義不帝秦,淳於髡勸齊王勿伐魏,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後,以及唐雎的"布衣之怒",荊軻的勇刺秦王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願望。但在這些策士中也有好些是追求個人功名富貴利已主義者,他們朝秦暮楚,毫無政治原則。有的失敗時狼狽不堪,一旦得志就趾高氣揚;有的為個人目的,縱橫捭闔,挑撥離間,玩弄權術,造成兵革不斷,給人民帶來苦難,書在不適當地誇大了他們在政治中的作用,這是作者局限性所在。
『肆』 如何評價劉燁的兒子劉諾一
諾一算是我見過的明星孩子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了。當時第一眼看他就覺得這個混血兒挺萌的。後來,參加爸爸去哪兒,他在車上跟劉燁的對話,簡直笑死我了。他居然一本正經的說他見到了菩薩。
我真的非常喜歡諾一,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小王子。
『伍』 皮諾曹是誰做的木偶
皮諾曹是皮帕諾做的木偶。
述當仁慈木匠皮帕諾睡覺的時候,夢見一位藍色的天使賦予他最心愛的木偶匹諾曹生命,於是小木偶開始了他的冒險。如果他要成為真正的男孩,他必須通過勇氣、忠心以及誠實的考驗。在歷險中,他因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還因此變成了驢子。
最後,他掉進一隻大鯨魚的腹中,意外與皮帕諾相逢,經過這次歷險,匹諾曹終於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勤勞、善良,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
匹諾曹的人物形象:
匹諾曹這一形象給人的另一個突出印象在於他是一個活生生的消襲人。他有一顆愛心。他愛爸爸,愛一切善良的人。爸爸在大雪天用自己身上穿的上衣為他換來了課本。他感動得撲上去抱著爸爸,在爸爸的臉上到處親吻。為尋找爸旅橋局爸,他四處奔走。
為救爸爸,他毅然跳進波濤洶涌的大海,毅然闖入大鯊魚的腹中。為了善良的花衣小丑免遭不測,拆讓他寧願自己一死。當聽說善良的天藍色頭發仙女溘然長逝,他傷心不已,哭得死去活來。他有上進心,渴望上學,渴望讀書。
他主動向爸爸提出「要馬上去上學」。他渴望得到一樣「最要緊的東西」——識字課本。他熱愛勞動,不怕吃苦。他為了養活年邁的爸爸,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工作,搖轆轤,編草筐,還親自做了一輛漂亮的座椅車,推爸爸出去散步,讓爸爸呼吸新鮮空氣。
『陸』 諾一當護旗手站姿端正可愛,《爸爸去哪兒》後他有什麼變化
諾一當護旗手站姿端正可愛,《爸爸去哪兒》後他長大了,五官更加的明朗且眼神十分深邃,皮膚因為在外面參加比賽也曬黑了,個子也長高了很多。諾一的母親是外國人,所以諾一是混血兒。在諾一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才四歲,臉上有著嬰兒肥,現在已經褪去了很多,是標準的洋娃娃長相。跟小時候軟軟糯糯的樣子,現在更加像一個男子漢。
『柒』 男孩名字叫子諾好嗎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承君此諾必守一生。寓意挺好的。
一、子
釋義:本義是嬰兒,引申指兒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統的下一代男性、女兒、太子等。
引證:魯迅《彷徨·孤陪滑獨者》:「總而言之,關鍵就全百在你沒有孩子。你為什麼老不結婚呢?"
二、諾
釋義:本義是答應,後引申出順從,允諾,承諾等義。
引證:姚雪垠 《長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們實信了他的允諾,快活得亂蹦亂跳。」
取名字注意:
1、根據生肖來取名字--不同的生肖宜用的偏旁和忌用的偏旁是不一樣,所以根據寶寶的生肖來取名字。
2、名字不宜繁瑣--名字不要太長太復雜,為寶寶考慮下吧,現在做什麼不需要簽名?太長太復雜的字讓寶寶學寫攔亂銷名字的時候情何以堪?
3、名字不要太俗氣--名字不要太熟悉,什麼小紅、小翠、小琴等等,這些名字太多,一抓一大把,在路上一叫會有幾個人回頭,而且這些名字沒多大含義,所以取名的時候還是考慮下取得名字有沒大量重復或者毫無意義。
4、取的名字要有含義--一個好的名字應該有好的寓意和內涵。寓意好的或者有內簡游涵的名字會讓人刮目相看,讓人銘記於心,也會對你第一印象添增好感。
『捌』 如何來評價諾維斯基的歷史地位
對於諾維斯基的 歷史 地位,一直以來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那麼咱們從三個階段來看下諾維斯基的職業生涯:
第一階段,諾維斯基、芬利、納什此時的小牛「三劍客」時期。此時的小牛在老尼爾森的帶領下,在聯盟掀起了一股「牛仔之風」,炮轟戰術出露江湖。小牛開始屹立於擾鏈聯盟的豪強之列,「牛馬大戰」開始成為經典。此時的小牛雖然每年戰績不錯,但是在季後賽總是難以有所突破。庫班此時心中已經萌生了拆散此套陣容的想法,果不其然,放走納什、特赦芬利,樹立了諾維斯基的絕對核心,三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納什在太陽兩聯常規賽MVP,芬利在馬刺收獲總冠軍戒指,諾維斯基「一人一城」。
第二階段,2006年總冠軍的失利到2011年的「鳳凰涅槃」。2006年的小牛在「小將軍」約翰遜的指導下,由諾維斯基領銜,輔以「冥王」哈里斯、「達拉斯雙丑」、「噴氣機」特里等一眾干將沖出西部,與奧尼爾、韋德領銜的熱火相遇,最終在2-0領先的情況下被逆轉,痛失創造 歷史 的機會,此刻的諾維斯基,被冠以畢物「軟蛋之名」。2011年,是諾維斯基封神的一年,季後賽先斬開拓者,橫掃湖人,打服雷霆,最終戰勝了由詹姆斯、韋德、波什組成的熱火「三巨頭」。諾維斯基榮膺FMVP,奪冠後的諾維斯基扯下「軟蛋」的標簽,此刻招牌「金雞獨立」已響徹江湖。
第三階段,2011年奪冠以後,庫班拆散了原來的奪冠班底,只留下了老將諾維斯基,盡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補強,手李液但此時的小牛已經遠離豪強之名。但是絲毫阻擋不了老諾得分突破3W的偉大。在上賽季小牛(現獨行俠)選中了最佳新秀東契奇之後,老諾也安心退役,為其傳奇的籃球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
綜上,諾維斯基的NBA生涯可以說的上是傳奇的,在 歷史 的大前排名上可以名列前茅的。
『玖』 蛋疼五俠老諾是誰
老升唯諾的真名是周吵銷培諾,knight是劉海,鋼釘是聶時雨,橘子花是斗激李海,蟈蟈是王寶。本消息來自http://ke..com/view/6145362.htm
『拾』 【諾總日記】柏林之聲為何被冠以「音響中的勞斯萊斯」(上)
上回提到年前給諾嫂淘了台帶柏林之聲的GLC260,從過去二十多天的使用實踐來看,用得最多的功能就是這套音響了,遙遙領先於使用頻度第二名的功能——座椅加熱。我也是一個技術DIY型的音響愛好者(僅屬自學+業余的級別),長期品鑒了這套音響後,深感「音響中的勞斯萊斯」這個稱號並非浪得虛名,於是趁長假空閑寫篇帖子,給大家簡單聊聊一下:一套優秀的車載音響,通常具備什麼素質,憑什麼動不動就值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呢。
除了瓜子、飲料、口罩這些傳統物件之外,建議有條件的也把耳機連上,或者藍牙音響連上,有助於更好地吸收毒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