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感冒按摩哪個位置帶圖片的
擴展閱讀
快樂一點的背景圖片 2025-07-19 00:31:53
女人深肚臍圖片 2025-07-19 00:21:46

感冒按摩哪個位置帶圖片的

發布時間: 2023-04-15 14:09:42

A. 感冒鼻塞按摩哪裡可以緩解 這些穴位一定要記住

1

迎香穴

迎香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又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之穴。「迎香」說明此穴負責和嗅覺相關的功能,所以按摩此穴有開通鼻竅的作用,對各種鼻腔疾病都有好處。

主治病症:鼻塞、鼻出血、膽道蛔蟲症、面部神經麻痹。

腧穴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寸,當鼻唇溝中。

按摩方法:雙手食指按住穴位,薯昌旋轉悄隱按操,力度由輕到重,以有酸脹感為度,每次3分鍾啟手廳。

2

印堂穴

位置:印堂穴位於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

功效:主要功用是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按摩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揪印堂穴,並作輕柔和緩的揉動,一般揪5分鍾,可以有效緩解鼻塞不適。

3

鼻通穴

位置:患者仰靠坐位,上迎香穴(鼻通穴)位於面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處鼻唇溝上端處。

功效:主治疾病有: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頭痛等。其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提上唇鼻翼肌。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端在鼻通穴(鼻通穴在鼻兩側的中間,鼻骨與軟組織交界處,即鼻唇溝上端盡頭處)處進行按揉或頂按1分鍾,有助通竅利鼻的作用。

4

玉枕穴

位置:後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約平枕外粗隆上緣的凹陷處。

功效:升清降濁。主治頭項痛,目痛,鼻塞。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玉枕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療頭項痛。

B. 感冒鼻塞按摩哪裡可以緩解 這些穴位一定要記住

5

眉沖穴

位置:位於頭部,當攢竹直上人發際0.5寸。雙手伸直,中指指腹放於眉毛內側,沿直線向上推,指腹至發際時,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為眉沖穴。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左右各3分鍾。

6

感冒鼻塞怎麼辦小竅門悔仔

(1)取蔥白1小把或將洋蔥3~4個切碎,煎湯,用鼻吸熱氣,或將食醋燒沸吸醋氣,療效都較好。

(2 )取蔥白適量,搗爛取其汁滲人葯棉內,將葯棉塞進鼻孔,或將大蒜瓣1個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圓柱形,用碧塵汪薄層棉花或紗布包好塞人鼻孔,效兄清果也不錯。

(3 )左側鼻塞向右卧,右側鼻塞向左卧,用雙指夾鼻按揉雙側迎香穴1~2分鍾,鼻塞可除。

(4 )用新鮮橘子皮對准鼻孔猛然一擠,把擠出的汁液噴人鼻腔,鼻子很快就會通氣。

(5 )把維生素C葯片碾成粉末,然後吸少量人鼻,鼻子就會通氣了。

(6)晚上用熱水泡腳,在泡的過程中要不間斷地加些熱水(不要太燙也不能溫度太低),等到腳面發紅後,身上有微微出汗的感覺,就可使感冒減輕。另外准備兩條毛巾,用熱水浸泡後擰幹些,分別敷住耳朵10分鍾,睡覺就不會鼻塞了。

(7 )取蓮藕一節搗碎成泥,用脫脂棉蘸此汁,塞人一側的鼻孔如此交互持續動作,則可以去除鼻塞現象。

(8 )用熱毛巾敷鼻,或用電吹風對著鼻孔吹熱風,吹雙側鼻塞可解。太陽穴、風池穴、大椎穴,

(9 )嬰兒鼻塞時,常哭鬧不停,這時可將嬰兒豎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人睡。

C. 風熱感冒按摩方法風熱感冒的7個按摩穴位

按摩和艾灸、推拿一樣,時常做一做是有調養身體的功效的,當然也有治病的功效,那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有什麼呢?風熱感冒可以按摩什麼穴位呢?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還可以治療齒痛,腹痛,便秘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4:曲池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5:尺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還可治療氣喘 ,咳血,肘臂攣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6: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主治:治療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還可以治療齒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7:外關穴
位置:前臂背側,當腕橫紋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撓骨之間。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還可治療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症。
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感冒初起,按摩一二次就能治好;稍重的感冒,每天按摩數次,配合葯物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按摩和艾灸、推拿一樣,時常做一做是有調養身體的功效的,當然也有治病的功效,那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有什麼呢?風熱感冒可以按摩什麼穴位呢?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1: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熱病,感冒。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2:大椎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 熱病,咳嗽,喘逆,項強,肩背痛,腰脊強,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
注意:按摩大椎穴前,最好是將手掌相互搓熱,再按摩大椎穴,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還可以治療齒痛,腹痛,便秘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4:曲池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5:尺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還可治療氣喘 ,咳血,肘臂攣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6: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主治:治療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還可以治療齒痛等症。
風熱感冒按摩穴位7:外關穴
位置:前臂背側,當腕橫紋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撓骨之間。
主治:治療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還可治療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症。
風熱感冒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按壓。每個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時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感冒初起,按摩一二次就能治好;稍重的感冒,每天按摩數次,配合葯物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D. 感冒了,按摩哪個穴位有幫助

  • 按摩風池穴:位於頸後兩根大筋上端凹陷處,就是風池穴。用手手指來回搓擦風池穴,並用按揉的手法,直到局部發熱,渾身輕松為止。

E. 流感肆虐,如何通過按摩穴位防治和緩解感冒症狀

1、按摩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人的頸後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

操作:我們用一個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的按住大椎穴,按摩一兩百次。

功效:緩解發熱,特別適合感冒後高熱不退的人群。

4、按摩尺澤穴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

操作:用一手拇指,用力點住對側尺澤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隻手點揉另一側的尺澤穴。

功效:緩解咳嗽,清肺瀉火,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咳嗽咳痰等症狀。

F. 秋冬交替防治感冒,哪些穴位按揉可緩解鼻塞、發熱、流鼻涕

感冒、鼻塞和流鼻涕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感冒症狀。無論哪種症狀都很不舒服,但是很多人在遇到後會選擇葯物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其實是沒有必要使用葯物的。對免疫力低下的朋友來說,按住這些穴位會有一個很好的效果。下面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

第三,上星穴:從前發際線中間直上1英寸就是上星穴。功效:上星穴屬於氣血經絡八經中的督脈穴,也就是「陽經之海」,具有控制全身陽氣的功能。因此,上星穴具有清熱利鼻、寧絡止血的作用。上興穴具有收縮鼻粘膜血管的作用,是治療鼻部疾病的重要穴位。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鼻乾燥、鼻塞、鼻出血、頭痛、眼痛等症狀。

G. 「按手上什麼穴位可以治感冒」

通常感冒時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比如咳嗽流鼻涕等等,對嗎這種情況一般人們都會選擇吃葯打針進行治療。但是「是葯三分毒」,那麼平時除了通過吃葯來緩解感冒咳嗽的病狀,還可以用什麼好的方法來防治呢?

中醫理論中認為,人的手掌是人體的重要反射區,手掌上隱藏諸多重要的穴位,且都和五臟六腑相互對應。

一、魚際穴

在手部大拇指根部,第一個掌指關節的凹陷處,是魚際穴,此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同時也是極好的強肺穴位。經常對其按摩能有效起到清除肺熱、利肺氣、止咳的目的,對由於肺熱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方法:左右手交換對魚際穴進行按揉,直至手掌有發熱感覺為宜,每天按摩2次左右,每次按摩時間3分鍾最佳。



二、少商穴

在拇指指甲角旁側1分的位置處含有一個治療感冒咳嗽的穴位——少商穴,此穴是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位。經常對其進行按揉能有效起到緩解咳嗽、咽喉腫痛等不適的作用。

方法:利用拇指和食指按捏少商穴,每次保持3分鍾左右即可。



三、太淵穴

在手腕內側橫紋拇指的側端處是太淵穴所在的位置。此穴是肺經上的穴位,常按能調通經絡,起到防治咳嗽、氣喘等不適症狀。

方法:利用手部拇指按壓太淵穴,若出現酸脹感覺屬於正常范疇。每次保持3分鍾,一天2次。

天天養生堂溫馨提醒:按摩手掌穴位以達到治療感冒咳嗽的目的,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隨時都可以進行。但是穴位按摩養生貴在堅持,需要循序漸進的調理。

H. 感冒好難受,按7穴道止咳化痰、通鼻塞

感冒的症狀相信大家都很熟手悶悉,像是流鼻涕、鼻塞、咳嗽、喉嚨有痰,這些症狀雖然不會尺薯賣要人命,但卻會讓你日子卻很難過!假如遇到假期診所沒開,或是不想吃要,治療鼻塞、咳嗽還有惱人的痰, *** 穴道來改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多 *** 活絡身體氣血,讓自體的免疫力來治好這些症狀。

治療鼻塞的穴道

印堂穴 位置:於臉部正面,左右眉間正中央。 有清頭明目、通鼻開竅、通經活絡功效。可增加鼻黏膜促進黏液分陵逗泌,保持鼻腔濕潤,預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人中穴(水溝穴) 位置:於人的鼻唇溝正中上1/3處。 有宣通鼻竅效果,也是醒腦開竅的重要急救穴

鼻通穴 位置:於鼻軟骨的交界點。 以治療鼻塞效果顯著而得名,對部分呼吸道症狀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以增強抵抗力,降低鼻炎發作機率。

迎香穴 位置:於鼻翼外緣的法令紋處(大約是鼻翼旁溝紋的中點處) 可通利鼻竅,治鼻子症狀,如鼻竇炎、鼻塞、流鼻水、鼻子過敏等。

止咳化痰的穴道

天突穴 位置:左右胸鎖骨的中間點。 有寬胸理氣,清肺泄熱的功效,治療咳嗽、咽喉腫痛、哮喘症狀。

雲門穴 位置:在鎖骨下部之外端,也就是胸大肌之上緣與鎖骨的凹陷之處。 有清肺除煩、止咳平喘、通利關節的作用。可治療咳嗽、氣喘、胸痛等症狀。

太淵穴 位置:手腕橫紋以上、拇指大魚際以下。 有補肺益氣,止咳化痰功效,可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氣喘、胸痛等症狀。

I. 「按手上什麼穴位可以治感冒」

一、揉按百會穴。用一隻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頭頂,用中指揉百會穴(位置:從兩耳中線和兩眉之間中線在頭頂的交匯點),其它兩指輔助,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感到清涼。二、指推鼻樑兩側。用兩只手的食指、中指按住鼻樑兩側,上下推搓36次。配合意念:鼻腔漸通透。三、揉迎香穴。用兩只手的食指按住迎香穴(在鼻翼兩側旁開一點,指壓有酸麻感),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已通透。四、推擦印堂穴、陽白穴、絲竹孔、太陽穴。用兩只手的中指按住印堂穴(兩眉之間中點),食指、無名指輔助,依次向陽白穴(眉心向上一指半處)、絲竹孔(眉尾處旁開一點)、太陽穴推擦 36次。配合意念:頭腦清涼,鼻腔舒適通達。以上四節保健操每天做三次,每次做三遍,精力集中,指力適度,配合意念和想像,堅定信心,持之以恆。一、揉按百會穴。用一隻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頭頂,用中指揉百會穴(位置:從兩耳中線和兩眉之間中線在頭頂的交匯點),其它兩指輔助,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感到清涼。二、指推鼻樑兩側。用兩只手的食指、中指按住鼻樑兩側,上下推搓36次。配合意念:鼻腔漸通透。三、揉迎香穴。用兩只手的食指按住迎香穴(在鼻翼兩側旁開一點,指壓有酸麻感),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已通透。四、推擦印堂穴、陽白穴、絲竹孔、太陽穴。用兩只手的中指按住印堂穴(兩眉之間中點),食指、無名指輔助,依次向陽白穴(眉心向上一指半處)、絲竹孔(眉尾處旁開一點)、太陽穴推擦 36次。配合意念:頭腦清涼,鼻腔舒適通達。以上四節保健操每天做三次,每次做三遍,精力集中,指力適度,配合意念和想像,堅定信心,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