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衛生間及室內消毒的正確步驟
1
消毒前先對房間進行衛生打掃
想要對房間內進行消毒的話,需要先把房間內打掃干凈才能消毒處理,尤其是一些角落的地方,需要用掃帚掃干凈,拖地也是必要的,灰塵盡可能的消除。
7
總結:
1、消毒前先對房間進行衛生打掃。
2、使用84消毒液或者醫用75%濃度的酒精。
3、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進行消毒。
4、使用噴壺進行消毒較好。
5、消毒後需要開窗戶通風。
6、消毒時不要朝著電器、傢具上進行噴灑。
2. 下圖中化學餐具消毒的操作哪種正確
您想問的是化學餐具消毒的操作哪種正確嗎?使用高溫煮沸消毒。
化學餐具消毒的棚棚操作是使用高溫煮沸消毒,把清洗干凈的餐具放到開水中,煮沸2至5分鍾即可,高溫煮沸能夠很好地消滅餐具中殘留的微生物等,可以幫助餐具保持在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中,是仿姿比較簡單的消毒方法。
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殺死備和絕細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學的方法來達到消毒的作用。用於消毒的化學葯物叫做消毒劑。
3. 采核酸消殺圖片怎麼拍
采核酸消殺圖片用馬克水印相機拍。核酸粗蔽纖采樣點日常消毒都岩仿是拍照的方式,但一般的拍照軟體,因為照片很難核實真實性,容易出現作假的情況。事實上,可以用馬克水印相機拍照,照片上自帶不可修改的時並培間地點等水印信息,並且照片能實時同步團隊成員。
4. 家庭消殺注意事項
近期,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家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進行消毒殺菌,不過,你真的知道消毒液、消毒酒精等該如何正確使用嗎?下面,就為大家帶來日常消殺應注意的幾點:
准備工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消毒前要做好人員防護,穿戴好手套、口罩、防水圍裙、膠靴等防護用品。
2.購買資質齊全且在有效期內的消毒產品,閱讀使用說明書,重點看清濃度和使用范圍,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配製和使用。
3.消毒之前首先清潔整理工作,尤其要把食物、菜蔬、調料等放到安全的地方去,遠離消毒品。多數消毒劑會有一定刺激性,應盡量選擇人員較少或者無人的時候消毒。
4.消毒劑專人管理,放置在兒童不易獲得的地方,避免誤食。
消毒重點
1、村內消毒重點。各勸返點附近、村辦公室、文化廣場(含健身設施)、小超市、垃圾清運點、垃圾桶周邊及村內戶外畜禽養殖場所等區域。
2、手消毒。公共環境中的各類扶手、門把手等,雙手接觸細菌和病毒的機會最大,每天從外面回家要洗手。打噴嚏後、飯前便後、處理生肉後、點擊手機或鍵盤後、接觸寵物後,等等,都應洗手。常規洗手可採取流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按六步洗手法勤洗手。
3、室內環境消毒。室內環境要做好通風換氣,建議每天不少於2次,每次15-30分鍾。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桌椅等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玩具至少每周消毒一次。
4、餐具消毒。餐具可以用煮沸或蒸汽消毒,可煮或蒸15分鍾(從水沸騰開始計時)以上。消毒後的餐飲具不可再用抹布重新擦抹,要存放在清潔密封的容器內,以免再次污染。也可使用餐具消毒櫃進行消毒處理,按照設備使用說明來設定消毒時間。
5.衛生間消毒。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並消毒1次; 不同場所的抹布、拖把要專用並有標記,不要混用,用後及時清洗干凈,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消毒液使用
1.手消毒劑。多為含酒精、過氧化氫或復配成分的免洗消毒劑,取適量的手消毒劑於手心,雙手互搓使均勻塗布每個部位,作用時間1分鍾。
2.75%乙醇。直接噴灑,噴灑量不宜過多,注意防護眼睛,噴灑過程嚴禁明火,75%的酒精可用於皮膚消毒,因有較強刺激性,不可用於黏膜和大創面的消毒。
3.碘伏。葯店購買的碘伏一般為5g/L(W/V),可直接用於皮膚、粘膜的消毒。
4.「84」消毒劑。「84」消毒劑是常見的含氯消毒劑,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1斤消毒液兌100斤水,噴霧器噴灑,注意防護眼睛。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特別
提醒
配製好的消毒液不可再與其他消毒或清潔用品(比如酒精、潔廁靈等)混用,這樣既不能增強功效,更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毒副作用。
5. 多數人都做錯了,這才是正確的消毒方法!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深刻揭露了吃喝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系。防止「病從口入」,科學、合理、衛生的飲食習慣是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
生活中就有一些人在外吃飯時,喜歡用開水或茶燙洗餐具,希望起到清潔殺菌的作用。但問題是:
開水燙碗,真的能有效殺菌嗎?
開水燙碗筷,到底靠不靠譜
其實,我們對餐具衛生的擔心不是多餘的。如果碗筷沒有充分的清洗和殺菌,或者清洗後受到了二次污染,那麼的確會有致病細菌存在的可能,尤其對於一些使用頻率高、衛生難以保證的公共碗筷。
那麼,飯前用開水或茶水燙洗碗筷,到底靠不靠譜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關專家指出,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效果必需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個是作用的溫度,另一個是作用的時間。一般來說,100℃沸水,持續5分鍾以上,才可以殺死或滅活一部分細菌和微生物類。
腸道傳播性疾病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常引起急性腹瀉的細菌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志賀氏菌、蠟樣芽孢桿菌等。這些細菌多數要經過100℃高溫作用1-3分鍾,或80℃加熱10分鍾才能死亡。另外,某些細菌對高熱有更強的抵抗力,如炭疽芽孢、蠟樣芽孢等。
▲溫度越高用時越短
此處的滅菌溫度多為滅菌最低溫度
一般餐廳提供的熱水熱茶,為了避免燙傷,多在七八十度 左右 。
這些水倒在涼的餐具里,溫度還會降至更低。另外,不少人燙餐具的時候,快則幾秒,慢則十幾秒,這在作用時間上也遠遠不夠。
所以吃飯前用開水燙碗,多因作用溫度和作用時間不足,不能保證殺死大多數致病性微生物。雖然水流的沖刷可以帶走一部分細菌,但效果有限。
還有些人喜歡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其實不然,因為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濃度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65%以下。所以扮罩,使用白酒擦拭餐具,是達不到消毒目的的。
提醒:
①在外就餐,首先應選擇可信度高的餐廳。靠譜餐廳即便自己清洗也能保障衛生。當然,最有效豎缺掘的方法還是自備餐具,如筷子等,但這一點較難做到。
②餐具上是可能存在細菌,但不一定都會危害人體健康。有的細菌只有達到一定數量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如果量少,用我們自身的抵抗力就可以對抗它。
如何辨別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現在還有一些飯店使用的是包裝好的消毒餐具,這類餐具的衛生問題往往也備受關注。那麼,該如何初步辨別這些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看
:看餐具塑封膜是否干凈,如果膜上雜質很多,可能是廢塑料重復使用;還要看生產信息(如廠址、聯系電話、產品保質余核期等)是否齊全。
二聞
:撕開塑封後,聞是否有刺鼻的氣味,如果是用不正規清潔液清洗的,殘留的氣味會較嚴重;如果清潔不當、油脂殘留也會有異味。
三摸
:用手摸一下餐具,如果有水、澀的情況,也可能是油污沒洗干凈。
自家餐具消毒,可以這樣做
有一項廚房衛生調查結果顯示「一塊洗碗布上的細菌總數最高可達5000億個」。如果真的這樣,那麼難以想像每天用它清洗餐具的細菌情況。所以,最好還是定期給家裡的餐具消消毒,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等抵抗力偏弱的人群。
碗底清洗千萬別忽略!
這里要重點提醒大家:
刷碗時,一定要把碗的全身都清洗到,尤其要重視碗底的清洗。如果不注意碗底衛生,那麼當碗疊碗時,一隻碗的底會接觸到另一隻碗內壁,碗底的臟物和細菌可能會進入另一隻碗內。
建議定期給經常使用的碗筷集中消毒,頻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圖片來源:攝圖網
1、煮沸消毒法
將清洗干凈的碗筷放入沸水中,再煮上5~10分鍾。需要注意的是,木質筷子受熱會彎曲變形,因此此類餐具不能用這種方式消毒。
2、蒸汽消毒法
將洗凈的碗筷放入蒸汽櫃或者蒸汽箱中,使溫度升到100度時,消毒5~10分鍾左右。
3、消毒櫃
另外還可以用專業的消毒碗櫃,溫度一般在120度左右,一般要維持15~20分鍾左右。
4、洗碗機消毒
洗碗機集清洗、消毒為一體,方便快捷。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需嚴格按照消毒的時間和溫度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以上幾種常見的消毒方式,首選還是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時,還需注意:
①必需先將餐具徹底清洗干凈;
②被消毒餐具需全部浸入水中;
③物品不宜放置過多,一般不超過容器的3/4;
④不透水的物品,如碗、盤等,應垂直放置,利於水的對流;
⑤從水沸後開始計算,一般消毒以煮沸5~10分為宜;對肝炎患者的物品,應煮沸30分鍾;
⑥連續煮沸中途,勿再加入新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