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尾骨疼做哪個瑜伽動作圖片
擴展閱讀
琅琊雅集唯美圖片 2025-09-13 09:15:18
海里的蔬菜有哪些圖片 2025-09-13 09:03:36
圖片轉換線條圖軟體 2025-09-13 08:36:57

尾骨疼做哪個瑜伽動作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6 00:29:22

❶ 做瑜伽會不會引起尾骨痛

你說的情況是完全有可能的。
瑜伽是一種鍛煉人體柔軟性和伸展性的極限修煉運動,對參與瑜伽的人的身體條件是有一定要求的。有以下情況的人是不適合參與瑜伽活動的,否則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1、 情緒容易波動得人不宜練習瑜伽。瑜伽屬於身心靈都要配合的運動,如果生氣、焦慮、緊張的情況下,肌肉群緊綳,最好不要練習瑜伽,以免受傷,只有在肌肉柔軟的情況下練習瑜伽,才能更加健康安全。
2、上幾節課後,覺得關節及肌腱酸痛,可能不適合練瑜伽。有些人天生身體的柔軟度就不好,而瑜伽則是訓練身體的柔軟度與肌力的延展,如果每次練完瑜伽之後,就出現關節疼痛或是肌腱發炎的情況,可能本身身體柔軟度不夠,不適合瑜伽動作。
3、 骨質疏鬆症者,練習要小心。有些瑜伽的動作必須用手或腳等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如果有骨質疏鬆症,很可能因為核心肌群的力量沒有訓練好,以致手肘支撐的時候,不小心骨折。
4、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眼,不建議頭下腳上的倒立動作。前彎或倒立,會增加眼壓,因此原本就有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的人,不建議練習瑜伽。
5、身體狀況不佳、大病初癒、骨折初期不宜練習瑜伽。瑜伽需要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鍛煉身體機能及肌群的功效,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肌肉、關節、韌帶無法發揮力量,練習瑜伽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傷。
6、癲癇、大腦皮質受損。瑜伽許多動作會牽扯伸展到頸部,而如果有癲癇或是大腦皮質受損者,前彎後仰按摩頸部的伸展,就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7、有血液凝固疾病 血液凝固病者,避免練習瑜伽。瑜伽的動作需要擺位、肢體伸展扭轉,過程中可能導致末梢血流減少,更容易導致血液凝固嚴重,引發心臟血管疾病。

❷ 能改善腰疼的瑜伽動作,到底有哪些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腰肌勞損,或者是身體亞健康腰痛的人,他們的髂腰肌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僵硬緊張,或者被拉長又無力。

  • 坐立在墊面上,屈雙膝靠近臀部
  • 雙手放在身體的後側,保持雙小腿垂直墊面
  • 雙手臂垂直墊面,呼氣抬髖部向上
  • 身體呈桌子的形狀,髖部向上打開
  • 保持5-8個呼吸

9、斜板式-加強核心力量

雙手臂支撐墊面,核心收緊

  • 身體一條直線,大腿向後推
  • 呼氣時,肚臍貼近脊柱
  • 保持至少15-30秒

10、側板式-加強核心力量

  • 從斜板式開始,身體向右側打開
  • 同樣保持核心收緊,尤其是下側腰腹部
  • 保持至少15-30秒

❸ 幾個不錯的瑜伽動作,要減肉好好看看

減肚子瑜伽——把小肚子收起來的秘訣:首先雙腿向後跪立在瑜伽墊上,在尾骨以及肚臍的位置,像蹺蹺板一樣,把尾骨往下往內捲起來,肚臍很自然地就可以往內收起來,試著去感覺趾骨和尾骨是向下的,不是往後翹起來的。減肚子瑜伽進行到第二步時,卧躺在瑜伽墊上,雙手臂在下巴位置曲平,將手放在額頭下面,雙腳打開與臀部同寬,趾骨向地心推入,肚臍向上拎起來,肩膀放鬆,深深吸氣,慢慢吐氣。想像著在尾椎骨的位置,猶如海馬一樣有一條尾巴向外翹起來,然後向下向內卷進來,趾骨向內卷,堅持半分鍾。
減肚子瑜伽第二個動作叫船式:雙腿向前坐立在瑜伽墊上,雙手臂向後放,手指頭往回指向屁股撐住,接著向前抬起雙腿,重復15次;減肚子瑜伽第三個動作:仰卧平躺,像做仰卧起坐一樣,但是要抬起膝蓋與瑜伽墊成九十度,雙手放在大腿上,開始做仰卧起坐15次;減肚子瑜伽第四個動作:背靠瑜伽墊平躺,雙手自然平放,抬起雙腿與地面成九十度,重復15次。

❹ 想要告別腰疼病,哪些瑜伽練習值得堅持

每天練習這樣一套瑜伽,千年老腰再也不痛了!

俗話說:"10個新媽媽中就會有9個是腰痛的,"腰痛似乎成了很多新媽媽產後都會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特別是長期保持一個動作後或者陰雨天氣,那腰痛真的要人命,嚴重者甚至都無法行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類似於風濕的症狀呢?女性在孕期體內的激素水平激增,產後又迅速下降進而導致連接骨盆的韌帶變得鬆弛,妊娠期間體內缺鈣以及產後餵奶姿勢不當等都會導致腰痛。

產後腰痛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也不容忽視,否則等以後落下病根,受苦的還是自己。除了多補充一些鈣質的營養品,注意休息,保證睡眠,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1組瑜伽動作助你緩解腰腿酸痛,讓你全身放鬆。

1、半船式

這個體式有助於舒緩脊柱,矯正不良體態,保持緊致的肌肉線條,緩解背部、腰部疼痛,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具有預防心血管、關節炎等功效。

A.山式站立進入,雙腿並攏綳直,挺直脊柱,腹部內收,雙手自然放於體側,調整呼吸。

B.右腳向前跨一大步,右腳尖朝前,腳掌觸地,彎曲右膝,重心下沉,軀干下壓呈弓步狀,右大腿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左腿綳直,腳尖點地。

C.雙手平舉與肩平齊,軀干左傾直至右手貼地,頭部上仰,保持身體平衡,堅持3-5個呼吸。

D.軀干回正,回到山式站立,呼氣,變換另一隻腳重復上述動作3次。

各位美眉,千萬不要把腰痛不當一回事,否則等落下病根,痛苦的就是自己。

❺ 瑜伽中卷尾骨的動作是什麼

瑜伽練習中,尾骨內收是瑜伽老師們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但是初學者很難找到感覺,在這里幫助大家練習尾骨內收的方法。中國瑜伽聯盟來回答!

方法/步驟

1、靠牆站立,雙腳打開一肩寬,離牆一個拳頭的距離,上半身靠在牆上。

2、此時,後腦勺、肩胛骨、臀部與牆有接觸。腰椎由於脊柱自然的生理曲度,離牆面有一定距離。

3、吸氣,胸腔上提,收腹,恥骨上體,將腰部盡量靠近牆,這個過程中尾骨會內收。

4、多次練習,找到感覺。

注意事項:尾骨內收是瑜伽練習中有效防止脊柱受到擠壓的方法,必須掌握。尾骨內收時,臀部是放鬆的。

貓牛式:最簡單的貓牛式變體時,很容易誤用腰椎的力量去下塌腰部來達到使背部伸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尾骨內收,鎖住核心,再直接伸展脊椎。

下犬式:下犬式,很長時間都習慣用力壓背部去伸展,其實是不對的。道理同貓式,應該是確保尾骨內收後,核心穩定後,再伸展後背。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聽到伽人老師說到:提恥骨,卷尾骨……於是乎,就有伽人,尤其是初學者伽人問:

這兩個口令到底是什麼意思?怎麼有的老師說是對的,有的老師說不對呢?它們兩者的是一樣的嗎?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百里挑一#首先,練瑜伽,我們需要知道一個觀點,那就是動作本身沒有對錯,沒有錯誤的動作,只有用錯動作的人。

所以,卷尾骨、提恥骨,這兩個動作本身來說,是沒有對與錯的。

其次,卷尾骨和提恥骨是看似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動作,兩者主要有以幾個區別:

區別1:大腦意識神經關注控制的位置不一樣,發力點不一樣練瑜伽,我們都知道,意識關注身體的部位不同,練習效果會不同,提恥骨,大眾的意識會更多的集中在恥骨上,發力點作用力會更多的集中在恥骨上而卷尾骨,意識會更多的集中在尾骨上,發力點作用力也會更多的集中在尾骨上。

區別2:激活的部位和產生的效果不一樣

由於恥骨上方更多的是連接腹部核心肌群(腹橫肌、腹內外斜肌、腹直肌),所以,提恥骨,會更多的收縮激活腹部肌群。

這也是,為什麼在瑜伽練習,尤其是核心練習中,很多伽人老師會比較多使用到「提恥骨」的口令的原因之一。

由於成人的尾骶骨是融合在一起的,大部分與腰背部肌群相連,下方尾骨連接著盆底肌群相對較小。

所以,卷尾骨向前,會更多拉伸下腰背部肌群,激活收縮盆底肌以及腹部的感覺會比較微弱。

練瑜伽,動作不值錢,細節最重要。「提恥骨」和「卷尾骨」這兩個看似相同的動作,練習的結果卻完全不同。

所以,這是也為什麼不建議大家依葫蘆畫瓢練瑜伽的原因之一,因為就算動作看起來一樣,發力點不同,意識關注的點不同,練習的結果就會千差外別。

❻ 瑜伽所有式的名稱及動作要領

(一)下犬式 Adho Mukha Svanasana

下犬式是相對簡單的瑜伽體式,很適合初學者練習。動作要領:

  1. 手掌撐地,手指大大分開,平鋪在地板上,盡量增加手和地板的接觸面,避免手腕損傷。

2.前腳掌、腳外側、腳跟這三個點共同均勻用力踩地,腳趾充分張開踩穩在地板上。

3.腿部伸直,前側肌肉收緊,膝關節處於穩定狀態。

4.肩胛骨外展,向臀部方向收緊,使上半身得到充分的伸展。坐骨上提,腰後側肌肉用力收緊,使坐骨向上向後提拉,整個背部形成一條直線。

❼ 臀部太緊張,試試這5個瑜伽姿勢,助你緩解臀部疼痛

「V型」俯沖式;三腿狗式;鴿子式;睡覺式;扭轉身體式。現在的人實在是太懶惰了,每天只要是能坐在椅子上就絕對不會站起來,但是坐的時間長了,屁股會非常疼,那麼怎樣才能放鬆自己的臀部呢?練習這幾個瑜伽招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只要學會這幾個瑜伽的招式,沒事的時候練一練不但可以放鬆你的臀部,時間長了還可以讓臀部的線條變得更加優美。


睡覺式特別適合那些懶蟲朋友,因為只要躺在墊子上就可以完成了,但是一定要側躺,把自己的腿放在身體底下,來回做十幾次就可以放鬆臀部。最後是扭轉身體式,身體保持正直坐在墊子上,分別把左腿和右腿用手勾起來,每次停留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