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島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劉清河
石老人海水浴場
石老人觀光園
從背面翻越嶗山巨峰路線
❷ 青島海岸線的詳細資料誰有啊
海岸線北起丁字灣南阡鄉金口村東小河口(北緯36°36′17〃,東經120°46′03〃),南至膠南紅石崖鎮的張戈庄村。海岸線長730.64公里,海岸基本分為基岩岬角岸、穩定岸、淤積增長岸等3種基本類型。其中,軟質342.55公里,佔91.3%;硬質32.80公里,佔8.7%。沿海灘塗面積375.35平方公里。現有海島69個,總面積為21.1平方公里,岸線總長132公里。這些海島絕大多數距離大陸不超過20公里,最遠的千里岩島,距陸地約64公里。在這69個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海島的自然景觀特色顯著,首先是海島地貌豐富多彩,靈山島有大小山峰56個,群峰高聳,陡峭難攀。其歪頭頂海拔513.6米,為中國第三高島。海島植被豐富而有特色,長門岩、大管島等自然繁衍的耐冬、紅楠等常綠闊葉植物,有些植株樹齡已達數百年。
青島市海岸線長且多曲折,島嶼環繞,山嶺岸角之間構成形態多異、特點不同的多處海灣。較大的有35個,總面積1369.53平方公里。多為泥沙、岩礁底質,灘岸居多。自然資源豐富,停泊避風條件好。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海底地貌。是青島海珍品和水產養殖的基地。
作為2008年奧運工程,青島市政府將前海岸線規劃建設列為2002年的12件大事之一。青島市政府於2002年開始分段建設濱海步行道。按照規劃,濱海步行道西起團島環路,東至石老人公園沿海步行道,全長約36.9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8億元。
沿著濱海步行道途徑多處旅遊景點,如八大峽公園、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第二海水浴場、東海路南側、澳門路、奧運比賽基地、石老人海水浴場等。
濱海步行道工程根據所在城市的區位大致可分為三期:
一期工程自第一海水浴場東端起,經由匯泉灣、太平角、第二和第三海水浴場區段至東海路的海濤園止,新建和改造步行道長約6公里,於2002年11月18日貫通。一期工程分兩個景觀區,八個區段,風格統一為航海主題,功能上又各有不同。
二期工程全長約9.5公里,總體分為東西兩部分。其中西部分包括3個區段:團島至八大峽廣場區段、八大峽廣場至棧橋公園區段、棧橋公園至魯迅公園區段。東部分包含4個區段:北海船廠東側規劃路至靶場新建段、靶場至銀都花園濱海甬路段、銀海大世界院內旅遊碼頭新建段、漁輪修造廠院內旅遊碼頭新建段。一、二期工程完工後,整個濱海步行道的雛形已經凸現,全部建成後,步行道將完整地勾勒出青島。前海海岸壯麗的海濱風光,使這一區域成為國內絕無僅有、魅力獨具的生態景觀步行帶。
濱海步行道是青島前海岸線陸上旅遊的主要線路。總體功能以休閑、健身、觀光和療養為主。以濱海步行道為主線,根據沿途各段岸線的景觀特點的不同,可分為七大景觀區。由西向東依次為:團島灣景觀區、 青島灣景觀區、匯泉灣景區、太平灣景區、浮山灣景區、老龍灣景區、石老人旅遊度假景觀區。
規劃師綜合考慮了景觀和功能的設置,充分依託現有的自然景觀,保留原有的沙灘、礁石,盡可能地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做到新建設施與保護自然環境相結合,突出海濱風貌。走在步行道上,使人感到段段有特色,處處有變化,增加了遊人的觀賞興趣和觀賞慾望,很好地使新建工程與自然融為一體。
[匯泉灣景觀區→木棧道→匯泉角→東海國際大廈區段]
我們現在來到匯泉灣景觀區,該段以海水浴場及海上娛樂為主要特色。通過步行道可游覽的景點有: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航海俱樂部等;可觀看的景觀有匯泉廣場、匯泉角、小魚山、觀象山、太平山遠景。本區段形象功能定位為健身、休閑線性區域,景觀主題是歡樂的海洋。
大家可以看到該區段為木棧道,採用了懸挑結構,既不設立柱,也不砌擋牆。該處新建木棧道主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道長210米、寬4米,路面首次選用芬蘭露茜戶外防腐木(濱海步行道所選木材皆經過防腐爛、防白蟻、防真菌等處理),步道外邊緣是一米多高的木質護欄。其在步行道上的運用,開創了島城室外"木棧道"的先河。第一海水浴場的最東端,是一段約200米長、5~6米寬的嶗山花崗岩石步行道,它採用標準的剁斧石鋪成,厚重大方,既能讓遊客在其上流連駐足,又能起到防波堤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匯泉角岸線的匯泉角步行環線是一個景觀閉合區,環路長度1590米,地面鋪裝採用天然石材,突出自然風格。沿步行道可游覽的景點有匯泉角公園、炮台遺址等。
東海國際大廈區段主體功能為休閑觀光。北側入口處鋪裝材料選用頁岩板,與山海關路人行道一致,以體現步行道的延續性。該段背依綠樹面向碧海,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與周圍碧草藍海的和諧。
[太平灣景觀區→太平角景觀→第二海水浴場區段→花石樓區段→花石樓至太平角一路區段→太平角一路至海水養殖研究所區段→海水養殖研究所至水產實業總公司區段→第三海水浴場至海濤園區段]
太平灣景區為純步行道,鋪裝材料採用體現自然宜人特色的木材、天然石材等。以青島特色風貌及海岸野趣旅遊為主要特色。在該步行道上可游覽的景點自西向東主要有:第二海水浴場、濱海野趣探索區等;可觀賞的主要景觀有:八大關、太平角歷史風貌區及匯泉角、太平角、太平山、大小公島遠景等。景觀主題是異域風情。
太平角景觀節點的礁石岸線獨具特色,為突出該段的自然風格,步行道地面採用天然石材鋪裝並形成一個獨立的閉合區,可游覽的景點有太平角公園和礁石岸線。景觀以自然景觀和軍事景觀為主,景觀主題是太平烽火。
第二海水浴場區段主體功能為休閑運動。鋪裝材料選用荷蘭磚(俗稱紅色耐火磚),與金色的沙灘相映成趣,充滿了浪漫色彩。該段路寬4米、長500多米,是一期工程中較寬的一段,遊人徜徉其間,遠眺大海,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受。
花石樓區段的形象定位為:凸顯自然生態為主體的山海自然景觀,為遊人提供優良的旅遊休閑區域。該區段主體風格以花石樓建築為中心,營造出一種與人文景觀相協調的氛圍。紅色耐火磚、青色大理石板和木頭鋪就的濱海道風情萬種,變化有序,給人以浪漫色彩。結合該區段的景觀特點,建成了環海、觀海、親海等不同自然景觀區域。兩處觀光小廣場使遊人有足夠的觀光場地和空間。為方便遊人,步行道廣場周邊、路上設置了木座椅、路燈、果皮箱等設施,供遊人休憩。
花石樓至太平角一路區段採用仿木混凝土柱架空,上鋪木板,形成架空木棧道。小木橋使大海邊增添了一道別致的風韻,遊人或漫步橋面,或手扶欄桿,欣賞無邊無際的大海。而當人們沿著第二段小木橋再向前走時,面前出現的一段木棧道則讓人體會到了曲徑通幽的意境。
太平角一路至海水養殖研究所區段是利用太平角一路以及東側礁石與沙灘的高差,為一架空木棧道。
海水養殖研究所至水產實業總公司區段主體功能為休閑餐飲。步行道寬度為4米,長度為500米。
第三海水浴場至海濤園區段長約290米,結合地形特點步行道設計成為自由的曲線形,建設了以櫻花紅機刨板和鵝卵石為材料的石質路面,使道路、綠地、沙灘、大海、藍天有機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寧靜、和諧的自然環境。
其它景觀區正在建設之中,現將其規劃設計方案告訴大家:
[團島灣景觀區]
包括團島段和團島灣景區段兩部分,以汽船航運的參觀瀏覽為主要特色。團島段的主要景點是燈塔和霧笛,南段可遠觀黃島、薛家島遠景和航運景色,東段可近觀青島老市區、傳統歷史街區風貌。景觀主題是天塹通途。
團島灣景區規劃把西陵峽路改為步行系統,在步行道上可游覽中苑海上廣場、天馬游釣娛樂中心、八大峽公園等景點,可觀賞中山路及周邊城市風貌、觀象山、信號山公園等遠景。此段的功能形象定位為以中苑海上廣場為核心的線形休閑區,景觀主題是舊城新貌。
[青島灣景觀區]
以青島城市特色觀瞻為主要特色。在濱海步行路上可游覽海上皇宮、第六海水浴場、棧橋公園、水晶宮海底世界、小青島公園、海軍博物館等景點;可觀賞青島灣風貌、匯泉灣風貌、青島老市區、傳統歷史街區風貌以及黃島、薛家島、信號山、太平山遠景等。此區域景觀互借,以棧橋、小青島公園、海上皇宮為核心,形成多功能旅遊觀光閉合區。景觀主題為城市的回憶。
[浮山灣景觀區]
以青島新區風貌及奧運帆船比賽為主要特色。范圍由太平角六路、東海路,澳門路、奧運比賽基地沿海步行路、燕兒島至麥島構成沿海步行路,該景觀區為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主要賽區,景觀以新城市景觀、奧運場館為主,這段步行道上可游覽的景點有:第三海水浴場、東海路風光帶、奧運帆船比賽基地、浮山灣風貌、東部新區風貌以及小麥島、太平角、太平山、浮山、大小公島遠景等旅遊內容。此段的功能形象定位為體育健身、旅遊觀光的線形延伸式區域。景觀主題是世紀凱歌,揚帆奧運。
[老龍灣景觀區]
以特色生活區參觀旅遊為主要特色。在老龍灣濱海步行道上可游覽的景點主要有:燕島秋潮、靶場、銀都花園、銀海大世界、遊船俱樂部海上漁村等景點。可觀賞的景觀主要有小麥島、浮山、大小公島等遠景。該區段以自然景觀為主,形成線形延伸式景觀區域。在小麥島濱海步行道上可以游覽海洋科研基地。景觀主題:漁家風情,海洋學堂。
[石老人旅遊度假景觀區]
以旅遊度假為主要特色。沿線可游覽的景觀由西向東主要有:海洋公園、名人雕塑園、石老人浴場、石老人公園。可觀賞的景觀主要有:石老人、浮山公園、午山、赤島、大小公島遠景以及石老人旅遊度假區風貌等。景觀以自然景觀為主,景觀主題是陽光海岸,古老傳說。
走完濱海步行道全程,大約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在建設中充分考慮了自行車的通行要求。此外,還規劃了觀光車旅遊線路和海上旅遊線路,這些都將在今後的幾年中逐步實施。
觀光巴士線路自西向東分別為瞿塘峽路、太平路、萊陽路、南海路、匯泉路、山海關路、黃海路、太平角一路、太平角六路、東海路、海口路、香港東路,全程24.76公里。
海上旅遊線路是一條以景觀節點為基礎,以景觀區觀賞為特色的景觀旅遊線路。海上線路自團島至石老人段共規劃了8個碼頭,分別是團島碼頭、八大峽公園碼頭、海軍博物館碼頭、匯泉角碼頭、太平角碼頭、浮山灣碼頭、船艇俱樂部碼頭和石老人碼頭。
❸ 求青島兩天的旅遊攻略
第一天,青島海岸風光一日游
棧橋—(步行)海軍博物館—(步行)小青島—(步行)魯迅公園—(步行)青島水族館—青島海底世界—小魚山公園—(步行)匯泉灣第一海浴(匯泉廣場美食節吃午餐)—(步行)八大關(花石樓、元帥樓、公主樓、第二海浴)—(步行)東海路雕塑街—(步行)音樂廣場—(步行)五四廣場—(步行)奧帆中心(中國唯一水路兩棲觀光巴士「冒險鴨」、火炬、奧運五環、情人壩、奧帆白塔,適合欣賞夜景)—(2號門出,步行至雲霄路美食街吃小吃)
❹ 青島海邊哪裡可以釣魚
青島可以釣魚的海邊太多了 市內近一點的 就去團島 或者後海就在湖島村一帶 遠一點的就更多了 石老人附近 山東頭附近 往嶗山走的方向 流清河 開始往前一直到八水河 可以釣魚的地方 隨處都是 可以自己選擇 然後呢 往仰口走的方向 雕龍嘴附近也是好去處
❺ 青島西海岸的發展規劃
對於西海岸來說,200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一個發展史上的「分水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經過這一年的發展、組 合、沉澱和梳理,西海岸在發展變化過程中一些尚處在萌芽狀態和動態變化中的不確定因素,正在走出朦朧而穩定成型,其代表青島未來的稟賦,正在清楚地顯現出來。
青島國資委在監管企業中開展了高層次人才崗位及項目需求徵集工作。徵集工作主要適應青島市加快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矽谷建設,推進高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重點工作的實際需求。重點引進能夠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具有重大科研成果的高層次研究開發人才以及工作業績突出、在業界有一定影響、熟悉相關產業領域和國際規則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高級金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
2008年的西海岸,更精彩的不是速度的表現,而是結構和布局的明朗。
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海洋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海洋經濟綜合效益顯著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和海洋科技進步貢獻率大幅提升;海洋生態建設和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國際航運樞紐地位基本確立,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初步構建以新區北部城區和董家口港城帶動全域發展的城市框架,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大幅提高。生產總值力爭達到50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00億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00萬標箱,港口吞吐量達到5億噸,人口規模200萬左右,城鎮化水平達到80%。
到2020年,建成海洋高端產業集聚、生態環境一流、城市功能完善、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的經濟新區,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生產總值突破100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00億元,人口規模280萬左右,城鎮化水平達到90%。
❻ 青島黃島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1、馬濠公園青島馬壕運河公園坐落在青島市黃島區。因公園建在馬濠運河上,故稱馬濠運河公園,簡稱馬濠公園。馬濠公園佔地2萬余平方米,地處城市生活商住區,始建於1997年,其功能主要為市民提供日常的休閑、健身活動。2、唐島灣黃島區政府和青島經濟開發區工委會辦公大樓面對著秀美的唐島灣(tangwan)。唐島灣兩岬環抱,灣口是著名的唐島。唐島很小,只有 0.07平方公里,但是它十分有名,相傳唐朝時候唐太宗親自率領水師東征,曾經駐守在這個島上,所以叫唐島。3、薛家島薛家島,古稱「鳳凰島」,位於膠州灣西海岸青島經濟開發區黃島區境內,與團島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4、青島貝殼博物館青島貝殼博物館坐落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唐島灣畔,是以貝殼為主題,集貝殼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私人貝殼博物館,面積約2600平方米,並有國內最大的沙灘T台。5、丁家河公園丁家河位於青島市黃島區,發源於開發區政府背後的穆陵山,自東北向西南,最終注入唐島灣海。丁家河全長2.5公里,河道寬約20米,它的水源地如今修建有丁家河水庫,青島理工大學的黃島校區建設於此。
❼ 青島海岸線怎麼樣為什麼吸引人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西南端
北依大澤山脈、南濱黃海
中間為東西展布的膠萊盆地
陸海相接之處,嶗山、大小珠山、鐵橛山等
接連聳立、拱衛膠州灣
加之青島海岸線曲折、灣岬交錯
大小海灣多達49個
這樣的地形使得青島天生就是極具經濟、軍事價值的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