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肝膽在什麼位置圖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肝臟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和上腹部。我國成年人的肝臟的重量,男性為1230-1450g,女性為1100-1300g,約占體重的1/40-1/50。在胎兒和新生兒,肝的體積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我國人肝長徑、闊徑為25X15cm。
(1)身體哪個部位是膽圖片擴展閱讀
肝(liver),人體臟器名,五臟之一。是脊椎動物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並在身體裡面充分扮演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等。肝臟也製造消化系統中之膽汁。在醫學用字上,常以拉丁語字首hepato-或hepatic來描述肝臟或肝臟的。
大部分的肝臟疾病都會有黃疸的症狀,這是由於肝臟無法繼續將膽紅素排出所以就在體內累積。中醫認為:肝與膽相為表裡,開竅於目,肝主藏血,膽主疏泄,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素問·五臟生成》:「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肝又為將軍之官,主謀慮。
人的肝臟大部分位於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上界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肋,上部緊貼膈肌,與右肺和心臟相鄰;下面與胃、十二指腸,結腸右曲相鄰;後面接觸右腎、腎上腺和食管賁門部,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一般重約1200~1600g,約占成人體重的1/50。
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臟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兒和新生兒的肝臟相對較大,可達體重的1/20。正常肝臟外觀呈紅褐色,質軟而脆。肝臟形態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偏窄,一般左右徑(長)約25cm,前後徑(寬)約15cm,上下徑(厚)約6cm。上面突起渾圓,與膈肌接觸,下面較扁平,與胃、十二指腸、膽囊和結腸相鄰。
肝上界與膈肌的位置一致,約在右側第五肋間,肝臟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隨體位的改變和呼吸而上下移動;肝下界一般不超過肋弓,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摸不到,有時在劍突下可觸及,但一般不超過3cm,而小兒多可在肋緣下觸及。
膽,dǎn,從肉從詹。內臟器官之一。詹有不斷說話義。膽,不斷分泌膽汁。
膽,連肝之府也。白虎通曰。府者、為藏官府也。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仁者必有勇也。素問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膽位於六腑之一,又屬奇恆之腑。膽呈囊形,附與肝之短葉間,與肝相連。肝和膽又有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裡。主要功能為貯存和排泄膽汁,並參與飲食物的消化。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
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參考資料:網路-肝
參考資料:網路-膽
② 膽在人體什麼部位
膽位於右季肋部肝右葉下面的膽囊窩內,其上面借結締組織與肝結合,下面游離由腹膜覆被,並與十二指腸上曲和結腸右曲相接觸。膽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貯存、濃縮膽汁以及調節膽道壓力的作用。
③ 人體五臟六腑圖片位置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
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
(3)身體哪個部位是膽圖片擴展閱讀:
臟與腑是表裡互相配合的,一臟配一腑,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裡是由經絡來聯系,即臟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臟,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臟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象學說認為人體是通過經絡系統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脈、七竅二陰聯系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在臟腑的病變,可經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反映於外,因而觀察疾病的外在表現,可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屬性,把握臟氣之虛實。
肺與大腸相絡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開竅於鼻;
脾與胃相絡屬,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開竅於口;
心與小腸相絡屬,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開竅於舌;
肝與膽相絡屬,其華在爪,其充在筋,開竅於目;
腎與膀胱相絡屬,其華在發,其充在骨,開竅於耳和二陰。
④ 膽囊在人體什麼位置
膽囊,是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肝的膽囊窩內),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作用。
膽囊內面以粘膜覆蓋,有發達的皺襞。膽囊收縮排空時,皺襞高大而分支;膽囊充盈時,皺襞減少變矮。粘膜上皮為單層柱狀。細胞游離面有許多微絨毛,胞質內線粒體和粗面內質網較發達,頂部胞質內可見少量粘液顆粒。
固有層為薄層結締組織,有較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彈性纖維。皺壁之間的上皮常向固有層內延伸,形成深陷的粘膜竇。類似粘液腺,可分泌粘液。肌層較薄,肌纖維排列不甚規則,有斜行、環行、縱行等。外膜較厚,為疏鬆結締組織,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外膜表面大部覆以漿膜。
膽囊管連接膽囊,肝膽管和總膽管,膽囊通過膽管與總膽管相連,其粘膜有許多螺旋形皺襞,粘膜的單層柱狀上皮內散在少量杯狀細胞。固有層內有粘液腺,肌層較厚,以環行為主。
⑤ 膽在人體什麼位置圖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
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
(5)身體哪個部位是膽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作用:
1、排空膽汁
膽囊排空也需要膽囊和膽總管括約肌的互相作用。膽汁排空時膽囊平滑肌收縮,括約肌鬆弛。
2、調節膽道壓力
膽囊有調節膽道內壓的作用,膽總管阻塞4小時膽道內壓並不增高。但當膽囊切除後,膽總管擴張,膽總管括約肌作用減弱,膽管壁增厚,粘液腺體增多,以適應將更多膽汁排入腸道。
⑥ 人的膽在什麼位置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里,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
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臟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6)身體哪個部位是膽圖片擴展閱讀:
膽囊的功能:
(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沖膽道壓力的作用。
(2)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3)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4)排空:進食3~5min後,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使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
⑦ 五臟六腑位置圖
見下圖。
五臟分別是:肝、心、脾、肺、腎;臟是指胸腹腔內之組織充實緻密,並能貯存、分泌或製造精氣的臟器。在經絡學說中,心包絡也作為臟,故又稱為六臟。五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職能雖各有所司,但彼此協調,共同維持生命進程。
六腑分別是: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它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傳化物」,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受盛和傳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六腑也作小兒推拿穴位名,在前臂尺側,近小指的一側,從陰池至肘成一直線。
(7)身體哪個部位是膽圖片擴展閱讀:
五臟心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壓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脾臟是人體的「血庫」,脾是血循環中重要的過濾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
六腑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大腸對食物殘渣中的水液進行吸收,而食物殘渣自身形成糞便並有度排出的臟器。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膀胱是儲存尿液的的肌性囊狀器官。
⑧ 膽是在人體哪個位置
膽囊在人體肝臟下緣,位於右上腹,在人體右上腹的右鎖骨中線和右肋弓的交界處,位置偏中。
從外表來看就是右腹上方,彩超中一般把膽囊標記為綠色,是一個梨形的器官,膽囊的下方有著人體中的肺部器官。其實來說是比較容易被找到的地方,而且膽囊不太大。
膽囊的作用
膽囊位於肝臟後方,它的主要作用是濃縮和儲存膽汁,膽汁可以直接排入腸道參與消化功能。膽汁是用來促進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膽汁是用來吸收和分解脂肪的,當沒有了膽囊之後,身體對脂肪的消化和分解能力會變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膽囊
⑨ 人體內臟結構圖
人體內臟結構圖如下所示
人體內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系統,從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狀腺、氣管、上主動脈、上腔靜脈、心臟、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靜脈、下主動脈、膽囊、脾、胃、腎、胰、小腸、大腸、輸尿管、闌尾、膀胱、直腸、尿道。
(9)身體哪個部位是膽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系、相互協調的。
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系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內臟之間的聯系是很廣泛的。它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更有功能上的聯系。
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以為全身的營養來源;但脾的運化,除了胃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氣的疏泄、肺氣的輸布,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
內臟之間的相互關系構成了人體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為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