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詠鵝》這首詩及詩意.拜託各位大神
《詠鵝》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這首詩歌相傳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少年時期的作品,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鵝兒戲水圖,有形象,有聲音,有色彩,有動態,如在眼前,給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1)鵝兒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詩歌的第一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復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態,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著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著重從色彩方面來鋪敘鵝群戲水的情況。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
② 古詩詠鵝全詩句是什麼
《詠鵝》全詩句是: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作者:唐·駱賓王
詩歌賞析
這首詩歌固然把鵝兒的形態描繪得非常生動,而形態與動態又緊密關聯,「曲項」是在繪形,何嘗不是寫動,鵝兒長長的頸項彎曲起來了,為的是爆發出嘹亮的鳴聲。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撥」兩個動詞,更是寫足了鵝兒的動態了——綠水悠悠,鵝兒浮游其中,多麼自由自在啊!
鵝兒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悠悠綠水,激盪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軀體不斷前行,又多麼快樂!「浮」含游,「撥」含行,二者連成一體,再加上「向天歌」,簡直逼真如畫了。
③ 《詠鵝》古詩詩人表達對鵝的什麼之情
表達了詩人對鵝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全詩如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如下:
「鵝!鵝!鵝!」
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漿一樣。
(3)鵝兒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作者簡介
駱賓王(約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起,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
七歲時因作《詠鵝》詩而有」神童「之譽,曾經擔任臨海縣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說是被亂軍所殺,或說是遁入了空門。其詩氣勢充沛,揮灑自如,富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詩善歌行體,有《駱臨海集》。
④ 古詩詠鵝寫了鵝身體的那三個部位
脖子、白毛、紅掌。
原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白話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槳一樣。
(4)鵝兒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
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⑤ 詠鵝的古詩
1、《送賀賓客歸越》 唐-李白
原文: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譯文:鏡湖水面如明鏡,您四明狂客歸來盪舟盡豪情。古代曾有王羲之寫《黃庭經》向山陰道士換鵝的韻事,您到那裡一定也有這樣的逸興。
2、《深院》 晚唐-韓偓
原文:
鵝兒唼喋梔黃嘴,鳳子輕盈膩粉腰。
深院下簾人晝寢,紅薔薇架碧芭蕉。
譯文:小鵝兒張開梔子一般的黃嘴巴發出吃食聲,鳳蝶扭動粉色的細腰在空中飛舞輕盈。院子因為主人拉下窗簾睡眠而變得更清靜,紅色的薔薇和碧綠的芭蕉葉相互襯映。
3、《柳州峒氓》 唐-柳宗元
原文: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鵝毛御臘縫山罽,雞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譯文:柳州城南連接著四通八達的渡口,峒人服飾不同言語不通無法親近。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葉裹著鹽巴,趕集來的人用綠色荷葉包著食品。用鵝毛裝填被褥抵禦冬寒,以雞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為判決案件要靠翻譯發愁,真想脫掉官府當紋身峒人。
4、《春日》北宋-晁沖之
原文: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譯文:草木枝葉交加夾溪而生,樹色青翠與花草交相輝映,小雨打翻萍葉細碎的水珠好像撒了一層淺沙。水中嬉戲的鵝鴨還不了解春天就要過去,爭先恐後地在溪水中游來游去追逐著桃花。
5、《詠鵝》 初唐-駱賓王
原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漿一樣。
⑥ 鵝兒草的外形特徵有哪些
傳個圖給你看。
⑦ 《詠鵝》的意思是什麼
翻譯:
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原文:
《詠鵝》
【作者】駱賓王【朝代】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7)鵝兒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鵝!鵝!」
寫出鵝的聲響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
創作背景: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
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賞析:
詩的開頭,連用了三個鵝字,生動地表現出了孩子看到大白鵝時候的歡快心情,就像現在的小孩子,看到喜歡好玩的東西,也會連連稱呼一樣。表現了詩人的快樂心情。
第二句「曲項向天歌」,描寫了鵝在叫的時候的神態。「曲項」這兩個字非常生動,把鵝的昂首歡叫的樣子,十分准確地描畫出來了。
大家有機會可以觀察一下,鵝在叫的時候和雞不同,雞的脖子比較短,叫的時候脖子伸得直直的,而鵝的脖子比較長,叫起來的時候會有一伸一縮的樣子,這就是曲項。說明詩人對鵝的觀察是很仔細的。
詩的這前兩句,詩人先寫了眼睛看到的鵝,再寫了耳朵聽到的鵝的叫聲,這種方法值得同學們學習,我們在描寫一種動物的時候,也要學會調動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就像這里的視覺和聽覺,這樣描寫動物,就會顯得生動活潑了。
詩的第三第四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詩人用了一個浮字,一個撥字,這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在水中悠然的樣子。
白毛,紅掌,綠水,清波。白毛與綠水相對,紅掌與清波相對,用這幾個色彩鮮艷的詞詞,給人一種鮮明的視覺形象。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大白鵝戲水圖」。讀來讓人感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⑧ 駱賓王七歲時作的一首詩是什麼
駱賓王七歲時作的一首詩是《詠鵝》。
古詩如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歌相傳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少年時期的作品,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鵝兒戲水圖,有形象,有聲音,有色彩,有動態,如在眼前,給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古詩賞析:
這首詩歌固然把鵝兒的形態描繪得非常生動,而形態與動態又緊密關聯,「曲項」是在繪形,何嘗不是寫動?鵝兒長長的頸項彎曲起來了,為的是爆發出嘹亮的鳴聲。
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撥」兩個動詞,更是寫足了鵝兒的動態了--綠水悠悠,鵝兒浮游其中,多麼自由自在啊!鵝兒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悠悠綠水,激盪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軀體不斷前行,又多麼快樂!「浮」含游,「撥」含行,二者連成一體,再加上「向天歌」,簡直逼真如畫了。
誦讀這首詩歌,我們不難從中體味到童趣。在兒童眼裡,鵝鴨嬉戲,貓狗相鬥,乃至螞蟻搭橋等等,無不充滿情趣,妙在詩人仔細觀察,化為生動的藝術形象,以詩的語言畫出「鵝兒戲水圖」,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⑨ 古詩鵝鵝鵝寫了鵝身體的哪三個部位
古詩鵝鵝鵝寫了鵝身體的脖子、鵝毛、手掌。
全文: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翻譯:「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槳一樣。
《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鵝!鵝!」寫出鵝的聲響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
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
(9)鵝兒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
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⑩ 「白毛浮綠水,想睡大張偉」是怎麼來的
由來:大張偉原話是"白毛浮綠水,我是大張偉",後來被網友杜撰成「白毛浮綠水,想睡大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