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羊體表各部位名稱及體尺測量方法是什麼
在養羊生產中,常常需要利用羊體各部位的名稱來區別和記載羊的外貌特徵和生長發育情況。因此,必須首先掌握綿、山羊體表各部位的名稱(圖1-2,1-3),並掌握羊體體尺的幾個主要測定項目的測量方法。
圖1-3 山羊體表各部名稱
1.腰角 2.髖部 3.尻部 4.腰部 5.脊部 6.背部 7.肋部 8.鬐甲部 9.肩胛部 10.頸部 11.耳 12.頭頂部 13.額 14.鼻樑 15.鼻孔 16.口籠 17.頜部 18.喉部 19.垂部 20.肩角 21.前胸 22.肘端 23.胸基 24.軀深 25.膝 26.趾 27.蹄底 28.蹄踵 29.懸蹄 30.乳靜脈 31.前乳房附著部 32.乳房前部 33.乳頭 34.乳基 35.蹄 36.系部 37.飛節 38.脅部 39.中懸韌帶 40.乳房後部 41.後股 42.股部 43.後乳房附著部 44.乳鏡 45.臀端 46.尾 47.包皮 48.乳頭痕跡 49.陰囊 50.睾丸
體高:由鬐甲最高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
十字部高:由十字部至地面的垂直距離。
體長:由肩端至坐骨結節後端的直線距離。
胸深:由肩胛骨背線至胸骨的垂直距離。
胸圍:由肩胛骨後緣垂直體軸繞胸1周的周長。
胸寬:肩胛骨後緣的胸寬度。
管圍:管骨最細處的周長,一般在左前腿系部由下向上1/3處測量。
尾長:脂尾內側的自然長度。
B. 羊身上的肉哪個部位最好吃
羊肉渾身是寶,不同部位所含營養素也不相同。而且對於羊肉,人們常用的烹飪方法,不外乎燉、涮、爆、烤這幾種,每種做法都各有其風味和特點。每種做法適合使用的羊肉部位不同,蘊含的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下面就介紹羊肉哪個部位最好吃,羊肉各部位該怎麼吃。
一、羊肉哪個部位最好吃
1、涮火鍋羊肉涮火鍋食用最好選擇上腦、大三叉、小三叉、黃瓜條、磨襠等部位,這些部位的肉質比較柔軟,容易切片,而且熱燙容易熟,適合用來涮火鍋食用。上腦:位於羊肉頸部後面、肋部前上端,肉質偏肥。
大三叉:位於羊後腿上方,肉質較嫩,瘦肉較多,肥肉較少。
小三叉:位於羊前腿上方,肥瘦肉相間。
黃瓜條:位於大三叉下方,呈條狀貼著股骨,質地脆嫩。
磨襠:與黃瓜條相連,瘦肉較多。
2、燉、蒸熟採用燉、蒸的方式加工羊肉,那麼應該選擇前腿、肩肉、肋條、羊腩、腱子肉等部位的羊肉。
前腿:前腿肉質脆嫩,適合燉、蒸。
肩肉:肩肉部位的肉質纖維較細、嫩滑。
肋條:肋條肉,肥瘦肉相間,外面帶有一層薄膜,質地松軟、鮮嫩多汁。
羊腩:羊腩部位的肉質肥美、口感香醇。
腱子肉:腱子肉位於羊大腿上,肉筋相連,硬度適中,有嚼勁。
3、炒制將羊肉炒制食用,應該選擇後腿肉、脊背肉、胸脯肉等肉質豐富的部位食用。
後腿肉:後腿肉的纖維縱橫,瘦肉多,肥肉少,用來爆炒食用的口感極佳。
脊背肉:脊背肉的肉質細嫩,直接炒制的食用口感較好。
胸脯肉:羊肉胸脯部位的肉質柔嫩,食用口感嬌嫩,所以適合炒制食用。
4、烤烤羊肉需要有一定的油,食用才比較好,所以應該選擇「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肉,一般剔骨的後腿肉、肩肉、肋條、背部等部位的肉,都是可以的用來烤制食用的。
5、羊肉餡將羊肉做肉餡食用,應選擇筋少、肉質松軟、柔嫩的部位,一般是選擇肋條、頸部肉,但是這兩個部位的肉質又有所不同。
肋條:肋條肉又叫方肉,肥瘦相間,沒有肉筋,肉質肥美鮮嫩,質地松軟,容易切碎,肥美多汁。
頸肉:頸部肉的結締組織較多,而且質地老,所以食用口感較有嚼勁。
二、羊肉各部位的吃法
1、頭尾部位頭:肉少皮多,可用來醬、扒、煮等,如醬羊頭肉。
尾:羊尾以綿羊為佳,綿羊尾脂肪豐富,質嫩味鮮,用於爆、炒、氽等,在涮羊肉中有羊尾,配合羊肉一起食用,肥嫩鮮美;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2、前腿部位前腿:位於頸肉後部,包括前胸和前腱子的上部。羊胸肉嫩,宜用於燒、扒;
其他的肉質性脆,筋較多,宜用於燒、燉、醬、煮等。頸肉:肉質較老,夾有細筋。可用於紅燒、煮、醬、燒、燉以及制餡等。
前腱子:肉質老而脆,纖維很短,肉中夾筋,適於醬、燒、燉、鹵等。
3、腹背部位脊背:包括里肌和內外脊肉,俗稱扁擔肉。
外脊肉位於脊骨外面,呈長條形,外面有一層皮帶筋,纖維呈斜形,肉質細嫩,專用於較嫩菜餚的主料,用途較廣,用於涮、烤、爆、炒、煎等,如煎羊排、烤羊排;
里肌位於脊骨兩邊,肉形似竹筍,纖維細長,是全羊身上最鮮嫩的兩條瘦肉,外有少許的筋膜包住,去膜後用途與外脊相同。
肋條:俗稱方肉,位於肋骨裡面,肥瘦互夾而無筋,越肥越嫩,質地松軟,適於涮、燜、扒、燒、制餡等。
胸脯:位於前胸,形似海帶,肉質肥多瘦少,肉中無皮筋,性脆,用於烤、爆、炒、燒、燜等。腰窩:俗稱五花,位於肚部肋骨後近腰處,肥瘦互夾,纖維長短縱橫不一,肉內夾有三層筋膜,肉質老,質量較差,宜於醬、燒、燉等,如紅燒羊肉。腰窩中的板油叫腰窩油。
4、後腿部位後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較廣。其中位於羊的臀尖的肉,亦稱「大三叉」(又名「一頭沉」),肉質肥瘦各半,上部有一層夾筋,去筋後都是嫩肉,可代替裡脊肉用。
臀尖下面位於兩腿襠相磨處,叫「磨襠肉」。形如碗,纖維縱橫不一,肉質粗而松,肥多瘦少,邊上稍有薄筋,宜於烤、炸、爆、炒等。
與磨襠肉相連處是「黃瓜肉」。肉色淡紅,形如兩條相連的黃瓜,一條斜纖維,一條直纖維,肉質細嫩,一頭稍有肥肉,其餘都是瘦肉。
在腿前端與腰窩肉相近處,有一塊凹形的肉,纖維細緊,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而嫩,叫「元寶肉」、「後雞心」。以上部位的肉,均可代替裡脊肉使用,我們通常炒羊肉用這部分的肉比較多。後腱子:肉質和用途與前腱子相同。
C. 怎樣挑選種公羊
1、品種的選擇:要選擇性成熟年齡早,發情時間長,產羔率高,母羊泌乳性能好,羔羊生長發育快,上膘和肉用性能好,飼料報酬高的品種,而且要把產肉和產毛性能結合起來,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2、個體羊的選擇:對個體種公羊選擇首先要查看系譜,看雙親的生產性能,以及該羊的出生量、平均日增重。對體形外貌的觀察應注意體格和體重要達到該品種標准,羊體比例協調,各部位肌肉豐滿等。
公羊喂養注意事項
種羊配種預備期(1個月~1.5個月)、配種期及配種復壯期。配種預備期應按配種期喂量的60%~70%給予,從每天補給混合精料0.3公斤~0.5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配種期的飼養水平。對舍飼的種公羊每天應喂給混合精料1.2公斤~1.5公斤、青乾草1公斤~2公斤、青貯料1.5公斤,並注意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補充。
種公羊應單獨組群放牧和補飼,避免公母混養。配種期的公羊更應遠離母羊舍,單獨飼養,減少發情母羊和公羊之間的互相干擾。當期公羊與成年公羊也要分開飼養,以免互相爬跨,影響發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羊
D. 羊內腰是羊身上的哪個部位
羊腰是羊腎,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腎臟器官。
羊外腰就是羊的睾丸,俗稱羊蛋,而羊內腰則是羊的腎臟,二者是羊的不同部位。羊的腎長在腰上,所以習慣叫腰子,它的顏色多是紅色的;而羊外腰是白色的偏粉色的。
羊外腰和內腰是羊的不同部位,其口感方面也存在差異,而每個人的口味也不一樣,所以不能說哪個更好吃,看個人口味而定。不過無論是羊外腰還是內腰,都會有一股比較明顯的腥臊氣味,很多人可能都無法接受它們的味道。
羊腰子的選購竅門:
挑選羊腰子時,要注意看羊腰子表皮的那成保護膜是否還在,並且夠不夠光滑亮澤,一般羊腰子內部會呈現乳白色和紅色,當把白色的保護層解開後直接呈現為紅色,好的羊腰子會比較富有彈性,在我們選擇時要選擇比較肥厚飽滿的。
E. 羊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最便宜,哪個部位的肉最貴都適合做什麼
最貴的位置則是羊外腰,俗稱羊蛋,也叫羊寶!這樣的一對羊寶在市場上買的話基本要40到50一對。
做餃子餡兒,或者肉丸子的時候,需要用羊頸肉。如果想要燉湯的話,最好用羊肩肉和羊胸肉,這兩個地方的肉質偶感嫩滑,肥肉不膩,燉湯會很鮮美。
如果是平常涮火鍋吃的話,最好要用上腦肉,口感鮮美。做紅燒的話,最好是選擇羊腩,味道和口感最佳。
(5)羊胸圍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蘿卜燉羊肉羊肉+蘿卜平衡解膩,最般配,羊肉性溫,吃時最好配些涼性、平性的蔬菜,羊肉的「絕配」,非蘿卜莫屬。一方面,葷素搭配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另一方面,蘿卜性寒涼,能潤燥清火、去油膩、有助消化。
材料:蘿卜500克、羊肉250克、植物油、料酒、醬油、鹽、白糖,蔥、姜少許。做法:將羊肉、蘿卜洗凈切塊,分別焯水備用。
鍋內放入油,油熱至七成時,加白糖,用鏟子不斷地攪拌至糖冒泡時放肉翻炒,待肉均勻上色後,放醬油,同時放蔥段、薑片。蓋上鍋蓋燉 5 分鍾後放入熱水,用大火燉開後,放料酒,改為文火燉。待肉六成熟時,將蘿卜倒鍋內,放鹽,把肉和蘿卜燉爛熟即可。
F. 羊的體長如何測量
怎樣進行羊的體尺測量?
鑒別羊的生長發育速度和生產性能高低,往往要根據羊身體各部位的體尺來判斷,測量項目的多少視測量的目的而定。一般體尺測量項目有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四項。測量的部位和方法如下:
(1)體高 由看甲最高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
(2)臀高 由薦骨最高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
(3)體長 由肩端至坐骨結節後端的直線距離。
(4)胸圍 由肩胛骨後緣繞胸1周的長度。
(5)胸深 由看甲最高點到胸骨底面的距離。
(6)胸寬 由肩胛骨後端的左右肋骨間的寬度。
(7)管圍 由管骨上1/3處的周長。
(8)尾長 由尾根至尾端的距離。
(9)尾寬 由尾幅最寬部位的直線距離。
測量時所用的工具有測杖、捲尺和圓形測量器等。體尺測量時要讓羊站立在平坦的地方,姿勢要端正。一人固定羊,另一人進行測量並記錄。
G. 羊肉什麼部位最好吃 各部位怎麼做最好吃
羊的哪個部位最好吃?怎麼做才好吃,你知道嗎?下面先用一張圖告訴你,各個部位該怎麼吃。
H. 上胸圍和下胸圍分別是指什麼地方
對於女性來說,以BP點(即乳點bustpoint)為測點,用軟皮尺水平測量胸部最豐滿處一周,即為女性的胸圍尺寸,也稱上胸圍;下胸圍是指乳房基底處的胸圍。吸氣和呼氣時的胸圍差可以作為衡量肺活量大小的指標。
測量方法:
第一步:首先知道自己的下胸圍
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測量。可用的標號有:70、75、80、85、90、95、100、105,它們都是五的整倍數,允許誤差為正負2.5cm。
第二步:確定胸罩的罩杯
罩杯就是那些數字後的ABCD,胸圍差指的是用你量得的胸圍減去你的下胸圍的得數,允許誤差為正負1.25cm。如你的胸圍差數為13cm,那當然就是B杯。
第三步: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
例:你的下胸圍量得為79,那就是80號,你的上胸圍量得為92,兩數相減得12cm,那就B杯唄,把二者放在一起,恭喜您,您應該戴的胸罩為80B,也就是36B。
最後要說明一下的是:
雖然各內衣廠商都是按這個標准來製作胸罩,但由於用料及款式及一些其它的原因,還有杯型上的原因(如半杯、四分之三杯等),可能會有應該戴75B的您卻發現某些牌子的80B也挺合適,在此,建議您在購買胸罩時還是像以前一樣的試穿一下,尤其是在選購那些數百元的名牌內衣(不過絕對物有所值)。
其次,確定文罩的罩杯。罩杯的大小就是上胸圍減去下胸圍的差。一般來說,在10cm左右選擇A罩杯,12.5cm左右選擇B罩杯,15cm左右選擇C罩杯,17.5cm左右選擇D罩杯,20cm左右選擇E罩杯,20cm以上選擇F罩杯。
文胸尺碼的具體計算,你可以在下表中填寫上、下胸圍的尺寸,在線計算。具體可參看錶一(I): 文胸尺碼的表示,在各個國家有不同的方式,通常我們所見到的有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尺碼。
(8)羊胸圍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一、確定罩杯尺寸:
1、文胸罩杯的劃分(上下胸圍差)
A:10CM以內(A杯)
B:12.5CM以內(B杯)
C:15CM以內(C杯)
D:17.5CM以內(D杯)
E:20CM以內(E杯)
2、下胸圍尺寸換算
70CM=32
75CM=34
80CM=36
85CM=38
二、胸圍標准:
1、瘦小族:胸圍(cm)÷身高(cm)<0.49
2、普通族:0.5≤胸圍(cm)÷身高(cm)≤0.53
3、豐滿族:0.54≤胸圍(cm)÷身高(cm)≤0.55
4、波霸族:胸圍(cm)÷身高(cm)>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