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是上火,有什麼穴位是去火的
若是口裡生潰瘍,可在合谷(雙)、承漿穴消毒後點刺出血3-4滴,立愈。
B. 按湧泉穴有什麼作用
古代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里有: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腎經之氣猶如湧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所以按摩湧泉穴在人體的養生、防病、治病、保健各個方面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湧泉穴人體非常重要的保健要穴,是人體足部的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是湧泉穴。湧泉穴是全身穴位里邊最下端的穴,也是腎經的首穴。
位置
湧泉穴如何進行自我的按摩?其實方法很簡單,患者可以在早上睡醒時和晚上睡覺前進行,採用擦湧泉的方法,將雙手掌心擦熱,用掌心的勞宮穴對湧泉穴做擦法,讓湧泉穴產生局部的溫熱感,就能夠對身體起到非常好的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的作用。
C. 刮痧能去火嗎
刮痧去火關鍵要看是哪裡的「火」,部位不同,「火」的表現不同,要刮的穴位也不同,例如:
胃火主要表現出口乾、口苦、口臭,肺火則浮現咽痛、咳嗽等咽喉不適,肝火表現為情緒煩躁、眼球充血,心火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口舌生瘡等。
1、去肝火要點按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能感覺到動脈應手處,即是太沖穴。肝火旺時,點按此穴,可以平肝潛陽,行氣解郁,活血化淤,清肝利膽。
2、去肺火要用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肘關節外側出現的橫紋末端,手肘彎曲,前臂上臂呈直角,肘彎橫紋盡頭處按壓下去會有酸麻感。
3、去胃火要用內廷
內廷穴:位於腳趾頭第二趾和第三趾間的接縫凹陷處
4、去心火要用外關
外關穴: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另外,大椎是去火退熱的要穴,不管是身體哪個臟器的實火和實熱,在大椎穴拔罐都會有明顯的療效。
當然,如果能說明具體症狀,配上相應的穴位,會更加有的放矢。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D. 去火最好的方法
1、可以用三黃片,因為三黃片可以祛三焦之火,這是比較快的方法。另外,中草葯泡茶清火效果不錯,如:金銀花,菊花,梔子,生地,連翹,薄荷,竹葉等。
2、可以用食療解決。水果中的蘋果,梨,有很好的清熱降火的功能;獼猴桃富含維生素對上火引起的潰瘍有幫助。蔬菜中的蘿卜也有排毒降火的功能。平時多喝菊花茶,蓮心茶可以有效的預防上火, 最好,每天喝點綠豆湯,有清火排毒的功效。如果還得不到該善的話可以吃點維生素。少吃花生、橘子等水果,少吃過多的辣椒。涼血滋陰潤肺潤腸道的食物:蓮藕,黑木耳,甘蔗,菠菜,雪梨,紅薯,香蕉。
(4)哪個穴位去火圖片擴展閱讀:
菊花、薄荷、檸檬、芥蘭、甘藍菜等食物富含礦物質,特別是鈣、鎂的含量高,它們有寧神、降火和降血壓的神奇功效。常吃這些芳香食品,可以寧神降火。
「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為其中含有生物鹼、尿素類等苦味物質,中醫研究發現,這些苦味物質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最合適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E. 打穴位就可以祛斑美容,這些穴位原來藏的這么深
按摩穴位可以祛斑美容,選擇一個穴位輕拍或按摩。沒有必要每天按摩,秘方是堅持下去。只要你堅持按摩或輕叩穴位,你一定會得到美容、保健和養生的效果,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打穴位就可以祛斑美容,這些穴位原來藏這么深,至於是哪些穴位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五個,感興趣的話一起來看看吧~
第五個,足三里,外膝在眼睛下方3英寸,脛骨外側有一個橫向手指。該穴位具有補中益氣、通經活絡、調理脾胃、強身健體、抗衰老、祛斑養顏的作用。 每天花幾分鍾按摩這些主要穴位,受益匪淺。
F. 針灸哪些穴位可以清熱去火
<p>很多人平時不注意,結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葯片來抱佛腳。
其實,我們身體上的穴位就相當於一個天然大葯庫。當我們出現咽喉不適、腸胃消化不良、心悸……就可以通過身體的穴位來補身體,緩解不適,安全有用,能讓我們盡享健康。
消炎護嗓葯照海穴
咽喉部癢痛,有時還伴有乾咳、干嘔的症狀;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葯物無法進入粘膜深層,吃葯無效;空調吹久了,咽喉腫大、發炎、發燒……這時可以按摩照海穴,消炎護嗓。
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用法: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鍾,每天不限制時間、次數。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並閉著嘴,不要說話。一會兒,會感覺嘴裡有津液,慢慢吞咽下去,這樣幾次後,可緩解不適。
健胃消食葯大陵穴
脾胃不好的人,遇到喜歡的食物,稍不留神,吃的稍微有點多,就會消化不良。此時,如果能夠來點具有消食化積作用的「葯物」,往往可以緩解不適。
位置: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用法:這個穴位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
去心火葯勞宮穴
心火亢盛多見於工作壓力較大、煩心事較多、遇事老愛著急的人,這些人大多有情緒煩躁、夜間渾身燥熱而失眠、多夢、焦慮等症狀,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清火葯就是勞宮穴。
位置:手握虛拳時中指指尖點到的地方。
用法:清瀉心火要用強刺激,可內外勞宮(手心為內勞宮,對應手背處即為外勞宮)同時掐按,並朝第三掌骨橈側方向用力,使麻脹感躥至中指尖。
止咳化痰葯孔最穴
我們身體上就有不花錢的止咳糖漿,那就是孔最穴。
位置:孔最穴位於伸臂側掌,在尺澤與太淵連線的中點上一橫指處。
用法:彈撥孔最穴可以緩解久咳,即用拇指深按於穴位,待出現有酸脹、疼痛的指感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
通便葯支溝穴
想排的時候排不出,或是排後仍有殘余感,體味到便秘難受滋味的人越來越多。多數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習慣不好,除了調整飲食外,多多按摩支溝穴,也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消除便秘。
位置:抬臂,掌心向下,從掌腕背橫紋中點處直上量4橫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在前臂兩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就是它的位置。
用法:每次排便前,用手指按揉3~5分鍾。
降糖葯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見的葯物是二甲雙胍,其實人體里也自備了二甲雙胍,那就是然谷穴。
位置:它在足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這個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用法:每天晚上洗完腳可用拇指用力按揉這里,直到有明顯的酸脹感為止。
降壓葯內關穴、外關穴
</p><p><img><\/img></p><p>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神奇的降壓穴,它在血壓高時可降壓,血壓低時候可升壓,這就是內關穴、外關穴。
位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
用法:按揉時,上下要同時用力,每側按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按揉5~10分鍾。
鎮靜安神葯印堂穴
</p><p><img><\/img></p><p>
調理失眠有一個非常好使的穴位,可以起到明顯的鎮靜安神作用,這個穴位就是印堂穴。
位置:正坐,在面額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用法:食指和中指並攏,從印堂的位置依次螺旋狀往上按摩。這種方法適用於晚上臨睡前,每次按揉5分鍾,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質量,逐步擺脫失眠的影響。
護肝排毒葯太沖穴
</p><p><img><\/img></p><p>
肝臟毒素積累過多,會出現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女性還會出現痛經。因為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膽經的領域,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身體就會出現不適。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用法:用拇指按揉太沖穴3~5分鍾,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只手交替按壓。
健脾排毒葯商丘穴
</p><p><img><\/img></p><p>
脾臟有毒時,面部會出現色斑,身上會積累脂肪,導致肥胖。同時,口氣會比較明顯。
位置:位於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用法: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鍾左右,兩手交替做。
補腎養腎葯湧泉穴
</p><p><img><\/img></p><p>
湧泉穴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湧泉穴直通腎經,經常按揉它,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
位置: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用法: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鍾左右即可。
急救葯極泉穴
</p><p><img><\/img></p><p>
如果你突然感覺心悸、心痛,身邊又沒有急救葯物,怎麼辦?危急關頭,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撥打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可以彈撥心經上的急救穴——極泉,為自己爭取到寶貴的救護時間。
位置:極泉穴位於腋窩的最深處,取穴時上臂外展,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
用法:彈撥的速度不要過急,感覺會有明顯的酸麻感,並向肩部、上肢發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幾分鍾內迅速緩解前胸部的胸悶氣短、心悸、心痛的症狀。</p>
G. 去胃火按哪個穴位
冬季已經過去一多半了,眼看著春節臨近了天氣更加了的冷起來了。這個的天氣里,讓人們總想吃點熱量高的食物,比如辣辣的火鍋。雖然吃完火鍋很暖和,可是第二天通常會嘴唇起泡、咽干疼痛,胃部總有不適的感覺,其實這是胃火過旺的表現。
吃什麼容易上胃火呢?
吃辣的可以引起上火,但是辛辣的東西更容易上肺火。對於胃火,是吃熱性高的食物,含熱量高的食物就是肉類。肉類當中不是所有的肉都熱量高,什麼肉偏溫、偏熱呢?狗肉和羊肉是偏溫的,吃了容易上胃火。可是大家發現沒有?很多人都愛吃火鍋,火鍋涮的什麼肉,主要是羊肉,有的時候有牛肉。本身火鍋就是熱性的,你再加進熱性的、溫性的肉,就更容易上火。所以說現在上火的人多,跟吃的習慣改變有關系。
太沖穴在足部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約1.5厘米的凹陷處。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對滅肝火效果良好,如頭痛眩暈、面紅耳赤、口苦咽乾等。經常按摩有舒肝理氣、通調三焦氣機等功效。可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一側太沖穴,3分鍾左右後換另一側,兩側交替按摩10~15分鍾左右。每天操作前可以泡泡腳,使身體更放鬆,按揉時要用一點力度,以產生輕微的酸脹或脹痛感為宜。
有些時候中醫個方法很管用的,上胃火的你不試一試哦。在按揉學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位置才是,切記不要按錯位置哦。
H. 什麼穴位可以去火(內火)
曲池、合谷、大椎、商陽、行間等等,很多
I. 按虎口既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降火,這個穴位有多少作用
按壓虎口對於老百姓來說再熟悉不過,這個穴位在中醫里名為“合谷穴”,對很多病症都有緩解和治療的作用,比如對於頭痛、牙痛、咽喉痛等都有不錯的緩解作用,對於發燒和上火等內熱症狀也有不俗的降火退熱的作用,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嘮一嘮的就是按壓合谷穴的其它作用,感興趣的朋友快跟著小編接著往下看吧。
那麼,合谷穴應該如何按壓呢?一般情況下以按、揉、點壓為主,針灸、艾灸也是常用的方式,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按摩虎口,比如孕婦就是禁忌人群,所以小夥伴們如果想要按壓虎口進行養生和治療,還是要咨詢醫生、遵照醫囑為宜。
這就是按壓虎口的諸多作用,如果小夥伴們對這個穴位也有了解,歡迎留言補充,大家一起學起來吧。
J. 按摩穴位有益健康,想要去火調理身體,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那些關於養生的的小秘密吧。
還有就是足三里了,足三里在中醫眼中是一個重要的學位,是治癒體弱多病,想要強身健體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穴位。足三里在作用是調節人的消化系統,增強消化能力,提高免疫力。足三里的地方就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就是足三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