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革命者》正在熱映,這部影片為何會看哭很多人
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為了紀念建黨一百周年,很多與革命有關的類型的電影今年紛紛上映。《革命者》也是其中一部。這部電影剛上映,到現在為止,他的口碑和反響都很好。去電影院看過的人都認為這部電影很值得,並且他們表示,在電影院看哭了。
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
② 送戰友,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 耳邊響起駝鈴聲. 路漫漫,霧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樣分別兩
送戰友,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
耳邊響起駝鈴聲.
路漫漫,霧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樣分別兩樣情.
戰友啊戰友,
親愛的弟兄,
當心夜半北風寒,
一路多保重。
③ 革命烈士們的英雄事跡 英雄事跡介紹
1、劉胡蘭烈士於1932年出生於山西汶水縣,雲周西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她積極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牆,風狂反撲,襲擊了雲周西鄉村。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後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2、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於河北懷來縣南山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在黨的培養下參加了黨領導的各種抗日活動。1945年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工作積極、做戰勇敢,先後立過四次大功,得過三枚獎章。194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戰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開導火線,與敵人同歸於盡,為勝利開辟了道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董存瑞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要學習英雄精神,沿著英雄的道路奮勇前進。
④ 革命是什麼意思
「革命」原本用於君主制朝代之變革,日本人將之略微擴大語義,亦用於共和制變革君主制,如率先稱呼孫中山等人為「革命黨」。清末,「革命」詞義更加擴大,泛指重大革新。
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稱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改年號,稱為革命。近代則指自然界、社會界或思想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深刻質變。
比較著名的革命有:
1、辛亥革命。
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⑤ 革命戰友是不是幾十年前夫妻的意思
摘要 革命戰友指在艱難困苦的歲月中一起作戰、一起同甘共苦的同伴
⑥ 著名的革命烈士有哪些
1.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
民族英雄。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2.馬玉祥
1931年2月出生,青岡縣人,1947年參加解放軍,1950年10月,他來到了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在艱苦卓絕的第四次戰役中,榮立三等功一次,並在戰火中救出了一名朝鮮兒童。
3.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
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4.邱少雲(1926年—1952年10月12日)
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原四川銅梁縣關建鄉)玉屏村邱家溝,革命烈士。
邱少雲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年僅26歲。
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於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5.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
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
(6)革命戰友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黃繼光人物榮譽
為表彰黃繼光視死如歸、無畏懼的偉大精神,1953年4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他的名字和光榮事跡鐫刻在上甘嶺背後五聖山上,英雄的壯舉與巍然屹立的五聖山永世長存。他的家鄉中江縣石馬鄉改名為繼光鄉。
戰後,所在部隊黨委根據他生前申請,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範團員」稱號。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縣人民政府建立了「黃繼光紀念館」,朱德、董必武、劉伯承、郭沫若為之題詞。
1982年紀念黃繼光英勇犧牲30周年時,鄧小平為「黃繼光紀念館」的黃繼光塑像基座題字:「特級英雄黃繼光。」
⑦ 此圖求解。我想知道這張圖片那人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佟麟閣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戰開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閣所在的第二十九軍司令部遭受40餘架敵機的輪番轟炸,並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發動猛烈攻擊。佟麟閣與132師師長趙登禹誓死堅守陣地,指揮二十九軍拚死抗擊。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後奉命向大紅門轉移,途中再遭致日軍包圍,在組織部隊突擊時,被機槍射中腿部,頭部再受重傷,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佟麟閣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贊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1937年7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上將。
「一級英雄」王海大隊長
人物小傳:王海,山東人,1925年生,1945年入黨,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任空三師九團一大隊大隊長的王海帶領戰友們創造了擊落擊傷敵機29架的戰績,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他本人因擊落擊傷敵機9架,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王海和戰友們平均駕駛噴氣式戰斗機飛行時間只有20多個小時,而他們的對手美國空軍飛行員大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打敗強敵。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餘架美機分頭飛至我方上空進行狂轟濫炸,我機奉命起飛迎戰。王海大隊出動6架戰機,向指定戰區飛去。「跟我進攻!」發現敵機正在向清川江橋投擲炸彈後,王海發出命令。隨之,編隊從6000米的高度直搗而下,瞬間就沖到了1500米處的敵機群中。敵機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亂作一團,丟掉炸彈,倉促應戰。見敵機採用「圓圈戰術」,8架飛機首尾相連,互相掩護,與我機兜起圈子,王海一聲令下:「爬高佔位!」我6架戰機一起昂頭,急速躍上高空。緊接著,他們又一壓機頭,猛沖下去。幾次沖擊,硬是沖破了敵機的「圓陣」。王海抓住時機,向一架敵機猛沖過去,直到距敵機500米處才開火,打得敵機翻滾著墜向地面。剩下的敵機一個個驚慌萬分,四散逃竄。戰斗結束後,王海和戰友編著整齊的隊形返回基地。這次戰斗中,他們一共打掉了5架敵機。王海大隊一舉成名。
.朱自清寧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2.文天祥被俘後,面對元朝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依舊堅持自己的原則,寧死不降元,最終慷慨就義,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要將維新派人士趕盡殺絕。譚嗣同本來能夠逃走的,但是他甘願為革命流血,留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愛國學者朱自清(拒絕領取救濟麵粉)
革命烈士江上清(是江澤民同志的福清)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為官清正也可說愛國)
文化傳播者鑒真(唐代高僧)
詞人秦觀(要知道,當時與新黨相抗的多為愛國人士,像蘇軾、歐陽修、王安國等,秦觀也是其中之一,新黨除王安石外,像呂惠卿、蔡京等無不是小人)
抗清將領史可法(生於開封,死於揚州)
禁煙先驅阮元
佟麟閣
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戰開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閣所在的第二十九軍司令部遭受40餘架敵機的輪番轟炸,並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發動猛烈攻擊。佟麟閣與132師師長趙登禹誓死堅守陣地,指揮二十九軍拚死抗擊。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後奉命向大紅門轉移,途中再遭致日軍包圍,在組織部隊突擊時,被機槍射中腿部,頭部再受重傷,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佟麟閣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贊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1937年7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上將。
「一級英雄」王海大隊長
人物小傳:王海,山東人,1925年生,1945年入黨,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任空三師九團一大隊大隊長的王海帶領戰友們創造了擊落擊傷敵機29架的戰績,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他本人因擊落擊傷敵機9架,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王海和戰友們平均駕駛噴氣式戰斗機飛行時間只有20多個小時,而他們的對手美國空軍飛行員大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打敗強敵。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餘架美機分頭飛至我方上空進行狂轟濫炸,我機奉命起飛迎戰。王海大隊出動6架戰機,向指定戰區飛去。「跟我進攻!」發現敵機正在向清川江橋投擲炸彈後,王海發出命令。隨之,編隊從6000米的高度直搗而下,瞬間就沖到了1500米處的敵機群中。敵機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亂作一團,丟掉炸彈,倉促應戰。見敵機採用「圓圈戰術」,8架飛機首尾相連,互相掩護,與我機兜起圈子,王海一聲令下:「爬高佔位!」我6架戰機一起昂頭,急速躍上高空。緊接著,他們又一壓機頭,猛沖下去。幾次沖擊,硬是沖破了敵機的「圓陣」。王海抓住時機,向一架敵機猛沖過去,直到距敵機500米處才開火,打得敵機翻滾著墜向地面。剩下的敵機一個個驚慌萬分,四散逃竄。戰斗結束後,王海和戰友編著整齊的隊形返回基地。這次戰斗中,他們一共打掉了5架敵機。王海大隊一舉成名。
曹聚仁(1900-1972),浙江蘭溪墩頭鎮蔣畈村(原屬浦江)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記者和傑出的愛國人士。22歲便記錄整理出版了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國學概論 》;20多歲便登上了暨南、復旦等大學的講壇;30年代初,在上海創辦了《濤聲》、《芒種》等,魯迅也經常為之投稿;抗戰時持筆從戎,成為戰地名記者;蔣經國在江西贛南主政時,曾邀其創辦《正氣日報》;1950年隻身赴港從事自由寫作。1956年起,開始為兩岸和平統一而奔波 ,得到毛澤東、周恩來、陳毅以及蔣介石、蔣經國等國共要人的重視。1972年7月23日在澳門逝世時,周恩來總理蓋棺論定稱贊他為「愛國人士」,並為其親擬墓碑碑文:「愛國人士曹聚仁先生之墓」,原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也贊揚他「為祖國統一大業貢獻了畢生精力」。
愛國少年石童子
明嘉靖三十二年,倭寇竄犯江南沿岸各地進行瘋狂地走私搶劫,石 童子也爬上城牆,和成年人一起保護家鄉。一天夜裡,石童子看見幾個黑影從城下爬上來, 連忙呼喊:「倭寇爬城了!」就在他呼喊時,後背被倭寇砍了一刀,等到人們趕來時,石童 子已倒在血泊里。喜定城保住了,而石童子卻獻出了年幼的生命,據說,他只有十一二 歲。我是中國人
抗日英雄吉鴻昌,,因反對蔣介石反共內戰和賣國投降政策,被奪了兵 權,並限期讓他出國。在美國期間,他看到「中國城地下博物館」,陳設的盡是些中國落後 的東西。說明中國人無知和愚昧。他非常氣憤地告訴管理員「我就是中國人。」吉鴻昌去郵 局寄東西,郵局職員說「不知道中國在哪裡」。吉漚昌親自動手做了一個小木牌,上面寫道 :「我是中國人。」以後凡是在正式場合,吉漚昌都要把這塊木牌佩帶在胸前。
將聖火點燃在中國
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宣傳家。1935年被捕, 他視死如歸,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6月18日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6歲。
1919年瞿秋白參加了「五四」運動,後來參加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任《晨報》記者時, 寫下了《餓鄉紀程》和《俄羅斯革命記》兩部著作,1922年,瞿秋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 25年「五卅」運動後,瞿秋白在上海創辦了我黨第一張日報《熱血日報》,是我國現代史和 新聞報刊史上的光輝篇章。瞿秋白為我國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永遠是我們學習 的榜樣。
屈原投江
屈原是戰國後期楚國人。在他當左徒時,主張對內改革對外抗秦,但這些 正確主張遭到官僚貴族的反對和非議,於是他被免了官職,並被流放到江南。在流放中,屈 原寫了長篇抒情詩《離騷》,後來,聽說郢城淪落的消息肝腸寸斷,痛不欲生。農歷五月初 五,疫入汩羅江,決心以自己的死來喚醒人民,拯救祖國,後來,每到端午節,人們就以賽 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⑧ 「一個我倒下,還有千千萬萬個我站起來」原話是怎樣誰說的記得好像是個革命烈士!
原話出自聞一多的《最後一次演講》:「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
《最後一次演講》是聞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會上所做的講演,在講演中聞一多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當天下午聞一多就遭到了國民黨特務人員的暗殺。也代表了聞一多的決心。
(8)革命戰友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聞一多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長。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詩人和學者。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在西倉坡宿舍門口即被國民黨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湯時亮和李文山槍殺。21日,西南聯大校友會召開一多先生追悼會,朱自清出席並講了話。他一開頭便憤激地說:聞一多先生在昆明慘遭暗殺,激起全國的悲憤。這是民主主義運動的大損失,又是中國學術的大損失。
⑨ 革命戰友情友誼常在
革命戰友有經常在友情在人情在,你不在人情不在。沒有長春的友誼,只有不變的利益,有利交換,那麼就有里,友誼沒有利益交換,就沒有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