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腰間盤在身體那個部位 要求圖解(急)
腰椎間盤位於腰椎椎體之間,對腰椎椎體起支撐、連接和緩沖作用。
腰間盤中間是髓核,85%是水分,隨著年齡增大,髓核水分會不斷減少、彈性降低,腰椎靈活度也越來越差。腰痛,其實是腰椎間盤這個零件用久了。而腿麻則有可能是髓核在椎間盤內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擠壓到了相鄰的神經根。腰椎間盤是一個軟骨纖維環,內部盛滿果凍狀髓核。由於不斷運動,椎間盤逐漸老化脫水、僵化變硬,受擠壓後變形或表現出微裂口,內部果凍狀髓核滲出,硬化結痂,這就是椎間盤突出物,壓迫到神經或者脊椎,引起各種頸椎痛、坐骨神經痛。
(1)腰椎間盤s1節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應注意下面幾點:
1、睡硬板床。使脊柱能保持自然生理曲度,腰部肌肉處在休息狀態,腰椎也輕松無負擔。
2、腰腿不受涼。養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呵護腰腿不受涼,愛惜自己不過勞。
3、蹲下取重物。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4、站如松坐如鍾。不久坐也不久站,站或坐都要端正,胸部挺起,腰部平直。
5、姿勢多變化。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解除肌肉疲勞。
B. 腰椎 L4/ 5 椎間盤是在哪個地方
L3:第三腰椎
L4:第四腰椎
L5: 第五腰椎
S1:第一骶椎(其實骶骨是5個骶椎融合成的一個整體)
L5/S1椎間盤就是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間的椎間盤。
(2)腰椎間盤s1節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以L4~5椎間盤最為多見,佔58%~62%;L5~S1次之,佔38%~44%,極少部分發生於L3~4以上的椎間盤,2個椎間盤同時發病者佔5%~10%。L5~S1椎間盤是整個脊柱最下邊的2個椎間盤,是全身應力最集中的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腰椎活動度較大,脊柱做各種方向活動時對下位椎間盤,尤其是纖維環的牽拉力最大。因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參與脊柱活動,脊柱活動時骶椎不產生相應的協調緩沖動作,脊柱上位各節段的活動最終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個活動節上。因此,L4~5椎間盤損傷的機會最多。
在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醫治療方法以消炎止痛、牽引治療為主,對於緩解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治療方法多,復發很難避免,這是由疾病本身決定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當前的主要工作。
C. L5-S1椎間盤突出在人體的哪個部位具體圖樣
你好,因為人脊髓在生長過程中。腰椎處發出的神經比椎骨低一個節段面,也就是說,L4-5的椎骨,發出的神經要低一個位面,這個神經就是L5神經。而L3-L4椎骨發出的神經就是L4。L5-S1就是S1神經。並不是說L5椎骨發出的神經就是L5神經,以為發育過程中神經和骨是不同步的。所以人體的硬脊膜囊終止於S2。 下腰椎的損傷不會截癱就是由於L1一下就變成馬尾神經了。
D. l3 4 l4 5 l5 s1椎間盤在身體哪個部位
L3:第三腰椎
L4:第四腰椎
L5: 第五腰椎
S1:第一骶椎(其實骶骨是5個骶椎融合成的一個整體)
L5/S1椎間盤就是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間的椎間盤。
(4)腰椎間盤s1節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的好發部位以L4~5椎間盤最為多見,佔58%~62%;L5~S1次之,佔38%~44%,極少部分發生於L3~4以上的椎間盤,2個椎間盤同時發病者佔5%~10%。L5~S1椎間盤是整個脊柱最下邊的2個椎間盤,是全身應力最集中的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腰椎活動度較大,脊柱做各種方向活動時對下位椎間盤,尤其是纖維環的牽拉力最大。因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參與脊柱活動,脊柱活動時骶椎不產生相應的協調緩沖動作,脊柱上位各節段的活動最終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個活動節上。因此,L4~5椎間盤損傷的機會最多。
在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西醫治療方法以消炎止痛、牽引治療為主,對於緩解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治療方法多,復發很難避免,這是由疾病本身決定的,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當前的主要工作。
E. L5-s1椎間盤在哪個位置,要圖
L5-s1椎間盤就是指腰5骶1椎間盤突出壓迫骶1神經根,臨床表現為骶髂部、髖部、大腿、小腿及足跟外側疼痛;
大腿及足外側,包括外側3個足趾麻木;
足趾屈曲及屈拇無力,踝反射減弱或消失。
L5-s1椎間盤治療方法包括腰椎牽引治療,經過牽引使椎間隙增寬、關節突關節拉開、後縱韌帶緊張,有利於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推拿、按摩可緩解骶棘肌痙攣,減少椎間盤內壓力或者改變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相對關系,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卧床休息可以降低椎間盤的壓力,使突出的髓核內張力減小,從而減小對神經根的壓力,並有利於損傷的纖維環修復。
L5-s1椎間盤突出現象,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而且是長時間的,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和解決。L5-s1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多數伴有慢性腰肌勞損,梨狀肌肉緊張,腰椎病,L5壓迫的神經跟隨隨神經走過的部位肌肉痙攣而造成腰腿疼。
一般需要針灸,理療等手段來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痙攣,做完理療,可能會舒服一點,不做以後又會和以前一樣。同時,病人應該睡硬板床,平時注意慢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圖片如下所示,放不出來。
F. 腰間盤在哪個位置圖片
腰間盤(腰椎間盤)指的是兩個腰椎之間的盤狀物,位置是在兩個腰椎之間,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緩沖壓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個腰椎,即L1、L2、L3、L4、L5。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腰椎體之間,第一腰椎與第二腰之間的椎間盤稱為腰1、2椎間盤,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的稱腰2、3椎間盤,以此類推,一般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腰3、4與腰4、5椎間盤。
但腰痛並不一定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如運動過度後的腰肌勞損、腎虛等也可引起腰痛。
(6)腰椎間盤s1節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
腰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富於彈性的膠狀物質;周圍部的纖維環,由多層纖維軟骨環按同心圓排列.頸腰部纖維環前厚後薄,髓核易向後外側脫出,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椎間盤突出症。
鍛煉方法
1、腹肌鍛煉。
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
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
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
G. 腰間盤在哪裡位置
腰間盤主要是位於上下兩個椎體的中間部位,起到了緩沖震盪,減輕摩擦的作用,由纖維環和髓核所構成。如果腰部受到外力的損傷,通常會導致纖維環的損傷,進而導致腰部疼痛、雙腿麻木的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使每一個工作人員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避免加速腰椎間盤退變和在腰椎間盤退變基礎上的損傷。預防措施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應定時對於青少年或工作人員的健康檢查,同時應廣泛開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知識宣傳教育。
2、勞動部門應規定從事勞動的最大負荷量,避免脊柱過載促使和加速退變。
3、正確的勞動姿勢和勞逸結合。
4、加強肌肉鍛煉強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損傷,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
H. L3-S1腰間盤在哪裡最好有圖例
兩側臀部的骨頭上面的最高點連線所經過的腰椎骨頭的隆起(俗稱算盤籽)是第4腰椎棘突,在它上面是第三,下面是第五腰椎棘突,三和四之間是L3-4,四和五之間是L4-5,再下面是腰五骶一L5S1椎間盤。
最上面的紅線是L3-4,中間是L4-5,最下面的是L5S1椎間盤
I. 腰椎L4-S1什麼意思
·1、腰椎L4-S1是第四腰椎、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有椎間盤突出的情況;
2、腰椎有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於胸椎,小於頸椎;
3、關節突呈矢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向後內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向前外側。
(9)腰椎間盤s1節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腰椎
J. 腰間盤突出的L3 L4 L5 S1 各代表什麼
L3L4L5S1就是腰椎第三第四第五和骶椎突出像這樣的症狀主要是由於人體退行性病變或長期不正確坐姿或在勞動或體育活動腰部遭受扭閃和撞擊,抬重物時用力過大、過勞等受傷而引起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口脫出,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根而產生腰腿串通,即腰腿伴根性坐骨神經痛等症狀,由於本症以腰腿疼痛為主,所以中醫稱為損傷腰痛。導致纖維環失去彈性和韌性,纖維環,即是連接椎節的纖維肌肉組織。當其失去彈性和韌性後,就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樣,容易受損和斷裂。那麼在一些非常規動作或負重的情況下,就常有可能造成纖維環的撕裂。從而導致髓核從纖維環破口突出,溢出。而髓核突出部份,已脫離人體循環系統,由此逐漸鈣化,轉變為新的物質。多為無機物。這種突出的物質,壓迫纖維環附近通過的神經根,則就會引起神經末梢的麻木,疼痛、腫脹、酸沉等反射情況。我建議用中葯外敷試試。主要採取透皮給葯,直達病灶。以軟體通絡的葯物,軟化和分解突出並已經發生轉變了的髓核物質。消除水腫,改善新陳代謝。從而使突出的髓核得以分解,軟化和吸收。並且以一些蓄養葯物,使得纖維環及周圍組織,得到充分的蓄養,進入良性循環。使纖維環重新恢復彈性及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