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骶尾骨在人體什麼部位
骶尾骨在人體脊柱末端的兩塊臀大肌的中間,用手可以摸到。
骶骨(sacrum)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側部、骶骨尖、盆面和背側面,呈倒三角形,構成盆腔的後上壁,其下端為骶骨尖,與尾骨相關節,上端寬闊的底與第5腰椎聯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側面後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長而窄,女性短而寬,以適應女性分娩的需要。
骶骨底前緣突出,稱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圓形骨面即第1骶椎體的上面,與第5腰椎椎體的下面形成腰骶關節。底的兩側平滑,名骶翼。骶骨的兩側上部粗糙,為上3個骶椎橫突相癒合所致,該部呈耳郭狀,又稱耳狀面,與髂骨相應的關節面形成骶髂關節。
耳狀面下緣的位置多位於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骶髂關節的高度並不直接與骶骨高度相關,高而長的骶骨,骶髂關節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關節可以長。骶骨的側緣在骶髂關節以下窄薄部分為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附著處。
(1)尾骨疼痛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骶骨的高度與骶椎數目有關,由於腰椎或尾椎的移行,骶椎的數目可能增加。如骶骨含有第5腰椎時稱腰椎骶化,腰椎骶化可能完全,也可能不完全,通常一側發育不全,或僅橫突融合而腰椎體與棘突仍分離。第1骶椎一般與第5腰椎形成單岬,但可同時與第2骶椎又形成一岬,構成重岬。
骶骨後面上下部,各有一缺損,名腰骶間隙和骶尾間隙,蛛網膜下腔麻醉和骶管阻滯可分別由此兩間隙進入。骶尾間隙成「八」形,也稱骶管裂孔或骶管裂隙,系由於第5骶椎兩側椎弓未癒合、椎板和棘突未發育所致;
其位置可存在變異,有的在裂孔的尖端有向下伸延的骨片,將裂孔分為左、右兩半,或有些小骨片凸向腹側,裂孔被分隔,或骶管裂孔兩側緣向腹側生出一些小骨片,互相相連成兩個小孔,或骶角不顯而幾乎無裂孔。
❷ 骶骨在哪個部位百度圖片
脊索瘤都位於哪些部位
脊索瘤常發於顱底、脊柱和骶骨。圖示為顱底、骶骨和椎體的大致位置,以及相關的重要的神經系統。相關部位脊索瘤會累及顱神經和脊髓神經,相關這些神經的功能已經在有介紹,感興趣的可以化療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的正確認識、治療及管理,在此就不贅述了。
脊索瘤可以沿脊柱發生在從頭頂到尾骨的任何部位,骶骨、顱底和脊柱似乎最常見的原發部位。大約50%的脊索瘤位於脊柱的底部骶骨的骨骼。30%在顱底,通常在被稱為骨斜坡的顱底部位。顱底脊索瘤有時被稱為腦腫瘤,因為它們生長在顱骨內;然而,脊索瘤實際上不是從腦細胞發育而來。其餘20%脊索瘤位於頸部、胸部或下背部的脊柱部位。這些部位是頸椎、胸椎和腰椎,它們也被稱為活動脊柱。
極少數情況下,脊索瘤能沿脊柱的多個部位開始,成為多原發腫瘤。極為罕見的脊索瘤案例發生在遠離脊柱的骨頭,已有發生在肋骨,腿和腳的骨頭的案例報道。
如果脊索瘤轉移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它們最常擴散的部位是肺、肝、骨或淋巴結。轉移通常只有在原發腫瘤進展時發生,在初次診斷時很少報道。
脊索瘤都有哪些病理類型?
基於脊索瘤在顯微鏡下看起來的樣子,脊索瘤有四個亞型,也有分為三種的說法:傳統脊索瘤,軟骨脊索瘤,和去分化脊索瘤。
傳統(古典)脊索瘤:是最常見的脊索瘤形式。它是由一個獨特的類似於脊索細胞的細胞類型組成,可能有軟骨樣外觀。
低分化脊索瘤:是近年發現的一種亞型。它可能比傳統脊索瘤更具侵略性,增長更快,其特點是稱為INI-1的基因缺失。這種脊索瘤在兒童和青年患者中更為常見,在顱底腫瘤中更為常見。
去分化脊索瘤:更具侵襲性,通常比其他類型的脊索瘤增長更快,比常規脊索瘤更容易轉移。它也有INI-1基因缺失。這種類型的脊索瘤是罕見的,只發生在約5%的病人中,兒童患者中更常見。
軟骨樣脊索瘤:這是一種在過去當難以區分常規脊索瘤和軟骨肉瘤時常用的術語。這已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Brachyury幾乎在所有的傳統脊索瘤中表達,使它們更容易和不表達BRACHYURY的軟骨樣腫瘤(例如軟骨肉瘤)區別開來。沒有證據表明有軟骨樣外觀的脊索瘤,行為方式不同於那些沒有這種外觀的傳統類型。
❸ 尾骨在哪裡圖片
尾骨在脊柱骨的最下端。
尾骨底向上伸的尾骨角是第1尾椎的上關節突,它與骶角相關節,在尾骨角外側,每側有一對向外平伸的尖突,它們是尾椎的橫突。第2尾椎的橫突甚小。第3、4尾椎退化成結節狀小骨塊。
尾骨位於脊椎的最末端是退化的骨質,也就是退化的尾巴。它的位置在臀部,也就是順著肛門向上觸摸時,摸到的骨質就是尾骨的位置,並且為尾骨的曲度是孤向後側的彎鉤樣形狀,特別是在臀部騎跨傷或者有明顯的摔倒。
臀部著地以後,很容易導致尾骨部位出現損傷、骨折、脫位,就會引起會陰部有明顯的酸脹、疼痛。
(3)尾骨疼痛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1、尾椎無椎弓,故無椎管。尾骨下端尖,上端為底,其卵圓形關節面和骶骨尖形成關節,其間有纖維軟骨盤。
2、尾骨後上部的凹陷與骶骨相連部分稱為骶尾間隙,在關節面後部兩側各有一尾骨角,相當於尾骨的椎弓和上關節突。
3、尾骨底的後緣較前緣為高,朝前下,它的前面稍凹,平滑,後面突出並粗糙。尾骨的形狀可有很多變異,兩側可不對稱,其曲度可前彎,或向一側傾斜。
4、骶尾關節可發生骨性融合。在人類為退化之骨,切除後無多大影響。坐位時,尾骨並不著力,而系坐骨結節負重。尾骨在晚年可與骶骨相癒合形成一骨,這在女性更為多見。尾骨可以改變骨盆出口形狀,如尾骨不能活動,分娩時可發生骨折。
❹ 尾骨部位疼
尾骨疼主要是骶尾部損傷、腫瘤、感染,以及產婦分娩時導致的一些損傷引起。骶尾部疼痛在臨床並不多見,更多看到的是一些兒童摔倒,臀部著地導致的損傷,或者一些成年人突然臀部著地導致的疼痛。這些疼痛很典型的症狀就是卧床休息會改善,坐硬凳子會疼痛加重,坐軟凳子會疼痛減輕。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只有一側臀部可以坐凳子。根據文獻報道,這些疼痛的原因是腰尾椎之間的錯位。通過核磁共振和X線檢查可以看到骶1、骶2、尾骨之間有明顯關節錯位,這個部位雖然沒有重要的神經結構,但是會導致慢性疼痛,而且以酸脹痛為主。
❺ 尾骨在哪個位置圖片
尾骨(coccyx)略呈三角形,由3~5節尾椎癒合而成,
一般在30~40歲才融合完成,底向上伸的尾骨角是第1尾椎的上關節突,它與骶角相關節,在尾骨角外側,每側有一對向外平伸的尖突,它們是尾椎的橫突。第2尾椎的橫突甚小。第3、4尾椎退化成結節狀小骨塊
尾椎無椎弓,故無椎管。尾骨下端尖,上端為底,其卵圓形關節面和骶骨尖形成關節,其間有纖維軟骨盤。尾骨後上部的凹陷與骶骨相連部分稱為骶尾間隙,在關節面後部兩側各有一尾骨角,相當於尾骨的椎弓和上關節突。
(5)尾骨疼痛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與功能
骶尾關節可發生骨性融合。在人類為退化之骨,切除後無多大影響。坐位時,尾骨並不著力,而系坐骨結節負重。尾骨在晚年可與骶骨相癒合形成一骨,這在女性更為多見。尾骨可以改變骨盆出口形狀,如尾骨不能活動,分娩時可發生骨折。
尾骨底的後緣較前緣為高,朝前下,它的前面稍凹,平滑,後面突出並粗糙。尾骨的形狀可有很多變異,兩側可不對稱,其曲度可前彎,或向一側傾斜。
❻ 尾椎骨疼痛是怎麼回事
如果是尾椎上部部分出現疼痛的症狀,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低位筋膜炎引起,這通常是由於肌肉勞損導致的,這種情況下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症,和平時不良的姿勢習慣,或者是受涼疲勞的因素有關系的。需要做局部的熱敷按摩,也可以進行針灸或者是外用中葯等方法來進行改善症狀。
平時的時候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也可以每天堅持一下做飛燕動作,這樣都可以有利於症狀的緩解,還需要排除局部有腫塊,或者是尾骨性病變的可能性,像骶骨腫瘤或者是陳舊性的尾椎骨折脫位,甚至是腰椎間盤突出,這些情況下,需要去做局部的彩超或者是拍片檢查,明確原因以後再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平時需要注意局部的保暖。
❼ 尾椎骨在什麼位置,最好有圖片
尾椎骨位於骶骨下方,即脊椎最尾端的部位,脊椎骨的最後一塊,沿著脊柱一直摸下去,最後一塊就是人的尾巴退化在外部沒有,但是遺留尾骨,尾骨數目不等,尾椎通常由三至四塊小骨頭連接而成,與骶骨構成骶、尾關節,尾骨間亦有尾間關節
❽ 尾椎骨在哪個部位
病情分析:您好,臀部上方尾椎骨尾骨位於骶骨下方,(尾巴你知道否,人的尾巴退化在外部沒有,但是遺留尾骨),尾骨數目不等,1-4塊,多數3-4塊。與骶骨構成骶、尾關節,尾骨間亦有尾間關節
意見建議:
疼痛的原因:尾椎一帶的感覺神經來自第四,五薦椎及尾神經本身.當骨盆腔內生殖泌尿系統有病變時疼痛會經由薦神經而牽涉尾椎神經,這就是造成假性尾椎痛的原因.
臨床症狀:尾椎痛在臨床上我們所見到的以年輕女性居多,有些人的疼痛屬於急性,但有些人卻是已經經過長期不同的治療,仍然無法獲得改善的慢性病.患者常常無法以正常方式坐立,總覺得卧床或站立比較舒服.這種疼痛有時只集中在尾椎骨的尖端部位,有局部的壓痛,但有些人則疼痛范圍較為模糊.疼痛有時會因提肛肌的壓力的增加而加劇.當夜間或連續咳嗽,打噴嚏時疼痛加劇,就得特別小心,因為有時候尾椎附近的腫瘤,或脊椎腫瘤也會有類似的症狀發生.
理學檢查:注意尾椎附近尾椎附近是否有感覺異常,或只是單純的壓痛.男性病患必須由肛門檢查攝護腺有無異常.而女性病患則根據症狀做骨盆腔泌尿生殖系統的檢查.由內診可以觸摸尾椎是否有疼痛或腫瘤.
診斷工具:正面和側面的尾椎X光攝影檢查,通常可看出尾椎骨折,脫臼或因骨折癒合不良造成的假性關節.有時候也能看到薦尾椎的腫瘤和骨頭被腫瘤破壞的程度.
治療:假性尾椎痛常來自骨盆腔或泌尿生殖系統的病變,因此應會診婦產科或泌尿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真性尾椎痛可分成急性痛和慢性痛,在急性疼痛期可給予非類固醇的抗炎止痛劑,另外,可給予氣圈以防止尾椎在坐立時接觸椅子引發疼痛,局部的麻醉劑加上類固醇劑注射,可達到暫時的止痛效果,若解便會疼痛,則給予軟便劑.至於慢性病的患者,可建議溫水坐浴或考慮開刀.由於尾椎的特殊解剖位置,15%左右的患者可能因開刀造成格蘭氏陰性菌的感染,由於開刀的並發症高,以及開刀的療效並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通常採取保守的治療方法.
❾ 尾巴骨在哪裡圖片
尾骨(coccyx)略呈三角形,由3~5節尾椎癒合而成,
一般在30~40歲才融合完成,底向上伸的尾骨角是第1尾椎的上關節突,它與骶角相關節,在尾骨角外側,每側有一對向外平伸的尖突,它們是尾椎的橫突。第2尾椎的橫突甚小。第3、4尾椎退化成結節狀小骨塊
尾椎無椎弓,故無椎管。尾骨下端尖,上端為底,其卵圓形關節面和骶骨尖形成關節,其間有纖維軟骨盤。尾骨後上部的凹陷與骶骨相連部分稱為骶尾間隙,在關節面後部兩側各有一尾骨角,相當於尾骨的椎弓和上關節突。
(9)尾骨疼痛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與功能
骶尾關節可發生骨性融合。在人類為退化之骨,切除後無多大影響。坐位時,尾骨並不著力,而系坐骨結節負重。尾骨在晚年可與骶骨相癒合形成一骨,這在女性更為多見。尾骨可以改變骨盆出口形狀,如尾骨不能活動,分娩時可發生骨折。
尾骨底的後緣較前緣為高,朝前下,它的前面稍凹,平滑,後面突出並粗糙。尾骨的形狀可有很多變異,兩側可不對稱,其曲度可前彎,或向一側傾斜。
❿ 尾巴骨在哪個位置圖片
尾骨(coccyx)略呈三角形,由3~5節尾椎癒合而成,
一般在30~40歲才融合完成,底向上伸的尾骨角是第1尾椎的上關節突,它與骶角相關節,在尾骨角外側,每側有一對向外平伸的尖突,它們是尾椎的橫突。第2尾椎的橫突甚小。第3、4尾椎退化成結節狀小骨塊
尾椎無椎弓,故無椎管。尾骨下端尖,上端為底,其卵圓形關節面和骶骨尖形成關節,其間有纖維軟骨盤。尾骨後上部的凹陷與骶骨相連部分稱為骶尾間隙,在關節面後部兩側各有一尾骨角,相當於尾骨的椎弓和上關節突。
(10)尾骨疼痛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與功能
骶尾關節可發生骨性融合。在人類為退化之骨,切除後無多大影響。坐位時,尾骨並不著力,而系坐骨結節負重。尾骨在晚年可與骶骨相癒合形成一骨,這在女性更為多見。尾骨可以改變骨盆出口形狀,如尾骨不能活動,分娩時可發生骨折。
尾骨底的後緣較前緣為高,朝前下,它的前面稍凹,平滑,後面突出並粗糙。尾骨的形狀可有很多變異,兩側可不對稱,其曲度可前彎,或向一側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