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落枕艾灸哪個穴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全民k歌的花花圖片大全 2025-08-06 02:50:29

落枕艾灸哪個穴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15 21:45:38

1. 睡覺落枕,脖子疼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緩解呢

僵硬是指睡覺或外傷後頸部肌肉突然疼痛,尤其是當頭部和頸部旋轉時。落枕的原因有: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枕頭太高、太軟或不平,頸部外傷,頸部受風寒影響。如果是頸椎病引起的,「落枕」會反復出現。前四個可以通過消除原因來緩解。家人可以幫助落枕的人按摩,熱敷緩解疼痛:按摩:站在落枕後面,用一根手指輕輕按壓頸部,找出最疼的部位,然後用一根拇指從側頸頂部到肩背部按摩最疼的部位,依次按摩最疼的部位,用力按摩最疼的部位,直到感覺到明顯的疼痛。

由輕到重按壓按摩約5分鍾。可以用左手和右手交替進行。用小魚際從肩到頸,從下到上輕輕快速擊打約兩分鍾。用拇指和食指按壓左右風池穴和肩井穴1-2分鍾。用拇指或食指按壓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間,掌骨關節後5點),感覺酸痛2-3分鍾。最後做頭頸部屈曲、後傾、左右側偏和旋轉。這個動作要慢慢來,千萬不要用力過猛。

2. 落枕穴的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壯,或艾條灸5~15分鍾。
用食指指腹,或圓珠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松多了。

3. 有什麼妙招可以解救落枕脖子呢

‍‍

關於落枕,我想很多人都有過。可是誰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拯救落枕的脖子。落枕了怎麼辦?冬季天氣寒冷,是落枕的高發時期,當你某一天早上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脖子僵硬,甚至不能轉頭,或者只能歪著腦袋,忍著頸部的疼痛,這時,你多半是睡落枕了。落枕怎麼辦?落枕的最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2、避免再受風寒:落枕後,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讓脖子再受到涼風吹,以免加重落枕的病情。

3、熱敷:如果是因為受了風寒而造成的脖子疼痛的話,那麼,你可以用熱毛巾或熱敷袋熱敷你的脖子,這樣可以緩解脖子的僵硬和酸痛。

4、拔罐:如果落枕造成了你頸部肌肉嚴重的痙攣和疼痛的話,那你可以採取拔罐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疼痛仍然不能緩解的話,你還可以到醫院進行局部的封閉,這樣治療下來,一般情況會在2-3天恢復過來的。

5、按摩:對於落枕,一般採用手法按摩治療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手法按摩治療的方法是,病人取端坐位,施術者站在其後進行按摩。如果屬於肌肉痙攣的話,可以沿著該痙攣的肌肉行走的方向,實行松筋、理筋等手法按摩,反復3-5次;如果屬於副神經痛的話,那你就應該沿著神經分布的區域反復地輕揉。

要是你有反復發生落枕的情況的話,你就應該考慮有患上頸椎綜合症的可能了。這樣的話,在急性期,應用手法按摩時手法一定要輕;如果疼痛比較輕微、肌肉痙攣不明顯的話,那麼你實施的手法就應該要重點。

6、貼葯膏:你還可以選用一些外敷的葯膏,例如,熱敷靈、活血止痛膏、活血膏、寒痛樂、麝香虎骨膏等,對於緩解因落枕造成的肌肉疼痛有挺好的療效。

脖子有過落枕現象的朋友,趕快試試以上的方法,很有效的額!

‍‍

4. 請問脖子落枕了艾灸治那個穴點陣圖

可以選擇艾灸治療大椎,頸百勞,落枕,肩井穴位,有溫經散寒。活血行氣,改善疼痛的作用。建議可以每天艾灸二十分鍾左右。注意防寒保暖。

5. 緩解落枕脖子痛的方法穴位保健操按摩怎麼做

緩解落枕脖子痛的方法?穴位保健操按摩怎麼做?

人的一生,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囊和筋膜鬆弛,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落枕」現象。

一、肌肉扭傷

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三、熱敷

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四、貼葯膏

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6. 對於落枕有哪些快速解決的方法具體應該怎麼做

落枕是指人們在睡覺或受傷後感到頸部肌肉疼痛,尤其是頭部旋轉時。落枕的原因有很多,如睡覺時頭部和頸部姿勢不當、枕頭很高、頸部受傷或寒冷,很多人問,當我落枕的時候我該怎麼做?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緩解落枕?這里有一些緩解落枕疼痛的方法。

中醫針灸中有一個「羅針穴」,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間,掌骨關節後一點,是治療枕下的一種特殊針灸經驗。你可以用左手和右手交替按摩自己。要點:用拇指搓洗針灸,輕按體重,持續按壓10分鍾;在針灸推拿過程中,頭部稍微向前伸展,從前面和下面慢慢收縮,使下顎靠近胸骨上窩,保持頸部肌肉放鬆,然後輕輕地、緩慢地向左和向右旋轉頭部,從小到大逐漸增加范圍,並逐漸將頸部伸直至正常位置。旋轉限制在幾乎沒有疼痛的最大范圍內。

7. 落枕穴點陣圖

神奇「落枕穴」緩解落枕痛苦

日常生活中,很多坐班的市民,常常一覺醒來就覺得脖子異常疼痛,這有可能就是落枕了,這里介紹一種簡便的自我按摩治療法。


神奇的落枕穴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1厘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壓揉按落枕側的「落枕穴」,並同時活動被切壓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注意按摩前可塗少許頸肩松按摩膏於頸部即達到鎮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的效果。按摩手部的同時,緩慢活動頸部: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鬆弛,然後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並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功效】約5-10分鍾,疼痛則可明顯緩解。這個方法既能治療落枕,又能預防頸椎病。另外也能緩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應注意鑒別落枕與早期頸椎病,後者最好到醫院治療。

刺灸法效果更好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壯,或艾條灸5~15分鍾。

用食指指腹,或圓珠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松多了。


落枕多因夜間睡覺時姿勢不當或頸部受風寒所引起。 落枕又稱失枕,睡起後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好發於青壯年,冬春兩季多發。輕者數天可以自愈,重者可遷延數周不愈,影響工作和學習。

病因病理

睡眠時姿勢不良,頭頸過度偏轉,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均可使局部肌肉處於長時間緊張狀態,持續牽拉而發生靜力性損傷。

頸項背部受風寒侵襲,嚴冬受寒,盛夏貪涼,風寒外邪侵襲使頸背部某些肌肉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功能障礙。

常規治療

理筋手法

手法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疼痛,往往經治療一次,症狀即減輕大半,如配合葯物等治療,則療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術者站於患者背後。緩慢轉動頭頸,在頸項部找到痛點或痛筋後,用拇指或小魚際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穩施壓,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緩解,疼痛減輕,再找出新痛點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復,至活動基本正常,痛點消失為止。

2.伸筋療法:運動醫學研究說明,拉緊痙攣的肌肉使之伸展,並維持兩分鍾以上,可使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減輕或消失。利用這一原理,有針對性地使痙攣、收縮的頸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頸肌痙攣,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恢復頸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環的目的。

(1)胸鎖乳突肌伸筋法:患者仰卧位,術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側下頜,並緩慢使患者頭部轉向對側,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雙手位置不動,兩分鍾後放鬆。雙側分別進行,重復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體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另一手扶同側顳部,雙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頸部側屈向對側,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為保持頸部側屈位兩分鍾,隨後放鬆,先健側後患側,重復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患者坐位,術者立其後,雙手肘部按住患者雙肩以固定肩部,雙手手指重疊扶在患者頸枕部,逐漸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頸部前屈,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頸部前屈兩分鍾,隨後放鬆,重復3~5次。

以上方法可單獨應用,亦可配合應用。每日治療一次,3次為一療程。

葯物治療

1.瘀滯型:宜活血舒筋,常用頸肩松按摩膏、舒筋活血湯(羌活6克,防風9克,荊芥6克,獨活9克,當歸12克,續斷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紅花6克,枳殼6克)加減。

2.風寒型:宜疏風祛寒,宣痹通絡,常用頸肩松按摩膏、葛根湯(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薑3片,大棗3枚)、桂枝湯(桂枝9克,芍葯9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4個)或羌活勝濕湯(羌活15克,獨活15克,藁本15克,防風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荊子10克)加減。

針灸治療

1.處方:大椎、後溪、懸鍾、落枕穴及阿是穴針灸並用,瀉法。

2.操作:諸穴均常規針刺,同時囑患者在行針中向前、後、左、右活動頸項部;由風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拔罐治療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輕者直接拔罐;疼痛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膚針叩刺出血,然後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牽引治療

用枕頜帶牽引,以坐位牽引為主,牽引重量為2~5千克,每次30分鍾,每日1~2次。

物理治療

可選用電療、磁療、超聲波等儀器進行局部理療,溫筋通絡,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病症。

適宜技術

米醋熱敷治療落枕

1.治療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備一塊棉紗布浸入米醋中,然後將浸濕的棉紗布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面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鍾。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以保持溫度。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如果家中沒有棉紗布,也可用純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熱敷後可有效緩解「落枕」帶來的不適。

預防調護

治療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放鬆頸部肌肉,疼痛緩解後,應積極進行頸部的功能活動,可作頭頸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轉動作,以舒筋活絡。

睡眠時枕頭要合適,不能過高、過低、過硬,避免頸部受寒受涼,盡量不要在床上看書、看報、看電視。枕頭要置於頸項部,避免頸部受風受涼。

8. 灸大椎穴有哪些好處啊

大椎穴,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意思是,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所以陽氣非常足。這時就產生一個疑問「是不是大椎穴是補陽的呢?」,這樣想可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既然被稱為「大椎」,當然就要其「老大」的作用,其調和作用。所以,它的作用不限於補陽,當陰陽相爭的時候,刺激大椎,可使陰陽平衡。

大椎穴:

【取穴】:正坐低頭大椎穴 ,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感冒、過敏性疾病、頸椎病等。治療寒涼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作用】:大椎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

【方法】: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雙孔的艾灸盒施灸,點燃後放入兩根艾條;瘦人可以使用單孔的,每次艾灸10-20分鍾。以自己適應為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9. 落枕艾灸哪裡,落枕了艾灸有用嗎,落枕能艾灸嗎

施灸穴位:大椎、落枕穴、後溪、阿是穴

落枕又稱失枕,是一類因頸項部感受寒邪或長時間的過度牽拉寒邪所引起的,以頸項部強痛及活動受限為表現的臨床綜合征。落枕多發於中、老年人,且反復發作的落枕多由頸椎病引起。臨床表現:晨起後頸項疼痛,不能左右活動或向兩側偏斜。頸項部壓之有痛感,疼痛可向同側上肢、肩背部擴散。

病因:(1) 頸椎病;(2) 睡眠姿勢不當;(3) 枕頭高低不適;(4) 頸部扭傷

臨床表現關鍵詞:頸部強痛、活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