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眸皓齒膀大腰圓是形容人物什麼的
——明眸皓齒、膀大腰圓是形容人物(肖像)的
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徵,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風度、習慣性特點等。
Ⅱ 明眸皓齒可以形容男生嗎
從用例看不見有這樣用的。此語出自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 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明眸皓齒」即
從詩中節出,在詩中是形容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同時也代指楊貴 妃。
所引的這兩句詩,第一句寫的是:楊貴妃而今安在呢?她滿臉污血的遊魂 已不能回歸宮廷。 第二句寫的是:楊貴妃的死地馬嵬坡,那裡的渭水照常東
流,可是唐玄宗則經劍閣入蜀,一死一生,妃留君去,彼此不通消息。
「明眸 皓齒」從詩中節出後,即沿襲了詩中的用法:一是形容女子的美貌,一是代指 美人。如蘇軾《虢國夫人夜遊圖》:「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丹冊與青
史)余淚痕。 」《六十年的變遷》第六章:「走進一位既不高,又不矮,明媚 皓齒,而膚色有白有紅,極為美麗的姑娘。
」兩文中的「明眸皓齒」均是。也 作「皓齒明眸」。用例為《慈禧太後演義》第四回:「但見她豐容盛胡,皓齒
明眸,身量苗條,肌膚瑩潔,濯濯如春月楊柳,灧灧似出水芙蓉。」此中的 「盛胡」是下垂的鬢發,「濯濯」是光明晴朗貌,「灧灧」是水波搖動貌。
「出水芙蓉」也是成語,比喻女子高潔之美。
Ⅲ 明眸皓齒形容什麼人,叫什麼名字
明眸皓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最早的出處是《洛神賦》,形容的應該是甄宓。
明眸皓齒 [ míng móu hào chǐ ]
釋義: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白話譯文: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紅唇鮮潤,牙齒潔白,一雙善於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近義詞:眉清目秀。
反義詞:鶴發雞皮、青面獠牙、鶴發童顏。
筆順
(3)明眸皓齒能形容哪個古代人物圖片動漫擴展閱讀:
一、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
釋義:形容容貌俊秀。
出處:元·無名氏《合同文學》第一折:「有個小孩喚做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一個好孩兒。」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二、青面獠牙 [ qīng miàn liáo yá ]
釋義:形容面貌猙獰凶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三回:子牙見對營門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補語;含貶義
三、鶴發童顏 [ hè fà tóng yán ]
釋義: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顏鶴發。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一回:只見路旁走過兩個老者,都是鶴發童顏,滿面春風,舉止大雅。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Ⅳ 明眸皓齒形容男的還是女的
明眸皓齒是形容女的。
拼音:míng móu hào chǐ。
釋義:眸:眸子;眼珠;皓:潔白。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的美貌;也借指美女。
出處:唐代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譯文: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裡呢?鮮血玷污了她的遊魂,再也不能歸來。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近義詞
眉清目秀
讀音:méi qīng mù xiù。
解釋: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麗而不俗氣。形容容貌清俊秀麗。
出處:元代李直夫《合同文學》第一折:「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外貌。
Ⅳ 明眸皓齒形容男的還是女的
形容女子。
明眸皓齒 [ míng móu hào chǐ ]
釋義: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出處:唐代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譯文: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裡呢?鮮血玷污了她的遊魂,再也不能歸來!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近義詞:眉清目秀。
反義詞:鶴發雞皮、青面獠牙、鶴發童顏。
筆順
(5)明眸皓齒能形容哪個古代人物圖片動漫擴展閱讀:
一、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
釋義:形容容貌俊秀。
出處:元代李真夫《合同文字》:「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譯文:有個孩子名字叫安住;今年三歲;生的容貌俊秀;是一個好孩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二、鶴發童顏 [ hè fà tóng yán ]
釋義: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顏鶴發。
出處:唐代田穎《玉山堂詩文集·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譯文:說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鶴發童顏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Ⅵ 明眸皓齒,鶴發童顏這兩個詞讓我想起《》里的人物
明眸皓齒,鶴發童顏這兩個詞,讓我想起了《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想起了《倚天屠龍記》里的張三豐。
Ⅶ 明眸皓齒形容什麼
明眸皓齒形容人長得好看。
明眸皓齒
【拼音】[ míng móu hào chǐ ]
【解釋】眸:瞳孔,泛指眼睛。皓:潔白。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面容美麗。也作「皓齒明眸」。
【近義詞】眉清目秀、秀外慧中
【反義詞】鶴發雞皮、青面獠牙、鶴發童顏
明眸皓齒的近義詞
1、眉清目秀
【拼音】[ méi qīng mù xiù ]
【解釋】容貌長得清秀俊美。
【近義詞】明眸皓齒、秀外慧中、眉清目朗、眉目如畫
【反義詞】面目可憎、蓬頭垢面、賊眉鼠眼、金剛努目、金剛怒目、其貌不揚、獐頭鼠目、蛇頭鼠眼、披頭散發
2、秀外慧中
【拼音】[ xiù wài huì zhōng ]
【解釋】形容人外貌清秀,內心聰慧。
【近義詞】眉清目秀、耳聰目明、綽約多姿、秀色可餐
【反義詞】賊眉賊眼、獐頭鼠目、研皮痴骨
Ⅷ 明眸皓齒用來形容哪些人呢
明眸皓齒,一般,來形容那些神采飛揚,精神矍鑠,神清氣爽的人
Ⅸ 明眸皓齒指的是誰,歷史人物
明眸皓齒,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móu hào chǐ,意思是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出自三國 魏·曹植《洛神賦》。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曹植此賦據序所言,系其於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師洛陽後,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經過洛水時,「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而作。
洛神即宓妃,別名:雒嬪、洛妃。是中國先秦神話中,黃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時期宓妃形象得以豐富和發展,逐漸變身為世俗的美人,成為男性文人寄託情感的對象。曹植人神相戀的千古名篇《洛神賦》,確定洛神作為理想女神的文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