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鼻樑和鼻根是哪裡
鼻樑就是鼻根。。。鼻子的兩邊(鼻孔旁邊)是鼻翼。。。
❷ 鼻子的鼻的結構
吸氣的時候,空氣經過鼻孔進入鼻腔(第一個箭頭部位)。經過鼻後孔經過咽(第二個箭頭部位),再經過喉口、喉腔、氣管、支氣管進入肺內(第三個箭頭)。呼氣的時候,方向相反。
關於鼻子的結構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組成。外鼻突出於面部,容易受到外傷。
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也是痤瘡、酒渣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症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檢性靜脈炎等並發症。
鼻子的結構 1、鼻根 2、鼻樑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溝 7、鼻翼 。鼻腔的前部稱鼻前庭,有鼻毛,並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癤。
鼻腔的頂部是顱前窩底部一部分,較薄,與硬腦膜相連甚緊,有嗅神經通過。鼻的內側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豐富的血管網,鼻腔外側壁表面不規則,有3個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別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稱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內側與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總鼻道。
在下鼻道有鼻淚管開口,在中鼻道有額竇、前篩竇及上頜竇開口,在上鼻道有後篩竇和蝶竇的開口。鼻竇有4對,即額竇、篩竇、上頜竇及蝶竇。
鼻子的結構圖
病情分析: 1鼻根部分。
這一部分完全由鼻骨構成。它緊靠雙眼的淚阜,上端與額骨的下彎處連接。
鼻根是鼻子最窄、轉折最急的部分1、外鼻:最上部為鼻根,最下向前突起為鼻尖,兩者之間為鼻樑,鼻樑兩側為鼻背。鼻尖兩側為鼻翼鼻骨:左右成對中線相接,上接額骨鼻部成鼻額縫,外緣接它與眼部的連接方式也很突然。
鼻子的結構是什麼樣的?
(1)外鼻以鼻骨和鼻軟骨為支架,外被皮膚、內覆黏膜,分為骨部和軟 骨部。軟骨部的皮膚因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成為痤瘡、酒渣鼻和 癤腫的好發部位。
外鼻與額相連的狹窄部稱鼻根,向下延續為鼻背, 末端稱鼻尖,鼻尖兩側擴大稱鼻翼。 (2)鼻腔是由骨和軟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和皮膚構成。
鼻腔內襯黏膜並被鼻中隔分為兩半,向前通外界處稱鼻孔,向後通鼻咽處稱鼻後孔。 每側鼻腔又分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二者以鼻閾為界。
鼻閾為皮膚 與黏膜的交界處,鼻前庭壁由皮膚覆蓋,生有鼻毛,有濾過和凈化 空氣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組織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 是癤腫的好發部位而且發病時疼痛劇烈。 鼻中隔由篩骨垂直板、犁 骨和鼻中隔軟骨構成支架,表面覆蓋黏膜而成。
鼻中隔的前下方血 管豐富、位置淺表,外傷或乾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90%左右的鼻 出血發生於此區,故稱為易出血區即Little區或Kiesselbach區。
鼻 腔外側壁自上而下可見上、中、下三個鼻甲突向鼻腔,上鼻甲與中 鼻甲之間稱上鼻道,中鼻甲與下鼻甲之間為中鼻道,下鼻甲下方為 下鼻道。 上鼻甲的後上方多數人有最上鼻甲。
最上鼻甲或上鼻甲的 後上方與蝶骨體之間的凹陷為蝶篩隱窩。切除中鼻甲,可見半月裂孔, 它是位於中鼻道中部凹向上方的弧形裂隙,該裂隙的前上方有篩漏 斗通額竇,上方圓形隆起為篩泡,其內為中篩竇。
鼻淚管位於下鼻 道的前上方。 鼻黏膜分兩部分,位於上鼻甲與其相對的鼻中隔及二者上方鼻 腔頂部的鼻黏膜區域統稱為嗅區,富有感受嗅覺刺激的嗅細胞。
鼻 腔其餘部分黏膜區域稱為呼吸區,含有豐富的鼻腺。(3 )鼻旁竇包括四個① 上頜竇。
位於上頜骨體內,開口於中鼻道。② 額竇。
位於額骨眉弓深面,額骨內外板之間,開口於中鼻道。 ③ 蝶竇。
位於蝶骨體內,開口於蝶篩隱窩。④ 篩竇。
位於篩骨迷路內,分前、中、後三群,前群和中群開 口於中鼻道,後群開口於上鼻道。
❸ 誰能給我解釋一下鼻子的哪部分是山根,哪部分是鼻翼(最好有圖片分解)
你也不描述一下你的相貌和臉型,所以我不能太具體的幫你分析。如果你的臉型是瘦長型,不建議你留長發,染栗色、褐色的就可以。如果的臉型偏國字臉,建議你兩邊留下鬢角遮住一下自己不滿意的臉型,燙染成酒紅色或者將鬢角挑染成栗色,如果你偏好時尚不妨弄弄亮銀色,很不錯的驚艷效果。不管你弄什麼發色,發型,都必須跟臉型膚色搭配。
❹ 鼻子山根是哪個位置
山根位於鼻根部,兩眼之間,是鼻子的起點,鼻子從低開始高起的部分,也就是說山根部位位於兩眼之間的鼻樑上部。
山根又稱「健康宮」,反映人體的健康和體質,寬廣和豐滿的「山根」最好,最合適的寬度是要能嵌進一隻眼睛。
當山根出現暗色時,是胃腸和脊髓疾病的先兆,如果山根浮現青筋,有可能腸部有靜脈擴張,提醒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了。
(4)鼻根在鼻子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東醫寶鑒》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兩眼之間。」見鼻條。因其位於闕庭之下,又稱下極。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狀甚丑》:「雖然無壽相,知是有山根。見說登科日,欣然動至尊。」
《金瓶梅詞話》第九六回:「又一件,你這山根不宜斷絕,麻衣祖師說得兩句好:山根斷兮早虛花,祖業飄零定破家。」
❺ 眼睛下面的鼻子兩旁部位叫什麼
圖9 鼻子的結構 1、鼻根 2、鼻樑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溝 7、鼻翼 1-額竇 2-上鼻甲 3-上鼻道 4-中鼻道 5-中鼻甲 6-下鼻甲 7-下鼻道 8-鼻前庭 9-蝶竇 10-咽鼓管隆突 11-咽鼓管咽口 (3)鼻竇有4對,即額竇、篩竇、上頜竇及蝶竇。 來自
❻ 鼻根是指鼻子上的哪個位置
逼根是指鼻子上靠近眼部的位置
那裡屬於鼻子根的
而前面粗孔的部位叫鼻子頭
這個你該明白了吧?
❼ 鼻子上的山根是什麼部位
山根就是鼻根,兩內眼角中間的位置。男人整鼻子我認為完全可以,一個直挺的鼻子可以提高魅力呢
❽ 鼻子的組成部分
鼻子的結構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1)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組成。外鼻突出於面部,容易受到外傷。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也是痤瘡、酒渣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症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檢性靜脈炎等並發症。
鼻子的結構
1、鼻根
2、鼻樑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溝
7、鼻翼
(2)
鼻腔的前部稱鼻前庭,有鼻毛,並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癤。鼻腔的頂部是顱前窩底部一部分,較薄,與硬腦膜相連甚緊,有嗅神經通過。鼻的內側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豐富的血管網,鼻腔外側壁表面不規則,有3個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別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稱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內側與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總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淚管開口,在中鼻道有額竇、前篩竇及上頜竇
開口,在上鼻道有後篩竇和蝶竇的開口。
4-中鼻道
5-中鼻甲
6-下鼻甲
7-下鼻道
8-鼻前庭
9-蝶竇
10-咽鼓管隆突
11-咽鼓管咽口
(3)鼻竇也稱為副鼻竇,有4對,即額竇、篩竇、上頜竇及蝶竇。
①額竇:位於額骨的下部,後壁為一薄骨板與顱前窩相隔,底壁相當於眼眶的內上角,甚薄。發生急性額竇炎時,此處有明顯的壓痛。
②篩竇:位於眼眶與鼻腔外上方之間的篩骨內,由極薄的小骨板組成蜂窩狀小氣房,分前後組。其外側面與眼眶的內側面為紙樣板,菲薄如紙,故篩竇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③上頜竇:居於上頜骨體內,為鼻竇最大的一對,其平均容量約13毫升。上頜竇的開口位置較高,不利於引流,故比其它的竇易發炎。
④
蝶竇:位於鼻腔後上方蝶骨體內,其頂、外、後壁均借骨板與顱中窩及顱後窩相隔,與眶尖關系密切,故蝶竇炎時可引起視神經病變。
❾ 鼻子各部位名稱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1)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夠成。外鼻突出於面部,容易受到外傷。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也是痤瘡、酒渣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症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檢性靜脈炎等並發症。(圖9) 圖9 鼻子的結構 1、鼻根 2、鼻樑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溝 7、鼻翼 (2) 鼻腔的前部稱鼻前庭,有鼻毛,並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癤。鼻腔的頂部是顱前窩底部一部分,較薄,與硬腦膜相連甚緊,有嗅神經通過。鼻的內側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豐富的血管網,鼻腔外側壁表面不規則,有3個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別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稱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內側與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總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淚管開口,在中鼻道有額竇、前篩竇及上頜竇開口,在上鼻道有後篩竇和蝶竇的開口。(圖10) 1-額竇 2-上鼻甲 3-上鼻道 4-中鼻道 5-中鼻甲 6-下鼻甲 7-下鼻道 8-鼻前庭 9-蝶竇 10-咽鼓管隆突 11-咽鼓管咽口 (3)鼻竇有4對,即額竇、篩竇、上頜竇及蝶竇。 ①額竇:位於額骨的下部,後壁為一薄骨板與顱前窩相隔,底壁相當於眼眶的內上角,甚薄。發生急性額竇炎時,此處有明顯的壓痛。 ②篩竇:位於眼眶與鼻腔外上方之間的篩骨內,由極薄的小骨板組成蜂窩狀小氣房,分前後組。其外側面與眼眶的內側面為紙樣板,菲薄如紙,故篩竇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③上頜竇:居於上頜骨體內,為鼻竇最大的一對,其平均容量約13毫升。上頜竇的開口位置較高,不利於引流,故比其它的竇易發炎。 ④ 蝶竇:位於鼻腔後上方蝶骨體內,其頂、外、後壁均借骨板與顱中窩及顱後窩相隔,與眶尖關系密切,故蝶竇炎時可引起視神經病變。
❿ 鼻子包括哪三部分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凈化吸入的 空氣並調節其溫度和濕度。它是最重要的嗅 覺器官,還可輔助發音。
鼻包括外鼻、鼻腔和 鼻旁竇(鼻竇)三部分。鼻的骨架由上側及外 側的軟骨所組成。在鼻腔的上方,上後方和 兩旁,由左右成對的四對鼻竇環繞,鼻腔和鼻 竇位於顱前窩、顱中窩、口腔及眼眶之間,相 互之間,僅收一層薄骨板相隔,故嚴重的鼻外 傷可伴發其周圍結構的外傷,鼻部疾病亦可 向鄰近器官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