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上腦是牛肉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人體經絡高清圖片大全 2025-07-30 18:56:29
打雷時注意事項卡通圖片 2025-07-30 18:48:28
男人對不起圖片 2025-07-30 18:12:46

上腦是牛肉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9 20:05:42

『壹』 上腦牛肉是哪個部位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俗稱「脖子肉」,適合涮火鍋,可煎炸、燒烤,比較常見的菜品有清燉牛上腦、香煎牛上腦。這個部位的肉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總體口感偏瘦,肉質細嫩多汁。

上腦牛肉的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肉質細嫩多汁。品質好的上腦牛肉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涮火鍋、煎炸和燒烤。

(1)上腦是牛肉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牛肉的部位:

1、牛頸肉

肥瘦兼有,肉質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

2、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3、上腦

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

4、胸肉

在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5、眼肉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

6、外脊(也稱西冷或沙朗)

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7、裡脊(也稱牛柳或菲力)

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裡脊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8、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

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

9、牛腩

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10、腱子肉

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或鹵、醬牛肉。

『貳』 牛肉各部位區分

  • 1

    先上一張牛的全圖。從這個圖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到牛的各個部位的名稱。下面,我將我們經常聽到的牛肉做些解釋。

  • 6

    其實總結下來,運動量越少,離四肢頭尾越遠的牛肉越嫩,反之則越勁道。想吃嫩的就選牛腩、牛柳,想吃點有嚼勁的就選牛腱。

『叄』 牛上腦是什麼部位

牛上腦指的是肉牛後頸部位的肉,位於頸部上側牛頭位置到前脊椎(眼肉)上部的肉,這個部位的肉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總體口感偏瘦,肉質細嫩多汁。適合涮火鍋,可煎炸和燒烤。清燉牛上腦、香煎牛上腦等都是用牛上腦肉製作的經典美味。

牛肉分為哪些部位:
牛肉分類部位包括肩胛、肋脊、前胸、牛小排、前腰脊、後腰脊、後腿、腱子、腹脅等九大部位。肩胛部叫嫩肩里肌;肋脊部分成外脊和裡脊;牛小排叫牛肋條;腹肋叫牛腩、弓扣、牛筋肉、腰窩;腱子叫牛腱子、蹄胖、肘子;前腰脊部叫嫩腰。

牛上腦怎麼做好吃:
清燉牛上腦:將切好的牛上腦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水開後,立即撇凈浮沫。放入香料包、蔥姜,蓋上蓋子,改中小火燉1個半小時後,加入鹽,再繼續煮10分鍾即可。

『肆』 牛的上腦肉指什麼部位

牛上腦是牛身上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肉。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涮火鍋,可煎炸,炸和燒烤。

這個部位的肉的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但主要口感還是偏瘦,根據脂肪沉澱可分為S上腦,A上腦和B上腦。

牛肉的益處

1、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鍾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從而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2、牛肉含維生素B6。蛋白質需求量越大,飲食中所應該增加的維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牛肉的10大驚人好處 牛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牛上腦

『伍』 牛肉的上腦是哪個部位

牛上腦指的是肉牛後頸部位的肉,位於頸部上側牛頭位置到前脊椎(眼肉)上部的肉.

這個部位的肉的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但主要口感還是偏瘦,根據脂肪沉澱可分為S上腦,A上腦和B上腦。

牛上腦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涮火鍋,可煎炸,炸和燒烤。

(5)上腦是牛肉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食用價值

1.牛肉富含肌氨酸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鍾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2.牛肉含維生素B6

蛋白質需求量越 大,飲食中增加的維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3.牛肉含肉毒鹼

雞肉、魚肉中肉毒鹼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卻很高。肉毒鹼主要用於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氨基酸,是對健美運動員 增長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種氨基酸。

『陸』 牛的上腦肉是哪塊肉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牛肉中富含維生素B6。蛋白質需求量越大,飲食中所應該增加的維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牛肉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
中醫上認為,牛肉的功效很多,可以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治虛損羸瘦,消渴,脾弱不運,痞積,水腫,腰膝酸軟。
牛上腦是指的是肉牛後頸部位的肉,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涮火鍋,可煎炸,炸和燒烤。牛上腦一般不會有淋巴。
牛上鬧的肉的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但主要口感還是偏瘦,根據脂肪沉澱可分為為S上腦、A上腦、B上腦、C上腦。
S上腦:大理石紋及其豐富,肉色鮮紅,脂肪呈白色或者是乳白色。A上腦:大理石紋豐富,肉呈深紅色,脂肪呈接白色或者是乳白色。B上腦:大理石紋一般,肉色淡紅,脂肪呈淺黃色。C上腦:大理石紋極少,肉色發黑,脂肪呈黃色。

『柒』 牛肉上腦是什麼部位怎麼做好吃

牛肉上腦應該是牛的頸椎到頭部的位置,塊肉比較活而且嫩,烤著吃,非常的好吃嫩。

『捌』 牛上腦是哪個部位

牛上腦是位於牛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涮火鍋,可煎炸,炸和燒烤。

牛上腦的選購技巧:

1、觀察顏色:

正常新鮮的牛肉肌肉呈暗紅色,均勻、有光澤、外表微干,尤其在冬季其表面容易形成一層薄薄的風干膜,脂肪呈白色或奶油色。而不新鮮的牛肉的肌肉顏色發暗,無光澤,脂肪呈現黃綠色。

2、摸手感:

新鮮的牛肉富有彈性,指壓後凹陷可立即恢復,新切面肌纖維細密。不新鮮的牛肉指壓後凹陷不能恢復,留有明顯壓痕。

3、聞氣味:

新鮮肉具有鮮肉味兒。不新鮮的牛肉有異味甚至臭味。

『玖』 什麼是牛肉的上腦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涮火鍋,可煎炸和燒烤。
中文名牛上腦主要原料牛上腦凈肉200克是否含防腐劑否口 味酸辣味
目錄
1 詞條解釋
2 經典菜餚
詞條解釋編輯
牛上腦
牛上腦
牛上腦---------指的是肉牛後頸部位的肉,位於頸部上側牛頭位置到前脊椎(眼肉)上部的肉,
這個部位的肉的特點是肥瘦交錯比例比較均勻。但主要口感還是偏瘦,根據脂肪沉澱可分為S上腦,A上腦和B上腦.
經典菜餚編輯
煎牛上腦肉扒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
煎牛上腦肉扒的特色:酸香微辣,咸鮮清爽,乳香濃郁。
牛上腦分割
牛上腦分割
製作材料:主料:
輔料:炸土豆條100克(見該菜製作),香菜葉10克。
調料:辣醬油20克,胡椒粉1克,精鹽3克,黃油10克,生菜油適量。
做法:
1.將牛上腦肉頂刀切1厘米厚的片,用肉拍子拍松成大薄片牛肉扒。入盆,撒入鹽、胡椒粉,腌30分鍾。
2.鍋炙好,下入生菜油燒至六七成熱,下入牛肉扒,以旺火煎炸至色深黃,瀝盡油,下入黃油稍煎兩面,待黃油出香味(肉的成熟度可根據客人需要,調整煎炸時間),烹入辣醬油,出香,用鏟子鏟入盤中,將肉扒排好,淋上汁,撒上香菜葉。將炸土豆條拉油加熱,瀝盡油入小碟,與牛肉扒一同上桌。

『拾』 牛肉各部位介紹及吃法是什麼

1、牛上腦: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特點是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入口即化。上腦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是涮火鍋的首選,也可煎炸、燒烤等。

2、牛眼肉:牛眼肉原先是指牛眼睛後面牽動眼球運動的肌肉,現在是指牛上腦與牛外脊之間的那塊肉,因外形酷似眼睛,所以叫眼肉,又叫「沙朗」。因肋脊部運動較少,眼肉肉質細嫩,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適合涮、烤、煎等烹調手法,尤其適合製作牛排。

3、牛外脊:牛外脊是牛背部的最長肌,為脊側兩邊的條狀肉,所以又稱通脊,位於上腦之後,三叉之前。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肉質細膩,口感嫩軟,汁水豐富香味濃郁,西冷牛排便是用這塊肉來做的,亦適合炒、烤、拌。

4、牛臀肉:牛臀肉取自後腿近臀部的肉,屬於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口感略澀,屬於瘦肉。這個部位可用來爆炒或燒烤,又因肌肉纖維較粗大,適合作餡料,西餐作為漢堡餡料。

5、牛裡脊:牛裡脊是沿牛的帶骨腰椎肉內側剝離下的腰下肌凈肉,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也就是低脂高蛋白,是牛身上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又叫「菲力」,肉質特別鮮嫩幼滑,脂肪含量低,適合做牛排、燒烤,也可生拌、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