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小白鴿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人體經絡高清圖片大全 2025-07-30 18:56:29
打雷時注意事項卡通圖片 2025-07-30 18:48:28
男人對不起圖片 2025-07-30 18:12:46

小白鴿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9 04:37:45

1. 東東不死傳說出招表

↓→↓→重拳:小白鴿死亡迴旋
↓→↓→重拳:玫瑰擁抱
注意:不要按太快,也不要太慢,否則放不出招式!

2. 白敬亭為什麼不喜歡發微博

我記得小白之前在一個采訪中說過的,他喜歡把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在微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但不喜歡什麼小事都發微博,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他更愛用ins嘛,怎麼說,我覺得每個人還有會保留一個屬於自己的相對私密的空間吧,不想讓太多人看見,但又想抒發一些小情緒呀啥的,更何況微博和ins相比就太,emmm大家都懂,總之我們不是因為更博頻繁才喜歡一個人,多關注他的作品,就算他一年只更幾次,我們還是要默默支持他呀。

3. S.H.E圖片

http://imgnews..com/i?ct=520093696&z=0&tn=imagenewsdetail&word=she&in=5&cl=3&lm=-1&pn=4&rn=1

4. 什麼p圖軟體有小白鴿

所謂P圖是的是用PS軟體對圖片進行修改,而PS就是PhotoShop軟體的縮寫,所以,用PhotoShop軟體打開圖片,自行添加小白鴿的圖片即可實現。

5. 我想知道多點林海音的資料

林海音(1918.3.18-2001.12.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當時台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其父林煥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並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
回答者:哈利波特33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9-3 20:32

林海音女士創作相關資料

以下資料錄自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楊絢之碩士論文《林海音與兒童文學》

表2-1:創作類

童話

《林海音童話集動物篇》部分:

1<小快樂回家> 2<我們都長大了>

故事

《林海音童話集故事篇》部分:

1<金橋> 2<蔡家老屋> 3<遲到> 4<三盞燈>

5<哈哈哈> 6<爸爸的花椒糖> 7<駱駝隊來了>

8<童年樂事>

散文

《林海音童話集動物篇》部分:<不怕冷的鳥—企鵝>

《林海音童話集故事篇》部分:<請到我的家鄉來>

《奶奶的傻瓜相機》

小說

《冬青樹》部分:

1<會唱的球> 2<母親是好榜樣> 3<媽媽說不行>

4<竊毒記> 5<謝謝你小姑娘> 6<爸爸不在家>

《綠藻與鹹蛋》部分:

1<兩粒芝麻> 2<周記本> 3<玫瑰> 4<蘿卜乾的滋味>

5<貧非罪> 6<窮漢養嬌兒>

《城南舊事》部分:

1<惠安館> 2<我們看海去> 3<蘭姨娘> 4<驢打滾兒>

5<爸爸的花兒落了>

劇本類

《薇薇的周記》三個廣播劇:

1<薇薇的周記> 2<林夫人時間> 3<綠藻與鹹蛋>

表2-2《林海音童話集》詳細篇名及寫作日期

《林海音童話集故事篇》1987.3
《林海音童話集動物篇》1987.3

1
<哈哈哈>頁97~112

寫作日期:1950.4
<六趾兒>頁69~84

寫作日期:1949.7

2
<爸爸的花椒糖>頁116~125

寫作日期:1965.9
<不怕冷的企鵝>頁100~111

寫作日期:1965.12

源自省教育廳出版中華兒童叢書1965.12

3
<金橋>頁128~140

寫作日期:1965.9

源自省教育廳出版中華兒童叢書1965.9
<小快樂回家>頁49~64

寫作日期:1966.4

源自小學生畫刊316期1966.4

4
<三盞燈>頁84~93

寫作日期:1967.11
<我們都長大了>頁29~45

寫作日期:1972.12

源自省教育廳出版中華兒童叢書1972.12

5
<駱駝隊來了>頁144~149

寫作日期:1975.4

源自<冬陽童年駱駝隊>,《城南舊事》
<井底蛙>頁88~97

寫作日期:1973.3

源自國語日報出版社《世界兒童文學名著》第一輯

6
<遲到>頁73~81

節自<爸爸的花兒落了>

寫作日期:1975.4
<蔡家老屋>頁152~169

寫作日期:1966.9

源自省教育廳出版中華兒童叢書1966.9

7
<童年樂事>頁172~175

節自<後記>,《城南舊事》

寫作日期:1975.4

8
<請到我的家鄉來>頁28~69

寫作日期:1976.10

源自省教育廳出版中華兒童叢書1976.10

表2-3:《城南舊事》版本與篇名比較

出版社
光啟出版社
爾雅/純文學出版社
格林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60.7
1983.5
1994.7

詳細篇名
1. 城南舊事代序

2. 惠安館傳奇

3. 我們看海去

4. 蘭姨娘

5. 驢打滾兒

6. 爸爸的花兒落了
1. 超越悲歡的童年

2. 冬陽童年駱駝隊

3. 城南舊事重排前言(附插圖16頁)

4. 惠安館

5. 爸爸的花兒落了

6. 後記
1. 惠安館的小桂子

2. 我們看海去,蘭姨娘

3. 驢兒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
(以上為繪本,附三卷錄音帶)

表2-4非創作類:

一、翻譯部分

1《伊索寓言》 2《一隻壞小兔的故事》 3《小兔班傑明的故事》 4《猛狗唐恩》 5《井底蛙》 6《鴿子泰勒的故事》 7《狡猾的老貓》 8《山中舊事》

9《有趣的小婦人》 10《鐵絲網上的小花》 11《快樂的死刑犯》 12《爸爸》

13《太陽石》 14《生命之歌:在起點和終點之間輕輕唱起》

15《伊索寓言1:幽默二十五選》 16《伊索寓言2:智慧二十五選》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218.28.4.* 2005-2-28 11:06 回復此發言

--------------------------------------------------------------------------------

2 林海音

17《伊索寓言3:機智二十五選》 18《刺蝟溫迪琪的故事》

19《母鴨傑瑪的故事》 20《小豬柏朗的故事》 21《小兔彼得的故事》

22《一隻壞小兔的故事》

二、改寫部分

1《今古奇觀》 2《林海音童話集動物篇》部分:<六趾兒> 3《寓言一》

4《寓言二》 5《寓言三》 6《寓言四》

表2-5:64年版國民小學低年級國語課本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一課
我起來了
長了一歲
帶弟弟上學

源自57年版

第1課帶弟弟上學
一粒種子

源自57年版

第1課一粒種子

第二課
媽媽早
院子里
新教室
小松樹長高了

第三課
誰起得早
外婆來了
給爸爸的信

源自57年版

第4課給爸爸的信
樹的醫生

源自57年版

第2課樹的醫生

第四課
我的書包
春天來了

源自57年版

第5課春天來了
我的日記

源自57年版第5課

暑假生活日記(一)
時鍾

源自57年版

第5課時鍾

第五課
少了一個人
種樹

源自57年版

第7課種樹
釣魚
愛惜光陰

源自57年版

第6課愛惜光陰

第六課
玩皮球
一朵小紅花
乘涼說故事

源自57年版第7課

暑假生活日記(二)
守時

第七課
小小鳥兒
到海邊去

源自57年版

第8課到海邊
國慶日

源自57年版

第9課國慶日
春季旅行日記

第八課
小狗跟我來
山上

源自57年版

第9課山上
飛機表演
小小爬山專家

第九課
小白兔賽跑
我下回還要來
雙十節的晚上
我愛釣魚

第十課
我做一條船

源自57年版

第9課我做一條船
小花貓

源自57年版

第12課小花貓
國父小時後

濃縮自57年版

第10課國父的家鄉

第11課國父小的時候
家家大掃除

第十一課
公園里
兒童節

源自57年版

第13課兒童節
先總統 蔣公小的時候

源自57年版第12課

總統 蔣公小的時候
人人吃粽子

第十二課
過山洞

源自57年版

第10課

過山洞
到竹山去玩
陳英士先生小的時候
年年賽龍船

第十三課

自己做的禮物

源自57年版第23課

我送給媽媽的禮物
小山羊長大了

源自57年版第13課

我長大了


源自57年版

第12課家

第十四課

送禮物給媽媽

源自57年版

第24課母親節
鵝媽媽真漂亮

源自57年版第17課

鵝媽媽真漂亮
小烏鴉

源自57年版第3冊(二上)小烏鴉

第十五課

寫給媽媽的話
美麗的蝴蝶姑娘
蝸牛的家

源自57年版

第13課蝸牛的家

第十六課

小馬長大了

濃縮自57年版

第18課小馬長大了

第19課學跑路

第20課學拉車
我的爸爸是農夫

源自57年版

第19課我的爸爸是農夫
小水滴的旅行(1)

源自57年版

第26課小水滴的旅行(1)

第十七課

小螞蟻

濃縮自57年版

第16課小螞蟻(1)

第17課小螞蟻(2)
我的爸爸是軍人

源自57年版

第20課我的爸爸是軍人
小水滴的旅行(2)

源自57年版第27課小水滴的旅行(2)

第十八課

淘氣的猴子
我的爸爸是老師

源自57年版第22課

我的爸爸是老師
小鷹學飛

第十九課

太陽

源自57年版第26課

暖和的太陽
媽祖的故事(1)
小白鴿的故事(1)

濃縮自57年版第17、18、19課

小白鴿(1)(2)(3)

第二十課

美麗的虹

源自57年版第27課

美麗的虹
媽祖的故事(2)
小白鴿的故事(2)

濃縮自57年版第17、18、19課

小白鴿(1)(2)(3)

第二十一課

小星星 亮晶晶

源自57年版

第28課月亮和星星
小白兔的嘴唇
我的好朋友

第二十二課

烏鴉喝水

源自57年版

第14課烏鴉喝水
小老鼠救獅子
棗樹上的錢

第二十三課

球浮上來了

源自57年版

第30課聰明的孩子
拔蘿卜(1)

源自57年版第29課

拔蘿卜(1)
一塊大石頭(1)

源自57年版第28課一塊大石頭(1)

第二十四課

過橋

源自57年版第29課

過橋
拔蘿卜(2)

源自57年版第30課

拔蘿卜(2)
一塊大石頭(2)

源自57年版第29課一塊大石頭(2)
回答者:☆雪の77之風☆ - 試用期 一級 9-3 21:40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當時台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其父林煥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並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
參考資料:http://culture.163.com/edit/011203/011203_55645.html
回答者:匿名1234567891 - 試用期 一級 9-4 21:29

http://..com/question/4960873.html
林海音個人資料
首先要談的是她的編輯事業,這部分可以從她的三個編輯台來看,第一個編輯台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三年主編聯合報副刊,她寫過一篇文章「流水十年間」,就是她擔任聯副編輯十年的回憶。我們知道戰後五○年代的國家文藝政策,對文壇掌控比較厲害,而林海音正是在這個時代主編「聯合副刊」。她對聯合副刊最大的改變是由比較綜藝的性質,慢慢走向純文學,這是她對台灣文壇發展第一個重要的影響。第二,她非常重視文學,她完全以文學的好壞作為取捨的標准。她知道很多台灣本土作家,經歷了日本五十年統治,語言上較為吃虧,當她看到一些字句有很明顯的日本味道,或比較不通順的文章,會一個字一個字改好了才刊登出來,她鼓勵了許多作家,對台灣的本土文壇有很大的影響。 五○年末、
船長事件
我也親自走訪北京、上海、南京。北京是林海音成長的地方,從五歲到三十歲離開,在那裡居住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她最著名的作品《城南舊事》,就是以一個小女孩的眼睛看北京城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女主角英子,就是林海音的第一個名字。到了城南我走遍了林海音成長的足跡,她一共住過七個家,大部分的家我都親自拜訪,她婚後住過兩個家,一個是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一個是自組小家庭的南昌街我也去了。當我走在城南時,才知道原來林海音女士上學的時候,一定會經過文化街(琉璃廠也就是文化街),基本上城南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比較民俗的。一九四八年林海音回到她的第一故鄉台灣,也是住在城南,就是重慶南路三段植物園一帶,並住了二十五年。在北京時,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觸,其實林海音女士寫《城南舊事》,她所懷念的那個北京城並不具任何的政治意義,它就是一座城,一座充滿民俗的北京城,海音女士對那個城市,以及城市裡的人物、風俗都非常的懷念。
一九六七年林海音創辦《純文學月刊》,她認為當時沒有一份較為嚴肅且有水準的刊物,明知辦文學雜志會賠錢她卻做了,從一九六七年起一共出版了六十五期。她並在月刊出刊的第二年便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從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九五年一共經營了二十六年之久。純文學出版社對於六○年、七○年代台灣文學的出版有很大的影響,林先生把純文學出版社經營的非常好,特別是帶動整個文學出版。林先生可以稱為女強人,她不只經營很好的出版事業,寫了許多好的作品,更經營了一個很標準的幸福家庭,她幾乎每一方面都兼顧到,她的能力真的很強。
閱讀林海音
接下來要談林先生的作品。我們知道她所有的出版事業和寫作,都是到了台灣才開始,北京栽培了林海音,而台灣成就了林海音。一九五五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樹》,是家的文學,筆風讓人感覺她是個非常開朗、快樂的家庭主婦,比如她提到台風天或下雨天地上積水,孩子興奮得跑出去玩水,林海音的媽媽指責她不好好管小孩,但林海音卻覺得小孩子就應該如此,而她自己也很想加入呢!她呈現了戰後生活的面貌,雖然當時物質條件很差,卻很有家的感覺,從文學史的研究角度,那個時期的寫作內容非常狹窄,老是寫一些身邊瑣事,可是我們卻可以了解戰後大陸來台的知識份子,如何在台灣開始生活,如何適應跟原來生長背景截然不同的環境。
城南舊事
小說《城南舊事》,也是她的經典名著。這一本書在台灣文學史上很重要,大陸也認為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台灣作家作品。她生長在北京,她寫北京怎麼會是台灣文學?作為台灣文學為什麼它那麼重要?很多人把它列為懷鄉作品,甚至把它列為代表作。北京城,透過一個外來的小女孩英子,以小孩子的眼光來看北京,比北京更北京,至今北京人很可能還沒辦法呈現出這樣道地的北京的民俗、風光。林海音先生擁有很細膩很敏銳的眼光,特別是她從一個女性的角度,來看當時比較低階層一些北京人的生活,其實它的經典性不只限制在台灣,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更大環境下一部很好的作品,因為它呈現了真實的人性。
《城南舊事》不論從那個角度閱讀都是很好的作品,有人說它是女性作品,因為裡面的主角,比如惠安館裡面的秀珍、宋媽,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特別整個小說的敘述者英子,她還沒有受過社會的薰染,用純潔的眼光看這世界,即使看到一個小偷,也不會有那種我們既定的眼光,直接判定小偷是壞人。有人認為它是一部成長小說,每段故事的最後都是別離,最後一段「爸爸的花兒落了」,寫道:爸爸去世了,英子也長大了。整部小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可以是青少年成長小說,也可以是兒童讀物,或是成年讀者對童年的回憶,它是有很多面向的,我想這是經典小說很重要的條件。
以同情之筆寫女性
林海音可能是戰後台灣文學,最早擁有女性意識的作家,一直到六○、七○年代以後的女性小說的成就,其女性意識要超越林海音其實還很不容易。林海音寫《婚姻的故事》是一九六三年,《燭芯》是一九六五年重要的作品,它們背景是五四,就是比她早的那一代,可能她母親、婆婆那一代的封建壓抑之下的女性,你可以看到她在為她們講話,這就是林海音。她曾說自己受過五四的洗禮,她已經跳過來了,可是她看到許多在傳統之下,被壓抑受痛苦的女性。比如說她寫一位女性自小指腹為婚,她嫁過去不到兩天丈夫就去世了,明知道嫁過去馬上就要守寡,還是得嫁過去,我們試想這樣女人的一生。林海音的筆也關注到這女性的情慾發展,就是她壓抑這麼多年,她有一個很漂亮或者很健康的小叔,那種想像或對男性的嚮往,整個掙扎的心路歷程都寫出來,非常的動人。又如姨太太在舊時代里種種不公平的處境...等,《婚姻的故事》大都是女性在中國傳統建制度之下,如何被壓抑的故事,這也是為何她的作品到現在都還會被提起的原因。
一九六五年她訪問美國四個月,她是戰後第一個受到美國國務院邀請的女作家,她訪問文學家像賽珍珠,了解兒童文學出版...等,帶了很多資料和幻燈片回到台灣,並寫下《做客美國》。

6. 掛滿星星的小白鴿教案

活動目的:
1、了解白鴿的外形特徵和本領。
2、學習歌曲《小白鴿》並能創編動作以軀體語言表現歌曲。
活動准備:
錄音帶《小白鴿》 實物白鴿 白鴿圖片
活動過程:
1、以白鴿的叫聲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誰來告訴我你喜歡什麼動物?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動物,待會我們聽一聽他的叫聲,猜一猜他是什麼動物?(教師放白鴿叫聲錄音,幼兒猜一猜)
2、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白鴿的外形特徵
教師:小朋友,你們猜對了嗎?我們數到三一起把這位動物朋友請出來,(隨著數數聲教師拿開布出示實物白鴿)
教師:你們見過白鴿嗎?我們一起來看看。(請幼兒一起圍到白鴿的面前來看一看)
(組織幼兒回位置做好教師拿出白鴿一邊引導幼兒觀察白鴿一邊提問)
教師:小白鴿的嘴長的怎麼樣?(尖尖的)
小白鴿的頭長的怎麼樣?(小小的、圓圓的)
小白鴿的眼睛是怎麼樣的?(圓圓的)告訴幼兒白鴿的眼睛是在頭的兩側一邊一個,眼睛沒有眼睫毛。
小白鴿的羽毛是什麼色的?(白白的、)(請幼兒摸一摸羽毛說說感覺怎麼樣?絨絨的 軟軟的 滑滑的 很溫暖)小白鴿有一對翅膀,一對紅色的爪子。
小白鴿是怎麼叫?(咕咕)請幼兒學一學。
教師小結:小白鴿有一個小小的、圓圓的頭,有一對圓圓的眼睛,眼睛沒有眼睫毛,有一身白色的羽毛、還有一對有點紅的爪子,鴿子的羽毛除了白色的,還有很多羽毛是其他顏色的鴿子。鴿子不僅長得漂亮,他還有很多本領呢,它會飛,它能飛很久的時間,它的記憶力很好,分辨方向的能力很強,歸巢能力很強,就算飛到很遠的地方也能認的回家的路,所以呀、它還能幫人們送信、它還是人們和平的象徵。
3、學習歌曲《小白鴿》
教師:今天老師除了帶來了小白鴿,還帶來了一首關於小白鴿的歌曲,我們一起聽聽吧,聽完了說一說歌曲裡面唱了些什麼?(放歌曲)
教師:你聽到歌曲裡面唱了些什麼?(提問2到3個小朋友)(教師示範唱一次)
教師:小朋友的耳朵真靈,聽的真清楚,歌曲裡面唱了(教師念歌詞)(請幼兒拍手跟著念歌詞2次)下面我們跟著錄音機學唱這首歌吧。(跟唱3次)
4、學編舞蹈
教師:小朋友的歌唱的真好聽,如果我們給這首歌編上動作那就更棒了,我們一句一句編上動作好嗎?(幼兒編動作)
小朋友編的動作真好看,老師把這些動作連起來變成了一個好看的舞蹈,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幼兒欣賞一次
跟跳一次
幼兒隨音樂創編跳一次
男孩和女孩各跳一次 。
邀請老師跳一次

7.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白鴿的動態

作者是按時間順序描寫白鴿的動態。

第—段:(1)小白鴿的外形美麗極了。

第二段:(2—7)從小白鴿的外形特點和活動情況兩方面描寫了小白鴿的可愛。

第三段:(8)我真喜歡這只小白鴿。

8. 小班閱讀欣賞活動中的幾種形式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閱讀欣賞活動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策略,以期獲得教育成效。 一、小班幼兒在閱讀欣賞活動中的特徵分析 大多數幼兒對閱讀欣賞活動興趣不是很濃,缺少「讀書」的經驗往往欣賞一兩遍就有些不耐煩了,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倦怠行為,這與其年齡特徵是息息相關的。 從認知方面看,幼兒的大部分知識來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主要是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和其他一些活動來傳授知識,這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觀點「兒童的本質是積極的,他們本能的喜歡和需要探索與學習,他們的認知結構和知識倉庫是其自身在與客觀環境中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自我建構的。」所以,單一的閱讀欣賞行為是不會喚起幼兒的興趣。 從情感方面,小班幼兒活動的動力來自內在的需要,包括享受、自由娛樂的需要。因而,愉快性是幼兒活動的基本法則。從閱讀欣賞角度看,幼兒對圖書、漢字本身的興趣不大,但對美麗的圖畫、動聽的故事、恰當的模仿動作等確有濃厚的興趣。幼兒無法忍受成人式的「讀書方式」,他們對不同的活動方式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興趣。因此,開展閱讀欣賞活動時,如何針對幼兒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就顯得特別重要。 二、小班閱讀欣賞教學活動中的幾種形式 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完整結合。教學藝術是通過教師自身的形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手段的巧妙結合。陶行知先生的「迷、悟、愛」育才三方針明確指出,只有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由「迷」進入「愛學、樂學」的境界。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與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我們把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入手,創新了幾種閱讀方法。 1、詞曲演唱法 運用音樂的教育手段,可幫助幼兒進一步體驗兒歌中的情境,感受兒歌中表現的情感,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如,在學習兒歌《大蘋果》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欣賞歌曲《大蘋果》,孩子們在優美的音樂中學唱了歌曲,而且歌詞是與兒歌中的詞句是一樣的,孩子們盡情的用自己的情感表現一個大蘋果的樣子,興趣一直較濃。再如,在兒歌《小螞蟻》的學習中,孩子們在欣賞了一兩遍後,老師播放了《小螞蟻》的歌曲,孩子們的興趣一下高漲了許多,他們在生動的音樂中把自己剛欣賞的詞句演唱了幾遍,還想唱呢,讓孩子們再將閱讀活動穿插其中,邊說邊唱,孩子們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歡快情緒貫穿始終。孩子們在優美的旋律里學習漢字、詞語,進行閱讀,真是妙趣橫生。 2、故事情境法 欣賞文學作品是感知理解文學作品,並嘗試藝術地建構語言方式的行為。文學作品是語言藝術的構成,它帶有口頭語言的特點,卻不同於口頭語言,而是藝術語言的集合體,對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特別的意義。而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更是受到幼兒的喜愛,他們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語言、動作特點等,有著天然的喜好。教師充分利用了幼兒的這一特點,在兒童閱讀欣賞中適當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情節,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欣賞興趣。如在欣賞兒歌《小蝌蚪》中,教師講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孩子們一直跟隨著故事情節,為小蝌蚪能不能找到媽媽而擔心,最後終於找到了小蝌蚪的媽媽—青蛙媽媽,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而此時,老師適時在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小蝌蚪》:小蝌蚪兒小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孩子們用故事中的情趣語言閱讀欣賞這首兒歌,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效果。 3、看圖講述法 看圖講述法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聽讀游戲識字中的圖畫色彩鮮艷,有較強的藝術性、科學性。幼兒觀看圖片,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內容創造性的表達出來,要通過說、講來達到目的。說是思維活動的結果,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調動幼兒參與看圖說話的積極性,滿足幼兒說話的需求,多給幼兒以鼓勵,多給他們創造說話的機會。教師的提問設計也要講究藝術,要對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了如指掌,才能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如我們在欣賞兒歌《小白鴿》、《天上有個雷公公》等課文之前,先讓幼兒觀看課文中的圖畫,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各類型的提問。如描述性的提問:小朋友從《小白鴿》這幅圖畫中,你們看到了什麼?「這些問題比較直觀,一般的孩子都可以回答。如一個小朋友說:我看到了小哥哥、小妹妹,還有一隻小白鴿,在哥哥的手上。也有個別幼兒只說出一兩種,教師也應進行及時鼓勵,從而培養幼兒的講述興趣和自信心。還可以進行一些想像性的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哥哥和小妹妹在干什麼?這是畫面以外的內容,幼兒必須通過設身處地的想像才能回答。這一過程可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想像與推理能力。如有的幼兒會回答:小妹妹想和小白鴿做朋友,她想喂喂它等。教師可以進行追蹤似的提問:她應該用什麼辦法能和小白鴿交朋友?幼兒的想像進一步開闊,問題答案也較多。經過了這一過程,幼兒對畫面內容有了比較完整地認識,在閱讀欣賞時就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 另外向幼兒展示的畫面還包括投影、錄像,它能生動地再現某一生動情節。利用媒體,化抽象為形象,化模糊為直觀,把萬事萬物展現在小朋友面前。如學習《五隻小松鼠》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內容,製作了五隻小松鼠的幻燈片,把小松鼠調皮可愛的樣子展現在小朋友面前。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幼兒學習兒歌,理解內容也就容易了。 4、肢體動作表演法 在幼兒的藝術教育中,幼兒的創作過程是他們表現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富有個性與創造性的表達。這在《綱要》中有所體現。在幼兒的閱讀欣賞活動中,老師用藝術教育領域中的肢體動作表演與兒歌中的詞句相結合,使幼兒在閱讀欣賞過程中,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達感受兒歌,讓幼兒饒有興趣的學習。這有別於音樂教學中的韻律活動,前者是根據詞句來表達,後者是依據一定的音樂韻律。而二者的共同點都是能夠自如的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再創造和創造性表現。如在第一冊《飛機》〉中,教師先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兒歌中的內容,孩子們做自己的獨特動作表現著兒歌內容,做得生動而形象,他們把小飛機的樣子表現了出來,教師再把自己的動作讓幼兒看,讓一幼兒與老師共同表演「往下落,坐上去,往上抬,飛起來,飛到天上下不來。」在與幼兒的共同表演中,孩子們分享著共同的愉悅。孩子回到家中與自己的爸爸一起欣賞兒歌後再做這些動作,自然,歡樂的氛圍縈繞著他們,而我們的欣賞活動也在其中獲得了良好的成效。 另外,在閱讀欣賞活動中,相應的環境布置、教師的互動性指導、語言暗示等方式也發揮著不同的教育作用。 經過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深切感受到「嬰幼兒科學漢字教育」教學為幼兒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培養了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教給了幼兒閱讀的方法,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能力。幼兒通過閱讀,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走上了良性學習的習慣。幼兒的閱讀能力培養是一個值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