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雞群被洪水圍困樹枝七天,這些雞最終被拯救了嗎
據介紹,7月10日以來,湖北省歷經了入梅後第8輪大范圍降雨過程。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新開鎮蔡家渡村,一群雞被洪水圍困,在樹枝上站著。居民安全轉移,部分家禽來不及轉移,被困洪水中。截至14日,這些雞在樹枝上守望了7天。畫面為無人機拍攝,拍攝者也無法上前解救。
該市民稱,每年雨季這條公路都會被淹沒,在此呼籲廣大市民,雨季行車注意安全。
❷ 請問這個是什麼牌子的無人機
以下資料來自網路:
最近無人機很火,據說中國做無人機的製造商有400多家[1]。本文整理出一些大大小小的無人機公司,包括做消費級無人機的和做行業應用無人機的。關於行業應用無人機發展現狀,詳見[2]。(補充:後來又發現一篇干貨文章[14]36Kr-關於無人機,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里了,對無人機的定義、分類、發展、應用,都作出了詳細介紹。)
先上列表:
1 DJI大疆創新
2 3D Robotics
3 Parrot(派諾特)
4 AscTec
5 Microdrones
6 億航EHANG
7 零度
8 極飛
9 AEE一電
10 PowerVision
11 智能鳥
12 紅鵬
13 Flytrex Sky
14 Skycatch
15 華科爾
16 獨角獸FPV
17 澄星
18 YUNEEC
19 其他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579147/answer/552124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❸ 山西運城男子2天航拍30村莊災情,當地的災情究竟有多嚴重
山西運城一名男子在兩天的時間里邊兒,利用自己手中的無人機,拍攝了周邊三十多個村莊的受災情況。這個視頻發布到網上之後,立刻就引起了網友的高度關注,因為在這之前,很少有當地的居民拍攝出來情況,畢竟大家都忙著搶險救災。隨後就有記者聯繫到這位男士,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當地的受災情況到底如何。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洪水?
山西省水利部門目前已經對這一次的洪水進行了總結。剛表示,在以往,山西省全省的平均降水量只不過31.1mm,但是在這一次,10月份的降水量基本上達到了119.5mm。相當於以前降水量的四倍,而有些地區更為誇張,已經達到了220mm。很多地區的數據已經超過了歷史記錄,可以說這一次山西的洪水完全是由強降雨引起的。
❹ 千架無人機演繹大灣區動態秀,看完這一幕你有何感想
無人機在大灣區展開了表演,上千架無人機規模挺大的,自己大致看了看錶演規模很大,色彩搭配外形之類的做的也都不錯,證明現在無人機的這個動態組合技術確實做得越來越好了,而且現在無人機的技術確實是越來越成熟了。
計算機計算的有優點,自然就有缺點,之前就發生過那種無人機表演,然後撞上大廈的情況,就是因為程序計算出了錯誤,因為這都是計算機控制的,你能做的就是輸入指令開始,但是你卻並不能完全的控制它這個無人機群到底是怎麼飛的,你不能說飛到空中突然就讓它停下來,我把指令終止了就可以了,沒有想算那麼簡單的,一架無人機的價格可是相當的貴的。
❺ 翼龍多項「黑科技」應用於防汛工作,這款無人機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哪些幫助
翼龍多項“黑科技”應用於防汛工作,這款無人機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幫助。通俗一點來闡述一下翼龍無人機的優越之處,一般而言,水災發生之後,大部分地區的交通是中斷的,積水頗深,這個情況下,救援隊想要救援就要開著汽艇前往開展搜救和救援。如此這般汽艇的空間是極其有限的,在救援的時候開汽艇救援其實從效率上來講,進展也是極其緩慢的。但是翼龍就不一樣了,無人機又非常的輕便,在尋找待救援的人群時相當有優勢。
洪災發生之後,因為多個地區都出現了斷電的現象,這個時候通訊信號也近乎是癱瘓的,對於待救援的人求救是非常大的阻礙。而翼龍無人機可以搭載無線信號,迅速在空中形成一個空中通信站,可以給被困人員提供信號,使被困人員可以通過電話聯系家人或者聯系救援。洪災發生,到底多少地方受災,僅憑救援隊一點點的去確認,顯而易見是不現實的,而我們的翼龍無人機可以搭載千里眼,把實時受災情況傳回指揮部。
翼龍多項“黑科技”應用於防汛工作,這款無人機給防汛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幫助。
❻ 三峽大壩上空驚現無人機,我軍立刻揪出幕後主使,結果是怎麼樣的啊
三峽大壩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水利工程,也被稱為是世界罕見的工程。對於三峽大壩來說,它的功能是非常多的,不但是水上交通的樞紐,最重要的就是抗洪。現在的三峽大壩也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讓我們一睹這強大的工程。其實在古代的那個時候,就因為經常會發生洪水導致水災是很嚴重的,之後大家就想了很多的辦法。最後就決定要建設三峽大壩,剛開始在建設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後來終於建成了,而今天就來更大家說說,三峽大壩的上空有無人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結果又如何了呢?跟著我一起了解看看吧。
還有養殖,三峽大壩如此大,那麼在水庫上面開始飼養魚也成為了很大的經濟收入,並且給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總之,無論是哪些方面,三峽大壩的存在,有著很大並且很多的好處,無論是誰,只要是說起三峽大壩,一定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工程。那麼,大家有去親眼看過三峽大壩嗎?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❼ 無人機在消防通信中的應用有哪些
城市消防救援
森林防火滅火
極速偵察,掌控現場態勢,並通過視頻回傳實現前後方協同指揮。
業務挑戰
在大型化工廠、倉庫火災中,現場環境復雜、起火面積大,消防人員在信息缺失的情況下進入火場風險極高
受建築和煙霧遮擋時,消防人員難以精準識別起火點和高溫區域,無法及時進行合理部署
在災後評估中,傳統的平面圖和照片難以直觀反應現場情況,消防人員需要信息化設備提升工作效率與安全性
無人機優勢
大疆無人機可快速構建立體監控體系,代替偵查人員第一時間深入火場中心區域獲取信息
可見光相機能全面呈現現場,熱成像相機能穿透煙霧以及部分建築物遮擋,獲取溫度分布,協助消防員准確識別起火點和高溫區域
現場畫面通過無線網路實時回傳至後方指揮中心。讓指揮人員掌握現場信息,科學指揮調度
無人機還可對現場進行快速二維、三維建模,獲取精準的可視化信息,輔助消防預案制定或損失評估
自動化巡邏助力高效防火,高空視角助力精準滅火。
業務挑戰
由於森林地區交通不便,地形復雜,視野不開闊,傳統人工巡護成本高、任務重,響應速度慢
森林火災發生時,現場火情多變,需要全局火情態勢信息協助精確調度打火力量進入或撤離的路線
無人機優勢
在日常防火工作中,無人機可快速對大片林區開展自動化巡邏,極大提升巡護效率,及時發現火情,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在滅火現場,無人機可快速獲取火場全局的視角,並獲取火線位置分布情況,並可通過熱成像相機突破濃煙障礙快速識別並定位火情,極大提升信息獲取的效率,輔助現場科學調度滅火力量
在撲滅明火後,可通過配備熱成像相機巡邏火場識別復燃點或煙點,杜絕二次大面積起火
❽ 洪水中的「雞堅強」在哪裡
洪水中的「雞堅強」在黃梅縣新開鎮蔡家渡村的樹上站著。7月13日,據當地防汛指揮部介紹,團洲圩外圍的子堤於7月8日潰口,團洲圩外圍的洲灘全部淹沒,居民安全轉移,部分家禽來不及轉移,被困洪水中。截至今天,這些雞在樹枝上守望了7天了。畫面為無人機拍攝,拍攝者也無法上前解救。
看了這一幕,有網友一開始覺得好笑,後來又覺得好可憐。也有網友突然意識到:「會游泳真的很重要」。還有網友說:「雞堅強」們強烈的求生欲讓自己想到了汶川地震中被埋廢墟36天仍頑強活下來的「豬堅強」,「生命力真的很頑強」,「動物也有求生的本能」。
(8)無人機洪水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同樣被困的武夷山猴子
7月9日凌晨起,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多地遭遇大到暴雨。武夷山景區全面閉園,暫停接待遊客。一隻猴子站在石墩上被洪水包圍,顯得不知所措。9日上午7時至9時,南平武夷山市消防部門共接報洪澇災害警情8起,目前救援在持續進行中。
❾ 防汛中使用了哪些黑科技
當前,我國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強降雨天氣頻發,防汛抗洪已到關鍵階段。在防汛抗洪中,創新科技成為利器。從氣象和水情預報到防汛監測與預警;從上天入地的科技設備到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多種「黑科技」的應用讓防汛抗洪更智慧。
耳聰目明 守好防汛第一關
今年6月,我國華南和江南一帶迎來入汛以來首輪強降水。就在強降水來臨一周前,這片區域已被國家氣象中心的預報員提前「鎖定」。在密切關注天氣形勢發展的同時,國家氣象局已提醒相關地區做好防汛准備。
氣象服務是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我國的氣象預報預測技術不斷跨越升級,預報預測的准確率也大幅提升。2019年,我國暴雨預警准確率已提高到88%,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量達38分鍾,台風路徑預報水平保持世界領先。
今年5月,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期天氣預報關鍵技術研究」課題通過驗收,相關技術已應用於此次防汛過程中。據了解,該項目研發的多項預報產品,能夠幫助預報員准確勾勒出中長期預報時效內副熱帶高壓、南亞高壓、季風等多種大型關鍵環流系統的特徵,以便精準鎖定雨帶位置、確定降雨強度等信息。
水情監測預報是水災防禦的「參謀」和「耳目」。進入7月,我國東部主雨區逐漸「北抬」至華北、東北。華北和東北地區洪水預報難,一些山區中小河流降水匯流時間短,洪水形成時間快,監測預報預警難度大,突發暴雨洪水威脅不容低估,科技支撐尤為重要。
對此,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說,我國已通過科技手段,提高預測預報精準度,延長預報精度,縮短預知度時間,不斷增強對洪水預報能力。
「得益於新技術手段的應用,我們升級完善了業務系統,包括洪水作業預報平台、移動會商平台等,提高洪水預報效率。如今,水利部收齊全國12萬個報汛站的雨水情信息僅需10分鍾至15分鍾,一次洪水作業預報時間只需幾十分鍾。」劉志雨說,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中小河流預警預報上得到有效應用,顯著提升了我國洪水預報能力。
智慧大腦 城市不再「看海」
自7月1日起,黃河正式進入汛期。「智慧黃河」工程的推進,為黃河防汛提供了有力支持——利用衛星遙感跟蹤監測河勢的變化情況;利用無人機監測河勢情況,第一時間傳輸實時視頻,為防禦洪水提供信息支撐……如今,黃河流域內346座大型及重點中型水庫已實現在線監測,1000多路視頻信號實時傳輸,為防汛搶險科學決策提供了便利。
5G、無人機、物聯網、虛擬現實……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眾多前沿技術大顯身手。巡視無人機、水下探視儀等一系列設備在空中、水面、水下分工合作,助力防汛抗洪。
在安徽安慶,當地電信運營商利用「5G+VR」技術,創新水位實時觀測功能。低延時的5G信號可以將360°全景攝像頭拍攝的內容及時、高清地傳遞給監測人員。工作人員只需通過VR眼鏡等技術手段便可觀察水位尺刻度,實時掌握現場情況及搶險進度,大幅提高汛期巡查工作效率。
一場暴雨,常常讓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藉助物聯網技術,城市的排水防澇有了「智慧大腦」。
在福建省福州市、貴州省貴陽市等地,城區易積水地段被標注在可視化地圖上。下大雨時,工作人員只需站在大屏幕前,就能實時看到各易積水點的情況。貴陽市白雲區還在轄區內的1000多盞路燈上載入路燈感測器,通過系統平台進行遠程式控制制和隱患排查。
上海自入汛開始便上線了「防汛防颱指揮系統2.0版」,將防汛防颱工作納入「一網統管」,通過統一的在線平台自動監測積水動態、信息實時共享、智能調度指揮、多部門聯動響應,構建起更科學、高效的防汛體系。
上天下水 抗洪救援有利器
連日來,全國多地舉行防汛抗洪演練。其中,無人機成為抗洪救援的「標配」。
在抗洪搶險過程中,無人機具有先天優勢。它反應速度快、偵察范圍廣、不受地形限制,可以把災害現場的高清圖片和視頻傳回指揮中心。如果有人員被困,無人機還可利用其搭載的裝備開展搜索、定位和救援工作。如果搭載夜視功能,無人機可實現全天候救援,還可以向被困人員進行物資精準投送。
在抗疫期間發揮重要作用的機器人,在抗洪一線也有用武之地。近日,水上救援機器人在多地亮相。救援機器人外形像小艇,可通過平板電腦或控制器操控,一次可以救助3到4個人。當救援對象在河道比較湍急的地方且距離岸邊較遠時,救援人員可操作機器人朝著落水者的方向全速前進,落水者抓穩機器人就可獲得救助。
目前,無人機、救援機器人等裝備已「入列」各地的救援隊伍。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種災害救援處工程師熊偉說,各地消防部門均組建了抗洪搶險專業隊伍,其中省級救援隊31支。各省級支隊級救援隊伍都配備了無人機、水上救援機器人、水下聲吶等高新裝備,關鍵崗位的救援隊員全部通過了專業機構的培訓考核,實現了持證上崗。
❿ 歐洲西部遭遇暴雨洪水災害,今年的天災為何比往年的多
西歐的洪水是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災難。衛星圖像通常是掌握自然災害規模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當我們嘗試從上方觀察時,所有這些圖像都顯示了雲、雲和更多雲的位置。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家名為 ICEYE 的芬蘭公司。他們的雷達成像技術可以透視雲層,實時捕捉地面洪水的規模和性質。
德國當局表示,周六德國的死亡人數攀升至至少 143 人,而比利時邊境的死亡人數為 24 人。 在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阿爾韋勒地區,這一數字上升幅度最大,警方稱該地區已有 90 多人死亡,當局擔心這一數字還會增加。德國當局表示,有600人受傷。 據報道有數百人失蹤,但官員們一直在努力提供准確的估計:德國部分地區仍然無法使用電力和電話服務,一些道路仍然無法通行。 在比利時,警察開始敲門以確認弱勢居民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