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小孩的動脈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難過委屈唯美的圖片 2025-07-24 11:43:48
手機ps圖片換頭 2025-07-24 11:11:36
遲到了很久的動態圖片 2025-07-24 11:10:53

小孩的動脈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6 18:30:48

⑴ 人的動脈在哪

1、動脈分布於人的全身,但又有些位於皮膚表層
2、大動脈全身就那麼幾條:
有肺動脈干、
主動脈弓、
胸主動脈、
腹主動脈、
髂總動脈、
股動脈、(位於兩側腹股溝表層能觸其搏動,就是三角內褲的兩邊)
腘動脈、
脛前後動脈
足背動脈(腳背上能觸其搏動)
這以上是從上到下身的,不包括上肢
頸總動脈、(其中的頸外動脈在脖子兩側能觸其搏動)
鎖骨下動脈、
腋動脈、
肱動脈、(肘內彎曲部能觸其搏動)
橈動脈、
尺動脈、(就是中醫把脈的部位)
這是兩上肢的

⑵ 人手上的動脈在哪個位置,越詳細越好。

生活其實很美好,人生路途中有很多不值得錯過的風景人物,不管遭遇了什麼挫折,請你堅持走下去,一定會找到你想要的一切。
還有,我愛你。

⑶ 六條大動脈具體在哪個位置麻煩圖示

行,至骶骼關節處分為骼內動脈和髂外動脈。
1.髂內動脈internal iliac artery為一短干,沿盆腔側壁下行,發出壁支和臟支。
(1)壁支
1)閉孔動脈 obturator artery:沿骨盆側壁行向前下,穿閉膜管至大腿內側,分支至大腿內側群肌和髖關節。
2)臀上動脈 superior gluteal artery和臀下動脈 inferior gluteal artery: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髓關節等。
此外,髂內動脈尚發出髂腰動脈和骶外側動脈,分布於髂腰肌、盆腔後壁以及骶管內結構。
(2)臟支
1)臍動脈 umbilical artery: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干,出生後其遠側段閉鎖形成臍內側韌帶,近側段管腔未閉,與髂內動脈起始段相連,發出2~3支膀胱上動脈superior vesical artery,分布於膀胱中、上部。
2)膀胱下動脈inferior vesical artery:分布於膀胱底、精囊腺和前列腺。女性分布到膀胱和陰道。
3)直腸下動脈inferior rectal artery:分布於直腸下部、前列腺(男)或陰道(女)等處。該動脈與直腸上動脈、肛動脈吻合。
4)子宮動脈uterine artery:沿盆腔側壁下行,進入子宮闊韌帶底部兩層腹膜之間,在子宮頸外側約2cm處從輸尿管前上方跨過,再沿子宮側緣迂曲上升至子宮底。子宮動脈分支營養子宮、陰道、輸卵管和卵巢,並與卵巢動脈吻合。
5)陰部內動脈internal pedendal artery:在臀下動脈前方下行,穿梨狀肌下孔出盆腔,繼經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腸窩,發出肛動脈、會陰動脈、陰莖(蒂)動脈等支,分布於肛門、會陰部和外生殖器。
2.髂外動脈external iliac artery沿腰大肌內側緣下降,經腹股溝韌帶中點深面至 股前部,移行為股動脈。骼外動脈在腹股溝韌帶稍上方發出腹壁下動脈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經腹股溝腹環內側上行,進入腹直肌鞘,分布到腹直肌並與腹壁上動脈吻合。此外,發出一支旋髂深動脈,沿腹股溝韌帶外側半的後方斜向外上,分支營養骼嵴及鄰近肌,是臨床上用作游離骼骨移植的重要血管。
3.股動脈 femoral artery在股三角內下行,經收肌管,出收肌腱裂孔 至月國窩,移行為胭動脈。在腹股溝韌帶稍下方,股動脈位置表淺,活體上可摸及其搏動,當下肢出血時,可在該處將股動脈壓向恥骨下支進行壓迫止血。股動脈的主要分支為股深動脈。
股深動脈 deep femoral artery,在腹股溝韌帶下方2~5cm處起於股動脈,經股動脈後方行向後內下方,發出旋股內側動脈至大腿內側群肌;旋股外側動脈至大腿前群肌;穿動脈(3~4條)至大腿後群肌、內側群肌和股骨。
4.腘動脈popliteal artery在月國窩深部下行,至胭肌下緣,分為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胭動脈在月國窩內發出數條關節支和肌支,分布於膝關節及鄰近肌,並參與膝關節網。
5.脛後動脈osterior tibial artery沿小腿後面淺、深屈肌之間下行,經內踝後方轉至足底,分為足底內側動脈和足底外側動脈二終支。脛後動脈主要分支為腓動脈。
(1)腓動脈 peroneal artery:起於勝後動脈上部,沿腓骨內側下行,分支營養鄰近諸肌和脛、腓骨。臨床上常取腓骨中段帶腓動脈和腓骨滋養動脈(起自腓骨中上段)作為帶血管游離

⑷ 動脈在哪個位置

動脈在人體的各個部位都有都會出現,它是人體主要的運輸血液的血管。從心臟內出來的比較粗的大動脈,是主要的管道,能夠分出進入各個臟器的各個組織的血管。有供應胳膊的動脈,供應下肢的動脈,腹腔動脈是供應腹腔內臟的;心肌也是需要動脈血進行供應的;大腦更離不開動脈血液的供應,所以人體的各個部位都會承擔動脈。因為動脈的存在,所以人體能夠進行組織的代謝。

⑸ 求一張人體動脈分布圖

人體動脈分布圖:

經過心臟的動脈一共有兩條,分別是體動脈和肺動脈。

1、體動脈與右心室相連,流的是動脈血。

2、肺動脈與左心室相連,流的是靜脈血。並不是動脈里流的都是動脈血,靜脈里流的都是靜脈血!

頭臂干-主動脈行程

人體動脈分布圖頭臂干在右胸鎖關節後分為右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幹,根據其行程可分為三部:主動脈升部(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主動脈降部(降主動脈)。

1、主動脈升部

起自左心室主動脈口,向右前上方斜行續於主動脈弓。自主動脈升部的根部發出左、右冠狀動脈。

2、主動脈弓

接續主動脈升部,於胸骨柄的後方作弓狀彎向左後方,移行於主動脈降部。自主動脈弓凸側發出3個大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此為頭臂干(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

3、主動脈降部

為主動脈最長的一段,上接主動脈弓,沿胸椎體前面下降穿過隔的主動脈裂孔進入腹腔。繼沿腰椎前面下降,到第4腰椎體處分為左、右髂總動脈。主動脈降部以隔的主動脈裂孔為界,在主動脈裂孔以上的一段稱為主動脈胸部(胸主動脈),以下的一段稱為主動脈腹部。

(5)小孩的動脈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生物運送血液的管道,依運輸方向可分為動脈、靜脈與毛細血管。動脈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靜脈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微血管則連接動脈與靜脈,是血液與組織間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各種生物擁有的血管型態各不相同。

開放式循環生物,如昆蟲,只有動脈。血液自動脈流出直接接觸身體組織,再由心臟上的開孔回收血液。閉鎖式循環生物,如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則由動脈連接毛細血管再接至靜脈,最後回歸心臟。

⑹ 頸動脈的位置,附圖片,謝謝。

頸動脈是存在於脊椎動物頸部的動脈。
中文名
頸動脈
外文名
carotid artery
分類
頸外動脈、頸內動脈
存在部位
脊椎動物頸部
頸動脈 carotid artery[1]
存在於脊椎動物頸部的動脈。有頸外動脈(caro-tis externa,英externl carotid artery)和頸內動脈(carotis interna,英internal carotid art-ery)。前者分布至頭頂部和顏面部。後者進入顱內分布至腦和眼眶內。在發生時,鰓弓中不形成鰓的下頜弓,所以,從大動脈也不分入鰓動脈和出鰓動脈。
從腹大動脈的前方發出頸外動脈,頸內動脈是通向第三鰓弓的血管延伸而形成的,但在某些魚類、有尾兩棲類和爬行類中,這一血管也將一些血液送至大動脈根。其它的高等脊椎動物的大動脈根,在第三、第四大動脈弓之間消失,
所以,其第三大動脈弓形成純粹的頸動脈。在相當於第三、第四大動脈弓之間的腹行大動脈的部分稱為頸總動脈干(common co-rotid trunk);高等脊椎動物,是由頸總動脈干分為左、右頸總動脈,
然後再各分支為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
頸動脈發源於主動脈弓以上的血管,主動脈弓以上存在三根血管,
即右側頭臂干、左頸總動脈以及鎖骨下動脈,右側頭臂干又分出右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
可於較為表淺的位置觸及雙側頸動脈的搏動,具體位於喉結兩側2cm左右,胸鎖乳突肌前緣內側。若觸及頸動脈搏動,輕輕觸摸即可。
在進行急救時患者常出現心源性休克、猝死,臨床在觸摸大動脈時,一般會選擇股動脈、頸動脈,而不會選擇橈動脈。頸動脈等大血管的直徑較粗,血流量較大,其直徑在8-10mm左右,明顯較手部血管粗。
因此,喉結兩側向後2cm左右即為頸動脈搏動的部位。

⑺ 動脈在哪裡啊,具體哪個部位

手腕內側可以摸到脈搏跳動的是橈動脈,腹股溝往深處按壓可以感覺到跳動的是股動脈,喉結處旁開兩指摸到搏動的是頸動脈,手肘內側可以觸摸到跳動是肱動脈,足背中間可以摸到搏動是足背動脈,淺表能感覺到的基本就這幾個了,動脈就像水管是貫穿整個身體的,只是位置深,你在體表難感覺到而已。

⑻ 動脈在哪裡越詳細越好

人體的動脈很多的喔!動脈還分大動脈 中動脈 小動脈 微動脈
看圖動脈(artery)是指從心臟發出不斷分枝成小動脈,而最後止於組織內的毛細血管,它將血液由心臟運送受內部較大的壓力,血流較快。從身體各器官組織運送血液返網起自毛細血管。動脈管壁較厚,彈力纖維較多,管腔斷面呈圓形,具有舒縮性和一定的彈性,可隨心臟的收縮、血壓的高低而明顯的搏動。動脈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時,管壁擴張;心室舒張時,管壁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向前流動。
動脈還分
主動脈分
主動脈分三段即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降主動脈又可再分為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升主動脈,起自左心室,在起始部發出左、右冠狀動脈。主動脈弓,是升主動脈的直接延續,在右側第二胸肋關節後方,呈弓形向左後方彎曲,到第4胸椎椎體的左側移行為胸主動脈。在主動脈弓的凸側,自由向左發出頭臂干、左側頸總動脈和左側鎖骨下動脈。胸主動脈,是主動脈弓的直接延續,沿脊柱前方下降,穿過膈肌主動脈裂孔移行為腹主動脈。腹主動脈。是胸主動脈的延續,沿脊柱前方下降,至第四腰椎平面分為左、右髂總動脈而終。
頭頸部的動脈
左側頸總動脈直接發自主動脈弓,右側起於頭臂干。在甲狀軟骨上緣平面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頸內動脈經顱底的頸動脈管入顱,分布於腦和視器。頸外動脈,上行至下頜頸處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兩個終支。主要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和面動脈等。
上肢的動脈
上肢動脈的主幹是鎖骨下動脈。左鎖骨下動脈,直接起於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起於頭臂干,在第一肋外緣續於腋動脈。其主要分支有椎動脈,甲狀頸干,胸廓內動脈。腋動脈為鎖骨下動脈的延續,至背闊肌下緣,移行於肱動脈,腋動脈分三段,第一段有胸上動脈,第二段有胸肩峰動脈和胸外側動脈,第三段有旋肱前後動脈和肩胛下動脈。肱動脈至肘關節前面,分為橈動脈和尺動脈。橈動脈和尺動脈分別沿前臂的橈側和尺側下降。至手掌,兩動脈的末端和分支在手掌吻合,形成雙層的動脈弓即掌淺弓的掌深弓。
胸部的動脈
胸部的動脈主要起源於主動脈。其分支有壁支和臟支兩類。壁支主要是肋間動脈,共9對,行於第3至11肋間隙內;肋下動脈,沿第12肋下緣行走。臟支供給胸腔臟器,如支氣管和肺、食管和心包等。
腹部的動脈
腹部的動脈主要發自腹主動脈,也有壁支和臟支兩類。壁支分布於腹後壁和膈肌。臟支分為成對臟支和不成對臟支。成對的有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和生殖腺動脈(男性的睾丸動脈或女性的卵巢動脈)。不成對的分支有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盆部的動脈
腹主動脈在第4腰椎體的左前方,分為左、右髂總動脈。髂總動脈行至骶髂關節處又分為,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髂內動脈,是盆部動脈的主幹,沿小骨盆後外側壁走行。分支有壁支和臟支之分。
髂外動脈和下肢的動脈
髂外動脈,是指自起始部至腹股溝韌帶深而以上的一段動脈。股動脈在腹股溝韌帶中點深面續髂外動脈,在腘窩移行為腘動脈。動脈在腘窩深部下行,在膝關節下方分為脛後動脈和脛前動脈。脛後動脈沿小腿後部深層下行,經內踝後方至足底分為足底內側動脈和足底外側動脈。脛前動脈起始後經脛腓骨之間穿行向前,至小腿前部下行,越過踝關節前面至足背,移行為足背動脈。

⑼ 人體中的大動脈分別在什麼地方

人體中的大動脈分別在心臟和肺部附近。

近心臟的主動脈、肺動脈,叫大動脈。其管壁主要由彈性纖維構成,故又稱彈性動脈。

1、主動脈是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管,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狀,再沿脊柱向下行,在胸腔和腹腔內分出很多較小的動脈。主動脈是向全身各部輸送血液的主要導管。也叫大動脈。

2、肺動脈是由右心室肺動脈圓錐發出後至主動脈弓下方,約在第5胸椎高度分為左右肺動脈。在肺動脈的起始部有3個肺動脈瓣,該瓣順血流開啟,逆血流關閉。肺動脈內流的是含二氧化碳的靜脈血。

(9)小孩的動脈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大動脈一般是指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髂總動脈和股動脈等。此類動脈管壁的中膜層最厚,主要由大量的彈性纖維形成的彈性膜(成人約40~70層)和環行的平滑肌等組成。

故管壁的彈性大,因而又稱為彈性動脈。它既可緩沖心臟收縮時所產生的強大壓力,又可在心臟舒張時,借其彈性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定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