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小兒咳嗽推手的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難過委屈唯美的圖片 2025-07-24 11:43:48
手機ps圖片換頭 2025-07-24 11:11:36
遲到了很久的動態圖片 2025-07-24 11:10:53

小兒咳嗽推手的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4 10:00:50

① 小兒感冒咳嗽推拿哪幾個穴位

合谷穴,合谷穴是一個萬能穴位,還有就是大椎穴

② 小兒咳嗽有痰怎樣拍背

您好!嬰幼兒不會吐痰,即使痰液已經咳出也只會將痰液吞下胃。父母在寶寶咳嗽時,抱起患兒,用空掌輕輕拍寶寶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時寶寶就咳嗽,說明寶寶的痰液就積在此處,應重點拍。多數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積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寶寶就會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暫時緩解。所以,拍背能起到寬胸理氣,促進痰液排出的作用。拍背最好在寶寶剛睡醒或臨睡前進行。
祝寶寶健康!

③ 應付孩子咳嗽的小兒推拿手法都有哪些

小兒按摩網專家、小兒推拿名家王立新教授說: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擦肺樞跟擦檀中。肺樞的位置就在前胸兩個乳頭連線中點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稍微抹一點痱子粉,爽身粉作為推拿的介質,或者稍微抹點雞蛋清,有一定潤滑作用的就可以,為了方便好操作,用手掌的外側緣,就是小魚際的這個部分,把這個部分放在檀中穴上,左右或者上下快速的摩擦。多擦一會兒,一定要把他擦熱,這有很好的止咳作用。第二個穴位對咳嗽比較有效的是天突穴,天突穴大家要注意不要向裡面按,這么按小孩會有一種很不舒適的感覺,怎麼辦呢?我們就用這幾個手指輕輕的掐,一下一下的掐,不要重了,重了小孩會被掐得很痛的,反復的輕輕的掐,掐一會兒以後就有點淤血了,這我們就達到目的了,要把它掐到皮下輕度淤血。

④ 兒童神經性咳嗽好治嗎

寶寶咳嗽是讓媽媽煩心的事情,現在的家長講究的是安全療法,像吃葯治療已經被大多數家長所淘汰掉了。我們都知道是葯三分毒,任何的葯物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長期服用必定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然而,家長就喜歡用一些食療或者推拿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關於寶寶咳嗽推拿的手法有哪些,想必有許多家長都不不是十分的了解,畢竟,我們這些家長都不是專業的,如果推拿的時候穴位沒有按准,或者力度不夠的話,都將不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寶寶咳嗽推拿手法圖解

小兒咳嗽的推拿方法主要是在重要的部位進行推拿,對治療咳嗽有一定功效,家長們學習這個還是有一定好處,以下是關於治療寶寶咳嗽的推拿手法圖解:

第一種:揉或吮痧天突

操作方法:在胸骨上窩凹陷中 ,手法比較靈活,可用點顫法、可用揉法、也可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擠捏出痧,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嬰幼兒可以吮痧天突,又名吸痧、嘬痧。讓皮膚局部出現紅色。吮痧時,媽媽或爸爸輕輕張開嘴,呈O字形貼在寶寶的皮膚上,同時稍微用點力,把嘴唇貼著部分的肉輕輕吸起來。然後舌頭輕輕地頂住這塊肉,像拔河一樣往喉嚨深處用力拉。 此穴對於痰呼嚕呼嚕在喉部,有很好的效果。如痰多可加清補脾、揉豐隆。如痰涎壅盛,快速點揉天突,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後背,並輕輕拍打,可以催吐排痰。

第二種:推四橫紋

操作方法:位於我們手掌的指側緣,從第二到第五指指根與掌相接的橫紋中央,用我們的拇指來回推拿這四處橫紋。來回搓四橫紋可以增加行氣的力量,幫助把痰咳出來。一次推拿10分鍾以上。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生濕生痰。這個穴能清熱散結,經常在臨床中把它用於燥痰,就是因為有熱,聽著那個痰是刺啦刺啦聲音的燥痰。對積食引起的咳嗽,還有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鼻竇炎效果非常好。

第三種:揉肺俞穴

操作方法: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家長可用兩手的拇指或食、中兩指輕輕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鍾。 按揉時沾少許鹽粉效果更好,此手法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也可以用手掌橫擦該部位,以皮膚發紅為度。一次揉5~10分鍾,或搓300~600下。 揉肺俞穴多用於治療肺系虛證,也可與其他具有清宣肺氣作用的穴位合用,以治療肺系實證。只要咳嗽有痰都加以揉肺腧和膻中,因為是近端穴,對孩子化痰或者是排痰效果都非常好。

第四種:運內八卦

操作方法:以掌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用拇指前側端畫圓。 能寬胸理氣,健脾助運,運化痰濕,故適應於呼吸道病症止咳化痰,對咳嗽痰喘有良效。特別注意,寒咳做順八卦,熱咳做逆八卦。一次可操作10分鍾以上。

第五種:揉掌小橫紋

操作方法:是化痰要穴,在小拇指指根下方,掌橫紋感情線稍上,用拇指指端按揉一次揉10分鍾以上。適合用於痰多雍盛的這種咳嗽。 脾虛生濕,濕聚成痰。就是我們說的痰很多,但是痰是那種痰呼嚕呼嚕的痰,那麼通過按揉這個穴位它就容易咳出。 揉掌小橫紋配合揉二馬,能加強咳喘、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症的功效。

第六種:分推八道

操作方法:從第一肋間隙,由中間向兩側推,以兩拇指自胸骨向兩側肋間隙分推,推到第四類間隙,左右共八道。一次可操作三五分鍾以上。 也稱胸八道,對各種咳嗽、胸悶胸痛都可應用。再配揉膻中效果更佳。

第七種:橫搓三焦

操作方法: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後背三焦部分,包括後背的上背部、腰背、和腰骶;前胸的上胸、上腹和下腹部。一個部位可300次左右。此法可通三焦之氣,起到增強體質,止咳化痰的作用,媽媽們也可以作為日常保健推拿手法使用。 寶寶痰咳不出來,可在寶寶的前胸和後背(左右肺部位置)由下往上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積聚的部位,促進寶寶痰液排出。

第八種:分推肩胛骨

操作方法:用兩個手的拇指指腹從肩胛骨上面沿著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如彎月沿著肩胛骨骨縫從上向下推。 無論寒熱,適應各種類型的咳嗽,尤其是咳嗽剛剛開始時,止咳化痰效果更好!時間次數的操作上每次至少不低於300~600次。

第九種:彈撥孔最穴 操作手法:位於人體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彈撥法,用拇指指肚按住「孔最穴」,感覺到酸脹、疼痛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每天3次,每次5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有人說孔最穴是「止咳糖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治久咳。久咳之後,肺氣不足,肺陰內耗,又寒邪未除,故而選用既能清肺養陰,又能宣散寒邪。

⑤ 小孩咳嗽按摩哪裡止咳

孩子太小他咳嗽了你還是去離家近的診所看看讓專門的大夫給按摩按摩或者吃點葯,你不懂可不能在這里問問就給孩子亂按,孩子太小免得按錯,為了孩子的健康你還是去醫院或者診所檢查再說吧。祝福你家寶寶身體健康

⑥ 如何通過推拿緩解孩子咳嗽

冬令氣候嚴寒,小兒衛外功能差,肺感風寒之氣而發生感冒、咳嗽,咳則糾纏不解,用一般止咳化痰葯(指肆售中成葯)無效,這是什麼原因呢?

中醫認為這種咳嗽其本在於「肺虛」,其標在於「肺寒」(指肺中所受的風寒)。

肺虛和肺寒均可使肺的宣發(升)、肅降(降)功能失調,其氣上逆而發生咳嗽,用一般的止咳化痰葯,既不能收到(補益肺氣)功效,也不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故無效。

注意這種咳嗽的症狀表現:

1、孩子反復咳嗽而且有外感症狀,比如時不時流清涕,或一不小心就受涼感冒

2、一般咳嗽無力,因為久咳必虛,咳聲高亢,痰粘而黃者不適用

3、孩子臉上一般蒼白或兼黃,肌肉鬆軟,舌淡苔白或苔少

4、往往有長時間用清熱葯物的情況或輸液過多傷及脾胃

對於有小兒推拿經驗的家長可以選擇下面穴位按摩治療

組方:順八卦、補脾、清補肺、補腎陽、清補肝、清天河、一窩風、揉肺俞、腎俞、正捏脊(早晨)

以下為部分重要穴點陣圖,其他不會操作的穴位找;孫重三派小兒推拿微信

順運內八卦49次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做順時針作畫圓,運的感覺為接觸皮膚,又不產生壓力,又像是懸空,想像八卦那種柔和感。

01、補脾300次

位置:脾經位於大拇指橈側,赤白肉交際處。

手法:補脾即從指尖到指根推之。(最好將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健脾胃、補血氣,常用於緩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一窩風:溫陽,揉2分鍾左右

注意是來回推(100次左右),與圖例不同

注意是來回推(100次左右),與圖例不同

部位: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操作:點揉、分推、搓。

功效:止咳化痰、益氣補肺、潤燥通便。一般風寒外感通過點揉肺俞來宣肺止咳,如痰多,配合分推肩胛。平時此穴家長可以作為保健要穴,在晨起用手掌搓肺腧可以預防感冒咳嗽。

捏脊7-9遍

位置:後背正中,整個脊柱,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進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腸胃積食。

⑦ 小兒止咳貼貼哪裡圖片

貼在胸部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要把這個穴位貼在一些肺經的穴位上,還有督脈、膀胱經的穴位上,才能起到一個疏通經絡的作用。常選用的穴位有肺腧穴,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氣會穴。

膻中穴位置

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僅供參考。

(7)小兒咳嗽推手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膻中穴介紹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

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

主治病症: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過胖、過瘦、呃逆、咳嗽、氣喘、咯唾膿血;產婦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縮等。

解剖:在胸骨體上;有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穴位配伍:

配曲池、合谷(瀉法)治急性乳腺炎;

配內關、三陰交、巨闕、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

配中脘、氣海治嘔吐反胃;

配天突治哮喘;

配乳根、合谷、三陰交、少澤、灸膻中治產後缺乳;

配肺俞、豐隆、內關治咳嗽痰喘;

配厥陰俞、內關治心悸、心煩、心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註:心包經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別名:元兒穴,胸堂穴,上氣海穴,元見穴。

穴義:任脈之氣在此吸暖脹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暖燥之氣。

運轉規律:涼濕水氣由天之下部匯入本穴並吸暖下行天之上部。

功用作用:募集心包經氣血。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暖則瀉針出氣。

補充內容:(國度針灸穴位取穴規范)

⑧ 原始點小兒積食咳嗽推那個穴位

你好,可以捏脊,按揉肺俞穴

⑨ 小兒咳嗽的推拿手法,應該怎麼做

小兒咳嗽推拿手法主要有清肺經、分推肩胛骨、捏脊等。將拇指放在孩子無名指掌面上,將拇指腹部從指尖推至指根,無名指最後一節的肋面200-400次,即3分鍾。具有潤肺化痰、清喉止咳的功效。用雙手沿著肩胛骨的接縫做一個新月形,從上到下推。

不同的病毒引起不同的症狀。包括寒戰、發熱、乏力、厭食、肝腫大、脾腫大等全身中毒症狀,以及表現為受累組織器官功能障礙。有些病毒感染可以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如果不積極治療,病毒感染可能導致肺炎、肝炎、腸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感染可導致死亡。大多數急性病毒感染可以自愈或治癒;少數病毒感染轉為慢性感染,治療困難,可能需要長期抗病毒治療。大多數急性病毒感染可以自愈或治癒;少數病毒感染轉為慢性感染,治療困難,可能需要長期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