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河內是哪個國家的圖片
擴展閱讀
難過委屈唯美的圖片 2025-07-24 11:43:48
手機ps圖片換頭 2025-07-24 11:11:36
遲到了很久的動態圖片 2025-07-24 11:10:53

河內是哪個國家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4 03:49:16

A. 越南首都胡志明市還是河內呢

越南的首都是河內,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河內市位於紅河平原中部,是越南首都,全國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河內原名大羅,又稱升龍,1831年更名河內。1976年南北統一後成為全國首都。

河內是越南主要的旅遊城市,市內湖泊星羅棋布,終年樹木常青,鮮花盛開,風光秀麗,有「萬花春城」之稱。河內的名勝古跡居全國之冠。著名的游覽勝地有:胡志明陵、巴亭廣場、主席府、胡志明故居、還刻湖、西湖、獨柱寺、文廟、醫廟、玉山寺、鎮武觀、鎮國寺、金蓮寺等。

(1)河內是哪個國家的圖片擴展閱讀: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4個民族,京族(也稱越族)為主體民族,占總人口80%以上。官方語言為越南語。

越南現行憲法明確規定:越南政府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相互幫助的政策,嚴禁一切民族歧視和分裂行為;各民族有權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有權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和發揮自己的良好風俗、習慣、傳統與文化;政府實行全面發展政策,逐步提高少數民族同胞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B. 河內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河內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面積為920平方公里,人口350餘萬人

C. 為何越南首都河內靠近中國,卻一直不遷都呢

越南的首都靠近中國,一直都不遷首都。越南選擇河內作為首都,河內所佔的地理位置顯赫,能夠統領全國的發展,越南南部無險可守。



越南全國地形狹長,對於其他國家的橫向發展是不可能的。只有河內這個平原才有發展的潛力,可以觀察得到,世界上無論哪一個國家都會靠近出海口。而越南的河內平原是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想要發展經濟貿易必須依靠三角洲。

越南的地理位置是狹長的,如果河內平原失守那麼越南所有的地方全部都暴露。所以越南河內這個位置是越南的命脈,越南是不可能遷首都的。在加上越南首都河內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越南的北部地區全部都是高山,充滿荊棘。如果真的有敵人去侵犯越南,越南的軍隊可能會把侵犯者帶入深山老林,因此在地理位置有優勢

D. 河內是哪個亞洲國家的首都

越南 河內,越南首都,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平原,是越南第二大城市,面積為3324平方公里,人口623餘萬人。河內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蘇瀝江(墩河)的匯流處,四周分別與太原省、北江省、北寧省、興安省、河西省、永福省接壤。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

E. 越南首都為何不是胡志明而是河內

由於歷史原因,河內文化積淀比胡志明市要悠久深厚,所以即使現在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大城市,仍然定都於河內。

歷史上的越南曾長期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但地處偏遠,一旦中央朝廷鞭長莫及,這片南國之地必然裂土分疆,自立門戶。最早從秦末開始,趁著天下大亂,南越趙佗便割據嶺南,自立為王,直到武帝時期才發兵收回該地。

後來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但回歸後的南越仍然叛服無常。唐朝時,李唐朝廷在此設立安南都護府,其治所就在今天的河內。河內由此順理成章地逐漸發展成為紅河平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至於後來越南脫離中原之後歷代王朝的首選都城總是河內。

歷史上的越南曾長期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但地處偏遠,一旦中央朝廷鞭長莫及,這片南國之地必然裂土分疆,自立門戶。最早從秦末開始,趁著天下大亂,南越趙佗便割據嶺南,自立為王,直到武帝時期才發兵收回該地。

後來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但回歸後的南越仍然叛服無常。唐朝時,李唐朝廷在此設立安南都護府,其治所就在今天的河內。河內由此順理成章地逐漸發展成為紅河平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至於後來越南脫離中原之後歷代王朝的首選都城總是河內。

依靠著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肥沃的土壤,西貢的發展極為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南北越以北緯十七度線為界分治,北方定都河內,南方定都西貢。

1975年北越攻入西貢,為紀念這次勝利,越南政府將西貢改名為「胡志明市」。雖然納入新政權的統治之下,但作為一個亡國之都,沒有哪個勝利者願意把早已鞏固多年的河內換掉,重新定都於這個充滿了資本主義邪惡殘余的城市。

時至今日,縱然胡志明市在經濟發展上早已成為越南國內的第一大城市,但在越南官方的眼中,胡志明市終究只是一個經濟城市,越南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首都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河內。

(5)河內是哪個國家的圖片擴展閱讀:

越南河內千年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11世紀,古代越南李朝成就大業後,河內就被定位李朝的京師之地,當時被定名為升龍。當時的升龍已是物產豐饒、交通發達的地區,在此之前所築之城均屬軍事性質的城堡。隨後的數百年歲月里,河內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的京都。到了19世紀,這座古城再一次更名為「河內」並沿用至今。

法國殖民者統治時期的河內曾是「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府所在地。1940年日本人佔領了這座城市,日本投降後,這座城市成為法國殖民政府與越共的戰場。1945年,河內正式成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都。在1976年的南北越統一後,河內被確定為越南首都。

河內在古代為中國故地。前111年漢武帝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置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

如今的河內,大致可分為「老城區」和「新城區」兩個區域。河內老城區是河內歷史文化的靈魂所在,幾乎所有名勝古跡均在該區,是遊客探訪河內千年歷史、體驗人文氣息的好去處。

網路-河內(越南首都)

F. 河內是屬於哪裡

河內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河內直轄市(Ha Noi),越南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40平方公里。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約在前3000年河內一帶開始有人居住。從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

河內市,城市面積也由1954年的152平方公里擴展到1000餘平方公里。人口由當時的40餘萬增加到約310萬,是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河內市區幾條寬廣筆直的大街,以還劍湖為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延伸,街道兩旁生長著四季長青的高大樹木。市區繁華熱鬧的街道有桃街、糖街、同春市場等。

(6)河內是哪個國家的圖片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河內在古代為中國故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置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621年,唐朝將交州的治所遷往宋平縣(今河內),並修築城池,後來為總管一方的安南都護府。

9世紀末,南詔一度佔領交州,時任安南都護兼靜海節度使的唐朝大臣高駢為抵禦南詔入侵而修築羅城,交州(河內)遂又稱「大羅」。939年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後,現今河內地區曾為越南李、陳、後黎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

1397年,在陳朝權臣胡季犛的操縱下,越南將首都從升龍遷都清化,並將清化稱為「西都」,升龍稱為「東都」。1407-1427年間,越南為中國明朝佔領,河內是明朝交趾布政使司(交趾省)的省會,稱交州府,東關縣(今河內)為其府城。後黎朝驅逐明朝以後,河內稱為「東京」。

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河內成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都。越南戰爭時期,河內的交通運輸設備因橋梁和鐵路的炸毀而遭到嚴重影響,然而越南人很快將其修復。戰爭結束後,南北越於1976年7月2日完全統一,河內正式成為了這個統一的國家的首都。

G. 河內是個什麼樣的佛教聖地

河內是越南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位於紅河與墩河匯流處,四周分別與河北省、北太省、永富省、河西省接壤。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市區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整個河內據說有200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廟,河內的寺廟、道觀、家祠數量之多,超過了國內的大部分城市。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獨柱寺與鎮國寺。

佛教史上有名的《牟子理惑論》出現於公元2世紀末,作者牟子。牟子從蒼梧奉母到交趾居住,並篤志奉佛,著《理惑論》37篇,宣揚佛教。由此可知,此時越南已有佛教的傳播。此後,佛教經多種途徑傳入越南。首先,由於中國中原戰亂,大批士民流入交州,將佛教帶入;其次,南亞、西亞的移民及僧侶從海路進入交州,傳入佛教;第三,也可能經由緬甸、雲南進入紅河谷地。據義凈說,當時占婆的佛教徒大部分屬於正量部,也有少部分是一切有部。這可以說是越南佛教的初傳期。

6世紀後,越南的僧團逐漸形成,有了宗派的分別。574年,印度僧人比尼多流支(滅喜)到達長安,後來師事禪宗三祖僧璨,580年至交州住法雲寺,弘傳禪宗。這一派系稱為「滅喜禪派」,又稱「南方派」,共傳十九代法主,活動於公元580~1216年之間。著名禪僧有法順、萬行、惠生等。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代僧人無言通游化至北寧建初寺,創立新的禪派,稱「無言通禪派」。無言通師從百丈懷海,宣傳中國惠南一系的南宗禪。由於這一派實行面壁禪觀,所以也稱為「觀壁派」。這一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歷經十五代,活躍於公元820~1221年間。

越南禪宗的另一個宗派是雪竇明覺派,也稱草堂禪派,是北宋雲門宗僧人草堂所創。草堂是雪竇重顯的弟子,到越南後受到李聖宗重視,被封為國師,住開國寺。這一派主要傳「雪竇百則」,提倡禪凈一致,把修禪與念佛結合起來。草堂派傳五代,活動於1009~1205年間。

竹林禪派,承襲無言通派法統。公元13世紀間,越南陳太宗受教於由中國去越的天封禪師,又從宋朝德誠禪師參學。後傳至陳仁宗,更篤志禪學,出家為僧,稱為竹林調御,被奉為竹林禪派初祖。這一派以臨濟宗為主,宣揚佛法不離世間法,主張坐禪,採用「臨濟宗,四賓主」的師徒問答方式傳道,並企圖調和儒釋道三教。此派是陳朝時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別,對越南佛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17世紀,越南佛教復興。竹林禪派名僧白梅麟角將竹林教義與凈土宗融合為一體,在河內創立了新教派蓮宗。主張禪教雙運,以教為眼,禪是佛心,以阿彌陀佛為禪的公案,實修上專念彌陀名號,藉此開悟。此外,越南北方有中國僧人拙公創立的拙公派。這一派以臨濟宗為主,但受到凈土宗影響,也稱為竹林新派。在阮氏王府統治下的南方,中國僧人原紹創建了臨濟正宗的原紹禪派,造平定十塔寺,宣揚禪凈並修的教義,在越南中部和南部有相當影響。後來,了觀加以總結、改革,創建了了觀禪派。

1848年,越南南部西安寺主持段明嬡、寶山奇香組織寶山奇香派,提倡無寺、無僧、念佛和「四思」(思祖先、思國家、思佛教三寶、思人間)的教義,在湄公河三角洲農民中廣為傳播。

H. 河內是哪個國家的

河內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人 。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約在前3000年河內一帶開始有人居住。從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65名。

(8)河內是哪個國家的圖片擴展閱讀:

旅遊景點

1、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是舉行集會和節日活動的重要場所。如果說首都河內是越南的心臟,那麼巴亭廣場可以說是河內的心臟。巴亭廣場位於市中心,還劍湖西北,廣場長320米,寬近100米,可容納一二十萬人,是河內人民集會和節日活動的場所。

2、還劍湖

位於市中心,被稱為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南北長700米,東西寬200米。湖岸四周樹木青翠,濃蔭如蓋。湖水清澈如鏡,幽雅嫻靜,平均水深1.5米左右。湖中有玉山寺、龜塔。


I. 河內 金邊 萬象 曼谷 仰光,它們分別位於那條河的沿岸,分別屬於哪個國家

金邊和萬象是位於湄公河的沿岸,屬於柬埔寨和寮國
曼谷是位於昭披耶河的沿岸,屬於泰國
河內是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沿岸,屬於越南
仰光是位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沿岸,屬於緬甸

J. 河內市是哪個國家的

越南
河內直轄市(Hà Nội),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人[1]。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65名。[2]

中文名
河內
外文名
Hà Nội(越南語)
別名
升龍
行政區類別
直轄市
所屬地區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快速
導航
城市概況

交通指南

服飾

節日

氣候特點

經濟發展

旅遊景點

風土人情

千年慶典

注意事項
歷史沿革
精選片單 越南河內旅遊攻略,探索自然文化之旅!
00:58
【秒懂網路】一分鍾帶你游遍河內
6270次播放 | 5個視頻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約在前3000年河內一帶開始有人居住。從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

河內市城市交通圖-最新erlinyou版
其城市化的雛形「古螺城」,建成於前200年。
河內在古代為中國故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置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
621年,唐朝將交州的治所遷往宋平縣(今河內),並修築城池,後來為總管一方的安南都護府。
河內始建於621年,為中國唐朝交州總管府(後為安南都護府)轄下的宋平縣,是當時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別名「紫城」,後又改稱「羅城」、「大羅城」。唐朝後期又成為靜海軍節度使的駐地,2007年,河內出土了唐朝安南都護府遺址。
939年,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後,現今河內地區曾為越南李、陳、後黎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
9世紀末,南詔一度佔領交州,時任安南都護兼靜海節度使的唐朝大臣高駢為抵禦南詔入侵而修築羅城,交州(河內)遂又稱「大羅」。
11世紀初,越南歷史上的李朝太祖李公蘊認為大羅城位居「天下之中」,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實施大越國統治的理想之地,便於1010年頒布《遷都詔》,將國都由寧平省華閭遷到大羅城。據史籍記載,李公蘊乘船抵達大羅城城牆腳下時,突見一條黃龍騰空飛起,李太祖認為這是吉兆和天意,便將大羅城改稱為「升龍」。李太祖宣稱遷都的目的是「以其圖大宅中,為億萬世子孫之計」,稱贊河內地區「宅天地區域之中,得虎踞龍蟠之勢,正南北東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廣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塏,民居蔑昏墊之困,萬物極蕃阜之豐,遍覽越邦,斯為勝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京師之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