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脖子左後方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難過委屈唯美的圖片 2025-07-24 11:43:48
手機ps圖片換頭 2025-07-24 11:11:36
遲到了很久的動態圖片 2025-07-24 11:10:53

脖子左後方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24 23:22:17

1. 脖子後面是什麼穴位

風池穴。膽經穴位。〖別名〗熱府穴。
位於項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圖為風池穴位置)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
風府穴:督脈穴。在頸部,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兩風池穴連線中點。
〖主治疾病〗癲狂,癇證,癔病,中風不語,悲恐驚悸,半身不遂,眩暈,頸項強痛,咽喉腫痛,目痛,鼻出血。
你應該說的是風池穴吧。不過,這兩個風穴都有治療頸椎病的功效,平時沒事可多按揉,不但可以提神,而且感覺輕松舒服,最適合長期伏案工作的電腦一簇使用。

2. 求有關肩膀、頸部的穴點陣圖。

肩前

3. 脖子上的動脈在哪 左邊還是右邊 詳細點 最好帶圖

頸動脈的部位就在頸部氣管兩側,觸摸後可以感覺到,與心跳一致的頻率,頸動脈是供應大腦血液的通道,左右各有一根,心肺復甦時可以通過觸摸頸動脈來判斷心跳是否存在。頸動脈如此重要,可以通過頸動脈的彩超評估頸動脈壁病變,通過彩超可以清楚地顯示血管內壁有無斑塊形成,斑塊形成的具體位置,管腔的狹窄程度、是否堵塞以及血管有沒有畸形等。頸動脈彩超屬於無創檢查,頸動脈彩超可以發現很多異常,比如頸動脈的狹窄、頸動脈血栓、頸動脈硬化以及頸動脈閉塞性硬化症,可以確定頸動脈狹窄程度,確定頭暈是否是頸動脈狹窄所導致的。
臨床上將頸部的血管分為三個區域:

1、頸一區,是從胸骨切跡到鎖骨頭上1cm處,此處主要的動脈有無名動脈、左右鎖骨下動脈及其伴行靜脈,此區如果血管受到損傷,可能顯露較困難,而且血管損傷也較復雜,往往一旦出現大出血未能得到及時控制會危及生命;

2、頸二區,是鎖骨頭上1cm到下額角,主要的動脈有頸總動脈及其伴行靜脈,頸部的血管損傷也多發生在此區域,因此在診斷和治療相對較容易,而此時頸總動脈會分為頸內和頸外動脈也是在此區域;

3、頸三區,為下頜角到顱底,主要有頸外動脈和顱外動脈,頸內動脈的顱外段及其伴行的靜脈,此區的動脈如果受到損傷常伴有顱腦損傷,特別是頸內動脈的暴露和修復均很困難。

4. 後脖頸位置在哪,最好圖解

低頭,用手拍你後腦勺和背中間的脖子就是後脖頸

5. 頸部是哪個部位

頸部是脖子那裡。頸部的上界為下頜骨下緣、下頜支後緣、乳突和枕外隆突的連線,下界即胸骨上緣、鎖骨、肩峰和第七頸椎棘突間的連線。該局部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分為前方的固有頸部和後方的項部;

固有頸部以胸鎖乳突肌為界,區分為頸前區,頸外側區及胸鎖乳突肌區。頸前區亦稱頸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為頦下三角、下頜下三角、頸動脈三角、肌三角。頸外側區亦稱頸後三角,該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為枕三角和鎖骨上三角。

(5)脖子左後方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1)分區:

頸部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前為固有頸部,後為項區。頸部以胸鎖乳突肌前後緣為界分為三區:

1、頸前區(頸前三角)其中二腹肌前、後腹和下頜骨下緣圍成下頜下三角,二腹肌前腹、舌骨、頸前正中線圍成頦下三角,二腹肌後腹、胸鎖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上腹圍成頸動脈三角

2、胸鎖乳突肌區

3、頸外側區(頸後三角),頸後三角又被肩胛舌骨肌後腹分為枕三角和鎖骨上大窩(肩鎖三角)。

(2)位置:

頸部由淺入深(由前向後)層次結構十分明確,分別為:皮膚、淺筋膜、頸深筋膜、肌肉。深筋膜又分為淺、中、深三層,在淺、中層與深層間形成的鞘內,容納通過頸部的氣管、食管及血管。各層間有疏鬆結締組織並形成頸部間隙。

(一)皮膚:

皮膚薄,移動性大,皮紋橫向。

(二)淺筋膜:

淺筋膜疏鬆,內含皮肌、皮靜脈、皮神經、淋巴結。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頸部

6. 後頸是哪個部位

後頸在解剖學上位於兩側斜方肌(就是脖子兩邊我們能摸到看到最隆起的肌肉)與脊柱頸段之間的部分,又稱頸後區

7. 頭頸的六個部位分別是

頸,漢字,讀音通常為jǐng(也讀作gěng,組詞為脖頸兒),是人體的重要部位。頸部的上界為下頜骨下緣、下頜支後緣、乳突和枕外隆突的連線,下界即胸骨上緣、鎖骨、肩峰和第七頸椎棘突間的連線。該局部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分為前方的固有頸部和後方的項部;固有頸部以胸鎖乳突肌為界,區分為頸前區,頸外側區及胸鎖乳突肌區。頸前區亦稱頸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為頦下三角、下頜下三角、頸動脈三角、肌三角。頸外側區亦稱頸後三角,該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為枕三角和鎖骨上三角。

8. 正常人的脖子外部圖片

一、脖子

脖子是頭和軀干相連接的部分,後引申為像脖子的部分。

喉結,指人咽喉部位的軟骨突起,男性較為突出。男性在青春期比女性更早發育喉結,男性的喉結一般比女性的更為突起。喉結突出,是男性的性徵之一,經過青春發育期以後的男性,由於雄激素的作用,一般都會發生喉結不同程度地向前突出的現象。

(8)脖子左後方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喉結的生長發育:

人的喉嚨由11塊軟骨作支架組成,其中最主要,體積最大的一塊叫甲狀軟骨。胎兒在2個月時,喉軟骨開始發育,直到出生後5~6年,每年仍在增長,但5~6歲到青春期這一時期內喉軟骨生長基本停止。

所以,童男童女的甲狀軟骨都一樣。進入青春發育期以後,由於雄激素的分泌增多,這才使男子出現喉結。男女都有喉結。

9. 頸部又分為哪兩個部位

頸前區、胸鎖乳突肌區、頸外側區
(一)頸部邊界

頸部上部以下頜下緣、乳突至枕外粗隆的連線與頭面部分界,下部以胸骨頸靜脈切跡、胸鎖關節、鎖骨與肩峰的連線與胸部、上肢、背部分界。

(二)頸部分區:頸部以胸鎖乳突肌前後緣為標志可分為頸前區、胸鎖乳突肌區、頸外側區。

1、頸前區:以舌骨為界分舌骨上區、舌骨下區。外界為胸鎖乳突肌前緣,內界為頸正中線,上界為下頜骨下緣。舌骨上區包括單一的頦下三角和兩側的下頜下三角。舌骨下區包括頸動脈三角和肌三角。

2、胸鎖乳突肌區:胸鎖乳突肌起於胸骨柄前面、鎖骨上緣內1/3向後止於乳突外側面,此區所佔據部位的淺、深面的結構均屬胸鎖乳突肌區。

淺層為皮膚、頸闊肌、頸筋膜淺層、頸外靜脈、頸前靜脈等。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有枕小神經、耳大神經、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依次由深筋膜伸出,向肌的前上或前下行,分布於相應的淺層結構。深層有頸動脈鞘、膈神經、頸袢、頸叢及交感神經。頸動脈鞘內有頸總動脈,頸內、外動脈,頸內靜脈及迷走神經。在鞘的下段頸總動脈位於後內側,頸內靜脈位於前外側,迷走神經位於兩者之間的後方;鞘的上段頸內動脈位於前內,頸內靜脈位於後外,迷走神經位於兩者之間的後內方。膈神經由第三至第五頸神經前支組成,為椎前筋膜所覆蓋,向下內行,經鎖骨下動、靜脈之間入縱隔。找膈神經時,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部,前斜角肌前面,可見其斜向下內行。

3、頸外側區:前界為胸鎖乳突肌後緣,後界為斜方肌前緣,下為鎖骨中1/3的上緣。此區包括枕三角和鎖骨上三角。

(三)頸筋膜及其間隙

位於淺筋膜及頸闊肌的深面,各部分厚薄不一,圍繞頸項部諸肌肉及器官的結構,並在血管、神經周圍形成筋膜鞘及筋膜間隙。

(四)頸部淋巴結

頸部淋巴結數日較多,由淋巴管連成網鏈。一般分淺及深淋巴結,淺結沿淺靜脈排列,深結沿深血管及神經排列。為適宜臨床應用按部位將分為頸上部、頸前區及頸外側區淋巴結三部分。
頸部的作用就是把頭部和軀幹部聯系起來。
頸部的作用就是把頭部和軀幹部聯系起來。而所謂砍頭就是在頸部將頭部和軀幹部分開。

由於頸部的聯系作用,腦發出的各種指令得以傳輸到軀乾和四肢,身體感受到的各種刺激以神經沖動的方式也可以傳送到腦。在頸部,神經活動的傳輸通道是脊髓。

頸部對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也起著通道作用。其通道分別為食道、氣管和血管。

10. 脖子里有哪些器官圖

http://..com/link?url=_ZPrRsBP6nJGyZ1kQq_v17sKDr_rPK3JbZEsiivyrPMFopKtsgXK

上面是圖

血管(左頸總動脈,頸外靜脈,頸前靜脈),神經(皮神經、迷走神經、喉上神經、喉返神經,膈神經),肌肉(頸闊肌,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舌骨甲狀肌,二腹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肩胛舌骨肌等)頸淋巴結、氣管前筋膜、甲狀腺、甲狀旁腺。以上器官左右對稱。希望對你有幫,不懂得可以再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