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情況下判罰點球,什麼情況判罰任意球
足球中犯規視其性質和情節的嚴重性可以判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
在禁區內,可以判罰直接任意球的犯規,通常會被判為點球;
如果在小禁區內犯規(只可判間接任意球的犯規情況),則由攻方在小禁區線上離犯規地點最近的位置罰球,當罰球位置離球門不足9.15M,則人牆會被允許站在球門線上
會在本方禁區被判間接任意球的情況:
·守門員用手控制球後在發出球之前持球超過6秒;
·守門員在發出球之後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再次用手觸球;
·守門員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他的球,而該回傳球又不會威脅球門;
·守門員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動作具有危險性;
·阻擋對方隊員;(通常情況下最後兩點不會被判罰)
用胸部回傳不會被判犯規;
有意識的用腳回傳,即使守門員用腳觸過球再抱球也會被判犯規;
當手緊貼著身體時的無意手球不會被判罰,如果手離開身體,向外張開的話,無意手球一般會被判罰點球,取決於當值裁判的判決。
② 足球比賽比賽中哪種情形,會被判罰點球
(一)守門員用手控制球時,在發出球之前行走四步以上,應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允許守門員行走的「四步」可連續使用或分開使用,但應累計計算。當守門員以一腳為軸,另一腳前後移動,不算作走步,有時守門員快速跑動中跳起接球,落地後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而向後或向前走了幾步,不應計算在四步之內。
(二)當守門員用手控制球後,一旦將球置於地上或傳出,即為進入比賽狀態,這種情況不論出現在行走四步之前、之中或之後,只有當處於罰球區外的同隊隊員或對方隊員觸球之後,該守門員方可再次用手觸球,否則應判「第二次用手觸球」犯規,但不包括守門員撲、接球時手觸球後無意脫手,球著地後,守門員再次用手觸球。
(三)守門員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他的球,是不允許的,但這不包括同隊隊員由於沒有掌握好技術動作而踢出的球意外落向守門員處;也不包括同隊隊員用頭部、胸部和膝蓋等部位傳球給守門員。然而,如果裁判員認為,隊員是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例如,隊員用腳將球挑起後再用頭部頂給同隊的守門員,或隊員用腳將球挑給同隊另一隊員將球用頭部頂給同隊的守門員,此時不管守門員是否用手觸球,這種情況不但應被判罰間接任意球,還要因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為而被警告。這個間接任意球的判罰地點不是在守門的觸球地點,也不是警告守門員,而是判將球挑走的隊員犯規並警告該隊員。
(四)守門員不能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五)守門員用手和臂部持球超過5~6秒,應判守門員故意延誤時間,由對方踢間接任意球。當守門員利用手臂的任何部位接觸球後,便可認為是已經控制球,此控制球包括守門員故意地用手臂擋球,但不包括裁判員認為該球是意外地從守門員手臂彈出,例如守門員撲救球後。
(六)動作具有危險性。
指裁判員認為隊員的動作有危險的犯規。他的動作目的是為了獲得球或處理球,但動作方式有可能傷害對方隊員或自己。
(七)阻擋對方隊員。
這是指隊員目的不在踢球,球又未在其控
③ 什麼是點球 足球什麼情況下判點球
點球即罰球區內的直接任意球,當比賽處於活球狀態時,無論球在什麼位置,如果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實施了規則中的十種犯規中的任意一種,應被判罰點球。
除了犯規會判罰點球外,20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大多數世界級、洲際足球賽事都引入了「點球大戰」。即在90分常規比賽和30分鍾加時賽都結束後,通過一輪一輪互射點球的方式決出勝負。
判罰點球的十種犯規:
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絆或企圖絆對方隊員
跳向對方隊員
沖撞對方隊員
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
推對方隊員
搶截對方隊員
拉扯對方隊員
向對方隊員吐唾沫
故意手球(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除外)
④ 如何判斷足球判點球,有什麼依據謝謝
點球 penalty,全稱:罰球點球
1.當比賽進行中,一個隊在本方罰球區內由於違反了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之一而被判罰的任意球,應執行罰球點球。
2.罰球點球可以直接進球得分。
3.在每半場比賽或決勝期上下半場結束時,應允許延長時間執行完罰球點球。
[編輯本段]罰球點球時球和隊員的位置
1.足球:
·放定在罰球點上;
2.主罰球點球的隊員:
·確認由其主罰。
3.防守方守門員:
·留在本方球門柱間的球門線上,面對主罰隊員,直至球被踢出。
4.除主罰隊員外的隊員應處於:
·比賽場地內;
·罰球區外;
·罰球點後;
·距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
[編輯本段]裁判員
1.應在隊員處於規則規定的位置上後發出執行罰球點球的信號;
2.作出罰球點球完成後的決定。
[編輯本段]罰球點球的程序
1.主罰隊員向前踢出點球;
2.在其他隊員觸球前主罰隊員不得再次觸球;
3.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4.在比賽進行當中,以及在上半場或全部比賽結束而延長時間執行或重新執行罰點球時,如果球在越過球門柱間和橫梁下之前遇到下列情況,應判定得分:
·該球觸及任何一個或連續觸及兩個球門柱、橫梁、守門員。
[編輯本段]違規和判罰
1.如果裁判員發出執行罰球點球信號後,球進入比賽之前發生下列情況:
(1)主罰隊員在踢點球時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1>如果球進進球門,應重新踢;
<2>如果球未進進球門,不應重新踢。
(2)守門員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1>如果球進進球門,得分有效;
<2>如果球未進進球門,應重新踢。
(3)主罰隊員的同隊隊員進入罰球區,或在罰球點前,或距罰球點少於9.15米(10碼):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1>如果球進進球門,應重新踢;
<2>如果球未進進球門,不應重新踢。
<3>如果該隊隊員觸及了從守門員、橫梁或門柱彈回的球,裁判員將停止比賽,由防守方以間接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
(4)守門員的同隊隊員進入罰球區,或在罰球點前,或距罰球點少於9.15米(10碼):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1>如果球進進球門,得分有效;
<2>如果球未進進球門,應重新踢。
(5)攻守雙方隊員都違反競賽規則:
·如果點球踢出之後:
<1>主罰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2>主罰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3>球被外來因素觸及而影響了其向前移動----應重踢。
<4>球從守門員、橫梁或球門柱彈回比賽場地內,接著被外來因素觸及----裁判員停比賽,在被外來因素觸及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
國際足聯點球新加規定:禁止假動作
國際足聯執委會2010年5月19日通過決議,認定點球主罰者在助跑完成後突然停下以圖欺騙守門員行為是「違犯體育道德的行為」,將被判重新罰球並出示黃牌。
按照國際足聯的解釋,「助跑過程中的停頓和假動作是允許的。不過,一旦主罰者完成了助跑停下腳步不射門,而做其他迷惑性的動作,將被視為違例。裁判員將判罰重新罰球並出示黃牌」。
⑤ 足球上點球是什麼意思
點球 Penalty kick,全稱:罰球點球。當比賽進行中,一隊在本方罰球區內由於違反了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之一,被判罰任意球,應執行罰球點球。
罰球點球可以直接進球得分。在每半場比賽或決勝期上下半場結束時,應允許延長時間執行完罰球點球。
除了犯規會判罰點球外,20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大多數世界級、洲級足球賽事都引入了「點球大戰」。即在90分常規比賽和30分鍾加時賽都結束後,通過一輪一輪互射點球的方式決出勝負。
為了讓後罰球的一方不一直處在「罰丟就被淘汰」的陰影中,2017年曾嘗試新的罰點順序,即一方先罰一球,另一方連罰兩球,一方再罰兩球,使點球大戰更加公平。不過,目前這種方法還沒得到大范圍使用。
(5)被判點球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點球位置:
1、足球:
放定在罰球點上。罰球點距離球門線12碼(約11米,德語點球為Elfmeterschiessen,即為11米射門)。
2、主罰球點球的隊員:
確認由其主罰。
3、防守方守門員:
留在本方球門柱間的球門線上,面對主罰隊員,直至球被踢出(球未罰出前,守門員只可沿球門線左右移動,而不可前後移動)。
4、除主罰隊員外的隊員應處於:
比賽場地內;
罰球區(俗稱禁區)外;
罰球點後;
距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
5、裁判員
a、應在隊員處於規則規定的位置上後發出執行罰球點球的信號;
b、作出罰球點球完成後的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點球
⑥ 什麼時候會被判點球
點球:
禁區內防守方犯規,進攻方罰點球或間接任意球。基本上,禁區內手球、鏟人、推人等稍微嚴重的都發點球,只有像門將拖延時間之類的發間接任意球。
任意球:
任意球的種類任意球分為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兩種。
無論是直接任意球還是間接任意球,踢球時必須將球放定,踢球隊員在球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
直接任意球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判為得分。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門,判給對方踢角球 。
間接任意球信號當裁判員判間接任意球時,應單臂上舉過頭,並保持這種姿勢直到球踢出後被其他隊員觸及或成死球為止。
球進門只有當球進門前觸及到另一名隊員才可得分。
·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判為球門球; ·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門,判給對方踢角球。
任意球的位置在罰球區內的任意球屬於守方的直接或間接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 ·所有對方隊員應站在罰球區外直到比賽進行; ·當球被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即為進行; ·可以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任意球。
屬於攻方的間接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直到比賽進行,除非他們已站在本方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對方球門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應在距犯規發生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在罰球區外的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直到比賽進行;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任意球。
違規/判罰當踢任意球時,對方隊員比規定距離更接近於球: ·應重踢。
當守方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球未被直接踢出罰球區: ·應重踢。
由除守門員外的隊員踢任意球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踢球隊員本方罰球區內,將判罰球點球。
由守門員踢任意球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越位:
1.凡進攻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者,即為處於越位位置。下列情況除外:
a.該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b.至少有對方隊員兩人比該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的球門線。
2.當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間,同隊隊員處於越位位置時,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有下列行為,則應判為越位:
a.在干擾比賽或干擾對方;
b.企圖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3.下列情況,隊員不應被判為越位:
a.隊員僅僅處在越位位置;
b.隊員直接接得球門球、角球或界外擲球。
4.隊員被判罰越位,裁判員應判由對方隊員在越位地點踢間接任意球。如果該隊員在對方球門區內越位,那麼這個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時所在球門區內任何地點執行。
國際理事會關於越位決議:
1.判斷越位,是以同隊隊員將球傳給他的一剎那,而不是他接球時。如隊員處在非越位位置,同隊隊員向他傳球或踢出任意球時,該隊員在球飛行時跑到前方也不構成越位。
2.如果進攻隊員平行於對方倒數第二個防守隊員或平行子對方最後兩名以上(含兩名)防守隊員,那麼該進攻隊員不越位。
⑦ 足球裁判手勢圖
經國際足聯審定的裁判員的統一手勢如下:
(一)直接任意球 單臂側平舉,明確批示踢球方向。
直接任意球
(二)間接任意球 單臂上舉,掌心向前。此手勢應持續到球踢出後,並被場上其他隊員觸及或成死球時為止。
間接任意球
(三)球門球 單臂向前斜下舉,指向執行球門球的球門區。
(四)角球 單臂斜上舉,指向執行角球的角球區。
(五)罰球點球 單臂向前斜下舉,明確指向執行罰球點球的罰球點。
(六)示意繼續比賽 隊員犯規後,裁判員運用有利條款而不判罰時,應給以繼續比賽的手勢:雙臂前舉,手臂向前稍作連續揮動
繼續比賽
(七)罰令隊員出場和進行警告 對隊員罰令出場或警告時,分別出示紅、黃牌。使用紅、黃牌時,應一手持牌直臂上舉,面向被處分隊員,有短暫時間的停頓,使場內外均能看清是對哪名隊員進行處分
⑧ 什麼情況會被判點球
當比賽進行中,一隊在本方罰球區內由於違反了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之一,被判罰任意球,應執行罰球點球。
除了犯規會判罰點球外,20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大多數世界級、洲級足球賽事都引入了「點球大戰」。即在90分常規比賽和30分鍾加時賽都結束後,通過一輪一輪互射點球的方式決出勝負。
為了讓後罰球的一方不一直處在「罰丟就被淘汰」的陰影中,2017年曾嘗試新的罰點順序,即一方先罰一球,另一方連罰兩球,一方再罰兩球,使點球大戰更加公平。不過,目前這種方法還沒得到大范圍使用。
點球的規定:
國際足聯執委會2010年5月19日通過決議,認定點球主罰者在助跑完成後突然停下以圖欺騙守門員行為是「違犯體育道德的行為」,將被判重新罰球並出示黃牌。
按照國際足聯的解釋,「助跑過程中的停頓和假動作是允許的。不過,一旦主罰者完成了助跑停下腳步不射門,而做其他迷惑性的動作,將被視為違例。裁判員將判罰重新罰球並出示黃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點球
⑨ 足球比賽中為何有些點球可以補射,有些不能呢
足球比賽中有些點球可以補射,有些不能,如果在比賽的九十分鍾里獲得的點球,不存在違規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補射的。不管是守門員將球撲了出來脫手了,還是點球踢在門框上反彈回來,這些情況都是可以補射的。但是有一種情況點球不可用補射,那就是在加時賽以後還是沒有分出結果,兩隊只能通過點球大戰決定勝負,這個時候的點球進就是進,不進就是不進,沒有補射的機會。
點球大戰對於業余球迷來講是最刺激和最好看的部分,不懂球的人實在看不懂這么多人在球場上跑來跑去,半天進不了一個球的情況,但是點球大戰卻一目瞭然,非常有意思。所以說每次在看點球大戰的時候就特別的刺激,但是點球大戰的規則就是一球定勝負,只有一次射門的機會,就算球被撲出來了就不能補射了,所以說每一個球員的射門都非常重要,而守門員的重要性就更大了。
⑩ 罰點球是什麼意思
罰點球的意思是獨自面對門將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