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胃不舒服有點燒心針灸灸那個部位
你好,可以針中脘,期門,膻中,公孫等穴位,最好再加上後背的胃腧穴和肝俞穴
㈡ 夏季天氣好熱,胃不舒服,艾灸哪個穴位有效果,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大家其實都了解是用艾葉製作而成的艾灸材料,然後放在特定的容器裡面,利用艾散發出的熱在穴位附近治療,通過刺激穴位或者一些特定的部位來達到一個激發經氣的目的,從而調整人的身體機理。
㈢ 腸胃保養需要點哪些穴位
下面的四個穴位能夠對胃起到養護治療作用:
神闕穴:就是平時說的肚臍,又叫臍中,這個穴位是人的長壽大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嬰兒出生後,臍帶就被切斷,先天胎息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鍛煉神闕可以重新啟動胎息,就像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的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也就健康無病。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在肚臍上,順時針方向邊揉邊轉,每次按揉360下。或者臨睡前用拇指肚按壓神闕穴,按壓輕重由自己掌握,以適中為度。經常揉按神闕穴,可使人精神飽滿、體力充沛、面色紅潤、耳聰目明,並且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中風脫症都有獨特的療效。
中脘穴:位置在身體的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的地方,也就是肚臍和胸骨劍突尖連線的中點。這個穴位主治胃痛、腹脹、嘔逆、吞酸、泄瀉、黃疸等胃病。平時可以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並攏,沿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按揉時會有疼痛的感覺,這是因為胃裡有食積和氣滯血瘀。這個穴位除了治療胃炎、胃潰瘍、胃下垂、食物中毒,還可以治療癲癇、精神病、神經衰弱等。
胃痛穴:在脊背正中督脈第7椎下的至陽穴和第8椎下的靈台穴附近,按壓它的時候有明顯的痛感。當發生急性胃痙攣、胃痛時,按壓胃痛穴有特效,一般可以在幾分鍾內止痛。如果配合內關穴,止痛效果更好。
足三里穴:針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該穴位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泄瀉、痢疾、便秘、水腫、腳氣,是很重要的保健穴位,也是臨床常用的保健強壯穴。經常灸這個穴位可以健脾益氣,增補後天氣血生化之源,全身得以滋養,起到延緩人體衰老的作用。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按摩足三里穴,要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每周至少3次,每次5至10分鍾。
㈣ 按摩針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1 腸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闕,關元。
2 扁桃體炎用艾條灸下頜下的扁桃體點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懸空灸)近10天肚臍和臍周足三里,按摩百會穴,感覺大腸蠕動增強,每天都有排氣,也沒有胃腸脹氣現象了,便後清爽了再鞏固治療,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膿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還有豐隆處艾灸。
5 膽囊長了息肉:可以艾灸關元、期門、日月、陽陵泉.
6 艾灸可以治療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點刺放血後,拔罐,然後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會導致晚上睡覺打呼。用艾灸盒綁在大椎穴或頸夾脊穴,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7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可以艾灸治療,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經大面積艾灸,還有用單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8 糜爛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療,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經大面積艾灸,還有用單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療.
9 高血壓可以艾灸大椎和百會.
10 艾灸可以治療便秘。灸神闕、關元、足三里.
11 早泄可以艾灸關元、中級、八髎穴。
12 黴菌性陰道炎艾灸關元,中極,子宮歸來,還有三陰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
13 宮頸糜爛艾灸治療此病有很好的療效,取穴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可以艾灸治療,是個需要長期堅持治療的疾病。
14 子宮肌瘤可以艾灸治療,是個需要長期堅持治療的疾病。可以艾灸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
15 腎虛應該艾灸中脘、關元、足三里、八髎穴.
16 十二指腸潰瘍,艾灸的話以中脘。關元、天樞、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這些輔助穴位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還可以灸後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關和局部壓痛點。
18 腰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竄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宮出血,可以艾灸關元、子宮、三陰交和隱白.
20 宮頸炎可以用艾灸關元、帶脈,加上五味消毒飲「蒲公英15g,金銀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鬱的厲害,口苦、還有焦慮症,先從百會、大椎和中脘足三里開始,逐步體會效果。
22 預防經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可以艾灸中脘、關元、足三里即可,用溫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23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關元、足三里。
24 肝氣不足,脾胃虛,腎陽虛。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25 過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很多朋友問到艾灸的季節和時間,艾灸什麼時候最好?艾灸多長時間為宜?其實艾灸沒有特別固定的時時候。什麼時候都可以灸。
如果是按療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連續灸,每個穴位15—20分鍾,以後可以隔日一灸10天為一個療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時間要短些。
㈤ 艾灸什麼血位對腸胃不好有好處 穴位艾灸再加按摩效果
腸胃不好,有個穴位有奇 效,也就是我們必灸之穴:中脘穴。另外可以艾灸天樞穴,胃腧穴,膈腧穴,神闕穴,氣海,關元穴,等即可。
可以按摩後艾灸,這樣效果不錯,但艾灸是主要,按摩輔助
㈥ 脾胃不好用針灸扎什麼穴位
自己天天按摩足三里、中脘、百會、豐隆、陰陵泉就可以健脾和胃,利水滲濕,每個穴位天天按摩15分鍾就可以,不用扎針;這幾個穴位可以用艾條灸,慢慢脾胃就恢復了。
㈦ 脾胃不和脾胃虛弱針灸哪幾個部位
足三里、脾俞、胃脘
㈧ 胃總是不舒服,用針灸的方法能否治療
胃總是不舒服,用針灸的方法能否治療?
臨床上胃不舒服可以應用針灸的方法治療針灸在臨床上分為普通針刺和艾灸兩種情況,應用針灸治療胃部疾病有很好的臨床療效,胃不舒服時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普通針刺或艾灸。進行普通針刺時,可以選擇胃穴位進行治療。 例如中膠質穴、天樞穴、上脘穴、下脘穴、其他可以緩解胃腸疾病的穴位、內關穴和陽陵泉穴、陰陵泉穴等穴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胃部分進行艾灸,對神闕部分進行艾灸可以提高胃腸疾病的緩解效果,積極治療可以很好的緩解胃不適的症狀。
㈨ 腸胃不好艾灸哪個部位
足三里 此穴可調理脾胃 雙腿上的穴位
㈩ 六大穴位可以改善你的脾胃不和,具體是哪六大穴位呢
他們有。中脘穴。足三里。太沖穴,湧泉穴。肝俞穴。內關穴。經常按揉這六大穴位可以改善你的脾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