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陳氏祠堂(毫公)
陳氏祠堂位於安徽定遠縣縣城西北三十三公里的靠山鄉古城村。祠周圍屬古陰陵城遺址。該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村,在古代稱陰陵城。
㈡ 陳家祠簡介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它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
陳家祠的建築雕塑飾件多達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磚雕41件、銅鐵鑄和壁畫13件。陳家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所在地,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除長期設有《廣東傳統雕刻藝術》、《廣東象牙雕刻藝術》、《廣東刺綉》、《百年陳氏書院》、《舊廣州家居》等展覽外。
還不定期展出各種廣東民間工藝品,如石灣藝術陶、廣州織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廣綉、套色蝕花玻璃等。
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2)陳氏總祠堂在哪個省圖片擴展閱讀
祠堂是中國人供奉祖先、祭祀、辦理宗族事務的地方,又是宗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為了體現陳姓是清代廣東第一大姓和望族的地位,也為方便陳姓子弟來省城廣州讀書應考和族人辦理訴訟、議事等事務時提供臨時住所。
1888年,陳昌朝、陳宗詢、陳蘭彬、陳伯陶等廣東四十八位陳氏族中鄉紳名流,聯名向全省各地陳姓宗族發出《廣東省各縣建造陳氏書院》、《議建陳氏書院章程》等信函,內容是邀請各地陳姓族人派人到廣州商量修建陳氏書院一事。
從信函中可了解到:陳家祠的陳姓「紳耆」,包括了清政府時期曾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的清末著名外交官吳川陳蘭彬和曾任翰林院編修等職的東莞陳伯陶等廣東著名士紳。
祠,就得有大筆大筆的經費支持。光是用於購買建造陳家祠的地產,總面積大約36600平方米,便花去了銀元21691元3毫8仙正。
建造陳家祠的資金來源,得益於倡建者陳蘭彬、陳伯陶等清末名流在南粵社會上的高地位和高知名度,倡議一出各地陳姓宗親的積極響應,就連海外的陳姓華僑聽到消息後也紛紛慷慨捐資。
㈢ 陳氏祠堂的介紹
陳氏祠堂位於安徽定遠縣縣城西北三十三公里的靠山鄉古城村。祠周圍屬古陰陵城遺址。該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村,在古代稱陰陵城。陳氏家族有兩千年歷史,其老祖陳鐸為救劉邦而被項羽殺害,其後氏現人數達十幾萬之多,現分布全國各地。
㈣ 陳姓祖祠在哪裡
陳氏祖祠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部,華美社區老寨前,臨練江邊,祠堂坐東向西,建築面積731平方米,三廳兩天井。是貴嶼鎮陳氏祭祀祖先的場所。祠堂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2017年貴嶼陳氏祖祠入選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㈤ 陳氏宗祠的介紹
陳氏宗祠是一處建於清代中期的中國祠堂建築,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為清末進士陳鶴亭所建。祠佔地3427平方米。
㈥ 全國陳氏總祠在那裡
陳氏大宗祠坐落在永安貢川城南巫峽頭
是明代宮殿式建築物,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建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景點之一。其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是陳氏入閩始祖唐中丞搽陳雍的紀念祠,清代康熙、光緒年重修。 宗祠坐西朝東,現存一進門樓和二進正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厚實,木雕、石雕、磚雕工藝精湛。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為抬梁和穿斗結構,中堂有神台,設五個神龕,分別崇祀唐代入閩始祖陳雍和宋代陳瓘、陳淵等人。歇山式門樓正中,「陳氏大宗祠」五個大字遒勁有力;大門兩側,石獅雄踞;二進石華表上"世承天寵"大字描金;焚紙寶庫、花木草坪及兩邊廂房布局有序;追遠堂內肅穆高雅,"狀元及第"、"探花及第"、"七十九位進士"等金匾高懸於大廳上方。「雍穆宗風」、「敦宗愛國、」「理學之門,忠貞之家」等匾額記載過往的種種故事。宗祠內珍藏著一部清光緒十六年撰修的大宗譜,共48分冊;還有民間收藏的清嘉慶、道光年間撰修的宗譜,可供查閱考證。 大宗祠是連接陳氏後裔的重要紐帶和尋根謁祖的聖地,也是八閩大地及海內外陳氏子孫奉祀先祖的凈地。每年農歷二月初十和八月初十舉行春秋兩祭,來自福建、廣東的陳氏後裔及至海外裔孫代表雲集祭拜,舉行盛大慶典活動,仰篤先公之恩德。
㈦ 陳家祠在中國哪個城市
陳家祠在中國的廣東省廣州市。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㈧ 陳家祠在中國哪個城市
陳家祠在中國廣州市.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㈨ 陳家祠屬於哪個區
陳家祠屬於荔灣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陳家祠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是現存最大的廣府建築之一,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收藏有各類珍貴文物與現代工藝精品20000多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的建築特色
陳家祠是一座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建築物,它的祠堂與書院合一,將祠堂兼於書院中,具有明顯的嶺南特色。
它的建築採用方形平面,廳堂、天井和廊道三位一體、相連相通,是嶺南建築平面與空格處理的傳統手法的繼承與發展。
它的大門使用方石檐柱青磚牆、兩側有石鼓台,、才會有門神像等,在大門觀瞻上充分反映嶺南祠堂的特徵。
㈩ 作為廣東省現存祠堂中最具有廣東特色的建築,陳家祠到底具有哪些廣東特色
陳家祠雖然以前是作為祠堂存在的,但是現存早已發生很大的改變,它更像是人們研究廣東特色建築的載體。不管是它保存的玩著呢個性,還是所能代表的清代祠堂的建築特色,它所蘊含的內在意義可能更加豐富。
陶塑是嶺南建築中所特有的,像陳家祠這樣大規模的非常少見。人物塑造注重在輪廓線和動態上,符合從下往上的觀看效果,並在其中加入亭台,花草等實物造型,使整個建築更加豐富生動。陳家祠陶塑的主題囊括了世間萬物,我們細細看下來,彷彿置身於一場聲色並茂的大電影之中,生動有趣。
長廊灰塑是廣東著名的民間工藝,陳家祠的灰塑總長度1800餘米。規模大、工藝精、題材廣,也是非常值得來看看的,所以我大力推薦遊客來陳家祠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