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魚雷轟船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ps圖片轉線框模式 2025-05-16 14:15:13
護眼純青色背景圖片 2025-05-16 14:15:01

魚雷轟船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9 08:38:43

❶ 魚雷的發展史(最好有圖片)

魚雷
魚雷是海戰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現在的魚雷,發射後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艦船,只要一接觸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遠、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壞性大的特點,可以說是 「水中導彈」。它的攻擊目標主要是戰艦和潛水艇,也可以用於封鎖港口和狹窄水道。魚雷雷身形狀似柱形,頭部呈半圓形,以避免航行對阻力太大。圖6-7所示是線導魚雷的外形和結構。它的前部為雷頭,裝有炸葯和引信;中部為雷身,裝有導航及控制裝置;後部為魚尾,裝有發動機和推進器等動力裝置。魚雷的動力系統能源分別為燃氣和電力等。根據不同的需要,魚雷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直徑為533毫米以上的為大型魚雷;直徑在400~450毫米之間的為中型魚雷;直徑為324毫米以下的為小型魚雷。魚雷主要用艦船攜帶,必要時也可以用飛機攜帶。在港口和狹窄水道兩岸,也可以從岸上發射。魚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為70~90千米/時。

魚雷的前身是一種誕生於19世紀初的 「撐桿雷」,撐桿雷用一根長桿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戰時小艇沖向敵艦,用撐桿雷撞擊爆炸敵艦。1864年,奧匈帝國海軍的盧庇烏斯艦長把發動機裝在撐桿雷上,利用高壓容器中的壓縮空氣推動發動機活塞工作,帶動螺旋槳使雷體在水中艇行攻擊敵艦。但由於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靈,盧庇烏斯的發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參與上述研製工作的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於1866年成功地研製出第一枚魚雷。該魚雷借鑒了盧庇烏斯的發明,用壓縮空氣發動機帶動單螺旋槳推進,通過液壓閥操縱魚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魚雷的艇行深度。當時魚雷的艇速僅11公里/小時,射程180—640米,尚無控制魚雷艇向的裝置。因其外形似魚,而稱之為 「魚雷」,並根據懷特黑德的名字(意譯為 「白色」)(而命名為 「白頭魚雷」。幾乎與盧庇烏斯和懷特黑德同時,俄國發明家亞歷山德羅夫斯基也研製出類似的魚雷裝置。1887年1月13,俄國艦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噸的 「因蒂巴赫」號通信船發射魚雷,將其擊沉。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用魚雷擊沉敵艦船。

1899年,奧匈帝國的海軍制圖員路德格·奧布里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它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製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魚雷,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國人E·W·布里斯發明發熱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的第一條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使魚雷的航速提高至約65公里/小時,航程達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魚雷已被公認為是僅次於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艦艇達369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38.5%。

1938年,德國首先在潛艦上裝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克服了熱力魚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氣體形成艇跡而易被發現的缺點。1943年,德國首先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接收水而艦艇的雜訊自動導魚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又發明了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進行制導,不易被干擾。50年代中期,美國製成雙平面主動式聲自導魚雷(又稱反潛魚雷),它可在水中三維空間搜索,攻擊潛航的潛艇。1960年,美國又首先研製出 「阿斯羅克」火箭助飛魚雷(又稱反潛導彈),它由火箭運載飛行至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70年代後、魚雷採用了微型電腦,改進了自導裝置的功能,協強了抗干擾和識別目標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時,航程達4.6萬米,盡管由於反艦導彈的出現,使魚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軍的重要武器。特別是在攻擊型潛艇上,魚雷是最主要的攻擊武器。

前蘇聯的「基洛夫」號和「伏龍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是除美國外其它國家僅有的兩艘核動力巡洋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它們的滿載排水量達2.8萬噸,艦上各種導彈發射裝置達250管之多,最多可攜帶296枚導彈。它們分別於1977年和1981年下水。

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魚雷的研究、改進和製造,目的是使魚雷更輕便,進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標的能力。

❷ 給幾張中國魚系列魚雷圖片

中國「魚6」重型線導魚雷已形成批生產能力(圖) 今年2月底,在北京召開的國家2006年科技進步獎勵大會上,在陝軍工單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5研究所的總設計師董春鵬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國家某重點型號研製開發的總設計師,董春鵬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為我國水下兵器發展探索出了新路。 董春鵬參與和領導的多種重點型號項目,分別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國防科工委、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特等獎,其他科研成果分別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特別是由他主持設計的國家某重點型號科研項目,從項目立項到產品設計、研製到最終試驗成功,走過了十年的漫長歷程,這一依靠自主創新完成的重大科研項目,總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創造出了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四個第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道路,為實現我國海軍現代化建設和水下武器裝備技術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 1966年董春鵬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來到位於西安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5研究所工作。1995年,國家某重點型號項目歷經坎坷終於立項。它是打破國外高技術封鎖,實現我國水下武器裝備行業跨越式發展的研製項目。其科研需求非常迫切,而且所採用的新技術佔到三分之二以上。當時國內預研基礎非常薄弱,對外引進難度和風險很大,該型號能否研製成功,一時間成為業內議論的焦點。 董春鵬受命於這個關鍵時刻,他懷著對祖國的摯愛,對事業的追求,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承擔了這一高性能重點項目研製任務。他說:「我的人生坐標就應該定位在水下武器裝備行業打翻身仗的艱苦歷程上。」此後的十年裡,他一直奮斗在崎嶇的征途上:沒有假日,加班加點地學習、工作,熟悉各系統的專業技術,批閱成百上千份圖紙文件,思考和決策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他像陀螺一樣,不停地運轉著。就這樣,十年如一日,他主持完成了該型號的方案論證、工程設計、工程研製、設計定型等各個階段的工作。 十年磨一劍,2005年,這一重點型號項目在完成了上百次的各種試驗後獲得成功,被國家定型立項,當年便形成了批生產能力。 在長期從事型號研製工作中,董春鵬建立了一套「嚴格科研程序」和「嚴格質量管理」辦法,保證型號研製不出反復,一次成功。在研製工作中,常常發生技術、進度和質量的沖突,每當出現這種情況,他始終堅持既定程序,一絲不苟。某型號產品進入調試、試驗階段後,時間緊、任務重,董春鵬要求按科研程序,提出「陸上台架試驗不完成,暴露的問題不解決,不能下水。」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試驗得以實現,通過試驗暴露出的問題,經調整、修改後得到解決,在實航試驗中,啟動點火正常。 對科研中暴露的問題,董春鵬從來不迴避,而是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在該型號進入正樣研製後,他帶領全體研製人員進一步扎實工作,精心組織,頑強攻關,在生產、裝配、調試等各個環節中解決了大量的技術問題。考慮到初樣產品的數量少,實航試驗不夠充分,董春鵬提出在定型試驗前增加科研性試驗,以進一步暴露和解決問題,並驗證對初樣產品遺留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改進措施的有效性。通過他的努力,爭取到上級領導的同意,在湖上定型試驗前進行科研性試驗,在海上定型試驗前進行預試。定型試驗的整個過程表明,這項措施是完全正確的,保證了海上定型試驗的順利進行和成功 原文參考地址 http://news.163.com/07/0810/08/3LH870KA00011MTO.html

❸ 魚雷發射後,在海里與空氣隔絕!如何爆炸沒有氧氣怎麼能爆炸

不要說魚雷,就是陸地上常見的炸彈和炮彈,炸葯也是與空氣隔絕的,被一層鋼殼密封著。炸葯爆炸不需要藉助空氣中的氧氣,因為炸葯的化學分子式里,本身就有氧原子的。所以魚雷發射後,只要魚雷的頭部撞擊到艦船,頭部的起爆管就會起爆戰斗部里的炸葯。因為水的密度是空氣的一千倍,所以水是不可壓縮的,炸葯在水下爆炸的威力是它在空氣中的一千倍!所以一顆裝有三百公斤炸葯的魚雷,可以把一艘一萬噸級的巨輪,從水下攔腰炸成兩半!而如果用飛機投擲相同威力的炸彈,要擊沉這同樣的船,則需要十幾顆甚至幾十顆才行!
這就是為什麼導彈永遠也無法取代魚雷的原因。

❹ 二戰魚雷什麼樣

如果跟現在的魚雷相比,二戰時期的魚雷所存在的弊病和短板當然有很多,比如:射程短、精度低、狀態不夠穩定、制導方式有限、威力小等等。

但如果從魚雷自誕生,到後來不斷發展的歷史來看,二戰時期的魚雷卻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巔峰!~~

世界上第一枚真正的魚雷是1866年,由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發明的,但由於當時它只是用壓縮空氣發動機帶動單螺旋槳推進,所以速度僅為11公里/小時,射程也只有180─640米。
而到了1938年,隨著潛艇技術的發展,德國人首先在潛艇上裝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克服了熱力魚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氣體形成航跡而易被發現的缺點。至1943年,德國人又首先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接收水面艦艇的雜訊自動引導魚雷攻擊,從而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人又率先發明了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進行制導,不易被干擾。這些技術為當代魚雷的研製、發展和更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❺ 潛水艇魚雷攻擊船是打船底還是上面 從水面能看見魚雷嗎最好有網站!

魚雷的威力之所以遠遠大於同裝葯量的反艦導彈,就是因為它是攻擊艦船的水面以下部分,利用了水的不可壓縮性,給船體造成了二次傷害。而且由於破壞都是在水下部分,一旦出現都是致命的,且難以修復的。 早期的魚雷採用的是驅動,所以會留下一長串的氣泡,遠遠地就可以看見一條白線,這些魚雷就可以從水面上發現,所以也多見於影視作品,用來表現魚雷的迅猛。但是現在的魚雷,絕大多數都採用了電力推進,就不會看到這道白線了,從水面上幾乎無法發現了。

❻ 二戰美國的TBM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它究竟有多厲害

復仇者是格魯曼公司生產的,這一著名的“貓廠”卻並沒有以某某貓的名字為其名命。但是這並不影響復仇者是一型非常強大的艦載魚雷機。畢竟魚雷在二戰時期的海戰中,是對艦艇進行最有效殺傷的武器之一。之所以說他強大,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其武備還是非常強大的,一枚900公斤魚雷或者4枚200公斤炸彈。其次就是其機翼可以進行大面積的折疊,這讓其作為艦載機優勢非常明顯。最後就是其設計上採用了大型機翼和大規模的裝甲防護,這讓TBM擁有了非常強大的戰場生存能力。

最後就是其設計上採用了大型機翼和大規模的裝甲防護,這讓TBM擁有了非常強大的戰場生存能力。甚至在中途島戰役中,美軍海軍航空兵的一架TBM魚雷轟炸機踉踉蹌蹌的返回航母。人們發現只剩下垂直和水平尾翼可以正常使用,魚雷艙門關不上了,而且起落架只有一個放了下來。最終是撞擊到攔阻網上才安全著陸。這無疑是說明了TBM魚雷轟炸機強悍的戰場生存能力。

❼ 大海戰魚雷轟炸機

首先檢查你船上的魚雷機是否掛上魚雷。
1、 普通投彈

用右鍵鎖定目標,接近目標後連續點右鍵投彈,可以一直不停的對目標點右鍵。
普通投彈方便簡單,是CV投彈X作里最簡單最易學的投彈方式,想開CV都要先會這種投彈方法。但缺點就是容易躲避,投彈前必須鎖定目標,否則無法投彈,如果敵方躲在密集的雲底和陰影里那將束手無策!

2、 定點投彈

點;鍵定點(多點一次取消,需要再點一次重新定點),當飛機接近定點時,點.鍵投彈
與普通投彈的最大區別就是不用鎖定,想炸哪裡就炸哪裡(TK人,但不能炸自己),與普通一樣,也是一種簡單的投彈方式,如果不熟練(CV新手)可能命中率不高,這需要多加練習!
因為定點投彈的特性,使得它在普通投彈無法使用時大發神威!炸陰影里、密雲底下的船隻,甚至TK都可以使用定點投彈。如果使用熟練,定點投彈的命中率可是絕對有90%+!,定2~3個點進行投彈(船身,船躲避拐彎時必經的那個點),當然,想兩全其美是不可能的~想命中率90%+威力比全中要小,有幾顆炸彈投中,又有幾顆炸彈沒投中(誘餌)

3、 高空投彈

點;鍵定點,當飛機距離定點有1.5~2.5個BB船身時開始點.鍵投彈,點到投彈為止!(點得太多可能會變成定點)
區別與以往所有俯沖投彈方式,是一種終極投彈方式,俯沖轟炸機進行0.5厘米俯沖或不俯沖投彈,就像高空轟炸機那樣,炸彈在飛行高度時仍下。無論任何人(除了我以外)剛開始使用高空時,大多數投彈都投不中,這需要練習(或者你夠聰明,一眼就看出投彈命中的竅門)
高空投彈由於沒有俯沖時間,所以沒有俯沖轟炸機俯沖時的距離差(被轟炸船在俯沖轟炸機俯沖時前進的距離),所以速度更快,命中率更高!
在以後所開放的戰列艦中,最保守估計,北卡和南達,依阿華的防空火力都在360+以上(這是算出來的),大和以及蒙大拿更是達到了750+,使用一般的投彈方式將會使俯沖轟炸機有去無回!防空機槍對於普通飛行高度的飛機效果低微,所以應當使用高空投彈。

4、 超高空投彈

俯沖起飛後,點L鍵讓俯沖上升至你滿意的高度,然後點;鍵定點,當飛機距離定點有1.5~2.5個BB船身時開始點.鍵投彈,點到投彈為止!
超高空投彈不管是表演,耍COOL還是實戰都是很有效的一種投彈方式
11單是上帝的鼓聲,那麼超高空投彈就是雷神之怒(沒有好比喻)。俯沖毫不費力地突破防空網,在敵方上空毫無忌憚地投彈,再安全的返航!如果能熟練的運用,那將是十分可怕的!因為本人還沒有試過~所以我就不再多說,有慧眼的人已經看出來了它的可怕了!(炸BB專用)
、待進入房間開始戰斗時,待魚雷機起飛後選擇目標

❽ 魚雷對軍艦的破壞力要遠遠大於導彈,你相信嗎

應該是這樣的,因為魚雷的戰斗部,裝葯量都極大,一般少則600公斤,多則800-900公斤,帶一噸彈頭的也不在少數,魚雷定深於艦底爆炸。

反艦導彈打擊水面艦艇水線以上的部位,一般採用聚能或半聚能穿甲戰斗部,以穿透軍艦在內部爆炸,引起大火、人員傷亡的方式來摧毀目標。


而魚雷主要用來打擊水面艦艇的水下部分,以撕開軍艦裝甲,導致海水大量湧入的方式來摧毀目標。

同樣當量的爆炸所傳遞的能量,在水下比在空氣中也要大許多倍,如此大的能量足以撕裂軍艦船體材料同時,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和氣泡,這是魚雷爆炸力比反艦導彈爆炸力還可怕的地方。

❾ 魚雷是怎麼擊中目標的,它是和導彈一樣追著目標跑嗎

魚雷是怎麼擊中目標的?它到底是有線還是無線的好呢?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了解下魚雷,魚雷可能很多人聽著並不陌生,但是要說具體可能還是有些疑惑的,畢竟作為一樣武器來說,魚雷的展現力是有些少的。




雖然現在各國都非常重視魚雷的發展,也被廣泛的裝備在了各國的軍隊,但是真正能夠自主製造出魚雷的國家並不多,而我們中國就是其中一個,美國的魚雷技術是非常出色的,而俄羅斯的技術優勢也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

而我國也在軍事戰力落後的情況,奮力發展成現在這樣,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情,相信有那麼一天,我們所擁有的技術,也會遙遙領先。

❿ 大海戰2 能發魚雷線的船

英國帶魚雷的除了魚雷機,其它都是悲劇(包括潛艇)。你說的撒網式魚雷是日本的北上線,其他國家艦載魚雷都不行。潛艇魚雷的是德國最好,日本其次。德國SS魚雷在遇到敵艦很容易爆炸,而日本的很容易從船下鑽過去,不過也有走狗屎運的全中,日本SS魚雷威力是最大的。希望樓主能給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