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個圖片的含義是啥子
這是一個叫做fall out boy(打倒男孩)的美國搖滾樂隊曾經發布的一張專輯《save rock and roll》的封面。
這種照片上是一個不羈的搖滾少年牽著一位和尚的手走在路上,它寓意搖滾可以跨越宗教、性別、傳統等隔閡。(這一段引自網易雲音樂該專輯網友評論)
Ⅱ 斯琴格日樂怎麼死的
斯琴格日樂沒有死,只是有自殺過。斯琴格日樂,在做客楊瀾主持的談話節目《天下女人》時,說起出道前的「北漂」經歷,說起長達兩年吃小米粥、熬白菜,睡倉庫的生活時一直談笑自如,對於那段猶如煉獄的感情經歷也能平靜陳述,然而在說到被迫墮胎時,終於哭出聲來。她說自己從2000年到2003年,在不知道對方已婚的情況下,開始與對方交往,最痛苦的時候甚至服下安眠葯打算自殺。斯琴格日樂一直沒有提到對方的名字,始終用「那個人」指代過去的戀人。搖滾女歌手斯琴格日樂和臧天朔有著撕心裂肺的過往。斯琴格日樂在楊瀾的《天下女人》節目里,說自己在不知道對方已婚的情況下開始和對方交往,懷孕後自殺又被迫墮胎,直至發現男方與她和妻子之外還有著另一段感情後,才徹底死心,斬斷情絲。當記者詢問那個在感情上傷害過她的人是否就是臧天朔時,斯琴格日樂沒有否認。
盡管斯琴格日樂一直沒有提到對方的名字,但有媒體報道中寫到「圈中人都知道,她所謂的『那個人』就是當初帶她出道的音樂人臧天朔。」但那時,臧天朔早已結婚,老婆叫做李梅。是他還未出名的時候就認識的,李梅以前是皮爾卡丹在中國開的第一家餐廳,北京崇文門的馬克西姆餐廳的服務員,給他生了一對兒女。2004年,媒體爆出臧天朔已經秘密結婚生子,而斯琴格日樂和臧天朔長達三年的戀情也在那一年結束。可是每次兩人中的一個單獨出現時,總還是有媒體問及另一個人,但不久前斯琴格日樂對媒體說:「我和那個人沒什麼關系。
不過,2007年4月,一連幾個晚上,斯琴格日樂都出現在臧天朔在南京的立煌酒吧演唱。更意外的是,斯琴格日樂連續三晚一直住在臧天朔的別墅內。臧天朔的妻子一直是個謎,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妻子到底是誰。2006年9月,面對記者,臧天朔首次透露,妻子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兩人2001年結婚,妻子與娛樂圈沒有任何聯系。
Ⅲ 誰有黃家駒1993年馬來西亞亞演唱會那個視頻開頭的動態相冊
說到黃家駒不得不提及beyond樂隊。1983年初期,黃家駒拉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兄弟(其中就有
世榮),參加了香港雜志社(<吉他雜志>)舉辦的一個吉 他比賽,該比賽是一個樂隊參賽形
式,以吉他演奏為主。當時他們第一次用BEYOND這個名字,並且幸運的得了冠軍。盡管他們當
時純粹是希望加深音樂認識,多練習些演奏技巧,從沒想過要組織樂隊,發歌星夢,但他們卻
從此走上了搖滾樂之路。期間樂隊成員幾經更換,最後確定為了四位成員:黃家駒,黃家強,
黃貫中 和葉世榮。黃家駒極具領袖氣質和才能,在他的領導下,beyond樂隊走過了一段輝煌
而艱辛的搖滾歷程。眾所周知,香港樂壇容不下beyond樂隊,於是 他們遠赴日本發展。令人
遺憾的是,1993年6月,黃家駒在參加日本的一個電視節目時不慎從3米高的舞台上摔下,傷重
而離奇死亡。由於黃家駒的突然去世,beyond樂隊從此跌入了低谷。盡管家駒不在了,但我認
為這絲毫也不能抹殺beyond樂隊作為搖滾樂的先鋒,其對香港樂壇的特殊貢獻。鑒於他們在歌
迷 中的廣泛影響力,beyond樂隊也從此確立了其在世界樂壇不可動搖的特殊地位。beyond樂
隊是一支偉大的樂隊,他們樹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黃家駒成 就和地位的取得也離不開
beyond樂隊的貢獻,他們是「四位一體」。作為樂隊的核心成員,黃家駒身兼數職:填詞,作
曲,編配,彈奏,主唱還有隊長之職, 真是累壞了啊。若他再存在哪怕是十年,其他歌者恐
怕要黯然失色許多吧。黃貫中負責主音,黃家強彈奏貝司,葉世榮司職鼓手,當然他們還要擔
負創作與和聲的任 務。配合默契,效果不凡。更為遺憾的是正當他們事業顛峰之時,沒有得
到足夠的尊敬與認同。家駒,我們懷念你!
我漸漸的知道原來喜歡黃家駒的人遠比我想像的多。喜歡家駒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比如:正直,堅定,重感情,有愛心,務實又充滿理想等,這和家駒歌曲里 面所要表達的精神
很是吻合。據我長期的了解,黃家駒的歌迷准確講是樂迷最為真情,也最為專一。他的音樂可
以打動每一個有理智的人,給迷失方向的人們以前進 的動力,撫慰人們心靈的創傷,叫人熱
血沸騰,這緣於他就是一個有理智的,真性情的人!香港容不下Beyond樂隊,只是因為他們太
出色的緣故,所以<海闊天空>也便成了家駒之絕唱就不難理解了。記得在家駒離開後的一次
beyond樂隊演唱會上,貫中所彈奏的<海闊天空>的尾奏是我所聽過的最感人肺腑的器樂 演奏
,十分精彩,現場一片淚海,真實印證了歌迷對家駒的無限懷念和最最真摯的愛,」恨」家駒
走得太匆匆!<海闊天空>也被公認為是黃家駒一生寫照的最後經 典!時至今日,我還沒有發
現哪一個人的音樂水平可以與之相提並論,而且差距不小啊!他在歌迷心目中的位置是永恆的
。無奈天意不遂人願啊!家駒的歌聲里充滿 了對現實社會的某種不屑與批判,很有哲理性!
他的離去叫眾多歌迷痛惜不已,我想天公一定也落淚吧,只是在為自己的嫉妒之心而感到無比
的愧疚吧!家駒永不死!
黃家駒是偉大的音樂先驅者。他的音樂作品深入人心,流傳甚廣,影響了幾代人,而且還
會繼續。他播種下了音樂的種子,讓後來者走上了音樂道路,堅定了音樂理 想。其作品經典
且百聽不厭,是如此得富有生命力,以至於人們可以因他的音樂而落淚,更因他的離去而無以
復加的悲痛,歌迷對他的愛戴只會加深而不曾減弱。他 是真正意義上的音樂人,其作品的精
神和內涵具有廣泛的教育意義,值得人們去深思和回味,他對於音樂的付出和貢獻更值得音樂
家們去做深入地研究和探討,為何 他人雖故去,而精神猶存,且經久不息?他的確締造了一個
搖滾樂的傳奇!如果說張學友是歌王的話,那麼我想黃家駒無疑就是樂神,他是那樣得完美,
那樣得無可 挑剔!他在音樂領域的地位堪比喬丹在籃球領域的地位,影響深遠啊!黃家駒是
現代音樂人的最佳楷模!他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很多,他的那種對音樂理想的永 不放棄
的執著精神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其在音樂領域的造詣更是後來者所望塵莫及的!為何他
的音樂能夠廣為傳唱而經久不衰?為何他的作品可以贏得眾多歌 迷的真心且不曾老去?因為他
的作品所表達的意境是如此之高!凡是談起家駒的音樂,所知道的人無不對他的音樂表示由衷
的折服和深深的敬意,再無第二人能享此 待遇,據我所知。
黃家駒創造了一個神話。他在真正懂音樂的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難以取代的,他是做音樂
的鬼才,天才,他的成就後來者難以企及。他對音樂的執著和付出令人肅然 起敬,他的音樂
造詣、他的地位,將逐漸被世界范圍內的音樂家們所矚目與肯定。他,他的樂隊以及他們的音
樂終有一天會永載史冊,並在世界樂壇佔有一席之地, 其作品的影響力之深遠令一般的音樂
家難以與之比肩。他是一個教科版式的偉大人物,其在樂壇的地位無人可以悍動,至少目前沒
有。歲月悠悠,歷史的長河必將繼 續證明這一點! 無奈天妒英才,他的英年早逝是樂壇巨大
的損失。黃家駒,翁美玲,李小龍,鄧麗君皆英年早逝,這一定是上蒼的妒意所致吧!還是那
句話:天妒英才!物盡其用, 人盡其才,天意又如何?!黃家駒僅僅出道十年竟能將音樂做到
如此境界,簡直難以置信,我們尊敬您!你在天堂安息吧,來世再繼續你的音樂道路吧!我們
等您……
環顧現今樂壇,不少音樂作品內容浮華、空洞,無實質內涵,流行歌曲流行一時便銷聲匿
跡,不能持久。我們都太浮燥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浮燥的年代,所以現 在好作品便少之
又少!我建議主流媒體可以多多播放一些Beyond樂隊的影音資料,多多回顧他們的音樂作品,
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絕不僅僅因為他們值 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黃家駒的確是一個值得永遠懷念的不朽的樂壇傳奇!他的音樂驚天地,泣鬼神!黃家駒永
垂不朽!
想對黃家駒及beyond樂隊有更多的了解,比如他們的搖滾歷程,作品的創作背景與分析,
生活軼事,影音圖片資料,黃家駒逝世的前前後後等等,請大家 到網路搜索或是到網路貼吧
詳細查看。這篇文稿除談及beyond樂隊外,側重講述黃家駒的音樂才能和音樂作品的總體解析
及其歷史地位和影響力,簡而言之, 僅僅是本人為了表達對黃家駒的懷念和敬意。
Ⅳ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on the road
搖滾開始在美國流行時大都是男孩玩搖滾,K飾演的那個女孩也有組建樂隊的夢想,於是用一大堆零錢買了酷酷的搖滾衣服,找到一個不再出名的音樂人於一群互不相識的女孩組建了一個女子搖滾樂隊。經過訓練,他們開了演唱會並開始在世界引起轟動。
Ⅳ 《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傷花怒放》(郝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YTrcaOLoJls2Qwvzk7nJvQ
書名:傷花怒放
作者:郝舫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0
頁數:364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並不晦澀的搖滾樂理論讀物,它涉及到早期搖滾樂的社會文化意義,研究了一些至今沒有得到深入探討的問題,由於涉及音樂、社會、學術背景較深,所以妨礙了十年前那批讀者的理解,但看來它正適合今天的讀者。
本書的主題,正如它副標題所說,是搖滾樂的被縛與抗爭,這是任何人理解搖滾樂都不可繞過去的主題,其中的悖論、矛盾、希望,以及論題展開的整個文化問題,都值得用十倍於此書的篇幅去論述。所以說,它應該被再版,在今天這個中國音樂界期待著資本主義全面勝利的關口引起更多思考。
作者簡介:
郝舫,著名作家、樂評人,著有《將你的靈魂接到我的線路上--大眾文化中的流行音樂》、《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燦爛涅磐--柯特·科本的一生》、《比零還少--探訪歐美先鋒音樂的異端禁地》等影響巨大的搖滾和文化著作,譯有《上車走人--與黑旗搖滾在路上》、《請宰了我--紐約叛逆文化圈口述實錄》等。十數種國內重要報刊專欄作家 ,並被視為搖滾文化和另類文化的代言人,被各國重要媒體常年廣泛報道評論。曾任大學教師、報社編輯、雜志主編、網站總監,電視節目製作人。現任《rolling stone》中文版主編。
Ⅵ 大家推薦一些關於搖滾的書籍
1:<<上車走人>>--與黑旗搖滾在路上
作者簡介:Henry Rollins,曾經是20世紀80年代最傑出的硬核朋克樂隊之一」黑旗」(Black FLag)的主唱,10本書的作者,單口戲的名藝人,有聲望的配音好手,好幾部電影電視中的演員,成功的出版人,20世紀90年代中期又成為再版CD長牌Infinite Zero的合夥人......看DD的人,很容易從他胳膊上的方文身和20英寸粗的脖子認出他來.Henry Rollins,活著的傳奇,地下世界為被歌頌的朋友的英雄.
內容提要:《上車走人》是Henry Rohns同「黑旗」一起上路的形象記錄。詳盡記載了他與這支當代最重要的搖滾樂隊之一催人淚下的英勇歷程。它全景式記錄了Rollns從舊引年加人樂隊到 1986年樂隊解散期間長達6年的「盡責之旅」。這部由Rorins的巡演筆記演變而來的著作。是他用最生猛的率真坦白和銳利的幽默惰懷織就的編年史,期間遍布過於熱心的歌迷、好鬥的警察、窮困潦倒和徹夜奔忙。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如火如茶的朋克勃發期,「黑旗」在音樂和意識形態兩方面都是絕對的先鋒——他們堅持了一種大多數樂隊難望其項背的堅決的獨立精神和行為准則。 Rohns是「黑旗」的焦點並由此而成為多數歌迷崇敬或敵視的對象。在場場騷亂之中,Rollins始終留存著他的筆記,那上面記錄著種種事件和他的思想。
《上車走人》敏銳而發人深省,也頗具黑色幽默本色它是對一支界定了一個時期音樂和姿態的樂隊的深人探視,一種引人人勝的探視。
2:<<心火宣揚:搖滾和它的文化世界>>
作者自述:
搖滾——一種聲音
如果尋找一種音樂,讓它傳達年輕人的思想和情緒,那必然是搖滾樂;如果說到一種音樂,它的精神與時代緊密相聯,並影響了幾代年輕人的行為,那它還是搖滾樂。當我們回首半個世紀前的那段歲月,不禁惘然。沉沉浮浮的大眾情緒隨著音樂而激昂,而沉鬱。太多的聲音,太多的選擇包圍著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為了張揚自我,為了表現自己的拒絕,他們唱起了搖滾。
作為這個社會的見證者,作為這個社會的表現者,搖滾用它的聲音記錄了那段歷史,也記錄了那段歷史中人們曾有過的心態和思想。五十年過去了,盡管社會已平和了許多,盡管人們已平靜了許多,但搖滾依然未改它的初衷。「它是一叢心火,絢麗的並不是火焰燃燒的形狀,而是灼熱和光芒。」當寫下這句話後,那種久遠的狂熱又漫上心間,已有多久沒聽披頭士和滾石了呢?有人說世紀末是懷舊的時節,在新世紀的今天,我在搖滾樂的節奏中又想起了五十年前的那些激昂歲月。那是一群怎樣的年輕人?他們拒絕一切,他們走出家園,他們反抗既有的規范和秩序,他們是一群敏感而脆弱的人,在孤獨中宣洩著自已的不滿。是那個社會的確沉痾重重,還是年輕人成長後的拒絕與反叛?帶著許多反思我再一次循著音樂的路逆流而上,去追溯搖滾。
五十多年前,披頭士曾這樣唱過:
深夜中青鳥在歌唱,
用這破損的雙翅學著飛翔,
你用一生,
只是在等待這個升起的時刻。
深夜中青鳥在歌唱,
用著深陷的雙眼學著凝望,
你用盡一生,
只是在等待這個自由的時刻。
青鳥帶著年輕的夢想曾飛起在那個黑暗沉重的年代,搖滾樂娓娓訴說著人們的希望。盡管有重金屬的轟鳴喧囂,迷幻搖滾的頹廢墮落,華麗搖滾的怪異另類,搖滾依然凝視著自由、反抗,用它沉陷的雙眼,用它的激情歌唱。
盛大的演出已成過去,那些引領幾代年輕人的偶像也退到歷史的幕後,激越的年代已經走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拿起筆,寫下那段歷史。不能說這本書就是一部「歷史」,歷史太沉重、庄嚴。我用我的眼睛去凝視它,用我的頭腦去思索它,如此而已。面對紛繁的搖滾歷史和巨大的音樂作品,任何話語都顯得蒼白,任何結論或許都說不明它的深蘊。但只能如此,如此凝視,如此寫作。
作者
2001年6月
3:<<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
簡介:創藝聲媒及廣西師大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新書《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其實是著名音樂節目主持人陸凌濤主持的《後懷舊時代——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的精華版,而京文唱片也推出了該節目的兩張錄音CD和一張采訪VCD。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需要一大批的開路先鋒,而這些開路先鋒的命運往往就像是一座建築物的奠基石,他們好像只存在在記憶中的最深處。黑豹、唐朝、呼吸、超載、輪回,這些熟悉的名字構成了中國搖滾樂的主幹、分支以及各路敏感的神經末梢。然而比他們更早的一些人卻基本上沒有人記得或知道。他們就像是河流的主源頭一樣,對於中國搖滾樂的誕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正是他們,發出了中國搖滾樂在襁褓中第一聲振聾發聵的啼哭。新書及同名VCD、CD從中國的第一支准搖滾樂隊七合板的主要成員開始,對數十位中國搖滾音樂人以及相關人物進行了的一系列的專訪。在這些第一代搖滾人心目當中,搖滾樂這個概念究竟是他們從怎樣精神力量的影響當中提煉、抽離出來的呢?這一切又經過了一個怎樣的理解和領悟的過程呢?憑什麼就使大家能在對搖滾懵懂無知的狀況下,就下定決心為了搖滾而死磕到底的呢?正是通過數十位搖滾圈內外人士專訪,《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客觀地記錄了中國搖滾二十年的風雨歷程,細致展現搖滾人的生活狀態和創作心態,深入思考中國搖滾樂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4:<<燦爛涅盤>>
簡介:這是一本紀念柯本的書.作者郝舫說:我覺得他們的音樂今天看來仍然是偉大的音樂,十年來很少有哪種音樂形式的影響比他們的影響大。當你回憶那個時代的時候發現他們的音樂和影響是你根本無法繞開的,那麼它就是偉大和不朽的。
5:<<崔健,在一無所有中吶喊>>
作者;趙健偉.我一直慶幸我收了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同樣沒有逃過被查禁的慘運。中國的搖滾教父,第一人崔健的生活及音樂記實報告文學,關於中國搖滾樂的第一本記實文學,還有沉重反思國人的凝重歷史及現狀,力作。
6:<<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
簡介:10年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出身的郝舫寫了一本關於搖滾的書———《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儼然成了中國眾多搖滾愛好者的聖經。時隔十年,這本「曾經鼓舞了無數青春」的書再版了.」。《傷花怒放》與其說是一本樂評書,不如說是一本搖滾哲學著作。搖滾只是郝舫打開思路的一個突破口,通過搖滾這個載體,作者訴說的是自己對特定時代和文化的思考。因此在書中,我們所能讀到的不僅是作者花費大量心思搜集來的有關搖滾的豐富的人物背景和事件的細節,更能讀到作者對搖滾不同歷史時期文化所作的獨具匠心的評價,以及對諸如搖滾與騷亂、搖滾與性、搖滾與吸毒、搖滾與現代化、搖滾與意識形態等問題的解讀。
在中國,「搖滾教父」崔健吶喊著「一無所有」發出「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黑豹」、「唐朝」、「魔岩三傑」(張楚、竇唯和何勇)讓血氣方剛的中國青年們眼噙淚花、熱血沸騰地走進了搖滾殿堂,零點、輪回、超載、子曰、鮑家街43號、麥田守望者等眾多搖滾樂隊紛紛出現和走紅……一時間,中國搖滾似乎已經跨入了百花齊放的全盛時代。然而,「中國搖滾已經死了」的聲音卻頻頻在我們耳邊出現。為何歐美的搖滾樂隊總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專輯也越來越精彩,而國內的搖滾樂隊卻大都短命,如曇花般燦爛一次就無聲凋謝了呢?1993年磨岩與黑豹解約,幾年後又沒有與唐朝續約,是不是對中國搖滾已經失去信心?郝舫的第一版《傷花怒放》發行後的這漸行漸遠的十年來,內地搖滾貌似繁榮,卻已在光鮮的外表下顯出頹勢。如何為這朵剛剛綻開就受了傷的花兒療傷?這固然不是幾個人就能完成的事兒,但我們想起了郝舫,這個「始終以學者的大腦和一顆赤子之心為『畸零之士』和底層文化搖旗吶喊著」(顏峻語)的對搖滾充滿激情的人。也許我們能從郝舫的書中重新找回真正屬於搖滾的氣質和精神:我不是最美的花朵,但我要為你盛開歡樂。
7:<<地下室>>
簡介:Benjamin著.一群以音樂的名義聚集在北京的年輕人,以地下室為居留地,演繹了一幕幕戲劇。線索人物是小航,他為了追尋搖滾精神,從家鄉到北京,參加亞飛的樂隊,見證了樂隊生存的艱難,並目睹了樂隊的解體。
小航在音樂理想碰壁之後,遠赴新疆,被搶劫後以賣唱為生。在那裡他見到初戀女友漫漫,驚訝於漫漫的變化,一氣之下,離開她回到家鄉。覺得無聊,期間看到了鬼子六的巨大變化,受到刺激,再回到北京,先是做白領,在紀念老泡的天堂酒吧里看到亞飛,受到感召,辭了工作,別了愛他的女孩,重新回到地下室……
8:<<糖>>
簡介:作者棉棉.這其實不算一本搖滾書,但是涉及了搖滾的生活,而且是在那麼早的年代在一個女作家的筆下,有The doors,有涅盤,有樂隊.《糖》的故事是這樣的:「問題女孩」「我」十九歲時認識了「問題男孩」賽寧,從此開始了他們長達十年的「殘酷的青春」。
這本書,是一些我曾經流不出的眼淚,一些我笑容里的恐懼。這本書,是因為某個黎明,我告訴自己必須把所有的恐懼和垃圾吃下去,必須讓所有的恐懼和垃圾在我這里變成糖,因為我知道,這是為什麼你們會愛我。「
9:<<請宰了我>>
簡介:郝舫:作家、樂評人,並被視為搖滾文化和另類文化的代言人。繼我們熟悉的《傷花怒放》、《燦爛涅磐》等經典著作之後,樂評人郝舫又有新書上市。 但其實,這本書卻是郝舫迄今的6本書里最生動和最好玩的一本。書中採用口述體詳細的追憶了上世紀70年代美國搖滾樂各位達人的雞零狗碎,曾經在樂迷心中高大威猛的搖滾英雄由此跌落凡塵——但卻也由此而變成真人。
10:<<美麗的廢墟>>
簡介:在《美麗的廢墟》中田禾用很緩慢的語調描述了一個因愛而痛苦的男子:廣。流浪成了他的主旋律,只為了逃避同性的迷茫,對於冕孜孜不倦的愛意——逃避——不但對於廣,對於任何一個困惑於同性的人來說遠走他鄉似乎是唯一的選擇;或者殺死自己心愛的人。人格粉碎以及被壓抑扭曲的心理狀態逐漸在城市中流行,廢墟?一個被人漠視的精神花園。
出於對搖滾的熱愛,田禾用了很大篇幅去描述武漢的搖滾,如果說中國真有搖滾那也只存在於人的意識中。在搖滾面前我們感到卑微,那是種怎樣的生活呢?為了理想窮困潦倒還是別的什麼。酒吧的倒閉,羊萌的自殺,樂隊的漸散,種種跡象讓我們開始懷疑中國是否有搖滾或者說是對西方搖滾的復制。長久以來除了唐朝等樂隊外中國很少有哪個樂隊能登上舞台亮一次,我們只能在書中一遍又一遍自我緬懷,我相信田禾對搖滾的熱愛是忠誠的,不會因為別的外因而放棄。目前他正在策劃武漢搖滾節,正如我對先鋒文化的熱愛一樣,理想、信仰使得我們可以很安靜地去寫些什麼,在他的廢墟中不停播放著搖滾,一根根琴弦就是廢墟的每個主角,互相交織成難以癒合的愛情、逃離。混亂不堪的生活,從美國到英國之間的時間跨度濃縮為一個音符的興衰。
11:<<廢墟之花:搖滾,歷史,文化>>
簡介:「搖滾」於今已是一個大家熟知的詞彙,然而,很多人並不真正了解這個詞的含義。本書剖析了搖滾產生的歷史背景,分析了世界搖滾歷史巨匠貓王、列儂、麥卡特尼等和最有代表性的二十多個搖滾樂隊的作品特色。書中還回眸了中國搖滾的發展歷程,探討了以崔健為代表的「搖滾精神」。作者從文化的角度來闡釋「搖滾」,希望藉此能夠加深人們對搖滾樂的認知與讀解。
Ⅶ 了解許巍的新專集<在路上>的請進~~~
藝人:許巍
唱片:在路上…
廠牌:EMI
時間:2006年2月
1、晴朗(2002老狼《晴朗》專輯詞曲:許巍)
2、彩虹(2002葉蓓《雙魚》專輯詞曲:許巍)
3、你(1998王菲《唱遊》專輯詞:黃偉文曲:許巍)
4、像風一樣自由(1996謝東《為你再等候》專輯詞曲:許巍)
5、那裡(原名:空位)(2003紀如璟《寂寞的自由》專輯詞張新宇曲許巍)
6、丁香(1996《希莉納依同名專輯》詞:許巍張新宇曲:許巍)
7、純粹(2004姜昕《純粹》專輯詞:姜昕曲:許巍)
8、自由自在(1995田震《野花》專輯詞:張新宇、寧江、欒述偉)
每個人的過去都有一首許巍的歌十年積累這一刻如煙火綻放
中國原創樂壇的驕傲!贊頌好音樂的永垂不朽!
從搖滾出發回歸生活信仰許巍重唱歷年創作經典
《在路上…》作品集一個旅程的終點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十年經典重唱十二首原創作品純粹音樂角度的再創作
《在別處》和《那一年》奠定了許巍人文歌手獨一無二的定位,《時光漫步》、《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把許巍的作品慢慢滲透入普羅大眾的心裡,每一個人冥冥中都在許巍的音樂里捕捉到了自己內心對於生活的體驗和領悟,或孤寂或傷悲或沉潛或解放……許巍的創作過程歷經狂躁封閉的九零年代,來到開放的電子世代,從孤獨滄桑走進明朗的陽光里,藉由本真的音樂魅力,穿越了不同角色的喜好與貧富的界線,漸趨成為了某種深度思考與品位的象徵。
2005年,轟轟烈烈的"絕版青春"演唱會為許巍十年來的音樂歷程做了一個小結,那些陪伴著歌迷走過十載歲月的作品緊緊縈繞耳旁,卻不足以表達歌者跨越1994到2005的歷程。從狂躁的年代來到紛雜的世代,從激情的歲月走入溫暖的懷抱,許巍不是一個單純的歌者,他在以一顆感恩的心創作著膾炙人口的作品,散落在不同的唱片里,打下他專屬的格調與烙印。
於是,歷年經典重唱十二首作品的《在路上…》許巍作品集應運而生,它既是對許巍堅貞不移創作好音樂的一個珍貴紀念,代表了許巍之前一段創作旅程的結束,但新的創作旅程又即將起航,也真實呈現了許巍現時在音樂中最自我的狀態:沒有壓力、沒有任何嚴肅的意念需要傳達,就像旅途中的風景,有陰天、有晴朗、有許巍擺脫束縛的音樂面貌。
十二首經典重唱作品的集結出版,是許巍創作上的一次自省與再出發。他生命沿途的風景,內心與外界的交戰,他的入世與出世……在時光的倒敘中,漸次如電影般回放,他從陰暗、晦澀、低沉一點點向溫暖、明朗,近乎無大悲大喜般平靜的過渡。於許巍而言,創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卻不貪心不願任其泛濫,很多時候,他的音樂作品更像是一本私密的日記,被有心人讀到,讀懂,直至投射進心裡。他未泯的心,仍是那麼多人獨自前行卻不覺落單的遠方……
⊙每個人的過去都有一首許巍的歌
《在路上…》作品集選取了十首許巍曾為王菲、田震、老狼等歌手創作的經典歌曲,以及《青鳥》、《兩天》兩首沒有收錄於許巍任何一張個人專輯中的作品。
往往,重唱一首口碑俱佳的歌曲常常會因為原唱的"先入為主",帶來一些爭議和接受上的障礙,沒有足夠的把握較少輕易嘗試。可是,許巍的演唱方式與感覺像他的創作一般,具有太多的個體氣質和標志性,自然地折射出了作品本身的另一面景緻。十二首歌曲經過簡單而契合的編曲配器,並依據許巍此刻的真實心境,做了某些詞作的修改與再創作,較之以往,許巍在演唱上也更富有戲劇張力。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高調之人,過去的一年,他的音樂里程達到了一個高峰,"絕版青春"演唱會實現了原創樂壇最光榮的音樂夢想,那一場實況,為他的創作做了一次真實卻稍顯片面的紀錄,而《在路上…》則填補了另一部分空缺,堆積而成許巍過去的厚重、豐收的十年。
他即將再一次上路,足及偏遠未知的地區,遠行采風、繼續創作,他本就是一個需要經歷、累積與沉澱的行者,註定在路上且行且歌……
⊙在別處的天涯浪子→執著的人文歌手→誠實內省的詩人→用生活累積作品的行者……
許巍的未來,在路上。
《在路上…》呈現出許巍在音樂中最自我的狀態:沒有壓力,沒有任何嚴肅的意念需要傳達,反而換以一顆感恩的心,用一種漸趨平和與淡定的心態來回顧和整理。好似旅途中的風景,有陰霾、有晴朗,以及許巍擺脫束縛的音樂全貌……然後,作為一個用生活積累作品的行者,許巍將再度開始旅程,唱最純粹的歌,回到最簡單的生活,未來,在路上……
9、幻覺(1996《希莉納依同名專輯》詞:許巍、張新宇曲:許巍)
10、執著(1994田震《紅星一號》合輯詞曲:許巍)
11、BonusTracks《青鳥I》《兩天》
Ⅷ 一個動態圖片,上面的配字是平凡之路的歌詞
平凡之路
作詞:韓寒,朴樹
作曲:朴樹
演唱:朴樹
徘徊著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易碎的 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沸騰著的 不安著的
你要去哪
謎一樣的 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當你仍然 還在幻想
你的明天
她會好嗎 還是更爛
對我而言是另一天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 渴望著 哭著笑著平凡著
向前走 就這么走 就算你被給過什麼
向前走 就這么走 就算你被奪走什麼
向前走 就這么走 就算你會錯過什麼
向前走 就這么走 就算你會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 渴望著 哭著笑著平凡著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 從來沒得到答案
我不過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時間無言 如此這般
明天已在眼前
風吹過的 路依然遠
你的故事講到了哪
Ⅸ 許巍的音樂類型屬於什麼搖滾
許巍的歌曲類型是民謠搖滾(早期純搖滾)、流行,基於民歌的結構和主題,適於民謠樂器和技術演奏改編的搖滾音樂。
這種音樂集中體現於Bob Dylan的作品,Bob在民謠音樂中採用了電吉他、鼓、鍵盤等樂器,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許巍歌曲風格代表作品
1、搖滾,民謠——《那一年》是由許巍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收錄在許巍2000年發行的專輯《那一年》中。該曲也是該專輯的主題曲。
2、搖滾——《故鄉》是許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許巍作詞、作曲,收錄在專輯《那一年》中,於2000年12月1日發行。該首歌曲是一首搖滾風格的歌曲,歌曲展現了許巍高超的唱功及創作功力。
3、流行——《旅行》是許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許巍作詞、作曲。收錄在其2004年發行的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中。2014年該曲成為電影《後會無期》的插曲之一。
4、搖滾——《像風一樣自由》是收錄於許巍專輯《在路上……》中的一首歌曲,由許巍作詞作曲並演唱,於2006年2月16日發行,時長3分42秒。
5、搖滾——許巍作詞作曲,許巍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我只有兩天-許巍精選》中。這首歌是一首搖滾風格的歌曲。歌曲展現了許巍的高超唱功和創作才能。和崔健的《一無所有》入選了《中國當代詩歌文選》,是入選詩歌文選僅有的兩首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