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體的肝臟在什麼位置有什麼作用
肝臟位於膈下腹腔右上部,肝臟位於人體右上腹,並占據上腹的一部分,小部分位於左上腹。一般情況下,被右側肋骨和肋弓遮蓋,在上腹部觸摸不到肝臟下緣,但有一少部分人肝臟位置下垂,則可於肋緣下觸及肝臟下緣,但一般不超過1-2cm。當肝臟由於病變而腫大時可以在肋弓下觸及腫大的肝臟,並了解其質地。正常肝臟質軟,右側圓鈍,左側扁薄。病變如肝硬化時,可以表現為質硬,並可能呈結節感。
這么多的物質在肝臟里合成、分解、轉化、處理,它不就象一座小小的化工廠嗎?
肝臟的作用要從肝臟的功能說起。肝臟具有以下一些主要功能:
代謝功能肝臟對於人體內蛋白質、糖類、脂類等很多物質的代謝有重要作用。
肝臟在脂類代謝中也有重要作用。肝細胞分泌的膽汁可以促進脂類的消化和吸收。肝功能障礙時,膽汁分泌減少,脂肪消化不良,就出現厭油食等症狀,所以肝病患者要少吃脂肪。此外,肝臟還是合成磷脂,膽固醇等的重要場所。
解毒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有毒物質(如來自體外的農葯,大腸內蛋白質經過細菌的腐敗作用而產生的胺等)常常被吸收入人體,隨著血液流入肝臟。此外,還有一些體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這兩類有毒物質在肝內各種酶的作用下,可以通過氧化分解或與其他物質結合等方式進行處理,變成無毒或毒性較小或溶解度較大的物質,最後排出體外。例如,肝能將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氨,變成對人體無害的尿素。尿素可以隨著尿排出體外。又如,有毒的重金屬(鉛、汞等)被吸收以後,經過肝臟的處理,可以隨著膽汁經過腸道排出體外。不過,如果毒物過多,超過肝臟的解毒能力,或肝功能減弱時,則會發生中毒現象。
肝臟在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的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人體的一般組織細胞都能合成自己的蛋白質,但是肝臟除能合成自己的蛋白質以外,還能合成大部分的血漿蛋白質(如白蛋白、纖維蛋白原等)。據估計,肝臟合成的蛋白質佔全身合成蛋白質總量的40%以上。所以患慢性肝炎或嚴重肝病變的病人,血中的白蛋白含量顯著降低。肝臟中氨基酸代謝比其他組織中的氨基酸代謝活躍,這是因為肝臟中含有豐富的催化氨基酸代謝的酶類,谷氨酸、丙酮酸轉氨酶(簡稱GPT)就是其中之一。正常肝細胞中的GPT很少進入血液,只有肝病變時,由於肝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或肝細胞壞死,GPT可以大量進入血液。所以,臨床上常用測定血清中GPT的數值,作為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指標之一。
肝臟在糖類代謝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肝臟中,葡萄糖和糖元可以互相轉化;從小腸吸收來的其他單糖(如果糖、半乳糖等)可以轉化為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某些非糖物質也可以轉化成糖。其中特別重要的作用是維持血液中葡萄糖(簡稱血糖)含量的相對恆定,以保證全身(特別是腦組織)糖的供應,血糖的含量通常約為80~120 mg/dL。當大量的食物經過消化,陸續吸收到體內,血糖含量會顯著地增加。這時,肝臟可以把一部分葡萄糖轉變成糖元,暫時貯存起來,使血糖含量仍然維持在80~120 mg/dL的水平。由於細胞進行生理活動要消耗血糖,血糖的含量會逐漸降低。這時,肝臟中的糖元又可以轉變成葡萄糖,陸續釋放到血液中,使血糖的含量仍然維持在80~120 mg/dL的水平。
肝臟在維生素代謝中也有作用,它是維生素A、D、E、K、B1、B6、B12等多種維生素的貯存場所。肝臟能把食物中的胡蘿卜素轉變為維生素A,因此,多吃含有胡蘿卜素的蔬菜(如胡蘿卜、番茄等),就不容易發生維生素A的缺乏症。
肝臟的作用
肝臟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
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成人肝臟重約1400g(男性1500 g左右,女
性1300g左右)占體重的1/30-1/50。?
肝臟位於腹腔右上部並占據上腹的一部分,小部分位於左上腹,卧位時,肝臟
的上界在右側鎖骨中線第五肋間,通過叩診便可發現其上界。一般情況下在上腹部
觸摸不到肝臟下緣,但有一少部分人肝臟位置下垂,則可於肋緣下觸及肝下緣。
在兒童期,肝臟位置較成人略低,肝下緣在肋下1cm--2 cm處,少年期後,
在肋下不易觸及。肝臟的位置可隨體位及呼吸變化有一定改變,站位和吸氣時肝臟
下移1--2 cm,而仰卧位和呼氣時則有所上升。
肝臟的鄰里關系
肝的鄰近臟器有:左葉上面連於膈,與心包和心臟相鄰;右葉上面連於膈,與
右胸膜腔和右肺相鄰,因此,肝右葉膿腫有時侵蝕膈面而波及右胸膜腔和右肺;右
葉後緣內側鄰近食管;左葉下面接觸胃前壁;方葉下接觸幽門;右葉下面前邊接觸
結腸右曲;中部近肝門處鄰接十二指腸;後邊接觸腎和腎上腺。肝臟有病時會影響
這些器官的功能,同樣,這些器官的病變也會侵犯肝臟。
肝以肝內血管和肝內裂隙為基礎,可分為五葉、四段:即左內葉、左外葉
、右前葉、右後葉及尾葉;左外葉又分為左外葉上、下段,右後葉又分為右後葉上
、下段。肝臟被許多韌帶固定於腹腔內,肝臟表面被灰白色的肝包膜包裹著。肝臟
的血液供應3/4來自門靜脈,1/4來自肝動脈。門靜脈的終支在肝內擴大為靜脈竇
,它是肝小葉內血液流通的管道。肝動脈是來自心臟的動脈血,主要供給氧氣,靜
脈收集消化道的靜脈血,主要供給營養。
認識肝臟
要有效地防治肝病,首先就要對肝臟有一個正確的了解。要了解肝臟在體內的
位置,知道肝臟是一個什麼樣的器官,清楚在生命運動中它起哪些作用,以及如何
保護肝臟不被病毒及有害物質侵犯,患了肝病之後如何治療和調養等。
人體內,除了我們熟知的心臟、肺、胃及腎臟外,還有 一個最大的消化腺-
---肝臟,這些臟器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臟」。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 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及上
腹部。我國成年人肝臟的重量:男性為1230?450克,女性為1100?300克,約占
體重 的1/40?/50。
因為肝臟有豐富的血液供應,所以呈棕紅色,質軟而脆。肝的大部分位於右季
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部。肝大部分為肋弓所覆蓋,僅在腹上部左、右
肋弓之間露出3?厘米,貼靠腹前壁,所以,正常時在右肋緣下不易觸及肝下界,但
在劍突下可觸及到2?厘米。如果成人肝上界的位置正常,而在右肋緣可下觸到肝臟
,則 為病理性肝腫大,同時可通過觸診大致判斷桿臟腫大的程度。小兒肝臟下界
可低於肋弓。由於肝上面借冠狀韌帶連於膈,因此呼吸時,肝可隨膈的運動而上下
移動,升降可達2?厘米。腹上部以及右季肋區如果受到暴力打擊或肋骨骨折時
,可導致肝臟破裂。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
肝是構成網狀內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免疫的重要器官,並積極地參與
正常免疫活動,它雖不直接產生抗體,但有大量巨噬細胞,在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
肝內的巨噬細胞是固定性的,稱枯否氏細胞,從腸道來的抗原微粒,大多在肝
內被枯否氏細胞吞噬和清除。和一般巨噬細胞不同,枯否氏細胞不具有增加抗原免
疫原性的能力,相反有消除或減弱抗原性的作用。枯否氏細胞能否噬來自血液循環
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質,以消除這些物質對機體的損害。
枯氏細胞是肝竇中的吞噬細胞,能對循環免疫復合物進行有效的處理,肝的血
竇是清除血清循環免疫復合物的最大場所。肝還能合成多種補體成分,肝功能衰減
時,補體含量明顯下降,所以肝臟對機體免疫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
肝臟的化學結構
肝臟是由肝細胞組成,並有豐富的血管網,呈紅褐色,質軟而脆,易受暴力打
擊而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肝細胞極小,必需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人肝約有 25 億個肝細胞,5000個肝
細胞組成一個肝小葉,因此人肝的肝小葉總數約有50萬個,肝細胞為多角形,直徑
約為20~30微 米,有6-8個面,體積約4900平方微米,不同的生理條件下大小有差
異,如飢餓時肝細胞體積變大。
每個肝細胞表面可分為竇狀隙面、肝細胞面和膽小管面三種。肝細胞裡面含有
許許多多復雜的細微結構:如肝細胞核、肝細胞質、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高
爾基氏體、微粒體及飲液泡等組成。每一種細微結構都有它極其重要而復雜的功能
,這些功能保證了人的生命的存在,保證了人能夠活下去。
肝細胞核
它有復制遺傳信息的功能。患肝炎時,肝炎病毒侵入肝細胞核內,病毒基因可
以與肝細胞核中DNA相結合(整合)。一旦整合,HBsAg即難以清除,致使HBsAg長
期攜帶。
線粒體
每個肝細胞有1000-2000個線粒體,其中儲有70種以上的酶和輔酶,如谷丙轉
氨酶(SGPT或ALT,簡稱轉氨酶)、細胞呼吸酶、三磷酸腺苷等。當飢餓、全身缺
氧、肝炎或膽汁淤積時,線粒體是最早、最敏感的受害者,可極度膨脹引起轉氨酶
升高等生化功能紊亂。
內質網
是肝細胞質中呈扁平囊狀或泡管狀的結構。分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兩種。
粗面內質網是肝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基地,並可將一種多餘氨基酸轉為另一種較
少的氨基酸。肝細胞攝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速度很快。一般認為,白蛋白是由粗
面內質網膜上的多核蛋白體合成。滑面內質網廣泛分布於肝細胞質內,常與粗面內
質網和高爾基氏體相連,三者功能也密切相聯。
滑面內質網是粗面內質網的2.5~3.2倍。它的質膜上有許多酶系,如氧化還原
酶系、水解酶系、合成酶系等等。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脂肪代謝、激素代謝、葯
物代謝、解毒過程和膽汁合成都是在滑面內質網進行的。此外,肝細胞攝取的許多
有機物都在滑面內質網上進行合成、分解、結合等生物化學反應。
患肝炎時,由於內質網受損,出現白蛋白生成減少,蛋白質代謝異常,致使患
者的血清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倒置,絮狀試驗與濁度試驗異常。由於纖維
蛋白原及凝血酶原製造減少,導致出血傾向。由於糖原減少,導致低血糖。由於解
毒功能減弱,導致葯物毒副反 應增強。由於在膽紅素代謝中,間接膽臉紅素變成
直接膽紅素 的過程也是在內質網中進行的,因此內質網受損害時發生肝 細胞性黃
疸,致使皮膚、鞏膜黃染。
溶酶體
肝細胞中含溶酶體豐富,主要分布於近毛細膽管的肝細胞質內,為單膜包繞的
緻密小體,直徑0.4微米,內含多種消化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質、糖、脂肪、核酸
及磷酸等。還能消化退變衰老的內質網、線粒體等細胞器及其他。異物,從而保持
肝細胞內容的自我更新,被喻為細胞內的 「消化系統」和「清潔工」。阻塞性黃
疽時,溶酶體積極參與膽色素的轉移,在肝炎、缺氧、膽固醇增多或肝部分切除時
, 溶酶體明顯增多。肝炎病毒可直接損壞溶酶體而導致正常和 鄰近肝細胞的溶解
壞死。
高爾基氏體
每個肝細胞大約有50個高爾基氏體,分布 在肝細胞核附近,占細胞質體積的
10%。高爾基氏體與肝細 胞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都有密切關系,如膽汁分泌就與
其密 切相關。又能參與合成胞質膜的糖蛋白和形成初級溶酶體。肝 細胞合成的蛋
白質和脂蛋白,一部分轉移到高爾基氏體內儲 存加工,再排到竇周間隙。
微粒體
微粒體內的酶主要是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 為防止過氧化氫在細胞內蓄
積。微粒體還能將還原型輔酶氧化。微粒體中還有與酒精的代謝和糖異生的有關酶
類。與 膽固醇代謝也有關。肝癌細胞的微粒體減少。
飲液泡
具有吸收和輸送胞內物質的功能。
了解肝臟的功能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它在人的代謝、膽汁生成、解毒、凝血、 免疫、熱
量產生及水與電解質的調節中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體內的一個巨大的「化
工廠」。
一、 代謝功能:
①糖代謝:飲食中的澱粉和糖類消化後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肝臟將它合
成肝糖原貯存起來;當機體需要時,肝細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供機體利用
。
② 蛋白質代謝:肝臟是人體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以外的球蛋白、
酶蛋白及血漿蛋白的生成、維持及調節都要肝臟參與;氨基酸代謝如脫氨基反應、
尿素合成及氨的處理均在肝臟內進行。
③ 脂肪代謝:脂肪的合成和釋放、脂肪酸分解、酮體生成與氧化、膽固醇與
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運輸等?詬卧嗄誚?小?BR> ④ 維生素代謝:許多維生素如A B C D和K的合成與儲存均與肝臟密切相關。
肝臟明顯受損時會出現維生素代謝異常。
⑤ 激素代謝:肝臟參與激素的滅活,當肝功長期損害時可出現性激素失調。
二、膽汁生成和排泄: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膽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
肝臟承擔。肝細胞製造、分泌的膽汁,經膽管輸送到膽囊,膽囊濃縮後排放入小腸
,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毒作用:人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有害廢物及外來的毒物、毒素、
葯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均在肝臟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它能通過吞噬、隔離和
消除入侵和內生的各種抗原。
五、凝血功能: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臟製造,肝臟在人體凝血和抗凝兩
個系統的動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肝功破壞的嚴重程度常與凝血障礙的程
度相平行,臨床上常見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六、其它:肝臟參與人體血容量的調節、熱量的產生和水、電解質的調節。如
肝臟損害時對鈉、鉀、鐵、磷、等電解質調節失衡,常見的是水鈉在體內瀦留,引
起水腫、腹水等。
肝臟做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體內新陳代謝的中心站。在肝臟中發生的化
學反應多達1500種以上。實驗證明,動物在完全摘除肝臟後,即使給予相應的治療
,最多也只能生存50多個小時。這說明肝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
器官。肝臟的血流量極為豐富,約占心輸出量的1/4。每分鍾進入肝臟的血流量為
1000?200毫升。肝臟的主要功能有:
①製造膽汁,幫助脂肪消化。肝功能不好時,膽汁生成排泄出現障礙,食物中的脂
肪消化不良,常引起腹瀉和消瘦。
②儲藏和釋放糖分。象儲水池一樣,肝臟隨時吸收糠分,用時釋放,以維
持血液中的濃度。肝功受損時,人就會感到乏力、疲倦、出冷汗、心慌、氣促等不
適。
③製造多種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肝臟是生成人體白蛋白的惟一場所,如
果肝臟損傷太重,血液里的白蛋白嚴重減少,便可發生水腫,危及生命。
④肝臟可分泌與凝血有關的蛋白質,例如多種凝血因子等。如果損傷肝臟
,傷口會出血不止,甚至可因內臟大出血而導致死亡。
⑤解毒作用。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工廠,有些化學物質如酒精、人體新陳
代謝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可能通過肝臟解毒後由尿中排出。
此外,肝臟還參與脂肪、維生素、激素的代謝,還有吞噬作用、防禦作用
以及調節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產生熱量等功能。在胚胎期,肝臟還有造血功能
。
總之,肝臟為維持生命所起的作用之多是別的臟器所不能比擬的。肝臟的
功能受損,會引起全身的不適症狀,所以,保護肝臟就是保護生命。
肝臟是怎樣進行蛋白代謝的?
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臟內進行蛋白質的合成;脫氨、轉氨一系列加工後
,合成的蛋白質進入血循環,滿足全身及組織器官的需要。肝臟是合成血漿蛋白的
主要場所。肝臟合成的蛋白質種類很多,除血漿蛋白、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外,
球蛋白和白蛋白也是在肝臟內合成的。血漿蛋白可作為體內各種組織蛋白的更新之
用,所以對維持機體蛋白質代謝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代謝的脫氨基反應及蛋白質代謝中不斷產生的廢物氨的處理均在肝
內進行。氨是機體內有嚴重毒性的物質,肝臟可以把它造成無毒的尿素,從腎臟經
小便排出,達到解毒目的。肝病病人肝功能出現障礙時,血漿蛋白就會減少,同時
血氨會升高。
當肝病到了晚期,肝功能發生了衰竭,喪失了處理氨的能力,即可產生「
氨中毒」,病人發生肝性昏迷,人事不知,隨時有死亡的可能。
肝臟功能受損時,合成白蛋白明顯減少,血漿滲透壓降低,經常會出現雙
下肢可凹陷性浮腫並形成腹水。
肝臟是怎樣進行糖代謝的?
肝臟在血液中的血糖濃度發生變化時,會自動調節,以保持血糖濃度正常。
食物中的糖類轉變成葡萄糖後,部分在肝內轉變成糖原。葡萄糖經小腸粘膜
吸收後,由門靜脈到達肝臟,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原而貯存。一般成人肝內約合100
克肝糖原,當身體需要時,肝糖原又可分解為葡萄糖而釋放入血,其分解與合成保
持平衡。但這100克肝糖原僅夠禁食24小時之用。肝糖原是調節血糖濃度以維持其
穩定性的決定因素。肝臟能將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並儲存於肝臟內,當勞動、飢餓、
發熱時,血糖大量消耗,肝細胞就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維持人體
的體溫,供給人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肝臟還是一個儲存器官,可以把合成為糖原的葡萄糖、維生素和蛋白質等
加以儲藏。人體若攝取過量的營養,消耗不掉的脂肪就會在肝臟內堆積起來,引起
「脂肪肝」。
肝臟是怎樣進行脂肪代謝的?
消化吸收後的一部分脂肪進入肝臟,以後再轉變為體脂而貯存。飢餓時,貯存
的體脂可先被運送到肝臟,然後進行分解。在肝內,中性脂肪可水解為甘油和脂肪
酸,肝脂肪酶又將加速這一反應過程,甘油可通過糖代謝途徑被利用,而脂肪酸則
可完全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肝臟還是體內脂肪酸、膽固醇、磷酯合成的主要器官
之一。脂肪肝就是在脂肪代謝紊亂時,脂肪堆積於肝臟內而形成的疾病。
肝臟還有哪些重要功能?
肝臟除有上述的三大物質代謝功能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
①維生素代謝:肝臟可貯存脂溶性維生素,人體95%的維生素A都貯存在肝
內,肝臟是維生素C、D、E、K、B1、B6、B12、煙酸、葉酸等多種營養成分貯存和
代謝的場所。所以,患肝病時應補充多種大量維生素。
(2)激素代謝:正常情況下,血液中各種激素都保持一定合量,多餘的經肝
臟處理失去活性。患有肝病時,可能出現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等滅活障礙
。
③製造凝血因子:人體共有12種凝血因子,其中4種在肝內合成。肝病時可
引起凝血時間延長及發生出血傾向。
④防禦功能:肝臟是身體中重要的「細菌捉捕站」。肝靜脈竇內皮層含有
大量的枯氏細胞,有很強的吞噬能力,門靜脈血今99%的細菌經過肝靜脈竇時被吞
噬。因此,患肝病時,人體防禦能力下降,易造成感染。
流經肝臟的血液是怎樣循環的?
肝臟的血液循環十分豐富,它是由門靜脈和肝動脈雙重供血:流入肝臟的血液
1/4來自肝動脈,它主要供給肝臟所需的氧氣,另外3/4來自門靜脈(由胃、腸、
脾、胰等臟器靜脈匯集而成),它把來自消化道的各種營養和有害物質輸入肝臟,
經肝臟加工處理後,進入全身循環。門靜脈反復分支,發出很多的微靜脈,伸入肝
小葉,血流匯入肝竇;肝動脈分支形成小葉間動脈,其血液也注入肝竇,所以,肝
竇是由門靜脈和肝動脈血匯合而成的。
肝竇毛細血管壁不完整,內皮細胞之間有較大間隙,故通透性較大,血漿
中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等均可通過,這對肝細胞功能的發揮十分有利。
肝竇起自肝小葉的周邊部,有門靜脈和肝動脈的末梢分支流注其中,匯集
到肝小葉的中心,返入中央靜脈,最後匯合成肝靜脈。肝靜脈為肝血流出口,肝血
出肝後注入下腔靜脈。
肝臟生成的膽汁如何排入腸道?
有些人有一種錯覺,認為膽汁是由膽囊製造的,其實不然。膽囊不過是儲存膽
汁的「倉庫」,「製造商」是肝臟。膽管系統是肝臟向十二指腸排泄膽汁及其他代
謝產物的特殊管道結構系統,分為肝內膽管系統和肝外膽管系統兩部分。
肝內膽管系統是起源於肝細胞的毛細膽管、至肝門出肝的左右肝膽管之間
的膽管系統,由毛細膽管、細膽管、小葉間膽管和左右肝膽管組成。
肝外膽管是指左右肝膽管開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膽管,包括肝總管、膽囊
管、膽總管。膽汁就是從毛細膽管、細膽管、小葉間膽管流向左右肝膽管,然後流
入肝總管、膽總管,再排到十二指腸。所以,正常情況下,糞便是黃色的。肝臟發
炎時,破壞了肝小葉正常結構,新生的肝細胞排列不整齊,阻塞小膽管,使膽紅素
不能通過正常渠道運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膽紅素把眼鞏膜和全身皮
膚染成黃色,尿色深如濃茶,醫學上稱為「黃痘」。
⑵ 人的肝臟在什麼部位,能畫個圖嗎
肝臟是人體內臟里最大的器官,位於人體中的腹部位置,在右側橫隔膜之下,位於膽囊之前端且於右邊腎臟的前方,胃的上方。
肝臟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並在身體裡面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作用。肝臟也製造消化系統中之膽汁。在醫學用字上,常以拉丁語字首Hepato-或Hepatic來描述肝臟或肝臟的[希臘hēpar(ήπαρ)]。
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臟平均重達1.5公斤(約在1-2.5公斤之間;另一說1-1.6公斤),為一紅棕色的V字形器官。肝臟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
(2)肝病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如何保肝
保肝,顧名思義就是保護肝臟的意思。但保護肝臟並不是把肝臟包起來不讓病毒來侵犯,這里的保肝至少含有三種意思:即減輕肝臟負擔,增加肝臟營養和改善肝臟供血。
1. 減輕肝臟負擔
肝臟不但是人體中最大的消化器官,還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解毒器官,要減輕肝臟負擔得從這二大方面來減負。首先肝炎病人的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
少吃油膩,辛辣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特別是在肝臟急性炎症期間。其次是保持胃腸道的通暢,人體內的有毒物質十之八九來自於腸道中細菌對食物殘渣的分解,多食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利於排便通暢。
2. 增加肝臟營養
肝臟的營養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葡萄糖,因此除非是糖尿病病人,肝炎一般使用葡萄糖水靜滴。有些病人還專門喝白糖水治肝炎就是這個道理。
但糖負荷過多就會增加胰島細胞的負擔,胰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臟炎症後消化的重擔很多都交到了胰腺的身上,如果再過多地增加糖,時間長了胰腺也會受不了這也是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合並有肝源性糖尿病的原因所在。因此肝炎病人服糖也要適量,適時。
第二種是氨基酸,所用的氨基酸有三種,一種是支鏈氨基酸如肝安,14氨基酸等。它對肝臟有營養作用;另一種是芳香氨基酸,它對肝臟有損害作用。
第三種是肌苷,這是一種核酸類物質,是細胞修復所必需的。
3. 改善肝臟供血
俗話說:「肝藏血」。意思是白天活動時,血流向四肢,晚上睡覺時,血藏於肝臟。這句話被現代的動物實驗所證實,研究表明:直立體位時肝臟血流量減少40%。運動時肝臟血流量減少80%-85%。因此平卧體位時肝臟供血較豐富。另外慢性肝炎也常導致肝血流降低,粘度增加。
4. 補硒養肝護肝
硒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補硒能讓肝臟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水平,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它是以硒麥芽,具有免疫調節的保健功能,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養肝、保肝、護肝。
5.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肝功能是行之有效的愛肝之道。生活中,濫用抗生素、亂吃減肥葯、隨便吃保健品等行為,都在威脅肝臟健康,建議大家在服葯前一定要咨詢醫生或葯師,不可擅自用葯,更不建議亂服保健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不愛運動,現在患脂肪肝的人越來越多,脂肪肝如不加控制,極有可能循著「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的道路,最終將患者引向脂肪性肝癌。
⑶ 肝臟在人體內的位置及其功能是什麼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工廠,承擔著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我們一日三餐吃進去的營養物質都必須依靠肝臟進行加工,才能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除了物質代謝外,肝臟還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吃進去的毒物、有損肝臟的葯物等等也必須依靠肝臟解毒。可以說,人體沒有肝臟,就沒有生命,肝臟受損,健康受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還是消化系統的一個消化腺。
我國成人肝臟平均重量為1300g 左右,約為體重的1/50。
肝的大部分位於右季肋區和腹上區,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肝的上界與膈穹窿一致,其最高點在右鎖骨中線平第5 肋,左側相當於左鎖骨中線與第5 肋間隙的交點,7 歲前的小兒,肝的下界可超過右肋弓下緣2cm。肝的位置隨呼吸運動而上、下移動。
肝呈楔形,右端圓鈍而厚,左端扁薄。肝可分前、後緣和上、下面。肝的上面膨隆,與膈相貼,又稱膈面,鐮狀韌帶將上面分為左、右兩葉。肝的下面又稱臟面。臟面上有一近似「H」形的溝,右側縱溝的前部為膽囊窩,容納膽囊,後部為下腔靜脈溝,有下腔靜脈通過。
左側縱溝的前部有肝圓韌帶,後部有靜脈韌帶。橫溝稱肝門,是肝固有動脈、肝門靜脈、肝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糖的分解、貯存糖原,參與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的代謝,解毒,分泌膽汁,吞噬、防禦功能,製造凝血因子,調節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產生熱量等。在胚胎時期肝臟還有造血功能。
(1)肝臟的膽汁分泌作用。肝細胞能不斷地生成膽汁酸和分泌膽汁,膽汁在消化過程中可促進脂肪在小腸內的消化和吸收。
(2)肝與糖代謝。單糖經小腸黏膜吸收後,由門靜脈到達肝臟,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原而貯存。當勞動、飢餓、發熱時,血糖大量消耗,肝細胞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所以患肝病時血糖常有變化。
(3)肝與蛋白質代謝。肝臟是合成血漿蛋白的主要場所,由於血漿蛋白可作為體內各種組織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臟合成血漿蛋白的作用對維持機體蛋白質代謝有著重要意義。肝臟將氨基酸代謝產生的氨合成尿素,經腎臟排出體外。所以患肝病時血漿蛋白減少,而血氨升高。
(4)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
(5)熱量的產生。在各種內臟中,肝臟是體內代謝旺盛的器官,安靜時,肝臟血流溫度比主動脈高0.4℃~ 0.8℃,說明其產熱較大。
(6)維生素、激素代謝。肝臟可貯存脂溶性維生素,人體95%的維生素A 都貯存在肝內,肝臟是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葉酸等多種維生素貯存和代謝的場所。患肝病時,由於雌激素滅活障礙、醛固醇和抗利尿激素滅活障礙而出現肝掌、毛細血管擴張等。
(7)解毒功能。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使毒物成為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排出體外。
(8)防禦功能。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有很強的吞噬能力,門靜脈血中99%的細菌經過肝靜脈窶時被吞噬。肝臟的這一濾過作用的重要性極為明顯。
(9)調節血液循環量。正常時肝內靜脈竇可以貯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機體失血時,從肝內靜脈竇排出較多的血液,以補償周圍循環血量的不足。
(10)製造凝血因子。肝臟是人體內合成多種凝血因子的主要場所,人體內12 種凝血因子,其中4 種都是在肝內合成的。
肝病時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時間延長及發生出血傾向。
(11)肝臟的再生能力。肝臟具有其他器官無法比擬的、旺盛的再生和恢復能力。
肝臟是人體內的一個巨大的「化工廠」,是人體代謝的「樞紐」,幾乎參與體內一切代謝過程,平時醫院檢查的肝功能項目,只不過是其功能很小的一部分。
⑷ 肝在哪個位置圖
肝位置圖如下:
肝臟位於右上腹,隱藏在右側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為肋弓所覆蓋,僅在腹上區、右肋弓間露出並直接接觸腹前壁,肝上面則與膈及腹前壁相接。
正常肝呈紅褐色,質地柔軟。成人的肝重量相當於體重的2%。據統計,中國成人肝的重量,男性為1157-1447g,女性為1029-1379g,最重可達2000g左右,肝的長、寬、厚約為25.8cm、15.2cm、5.8cm。
(4)肝病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肝臟主要功能:
1、分解功能。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體內的某些代謝廢物或腸道細菌的腐敗產物以及服用的葯物等,經過肝臟處理,有毒物質變成無毒、毒性較小或易於溶解的物質被排出體外,這個過程稱為解毒作用。
2、濾過功能。激素合成於內分泌器官,以微量調節各種人體功能。大多數激素在肝內發生化學變化並排出。如甲狀腺激素、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都在肝內進行代謝。所以當肝病較重時會出現激素水平的失衡,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
⑸ 肝臟在人體的什麼位置
肝臟在人體的位置具體地說:位於人體右上腹部的橫隔膜之下,大概的位置是沿著右乳乳頭下方4~5厘米左右,也就是第四、五、六肋骨的後面,因為有肋骨保護,通常我們是摸不到肝臟的。只有當肝臟發生某些疾病而腫大的時候,才可以在右側肋骨緣下摸得到。
⑹ 肝在什麼位置圖片
肝位置圖如下:
肝臟在人體位置和形態結構:肝臟位於右上腹,隱藏在右側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為肋弓所覆蓋,僅在腹上區、右肋弓間露出並直接接觸腹前壁,肝上面則與膈及腹前壁相接。
一般認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況下,如在肋弓下觸及肝臟,則多為病理性肝腫大。幼兒的肝下緣位置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屬正常情況。
(6)肝病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肝臟主要功能:
1、濾過功能。激素合成於內分泌器官,以微量調節各種人體功能。大多數激素在肝內發生化學變化並排出。如甲狀腺激素、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都在肝內進行代謝。所以當肝病較重時會出現激素水平的失衡,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
2、貯存功能。肝臟可貯存脂溶性維生素,人體95%的維生素A都貯存在肝臟內。肝臟還是維生素C、D、E、K、B1、B6等的貯存和代謝場所。鐵是組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肝臟中儲藏的鐵比體內全部血液中含有的鐵還要多。
⑺ 肝臟在人體的那個位置
肝臟位於膈下腹腔右上部,
我們的心臟,能夠有力和有規律地跳動、不斷地由血管輸出新鮮的血液;我們吃的食物,能夠完全被消化和吸收;我們的大小腦,能夠保持正常的功能,以及我們的肌肉,結實和富有彈性--這一切都依靠著肝臟。
肝臟細胞能夠控制和調解體內各種物質,使所有器官都能順利地操作。
更重要的是,肝臟是人體解毒的總機關,具有化解細菌、酒精和其它毒素的功能。
當細菌毒素侵入時,肝臟里的「轉胺酶」便會把毒素分解,人體產生抗體,以後再有同樣細菌侵入時,就無法傷害人體了。
簡單地說,肝臟化解毒素,並且供應充足的營養素,使人體維持一定的免疫系統功能。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攝取的食物,有些是含有毒素的(如半熟的海鮮),需要依靠肝臟來分解這些毒素。另一些食物在消化後,就會腐敗、發酵而產生毒素,無法被小腸吸收,毒素就會被送往肝臟。
所以要是肝臟變弱,無法完全解毒的話,毒素就會被送至心臟。然後,遍布全身引發人體百病叢生了。
早前的「拉婭事件」便正是因為肝臟急速損壞,而無法正常地活動,導致毒素停留在體內,無法被化解,又無法被排出,以致拉婭在幾天內便不幸逝世。
由此可見,肝臟損壞並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因為它能夠隨時隨地治一個人於死地,發現時也可能已經太遲了。
肝病無顯著症狀
肝臟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最為嚴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發作快,死亡也快。
而肝病可怕之處,正是在於病人並沒有特別顯著的症狀。
患病者可能會腹脹、胸口悶、食慾降低、傷風感冒、發燒、作嘔等,但平常人都不會把這些現象當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葯房裡買葯吃,導致病情惡化,最後甚至喪命。
或者,許多人都會就表面的診斷或推測自己是否得了肝病。專家卻解釋,一般疲憊、腹脹、肚痛、黃疸、食慾不振等症狀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運動健將,也不代表安好無恙。
正因為大部分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這也就是醫生稱肝病為「最大的隱形殺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沒有特別症狀的肝病雖然可怕,但只要及時發現,它也並不會致命。
黃信勇醫師解釋,有些肝病病人在接受短期的治療之後,便可沒事;有些則可能是屬於慢性的,好運還是可以活一輩子的。
所以,染上了肝炎的病人千萬不要不加理會,小心就這么惡化演變成肝癌。治療要從病源著手,控制肝炎病毒,輔以化療,雙管齊下,在治療肝癌方面,就會取得成功。
雖然有許多醫學刊物報道說,對肝癌的治療,中醫的治療高於其它療法。對這種見解,李曄醫生卻表示不十分贊同。
她說:「以我個人臨床觀察,中西結合治療肝癌,配合氣功和食療等,才是最佳的治療方案。」
肝臟既然那麼重要,我們就必須好好保護它:多喝水、戒煙、戒酒和戒吃含有毒素、含有染色素或是刺激性的食物。在進補方面,黃醫師推薦丹參、柴胡、杞子等葯材來保護肝臟,並加強肝臟功能。棉茵陳則能夠起清肝去黃的作用。
除此以外,身體檢查更是重要,因為「病從淺中醫」,及早發現身體的不妥而接受適當的治療,這才是上上之策。
通常,我們只需通過簡單的抽血檢查便可粗略地知道自己的肝是否出了問題;必要時,再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緊記著:「預防勝於治療」。如果人不懂自救,也就只有死路一條。注意飲食,並做定期的身體檢查,才能確保身體的真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