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樹上的鳥兒成雙成對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扶老太太搞笑圖片 2025-05-14 07:30:48

樹上的鳥兒成雙成對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7 02:06:42

A.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出自哪個戲曲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出自天仙配。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是歌曲《天仙配》中的一句歌詞,由韓再芬演唱。該劇由周濯街的小說《七仙女正傳》以及民間傳說《天仙配》的部分故事聯合改編而成。

歌曲歌詞

天仙配

黃梅戲選段

作曲:時白林

演唱:韓再芬

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男:綠水青山帶笑顏

女:隨手摘下花一朵

男:我與娘子戴發間

女: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雙雙把家還

女:你耕田來我織布

男:我挑水來你澆園

女: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男:夫妻恩愛苦也甜

女:你我好比鴛鴦鳥(好比鴛鴦鳥)

合:比翼雙飛在人間

合:比翼雙飛在人間

B.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下一句是什麼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的下一句是綠水青山帶笑顏。出自於黃梅戲中的《天仙配》。

《天仙配》-黃梅戲選段

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男:綠水青山帶笑顏

女:隨手摘下花一朵

男:我與娘子戴發間

女: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雙雙把家還

女:你耕田來我織布

男:我挑水來你澆園

女: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男:夫妻恩愛苦也甜

女:你我好比鴛鴦鳥 (好比鴛鴦鳥)

合:比翼雙飛在人間

合:比翼雙飛在人間

拓展資料

由嚴鳳英、王少舫唱紅的《天仙配》是黃梅戲最孚盛名的優秀傳統劇目。從嚴鳳英1953年首次主演《天仙配》到1955年該劇搬上銀幕,再對比這個1959年的全劇現場錄音,《天仙配》的劇本和唱腔設計歷經多次改動,日臻完善。

《天仙配》是中國古代神話愛情故事。原作是民間流傳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慶市文化館的班友書第一次改編,其中《路遇》一場參加第一屆華東戲劇匯演,獲大獎。

班友書的改編把民間冗長的本子改為七場,改七仙女受命下凡為主動下凡,改董永書生為勞動人民,改傅員外傅善人為惡霸地主,總之刪繁就簡,形成現在《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班友書是解放前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生,擅長古典詩詞,改編《天仙配》時,用古典詩詞重新填寫了許多唱詞,奠定了現代《天仙配》的基礎。

黃梅戲《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陸洪非據老藝人胡玉庭口述改編為今本。1953年,由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出。劇本有多種單行本,並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安徽省卷》(1959)。

改編本描寫董永賣身葬父,在傅員外家為奴。天宮的七仙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夫婦。七仙女一夜織錦10匹,幫助董永改三年長工為百日。百日期滿,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別。劇本剔除董永與七仙女的離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論思想,加強了這部神話劇反封建的現實意義。

改編本又刪去傅員外認董永為義子、董永與傅家小姐成婚的情節,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反封建剝削的強烈願望。劇本的《路遇》、《分別》兩場戲,對七仙女的大膽、直率,董永的忠厚、純朴,都有動人的刻畫。槐蔭會、槐蔭別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習俗的一些穿插,富有樸素的民間色彩。

C. 黃梅戲的戲詞: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後面是什麼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
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D. 天仙配原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是

《天仙配》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唱詞如下:

女: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男:綠水青山帶笑顏。

女:隨手摘下花一朵。

男:我與娘子戴發間。

女: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雙雙把家還。

女:你耕田來我織布。

男:我挑水來你澆園。

女: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男:夫妻恩愛苦也甜。

女:你我好比鴛鴦鳥(好比鴛鴦鳥)。

合:比翼雙飛在人間。

合:比翼雙飛在人間。

《天仙配》樹上的鳥兒成雙賞析。

如《天仙配》開篇兩句起興,七女之聲口為「樹上鳥兒成雙對」,顯然是典型的「雅」,董永的聲口為「綠水青山帶笑顏」則為「花」,直白易懂。中間兩句,七女聲口「你耕田來我織布」,頗為雅化,傳承了中國文化里「耕讀傳家」之家風,而董永聲口「我挑水來你澆園」,則是勞動大眾的本色。

「唱五更」是地方戲中應用得最多的詞曲,最早出自民歌小調,文人雅士喜其潑辣直白直抒胸臆,復嫌其俚俗塵下,故多為地方戲借鑒。

E. 大學語文中《天仙配》選段分別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的賞析

樹上鳥兒成雙對(黃梅戲《天仙配》選段) 是寫玉帝七女在天宮看到人間的董永賣身葬父,同情愛憐之餘,不顧天規,來到凡間和董永結為夫妻。隨後,同去傅員外家做工,百日期滿,夫妻欣然歸家。這里採用彩腔,多段唱詞用分節歌方式,先由二人對唱:後又在這音調的基礎上發展成男女聲二重唱。舒展的旋律,濃郁的韻味,在歡悅跳躍的弦樂伴奏下,吐露了二人內心的喜悅。這個唱段,曾有不少歌唱家在音樂會上演出,獲得廣大聽眾的歡迎。扮演七仙女的嚴鳳英,發聲自然,音色優美,行腔流暢而韻味雋永,對黃梅戲由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有相當影響的戲曲劇種作出了很大貢獻。扮演董永的王少舫,演唱時感情真摯,韻味濃厚,對黃梅戲的男聲唱腔也有一定創造。

F.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指法簡譜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指法簡譜

(6)樹上的鳥兒成雙成對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那人娜歌之經典戲曲專輯》中,由睿澤簡昂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發行於2017-05-05,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馬蘭/黃新德演唱的《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黃梅對唱》中,1999-01-24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2、林媚演唱的《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雪域天堂》中,2007-05-15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G.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簡譜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簡譜:

(7)樹上的鳥兒成雙成對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天庭的七仙女嚮往人間生活,便悄悄與王母的義女張巧嘴偷下凡間。下凡之後,七仙女遇到了熱心幫助劉大俠的董永,產生好感。為救劉大俠,七仙女上天騙取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救活了劉大俠,並使其功力大增。劉大俠也因此成為了七仙女的保護神。為了留在人間,七仙女與張巧嘴又調皮地逼槐樹精假扮她們的父親,並組成一個家庭。

玉帝得知女兒私自下凡,命令雷公電母前往捉拿。董永賣身葬父到傅家為奴,七仙女和張巧嘴同時愛上了他。同時,紈絝子弟傅官保看上了七仙女,多次提親未果。無奈之下,傅官保想出一個狠毒的調包計。結果張巧嘴陰差陽錯地嫁進了傅家,七仙女與董永在歷經艱險之後終成眷屬。

張巧嘴卻得寸進尺,並向玉帝告密七仙女在人間成婚。玉帝大怒,命托塔李天王率五萬天兵天將下凡捉拿七仙女。七仙女為保董永性命,只得返回天庭,董永卻從此神智不清。不學無術的傅官保有了一連串奇遇,竟然考上了狀元,在朝為官。張巧嘴試圖接近痴顛的董永,卻被清醒後的董永嚴詞拒絕。

皇帝聽傅官保說董永家有寶物,便命董永獻寶,並封其為官。此時天庭之上,在王母及六位姐姐等人的幫助和保護下,七仙女產下一男嬰,玉帝也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最後,玉帝為七仙女和董永真摯的愛情所打動,同意七仙女留在人間與董永相伴一生,成就了他們驚天地、泣鬼神、動人心的美好愛情。

H.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歌曲:天仙配
歌手:嚴鳳英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
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參考資料:http://mp3..com/m?f=ms&rn=10&tn=mp3lyric&ct=150994944&word=%CC%EC%CF%C9%C5%E4&lm=-1

I. 樹上的鳥兒成雙成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黃梅戲:天仙配

J.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什麼歌詞

夫妻雙雙把家還

《天仙配》里的黃梅戲曲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綻笑顏

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抵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10)樹上的鳥兒成雙成對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夫妻雙雙把家還》是一首黃梅戲的經典曲目,是根據黃梅戲《天仙配》而創作的歌曲。此曲由陸洪非填詞,時白林、王文治譜曲。

故事講述,董永家貧,父亡,賣身傅員外為奴三年,得資葬父。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最小的七仙女鍾情於董永,隻身下凡,與其結為夫妻。為將董永三年長工改為百日;七仙女邀眾姐相助,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夫妻雙雙回轉家門。

此時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仙女無奈,忍痛泣別,留下千古憾事。《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移植自青陽腔,經歷代藝人的表演加工而具本劇種特色。此曲由陸洪非作詞。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