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進出顱的部位、與腦相連的部位、功能及損傷後的具體功能障礙有哪些
這此神經都發自於腦干(橋腦,中腦和延髓),若存在無嗅覺,視力模糊,復視,斜視,以及眼球不能正常轉動,如既可確定為腦干或腦干周圍神經損傷。提示,腦干有十二對神經,所述神經包括在內。
因對病情了解不夠,需助詳細說明發病年齡,發病時間,發病准確部位,檢查結果(原始磁共震照片),現病情詳細症狀,曾做過的治療,越細越好,這對病情分析定性、評估及治療有很大的幫助,看能否幫你。
B. 十二對腦神經的分布情況
腦神經的分布位置分別為:大腦,中腦,腦橋延髓溝和基底!中腦在視束後在視交叉旁發出一對視神經,腦橋延髓溝處依次從內到外為:展神經,面神經,前庭蝸神經,舌咽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三叉神經是由基底發出,嗅神經在大腦發出,它也是唯一一個在大腦發出的腦神經。動眼神經在大腦腳底發出,滑車神經在其背部發出後繞到前方!具體位置你可看一下腦神經標本!
C. 人腦功能區的分布,功能區的位置和功能,求詳解
人腦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干組成。其中: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也是腦的主要部分。分為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二者由神經纖維構成的胼胝體相連。
腦干(brainstem)上承大腦半球,下連脊髓,呈不規則的柱狀形。經由脊髓傳至腦的神經沖動,呈交叉方式進入:來自脊髓右邊的沖動,先傳至腦乾的左邊,然後再送入大腦;來自脊髓左邊者,先送入腦乾的右邊,再傳到大腦。腦乾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乾的功能有關。
小腦(cerebellum)位於大腦及枕葉的下方,恰在腦乾的後面,是腦的第二大部分。小腦由左右兩個半球所構成,且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在功能方面,小腦和大腦皮層運動去共同控制肌肉的運動,籍以調節姿勢與身體的平衡。
前腦(forebrain)屬於腦的最高層部分,是人腦中最復雜、最重要的神經中樞。前腦又分為視丘、下視丘、邊緣系統、大腦皮質四部分。
(3)嗅神經在大腦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人類左側大腦皮層在語言活動功能上占優勢的現象,雖然與一定的遺傳因素有關,但主要是在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這與人類習慣運用右手進行勞動有密切的關系。
由於左側大腦半球在語言活動功能上占優勢,因此一般稱左側半球為優勢半球或主要半球,右側半球為次要半球。但是研究指出,右側半球也有其特殊的重要功能。
D. 十二對腦神經都穿過顱骨的什麼孔出腦乾的位置是什麼
1、嗅神經,穿過篩板入顱前窩,連於大腦腹側的嗅球。
2、視神經,由眶內經視神經管入顱中窩,續於視交叉。
3、動眼神經
為運動神經,自中腦腹側離腦,穿硬腦膜入海綿竇外側壁繼續前行,經眶上裂入眶動眼神經含一般體軀和一般內臟運動纖維。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後者即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節前纖維,至眶內睫狀神經節,節細胞發起之節後纖維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
4、滑車神經
為軀體運動神經於中腦背側前髓帆處出腦,繞大腦腳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在動眼神經下方繼續前行,經動眼神經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車神經和動眼神經亦含本體感覺纖維。
5、三叉神經
為腦神經之最大者,是頭面部主要的感覺神經,也是咀嚼肌的運動神經。軀體感覺纖維大部分起源於三叉神經節。三叉神經節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處,由節的前外緣分出3大支:(1)眼神經:是感覺神經,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居滑車神經下方,繼經眶上裂入眶。(2)上頜神經:較大,亦為感覺神經,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下部,繼水平向前,經圓孔出顱腔進入翼齶窩,再由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3)下頜神經:最大,為混合神經,經卵圓孔至顳下窩。
6、展神經
是軀體運動神經,於腦橋延髓之間正中線兩旁離腦,在鞍背外側方穿硬腦膜進入海綿竇內,在頸內動脈外側行向前出海綿竇,繼而經眶上裂內端入眶,至外直肌。
7、面神經
是混合神經,於延髓腦橋溝的外側部附於腦,經內耳門入內耳道,穿過顳骨岩部骨質內彎曲的面神經管,最後出莖乳孔離顱。面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主要支配表情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
8、位聽神經
由傳導位置平衡感覺沖動的前庭神經和傳導聽覺沖動的蝸神經組成。前庭神經節位於內耳道底。蝸神經節位於內耳蝸軸螺旋管內。兩神經從內耳道底起始,經延髓腦橋外側端,面神經的外側入腦。
9、舌咽神經
是混合神經,由連於延髓外側面的許多根絲集合成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腔。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肌和喉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10、迷走神經
是混合神經,在舌咽神經的下方由許多附於延髓的根絲集合成干。經頸靜脈孔顱腔。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縮肌和頸突咽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
11、副神經
是特殊內臟運動神經,由延髓根和脊髓根構成。12、舌下神經
是軀體運動神經,由延髓外側溝離腦,經舌下神經管出顱腔。舌下神經支配舌肌。
E. 嗅覺中樞在哪
嗅覺中樞在大腦皮層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至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於是就產生了嗅覺。嗅覺系統的任何部位發生病變都會影響嗅覺功能,
F. 人的嗅覺神經在大腦什麼部位
與大腦直接相連的神經只有12對顱神經,與脊髓相連的有31對脊神經,身體所有的神經都是由這51對神經構成的
G. 大腦的各個神經中樞的位置!
十二對腦神經
1、嗅神經,轉導嗅覺沖動,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內嗅細胞的中樞突聚集成15~20條嗅絲,穿過篩板入顱前窩,連於大腦腹側的嗅球。
2、視神經,傳導視覺沖動,起於眼球視網膜,由眶內經視神經管入顱中窩,續於視交叉。
3、動眼神經,為運動神經,自中腦腹側離腦,穿硬腦膜入海綿竇外側壁繼續前行,經眶上裂入眶動眼神經含一般體軀和一般內臟運動纖維。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後者即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節前纖維,至眶內睫狀神經節,節細胞發起之節後纖維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
4、滑車神經為軀體運動神經於中腦背側前髓帆處出腦,繞大腦腳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在動眼神經下方繼續前行,經動眼神經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車神經和動眼神經亦含本體感覺纖維。
5、三叉神經 ,為腦神經之最大者,是頭面部主要的感覺神經,也是咀嚼肌的運動神經。軀體感覺纖維大部分起源於三叉神經節。三叉神經節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處,由節的前外緣分出3大支:(1)眼神經:是感覺神經,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居滑車神經下方,繼經眶上裂入眶。(2)上頜神經:較大,亦為感覺神經,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下部,繼水平向前,經圓孔出顱腔進入翼齶窩,再由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3)下頜神經:最大,為混合神經,經卵圓孔至顳下窩。
6、展神經是軀體運動神經,於腦橋延髓之間正中線兩旁離腦,在鞍背外側方穿硬腦膜進入海綿竇內,在頸內動脈外側行向前出海綿竇,繼而經眶上裂內端入眶,至外直肌。
7、面神經 ,是混合神經,於延髓腦橋溝的外側部附於腦,經內耳門入內耳道,穿過顳骨岩部骨質內彎曲的面神經管,最後出莖乳孔離顱。面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主要支配表情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
8、位聽神經由傳導位置平衡感覺沖動的前庭神經和傳導聽覺沖動的蝸神經組成。前庭神經節位於內耳道底。蝸神經節位於內耳蝸軸螺旋管內。兩神經從內耳道底起始,經延髓腦橋外側端,面神經的外側入腦。
9、舌咽神經是混合神經,由連於延髓外側面的許多根絲集合成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腔。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肌和喉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
10、迷走神經是混合神經,在舌咽神經的下方由許多附於延髓的根絲集合成干。經頸靜脈孔顱腔。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縮肌和頸突咽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
11、副神經是特殊內臟運動神經,由延髓根和脊髓根構成。
12、舌下神經是軀體運動神經,由延髓外側溝離腦,經舌下神經管出顱腔。舌下神經支配舌肌。
H. 十二對腦神經的名稱,性質和主要分布
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位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
1、嗅神經:轉導嗅覺沖動,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內嗅細胞的中樞突聚集成15~20條嗅絲,穿過篩板入顱前窩,連於大腦腹側的嗅球。
2、視神經:傳導視覺沖動,起於眼球視網膜,由眶內經視神經管入顱中窩,續於視交叉。
3、動眼神經:為運動神經,自中腦腹側離腦,穿硬腦膜入海綿竇外側壁繼續前行,經眶上裂入眶動眼神經含一般體軀和一般內臟運動纖維。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後者即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節前纖維,至眶內睫狀神經節,節細胞發起之節後纖維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
4、滑車神經:為軀體運動神經於中腦背側前髓帆處出腦,繞大腦腳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在動眼神經下方繼續前行,經動眼神經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車神經和動眼神經亦含本體感覺纖維。
5、三叉神經:為腦神經之最大者,是頭面部主要的感覺神經,也是咀嚼肌的運動神經。軀體感覺纖維大部分起源於三叉神經節。
6、展神經:是軀體運動神經,於腦橋延髓之間正中線兩旁離腦,在鞍背外側方穿硬腦膜進入海綿竇內,在頸內動脈外側行向前出海綿竇,繼而經眶上裂內端入眶,至外直肌。
7、面神經:是混合神經,於延髓腦橋溝的外側部附於腦,經內耳門入內耳道,穿過顳骨岩部骨質內彎曲的面神經管,最後出莖乳孔離顱。
8、位聽神經:由傳導位置平衡感覺沖動的前庭神經和傳導聽覺沖動的蝸神經組成。前庭神經節位於內耳道底。蝸神經節位於內耳蝸軸螺旋管內。兩神經從內耳道底起始,經延髓腦橋外側端,面神經的外側入腦。
9、舌咽神經:是混合神經,由連於延髓外側面的許多根絲集合成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腔。
10、迷走神經:是混合神經,在舌咽神經的下方由許多附於延髓的根絲集合成干。經頸靜脈孔顱腔。
11、副神經:是特殊內臟運動神經,由延髓根和脊髓根構成。
12、舌下神經:是軀體運動神經,由延髓外側溝離腦,經舌下神經管出顱腔。舌下神經支配舌肌。
(8)嗅神經在大腦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三叉神經節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處,由節的前外緣分出3大支:
(1)眼神經:是感覺神經,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居滑車神經下方,繼經眶上裂入眶。
(2)上頜神經:較大,亦為感覺神經,向前穿入海綿竇外側壁下部,繼水平向前,經圓孔出顱腔進入翼齶窩,再由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
(3)下頜神經:最大,為混合神經,經卵圓孔至顳下窩。
面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主要支配表情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
舌咽神經含: (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肌和喉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
迷走神經含:(1)特殊內臟傳出纖維支配咽縮肌和頸突咽肌;(2)一般內臟傳出纖維分布於腮腺;(3)特殊內臟傳入纖維(味覺);(4)一般內臟傳入纖維;(5)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膚。
參考資料網路——腦神經
I. 十二對腦神經的連腦部位分別是哪裡
Ⅰ嗅神經——端腦(嗅球)
Ⅱ視神經——間腦(視交叉)
Ⅲ動眼神經——腦乾的中腦(腳間窩)
Ⅳ滑車神經——腦乾的中腦(背側下丘下方)
Ⅴ三叉神經——腦乾的腦橋
Ⅵ展神經——腦乾的腦橋延髓溝
Ⅶ面神經——腦乾的腦橋延髓溝
Ⅷ前庭蝸神經——腦乾的腦橋延髓溝
Ⅸ舌咽神經——腦乾的延髓
Ⅹ迷走神經——腦乾的延髓
Ⅺ副神經——腦乾的延髓
Ⅻ舌下神經——腦乾的延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