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行走的駱駝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中年男人頭像圖片風景 2025-05-16 02:23:26
巧克力蛋糕圖片大全 2025-05-16 01:44:22
自拍圖片卡通醜男人 2025-05-16 01:33:06

行走的駱駝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5 06:45:38

A. 駱駝的特點

駱駝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於沙地行走的特徵。尾細長,尾端有叢毛。背有1~2個較大駝峰,內貯脂肪。

駱駝的皮毛很厚實,冬天沙漠地帶非常寒冷,駱駝的皮毛對保持體溫極為有利。駱駝的厚毛發可以反射陽光。被剃毛後的駱駝會多出50%的汗以避免過熱。皮毛同時幫助駱駝隔熱。它們的長腿也讓它們遠離火燙的地面。

駱駝有兩種:具有1個駝峰的,稱為單峰駝(C.dromedarius);具有2個駝峰的,稱為雙峰駝(C.bactrianus),體長約3米,高2米以上,前後兩峰相距約0.5米。絨毛發達,頸下也有長毛。上唇分裂,便於取食。

(1)行走的駱駝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駱駝的役用性能是其主要的生產性能之一,它可用作騎乘、馱運、拉車、犁地等。

(一)騎乘 駱駝是荒漠半荒漠地區,尤其是沙漠地區的主要的騎乘工具,也曾被廣泛用於沙漠考察等工作。駱駝雖不善於奔跑,但其腿長,步幅大而輕快,持久力強,加之其蹄部的特殊結構,因此,適合作為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短距離騎乘時,雙峰駝的速度可達10~15千米/小時,長距離騎乘時,每天可行程30~35千米。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曾舉辦過駱駝的賽跑運動會,少數民族遠動會上也有駱駝賽跑的項目,阿拉善駱駝5000米的成績為3分58秒。

(二)馱運 在沙漠、戈壁、鹽酸地、山地及積雪很深的草地上運送物資時,其他交通工具往往難以發揮作用,而駱駝則是這些地區最為重要的馱畜,發揮著其他家畜及交通工具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廣泛用於沙漠地區的探險、科學考察、運輸等工作。

駱駝在氣候惡劣、水草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仍可堅持運輸。一般說來,雙峰駝的馱重約為體重的33.8%~43.1%,即100~200千克,短途運輸時,可馱重250~300千克,行程每天可達30~35千米。馱用單峰馱一般比騎乘用馱體格粗重,速度約為2~3千米/小時,負重為165~220千克。

(三)挽曳 駱駝可用於耕地、挽車、抽水等。據報道,雙峰駝挽車時,2馱1車可拉1.5~1.8噸;在進行農田作業時,單套步犁每天耕地5小時,可耕地3333平方米(5畝):

雙套雙鏵犁每天可耕地4667平方米(7畝),最高可達9333(14畝)。據測定,駱駝的最大挽力為369千克,相當於本身體重的80%,而三河馬為321千克,秦川牛為312.5千克。

單峰駝的情況與雙峰駝基本相似。據報道,在南非,1峰駱駝拉兩輪車,負重可達750千克。在農業上,單峰駝也廣泛用於農田作業,而且常和牛、馬等動物配對使用。

B. 駱駝是什麼樣子的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駝峰里貯存著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時,分解成身體所需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另外,駱駝的胃裡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用來貯存水。

駱駝可用作騎乘、馱運、拉車、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區人民和地質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夥伴。單峰駝主要分布於蘇丹,索馬里,印度等國;雙峰駝近一半分布於澳大利亞,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甘肅、內蒙。


生活習性

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一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由於它們鼻內有很多極細而曲折的管道,平時管道被液體濕潤著,當體內缺水時,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體,並在管道表面結出1層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體外;在吸氣時,硬皮內的水分又可被送回體內。

水分如此在體內反復循環被利用,故能耐渴。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芻。性情溫順,常單獨活動,食粗草及灌木。駱駝的體溫晚間為34攝氏度,白天高達41攝氏度,只有在高於這個體溫,駱駝才開始出汗。

C. 《新世界》: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次駱駝的特寫,它的存在有什麼特別意義

電視劇《新世界》中出現了很多次駱駝的特寫,這與電影《誤殺》中多次出現羊的鏡頭類似,是有寓意的。多次駱駝的特寫似乎在暗殺小紅襖與駱駝關系密切,他很可能是養駱駝的、或者是駱駝的主人。

駱駝的存在暗示了兇手的性格

駱駝給人的印象是性格溫和,脾氣很好,在沙漠中它是旅人生存的希望。然而這只是我們看到的表面現象。不過駱駝耐力強,力氣也不小,如果發起怒來,以它的能力足夠傷人。

連續四年殺人,小紅襖年年作案,還沒有被捉住,可見他平日里對外的性格也如駱駝表現出的一般溫和好相處,很可能還經常幫助別人。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兇手卻是一個冷血的殺手,為了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以殺人為樂。駱駝表面隱忍,實則強大的性格,正好呼應了兇手。

結語

電視劇《新世界》中出現了很多次駱駝的特寫,駱駝的寓意更多是從舊世界到達新世界的橋梁和承載者吧。當然作為一部年代劇,選擇駱駝多次出鏡也是考慮了當時北平城真實的狀況,讓畫面看起來更有年代感。

D. 一隻駱駝在沙漠里行走

因為它的駝峰可以儲藏很多水分和養分支持它在沙漠行走
還有就是他肥厚的掌,在灼熱的沙漠上行走沒那麼吃力

E. 畫師說:「你們看這幅畫,畫上雖然只有兩只駱駝,但它們在連綿起伏的群山裡走著,若隱若現,

大徒弟,想了想在紙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駱駝。二徒弟比大徒弟有了進步,在紙上畫了許多駱駝頭。小徒弟則在紙上畫了幾條彎彎曲曲的線,表示連綿起伏的山峰,還畫了兩只駱駝,一隻駱駝在山路上走著,另一隻駱駝卻只露出一個腦袋和半截身子。可以看出前兩位徒弟在紙上畫的駱駝是可以數出來的,是有限的。而小徒弟的畫面上雖然只有兩只駱駝,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空白,也許那隻駱駝的後面還跟著無數只駱駝,這是以少代多,是無限的。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小徒弟不僅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像。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

F. 根據提示寫一段話+描寫沙漠里行走的一群駱駝,寫出景色的動態美,營造美的意

摘要 作文一:駱駝的作文

G. 1918年照片帶你回到老北京,大街小巷都能見到駱駝嗎

行走在北京街頭的駝隊。駱駝有超強的耐力,既可以長途跋涉又可以幾天不吃不喝,一次能馱運三四百斤重的貨物,作為交通工具的經濟效益特別明顯。每天早晨,駱駝排著長隊在大街上走過,頸上的鈴鐺搖擺著,叮當作響,這一幕成為老北京固有的景緻。駱駝運輸集中在秋、冬、春三季,因其怕熱,夏天也要像人一樣避暑休養。


北京街頭的駝隊。清末民初之際,京城駱駝多到什麼程度?由外地過來等待進入城門的駱駝,常常會排出十幾里遠,猶如一道長城。進城後,駝隊行走在大街小巷,常常造成交通擁堵,行人和車輛也不得不避讓。為解決這個問題,民國京師警察廳專門規定:“駱駝以三頭為一組,不得隊隊相連。”照片中的駱駝四頭為一組,是否涉嫌違規呢?


北京郊區的駱駝與把式。這些排隊行走的駱駝都用繩子連在一起,正所謂“細鼻穿繩鈴懸頸,緩步攔街怕駱駝”。


行走在街頭的駝隊。駱駝運輸有長途和短途之分。長途往來於北京與山西、北京與蒙古等地,短途較多的是在北京西郊與城內之間往返。北京與蒙古之間距離遙遠,駱駝往返時最能體現其“沙漠之舟”的特色。由蒙古運入北京的主要是羊毛、駝毛、皮革、騾馬、土礦石等,由北京運往蒙古的則有絲綢布匹、銅鐵器具、煙草、白酒、糖、茶葉、糧食等等。

H. 一個僧人在沙漠中行走,遠處還有幾個駱駝,沙漠是紅色的,這個圖片在微信上有!請問在那裡可以下載到這個

I. 駱駝是什麼樣子的

駱駝有兩種,有一個駝峰的單峰駱駝和兩個駝峰的雙峰駱駝。單峰駱駝比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運貨,也能馱人。雙峰駱駝四肢粗短,更適合在沙礫和雪地上行走。
英文名:Camel;Llama
駱駝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是家畜。19世紀末澳大利亞曾從非洲引進部分單峰駱駝,後來由於不再應用役畜,只向中東出口,大約有3200頭散落到澳洲沙漠重新野化。雙峰駱駝毛長,耐寒,春季脫毛,主要生活在中亞和中國西北、蒙古。大約只有120萬頭,20世紀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發現野駱駝,可能是雙峰駱駝的祖先,大約有1000頭,中國政府已將這一帶劃為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駱駝的平均壽命可長達30-50年。駱駝的平均壽命可長達30~50年。成年駱駝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駝峰身高可達2.15米(7英尺)。一般駱駝的速度 14.5~16公里/小時 。阿拉伯駱駝適應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熱的天氣。它能馱運400磅(180公斤)重的貨物每天走上40英里(64公里)的路程,連續走4天;用於比賽的駱駝速度可達每小時8英里(13公里)。沖刺速度可達40英里/時,長途持續速度可達25英里/時。這種駱駝的毛發很短,像羊毛,體格較瘦弱,它們比雙峰駱駝更加溫順,也更加容易馴化。但到12月份的公駝發情季節,人們發現,在這個季節公駝追趕母駝或追逐騎馬人的速度,遠遠超過平時的速度,每小時可達70~80公里,一般的駿馬根本趕不上它。[1]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駱駝頭較小,頸粗而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於沙地行走的特徵。尾細長,尾端有叢毛。背有1~2個較大駝峰,內貯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第一個胃能貯水,可以反芻。性情溫順,常單獨活動,食粗草及灌木。壽命約30年。駱駝有兩種:具有1個駝峰的,稱為單峰駝(C.dromedarius),主要分布於阿拉伯半島、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個駝峰的,稱為雙峰駝(C.bac-trianus),體長約3米,高2米以上,前後兩峰相距約0.5米。絨毛發達,頸下也有長毛。上唇分裂,便於取食。編輯本段器官作用皮毛駱駝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擋風沙進入;駱駝有雙重眼瞼和濃密的長睫毛,可防止風沙進入眼睛;駱駝的鼻子還能自由關閉。

沙漠中的駱駝
這些「裝備」使駱駝一點也不怕風沙。沙地軟軟的,人腳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駱駝的腳掌扁平,腳下有又厚又軟的肉墊子,這樣的腳掌使駱駝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會陷入沙中。駱駝的皮毛很厚實,冬天沙漠地帶非常寒冷,駱駝的皮毛對保持體溫極為有利。駱駝熟悉沙漠里的氣候,有大風快襲來時,它就會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預先做好准備。駱駝走得很慢,但可以馱很多東西。他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們把它看做渡過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譽。駱駝是偶蹄目駱駝科駱駝屬兩種大型反芻哺乳動物的統稱,分單峰駝和雙峰駝。單峰駝只有一個駝峰,雙峰駝又稱大夏駝,有兩個駝峰。駱駝四肢長,足柔軟、寬大,適於在沙上或雪上行走。胸部及膝部有角質墊,跪卧時用以支撐身體。奔跑時表現出

沙漠之舟它一種獨特的步態,同側的前後肢同時移動。具有兩排睫毛以保護眼睛,耳孔有毛;鼻孔能閉合,視覺和嗅覺敏銳,這些均有助於適應多風的沙漠和其他不利環境。經過訓練和恰當管理的駱駝性情馴順,但也會發怒,尤其在發情期。發怒時口噴唾液,並會咬人、踢人,十分危險。駱駝原產於北美,約在4000萬年前左右。後來其分布范圍擴大到南美和亞洲,而在其產地則消失了。傳統上駱駝被用作重要的馱畜。雖然雙峰駝行進速度僅為每小時3~5公里,但能長時間地背負重物,每日可行50公里。單峰駝腿更長些,人騎坐時能保持每小時13到16公里的速度達18個小時。駝峰經解剖證實,駝峰中貯存的是沉積脂肪,不是一個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後產生的代謝水可供駱駝生命活動的需要。因此有人認為,駝峰實際存貯的是「固態水」。經測定,1g脂肪氧化後產生1.1g的代謝水,一個45kg的駝峰就相當於50kg的代謝水。但事實上脂肪的代謝不能缺少氧氣的參與,而在攝入氧氣的呼吸過程中,從肺部失水與脂肪代謝水不相上下。這一事實說明,駱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態水貯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個巨大的能量貯存庫,它為駱駝在沙漠中長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質保障。 駱駝的瘤胃被肌肉塊分割成若干個盲囊,即所謂的「水囊」。有人認為駱駝一次性飲水後胃中貯存了許多水才不會感到口渴。而實際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L水,而且其中混雜著發酵飼料,呈一種粘稠的綠色汁液。這些綠汁中含鹽分的濃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駱駝很難利用其胃裡的水。而且水囊並不能有效地與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開,也因為太小不能構成確有實效的貯水器。從解剖觀察,除了駝峰和胃以外,再沒有可供貯水的專門器官。因此可斷定,駱駝沒有貯水器。編輯本段生活習性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1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2]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適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內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可以貯水,紅血球可以大幅膨脹吸水來貯水,所以耐飢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抱歉,圖片發不過來)

J. 關於駱駝的特點和外形

駱駝的外形和特點:

1、身高:成年駱駝一般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駝峰身高可達2.15米(7英尺)。

2、體長:以雙峰駱駝為例,體長可達3米。

3、外形:駱駝頭較小,頸粗而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於沙地行走的特徵。

4、野駱駝還很耐渴,能夠很長時間不喝水而仍然正常生活,僅僅是身體逐漸消瘦,但喝水以後,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能完全恢復。


(10)行走的駱駝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駱駝的經濟價值:

1、駝毛纖維細長,顏色潤澤鮮艷,手感柔軟,含絨量高,是紡織工業的上好原料。駝絨加工的各類產品具有抗寒、防潮、保溫、柔軟蓬鬆、耐水洗、彈性好、無異味、防蟲蛀等特點。

2、駝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氨基酸、礦物質及不飽和脂肪酸的優質營養食品。

3、駝皮可以製革,駝骨質地粗大,是上好的雕刻原料

4、駝奶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駝奶蛋白質含量與鈣含量均高於牛奶,脂肪含量則低於牛奶。駝奶對改善動脈硬化和骨質疏鬆等方面具有積極療效。駝奶脂肪球小易消化吸收,長期飲用可使皮膚變得美白、細膩、潤潔,是理想的美容用品。